第114章
按他过往观察,柳元洵与皇帝之间的感情不全是真心,除了皇帝,就只剩下太妃。况且,翎太妃正在宫中颐养天年,以柳元洵的性子,他定会隔三岔五去宫中陪伴母妃,可他没有,说明翎太妃的情况一定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
他明知此刻最好找个理由糊弄过去,将这事轻轻揭过,可距离真相仅有一步之遥的迫切却又压过了其它,他不退反进,直直迎上柳元洵的目光,大胆猜测道:“是翎太妃,对吗?”
柳元洵脸色瞬变,拳头都捏紧了,指关节因用力而发著白,望着他的目光前所未有的陌生,里头的凝重与考量,甚至让顾莲沼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想杀了自己灭口。
躁动的内心渐渐变得冰凉,明明身下就是暖床,他却觉得一股刺骨寒意从小腹蹿起,将他冻得全身僵硬,连声音都发起了颤,“你想杀我?如果我知道了内情,你是不是想杀了我?”
柳元洵抿唇不答,依旧冷冷地盯着他,逼问道:“你究竟知道了什么?”
柳元洵尚在病中,高烧刚退,脸颊还浮着淡淡的红晕,檀木般漆黑顺直的乌发披散在身后,将他如玉般的肌肤衬托得愈发白皙。本是月神般温和俊逸的模样,可此刻,眼眸里却满是如霜般的寒意。
原来,那样温暖的人,起了敌意时,竟能有如此无情的眼神。
他冷漠的凝视就像是一种默认,顾莲沼在他的目光里怔了好一会,回过神后,忽然笑出了声,他笑得前仰后合,笑得柳元洵皱起了眉,笑到他自己都喘不上气的时候,他终于停了。
他觉得自己很可笑。
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兀自挣扎,舍不得自己的命,却又惦记着柳元洵的命,就连探寻真相的目的,也是想从中找出第三条生路。
可等他隐隐触碰到真相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以为的温情相待,不过是因为他从未踩中过柳元洵的底线。
他一直以为自己了解柳元洵,可直至此刻,他才发现他压根不知道柳元洵给他的温暖与包容,有多少是因为他本性温柔,又有多少是因为他从来都不在意。
因为不在意,所以受了冷脸也只是好脾气的笑笑;因为不在意,所以才总是笑着纵容;因为不在意,所以才在他踩了红线的瞬间,显现出了锋利的杀机。
这一刻,顾莲沼忽然有种心灰意懒之感。
他后仰倚向床头,顺手从手边的外衣扯下柳元洵送他的匕首,扬手扔了过去,仰起脖颈,随意道:“是啊,我都知道了,你动手吧。你要怕血腥,叫门口两个公公动手也行。”
柳元洵紧紧盯着他,一字一顿道:“你不要逼我。”
“逼你?”顾莲沼很想冷笑一声,可刚才的大笑已经抽空了他的力气,让他只能望着眼前陌生的柳元洵,哑声道:“我没有逼你,我能逼你什么呢?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问你,我只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帮上你,没想到……你却想杀我。”
说到最后几个字时,顾莲沼依然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可眼前的柳元洵依旧坐在那里,用他从没见过的冰冷目光审视着他。
他甚至觉得自己很奇怪。
他理应愤怒的不是吗?愤怒柳元洵口口声声“一家人、是朋友”,却转头就能毫不留情地动了杀意。
他理应庆幸的不是吗?他再也不用踌躇,再也不用犹豫,因为柳元洵压根不在乎他,他又何必为他做考量。
可他只能感觉到冷。
冷到彷佛重回了五岁那年的护城河,他在水中拚命游啊游,好几次险些溺死在河水中那般寒冷。
他闭上眼睛,不想再看,有生之年头一回用了这样虚弱的口吻:“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猜的,信不信由你。”
柳元洵沉默地看着他,许久没有说话。
顾莲沼则闭着眼睛,半倚着床头,许是看他好久没动静,又睁开了眼,语气嘲讽而冰冷,“还想杀我吗?不想动手的话,我可就先走了。”
柳元洵依旧沉默着,只是目光不似之前锐利了。
可这并不明显的让步,并不足以让顾莲沼软化,他没拿那匕首,穿了鞋后,单手抄起外衣,穿也不穿,就这样出了门。
他走到院门的时候,许是撞见了淩晴,柳元洵依稀能听见淩晴问他“不吃饭了吗”的声音,他不知道顾莲沼回答了没有,他只知道他走了。
他僵硬地坐着,直到淩晴进屋,将饭菜摆上桌,他才轻声说了句:“你们吃吧,我不饿,先睡了。”
