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那些蝼蚁的性命,还有沈今生注定走向毁灭的魂魄,又算得了什么?能成为‘天劫’的一部分,是他们的荣幸。”
“师兄你究竟想做什么?沈今生她……她现在已经是……”何承听得遍体生寒,他终于彻底明白,自己从头到尾都只是师兄这盘惊天棋局中一颗无知无觉、用完即弃的棋子,所谓的师出同门情谊,所谓的看重他解蛊之能而向圣上求情救他,全是精心编织的谎言,东方青利用了他对蛊术的执着,利用了萧欢颜的仇恨,利用了沈今生特殊的体质和命运,更冷酷地献祭了洛边村上下数十条人命。
“她现在?”东方青嗤笑一声,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幕,“她现在是一把刚刚淬火出炉、戾气未消、锋芒毕露的凶剑,萧宁那点浅薄的情爱,妄图做她的剑鞘?可笑!”
“煞气、戾气、忘川花的生机、同心蛊的怨毒纠缠、还有她对萧宁那点可怜又可笑的执念转化的锚点……多么完美的融合,多么磅礴又危险的力量,圣上需要一把这样的剑,一把能替她斩断朝堂荆棘、荡平四境烽烟、甚至……为她攫取更多权柄与疆域的神兵,圣上眼中,只能有这柄剑的锋芒,只能有这柄剑带来的无上功业。”
他向前一步,逼近瘫软的何承,那张总是疯疯癫癫的脸上,此刻只剩下扭曲的嫉妒和刻骨的恨意,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淬毒的冰锥:“可她沈今生算什么东西?一个卑贱的大夏女!一个靠攀附萧家才得以苟活的蝼蚁!她凭什么?凭什么让圣上为她忧心忡忡?凭什么让圣上三番五次踏入我这钦天监,低声下气地求问解法?凭什么……让圣上为她落泪!”
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嘶吼出来的,眼中翻涌着压抑已久的疯狂妒火。
窗外,一道惨白的闪电毫无征兆地撕裂了浓稠的夜幕,紧跟着便是“喀嚓——!”
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仿佛天穹都被这声怒吼劈开。
巨大的声浪轰然撞入丹房,震得那高悬于穹顶的黄铜星象仪嗡嗡作响,内部精密的齿轮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几颗代表灾星的铜珠在星轨上疯狂跳动。
“师兄你……你疯了!”何承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他看着眼前这个披头散发、状若疯魔的男人,只觉得无比陌生和恐惧,“你利用我,利用洛边村十几条人命,就为了、就为了你那见不得光的妒恨?圣上她……圣上她待你如帝师,敬重有加,你竟敢……竟敢……”
“敬重?帝师?”东方青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狂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丹房里回荡,混合着窗外呼啸的风雨声,显得格外瘆人,“那又如何?这天下,这权柄,这万里江山,最终不都要归于圣上之手?而我,东方青,才是能真正辅佐她、成就她万世基业的人,沈今生算什么东西?她只会成为圣上的软肋,成为她千秋伟业上的污点,一把沾满煞气、戾气,能替圣上扫清一切障碍的‘凶剑’,这才是她唯一的价值,而你……”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你知道了太多。虽然你已与沈今生命格相连,她生你生,她死你死……但这恰恰是绝妙的保障。圣上需要沈今生这把剑,我就不会让你们轻易死去。你,就在这钦天监,好好活着,看着吧。看着你亲手救活的沈今生,如何一步步成为搅动天下的煞星,看着她如何被圣上握在手中,斩向所有挡路之人。”
“噗——!”何承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冲击和恐惧,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溅在冰冷的地砖上。
——
皇宫,御书房。
玉珂放下朱笔,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堆积如山的奏折处理了大半,朝堂上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让她心力交瘁。