他说完便躺倒了,拉起被子盖住了头,摆明了不想说话。
淩晴顿时噤声,下意识看向淩亭,却见他也一脸茫然。
耳边碗筷的声响起了又停,淩氏兄妹吃完饭,又收拾了餐盘。柳元洵听见耳边传来脚步声,接着是吹熄蜡烛的声响。
他们出去了,屋里便只剩他一个人。
他不想伤害顾莲沼,更没想过杀了他,不经意间泄露的冷意,对准的人其实是他自己。
顾莲沼的那句话太奇怪了,指向性也太强了,几乎瞬间就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他可能还有心力与他周旋,可顾莲沼太聪明了,他与顾莲沼的距离也太近了,近到他完全失了戒心,近到他甚至忽略了顾莲沼的敏锐,向他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
如果顾莲沼觉察到了些什么,那也一定是他自己泄露出去的。因为,知道这件事,且还活着的人,只有四个:他,柳元喆,洪福,与他母妃。
除了这四个人以外,还有一个早已死去的知情人,也就是他母妃的乳娘——古嬷嬷。
古嬷嬷既是告知他内情的人,也是亲手向先皇后下毒的人,更是哀求他前去恳请柳元喆,饶翎太妃一命的人。
那时,父皇病重,已有三日滴水未进,人也昏迷不醒,御医们虽未明着说,可态度已经摆在那儿了:父皇或许熬不过几日了。
柳元喆初登皇位,朝事繁杂,只能趁入夜才能来陪伴父皇,所以,大多数时候守在父皇病榻前的,是他和母妃。
那日午间,他喝了药便去睡了,睡到一半,被人晃醒,晃他的人是泪流满面的古嬷嬷。
她在自己榻前不住地磕着头,泪水和额头的血混在一处,糊了她满脸,她哀求自己去救母妃,说柳元喆已经下了秘旨,说他要是再晚一步,翎太妃可能就要被灌下毒药,被迫给父皇“陪葬”了。
柳元洵在她的哭声与解释声里头晕目眩,只觉得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他所熟知的样子。
原来,先皇后是温柔明媚的母妃害死的;原来,宠爱他的皇兄一直在忍辱负重地蛰伏;原来,说要和他一起陪母妃老去的皇兄,背地里早已留下了杀他母妃的旨意……
只有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沉浸在失去父皇的悲痛里,差点错过挽救自己母妃的机会。
短短一瞬,他就有了决断,连鞋也来不及穿,衣裳也来不及换,就这样赤着脚,穿着寝衣,在满宫侍人惊诧的眼神中跌跌撞撞地冲向御书房。
初秋的天闷热无比,他走了两步就发了满身的汗,眼前更是阵阵发黑,可心里的那股子信念却强撑住了他,让他就这样冲进了御书房。
后来的事,他已经不想再回忆了。
因他的以命相逼,皇兄被迫让步,可他还有一个条件,便是要淩迟处死下毒的古嬷嬷。
他救得了母妃,却实在没脸,也没资格救下古嬷嬷。那是和母妃一起抱着他长大的老人,是一口口奶大翎太妃,胜似她母亲的老人,最后却整整受了一千刀,整个刑事持续了整整三日。
他恨过柳元喆,可他又什么资格恨他呢。
古嬷嬷说,母妃下毒,是为了当皇后,而她想当皇后,是为了有朝一日让她肚子里的自己做皇帝。
他不想信。
却又不得不信。
他想起他小时候,母妃总是对他说:她想做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她要入主寿康宫,做后宫的主人。
他一直知道,他的母妃深爱着父皇,也深爱着权势,她的野心和她的容貌一样耀眼。
可他低估了母妃对父皇的感情,父皇死了以后,母妃就疯了。要不是柳元喆恨着母妃,更想看到她清醒着被困死在寿康宫的四方宫墙内,他甚至怀疑母妃是柳元喆逼疯的。
宫里的秘辛牵扯的人太多了,知道的人越多,死得人就越多。他之所以瞒着淩氏兄妹,是想让他们远离紫禁城里的纷扰,他之所以没有否认顾莲沼的质问,也是同样的理由。
他直至现在也无法确定顾莲沼究竟知不知道,又知道了多少,但顾莲沼的试探与发问还是让他意识到了一件事:如果继续和顾莲沼相处下去,以他敏锐的直觉,迟早会将这些事串在一起。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柳元喆一旦知道还有第五个知情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处死他。
柳元喆是皇帝。
无法为母报仇,是他登基以来最大的创痛,他或许会在柳元洵以命相逼的时候,被迫咽下杀母之仇,但他绝不允许其他人知道这件事。
他明知此刻最好找个理由糊弄过去,将这事轻轻揭过,可距离真相仅有一步之遥的迫切却又压过了其它,他不退反进,直直迎上柳元洵的目光,大胆猜测道:“是翎太妃,对吗?”
柳元洵脸色瞬变,拳头都捏紧了,指关节因用力而发著白,望着他的目光前所未有的陌生,里头的凝重与考量,甚至让顾莲沼忍不住怀疑他是不是想杀了自己灭口。
躁动的内心渐渐变得冰凉,明明身下就是暖床,他却觉得一股刺骨寒意从小腹蹿起,将他冻得全身僵硬,连声音都发起了颤,“你想杀我?如果我知道了内情,你是不是想杀了我?”
柳元洵抿唇不答,依旧冷冷地盯着他,逼问道:“你究竟知道了什么?”
柳元洵尚在病中,高烧刚退,脸颊还浮着淡淡的红晕,檀木般漆黑顺直的乌发披散在身后,将他如玉般的肌肤衬托得愈发白皙。本是月神般温和俊逸的模样,可此刻,眼眸里却满是如霜般的寒意。
原来,那样温暖的人,起了敌意时,竟能有如此无情的眼神。
他冷漠的凝视就像是一种默认,顾莲沼在他的目光里怔了好一会,回过神后,忽然笑出了声,他笑得前仰后合,笑得柳元洵皱起了眉,笑到他自己都喘不上气的时候,他终于停了。
他觉得自己很可笑。
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兀自挣扎,舍不得自己的命,却又惦记着柳元洵的命,就连探寻真相的目的,也是想从中找出第三条生路。
可等他隐隐触碰到真相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以为的温情相待,不过是因为他从未踩中过柳元洵的底线。
他一直以为自己了解柳元洵,可直至此刻,他才发现他压根不知道柳元洵给他的温暖与包容,有多少是因为他本性温柔,又有多少是因为他从来都不在意。
因为不在意,所以受了冷脸也只是好脾气的笑笑;因为不在意,所以才总是笑着纵容;因为不在意,所以才在他踩了红线的瞬间,显现出了锋利的杀机。
这一刻,顾莲沼忽然有种心灰意懒之感。
他后仰倚向床头,顺手从手边的外衣扯下柳元洵送他的匕首,扬手扔了过去,仰起脖颈,随意道:“是啊,我都知道了,你动手吧。你要怕血腥,叫门口两个公公动手也行。”
柳元洵紧紧盯着他,一字一顿道:“你不要逼我。”
“逼你?”顾莲沼很想冷笑一声,可刚才的大笑已经抽空了他的力气,让他只能望着眼前陌生的柳元洵,哑声道:“我没有逼你,我能逼你什么呢?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问你,我只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帮上你,没想到……你却想杀我。”
说到最后几个字时,顾莲沼依然有种如梦似幻的感觉,可眼前的柳元洵依旧坐在那里,用他从没见过的冰冷目光审视着他。
他甚至觉得自己很奇怪。
他理应愤怒的不是吗?愤怒柳元洵口口声声“一家人、是朋友”,却转头就能毫不留情地动了杀意。
他理应庆幸的不是吗?他再也不用踌躇,再也不用犹豫,因为柳元洵压根不在乎他,他又何必为他做考量。
可他只能感觉到冷。
冷到彷佛重回了五岁那年的护城河,他在水中拚命游啊游,好几次险些溺死在河水中那般寒冷。
他闭上眼睛,不想再看,有生之年头一回用了这样虚弱的口吻:“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猜的,信不信由你。”
柳元洵沉默地看着他,许久没有说话。
顾莲沼则闭着眼睛,半倚着床头,许是看他好久没动静,又睁开了眼,语气嘲讽而冰冷,“还想杀我吗?不想动手的话,我可就先走了。”
柳元洵依旧沉默着,只是目光不似之前锐利了。
可这并不明显的让步,并不足以让顾莲沼软化,他没拿那匕首,穿了鞋后,单手抄起外衣,穿也不穿,就这样出了门。
他走到院门的时候,许是撞见了淩晴,柳元洵依稀能听见淩晴问他“不吃饭了吗”的声音,他不知道顾莲沼回答了没有,他只知道他走了。
他僵硬地坐着,直到淩晴进屋,将饭菜摆上桌,他才轻声说了句:“你们吃吧,我不饿,先睡了。”
他说完便躺倒了,拉起被子盖住了头,摆明了不想说话。
淩晴顿时噤声,下意识看向淩亭,却见他也一脸茫然。
耳边碗筷的声响起了又停,淩氏兄妹吃完饭,又收拾了餐盘。柳元洵听见耳边传来脚步声,接着是吹熄蜡烛的声响。