她端起手边微凉的茶盏,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御案一角——那里是一份钦天监的密奏。
东方青的密奏写得玄之又玄,什么“凶星应劫”、“煞气冲霄”、“神兵初成”,力谏她不可因小失大,当以社稷为重,善用此“天赐凶刃”。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沈今生力量的推崇和对她潜在威胁的……隐隐期待?玉珂烦躁地放下茶盏,东方青的疯癫她早已习惯,他那些神神叨叨的预言也时常应验。
但这次,牵扯到沈今生……她想起地牢里沈今生那绝望的“杀了我吧”,想起她跪在自己面前时那疏离而冰冷的眼神,心头一阵尖锐的刺痛。
她想要沈今生屈服,想要她站在自己身边,却从未想过让她变成一把沾满血腥、人人畏惧的“凶剑”。
“檀月。”玉珂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奴婢在。”檀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御案旁。
“传旨钦天监,让东方青明日……不,现在就来见朕。”
“是。”檀月躬身退下,心中凛然。
圣上对沈今生的在意,似乎并未因沈今生离开而减少分毫,反而……更加复杂难明。
这局面,越发诡谲了。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我终于圆回来了,从玉珂遇到小沈开始,东方青就已经在布局
第 86 章
殿门外传来细碎而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檀月刻意压低却难掩紧张的通报:“圣上,东方监正到了。”
“宣。”玉珂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脊背却挺直了几分。
沉重的殿门被两名内侍无声推开。
风雨的气息裹挟着一股潮湿的寒意瞬间涌入,吹得殿内烛火一阵摇曳明灭。
在这光影晃动的门洞中,东方青的身影显现出来,宽大的道袍被雨水打湿了下摆和肩头,紧贴在身上,勾勒出过于瘦削的身形,湿漉漉的头发有几缕黏在苍白的脸颊上,更添几分狼狈。
然而,他那双眼睛,在踏入御书房门槛的瞬间,便已褪去了丹房里面对何承时的癫狂与阴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混沌与清明交织的平静。
他脚步有些虚浮,走到御案前数步之地,深深躬下身去,宽大的袖子几乎垂到地面,姿态恭敬得无可挑剔。
“臣,东方青,叩见陛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又像是耗尽了心力,“深夜冒雨召见,不知圣上有何急务?”
“急务?监正这份密奏,便是天大的急务,凶星应劫、煞气冲霄、神兵初成……监正倒是给朕解释解释,何谓神兵?朕的江山社稷,何时需要靠一把沾满煞气戾气的凶刃来维系了?”玉珂猛地一拍御案,堆积的奏折都震得跳了一下,那份密奏更是被她的袖风扫落在地,摊开在东方青低垂的视线前方。
东方青头垂得更低了些,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女帝话语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她知道了,知道了洛边村的关键,知道了何承的作用,甚至……知道了他的意图。
这并不完全出乎意料,他需要评估女帝此刻的怒火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圣上息怒。”
“圣上欲肃清朝堂,扫平四境,乃至……开疆拓土,成就前人未竟之伟业。然,权贵盘根错节,敌国虎视眈眈,凡俗刀兵,终有力竭之时,人心算计,亦有穷尽之处。但此凶剑不同,她非人,乃天劫化身,她的剑锋所指,非是凡俗阻力,而是……直接斩向那冥冥中阻碍圣上宏图的天命气运,涤荡寰宇,重塑乾坤!”
“是吗?”玉珂神色冰冷,难窥情绪,“在你眼中,人命只是尘埃?沈今生,也只是你口中一把用来斩断天命枷锁的剑?”
她缓缓站起身,绕过御案,一步步走到东方青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眼神锐利如刀,“东方青,你的职责,是观测天象,推演国运,而非替朕决定凶剑该斩向何方,更不是替朕决定,谁该成为熔炉里的薪柴,洛边之事,朕暂且记下。至于沈今生……”
“到此为止,朕要她活着,清醒地活着,她的煞气、她的力量,如何运用,何时运用,是朕的意志,而非你的天命,听明白了吗?”