他们出去了,屋里便只剩他一个人。
他不想伤害顾莲沼,更没想过杀了他,不经意间泄露的冷意,对准的人其实是他自己。
顾莲沼的那句话太奇怪了,指向性也太强了,几乎瞬间就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的,他可能还有心力与他周旋,可顾莲沼太聪明了,他与顾莲沼的距离也太近了,近到他完全失了戒心,近到他甚至忽略了顾莲沼的敏锐,向他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
如果顾莲沼觉察到了些什么,那也一定是他自己泄露出去的。因为,知道这件事,且还活着的人,只有四个:他,柳元喆,洪福,与他母妃。
除了这四个人以外,还有一个早已死去的知情人,也就是他母妃的乳娘——古嬷嬷。
古嬷嬷既是告知他内情的人,也是亲手向先皇后下毒的人,更是哀求他前去恳请柳元喆,饶翎太妃一命的人。
那时,父皇病重,已有三日滴水未进,人也昏迷不醒,御医们虽未明着说,可态度已经摆在那儿了:父皇或许熬不过几日了。
柳元喆初登皇位,朝事繁杂,只能趁入夜才能来陪伴父皇,所以,大多数时候守在父皇病榻前的,是他和母妃。
那日午间,他喝了药便去睡了,睡到一半,被人晃醒,晃他的人是泪流满面的古嬷嬷。
她在自己榻前不住地磕着头,泪水和额头的血混在一处,糊了她满脸,她哀求自己去救母妃,说柳元喆已经下了秘旨,说他要是再晚一步,翎太妃可能就要被灌下毒药,被迫给父皇“陪葬”了。
柳元洵在她的哭声与解释声里头晕目眩,只觉得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他所熟知的样子。
原来,先皇后是温柔明媚的母妃害死的;原来,宠爱他的皇兄一直在忍辱负重地蛰伏;原来,说要和他一起陪母妃老去的皇兄,背地里早已留下了杀他母妃的旨意……
只有他什么都不知道,只沉浸在失去父皇的悲痛里,差点错过挽救自己母妃的机会。
短短一瞬,他就有了决断,连鞋也来不及穿,衣裳也来不及换,就这样赤着脚,穿着寝衣,在满宫侍人惊诧的眼神中跌跌撞撞地冲向御书房。
初秋的天闷热无比,他走了两步就发了满身的汗,眼前更是阵阵发黑,可心里的那股子信念却强撑住了他,让他就这样冲进了御书房。
后来的事,他已经不想再回忆了。
因他的以命相逼,皇兄被迫让步,可他还有一个条件,便是要淩迟处死下毒的古嬷嬷。
他救得了母妃,却实在没脸,也没资格救下古嬷嬷。那是和母妃一起抱着他长大的老人,是一口口奶大翎太妃,胜似她母亲的老人,最后却整整受了一千刀,整个刑事持续了整整三日。
他恨过柳元喆,可他又什么资格恨他呢。
古嬷嬷说,母妃下毒,是为了当皇后,而她想当皇后,是为了有朝一日让她肚子里的自己做皇帝。
他不想信。
却又不得不信。
他想起他小时候,母妃总是对他说:她想做天底下最尊贵的女子,她要入主寿康宫,做后宫的主人。
他一直知道,他的母妃深爱着父皇,也深爱着权势,她的野心和她的容貌一样耀眼。
可他低估了母妃对父皇的感情,父皇死了以后,母妃就疯了。要不是柳元喆恨着母妃,更想看到她清醒着被困死在寿康宫的四方宫墙内,他甚至怀疑母妃是柳元喆逼疯的。
宫里的秘辛牵扯的人太多了,知道的人越多,死得人就越多。他之所以瞒着淩氏兄妹,是想让他们远离紫禁城里的纷扰,他之所以没有否认顾莲沼的质问,也是同样的理由。
他直至现在也无法确定顾莲沼究竟知不知道,又知道了多少,但顾莲沼的试探与发问还是让他意识到了一件事:如果继续和顾莲沼相处下去,以他敏锐的直觉,迟早会将这些事串在一起。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柳元喆一旦知道还有第五个知情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处死他。
柳元喆是皇帝。
无法为母报仇,是他登基以来最大的创痛,他或许会在柳元洵以命相逼的时候,被迫咽下杀母之仇,但他绝不允许其他人知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