东方青喉结滚动,最终将头颅埋进地砖般地叩首,所有的情绪化为一声喑哑的、从齿缝里挤出来的回应:
“臣……明白。”
“很好。”玉珂收回目光,不再看他,“关于如何安抚这把剑,如何引导她的锋芒,明日之前,给朕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朕要的是她能为朕所用,而非失控反噬。至于你那些天劫、熔炉的疯话,朕不想再听到第二次。退下吧。”
御书房内死寂无声,只有烛火偶尔爆出细微的噼啪声,以及窗外风雨更显凄厉的呼啸。
东方青的身体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他双手撑地,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站了起来,向后挪动了半步,拉开了与玉珂的距离。
然后,他极其标准地再次躬身,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臣子礼,宽大的袖口垂落,遮住了他紧握成拳、指节发白的手。
“臣,告退。”
说罢,他后退着转身,一步步离开了御书房,步伐在雨水滂沱中显得有些急促,内侍一路殷勤打着伞,护送他安然离宫。
“师兄你究竟想做什么?沈今生她……她现在已经是……”何承听得遍体生寒,他终于彻底明白,自己从头到尾都只是师兄这盘惊天棋局中一颗无知无觉、用完即弃的棋子,所谓的师出同门情谊,所谓的看重他解蛊之能而向圣上求情救他,全是精心编织的谎言,东方青利用了他对蛊术的执着,利用了萧欢颜的仇恨,利用了沈今生特殊的体质和命运,更冷酷地献祭了洛边村上下数十条人命。
“她现在?”东方青嗤笑一声,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幕,“她现在是一把刚刚淬火出炉、戾气未消、锋芒毕露的凶剑,萧宁那点浅薄的情爱,妄图做她的剑鞘?可笑!”
“煞气、戾气、忘川花的生机、同心蛊的怨毒纠缠、还有她对萧宁那点可怜又可笑的执念转化的锚点……多么完美的融合,多么磅礴又危险的力量,圣上需要一把这样的剑,一把能替她斩断朝堂荆棘、荡平四境烽烟、甚至……为她攫取更多权柄与疆域的神兵,圣上眼中,只能有这柄剑的锋芒,只能有这柄剑带来的无上功业。”
他向前一步,逼近瘫软的何承,那张总是疯疯癫癫的脸上,此刻只剩下扭曲的嫉妒和刻骨的恨意,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淬毒的冰锥:“可她沈今生算什么东西?一个卑贱的大夏女!一个靠攀附萧家才得以苟活的蝼蚁!她凭什么?凭什么让圣上为她忧心忡忡?凭什么让圣上三番五次踏入我这钦天监,低声下气地求问解法?凭什么……让圣上为她落泪!”
最后几个字,他几乎是嘶吼出来的,眼中翻涌着压抑已久的疯狂妒火。
窗外,一道惨白的闪电毫无征兆地撕裂了浓稠的夜幕,紧跟着便是“喀嚓——!”
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仿佛天穹都被这声怒吼劈开。
巨大的声浪轰然撞入丹房,震得那高悬于穹顶的黄铜星象仪嗡嗡作响,内部精密的齿轮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几颗代表灾星的铜珠在星轨上疯狂跳动。
“师兄你……你疯了!”何承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他看着眼前这个披头散发、状若疯魔的男人,只觉得无比陌生和恐惧,“你利用我,利用洛边村十几条人命,就为了、就为了你那见不得光的妒恨?圣上她……圣上她待你如帝师,敬重有加,你竟敢……竟敢……”
“敬重?帝师?”东方青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狂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丹房里回荡,混合着窗外呼啸的风雨声,显得格外瘆人,“那又如何?这天下,这权柄,这万里江山,最终不都要归于圣上之手?而我,东方青,才是能真正辅佐她、成就她万世基业的人,沈今生算什么东西?她只会成为圣上的软肋,成为她千秋伟业上的污点,一把沾满煞气、戾气,能替圣上扫清一切障碍的‘凶剑’,这才是她唯一的价值,而你……”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你知道了太多。虽然你已与沈今生命格相连,她生你生,她死你死……但这恰恰是绝妙的保障。圣上需要沈今生这把剑,我就不会让你们轻易死去。你,就在这钦天监,好好活着,看着吧。看着你亲手救活的沈今生,如何一步步成为搅动天下的煞星,看着她如何被圣上握在手中,斩向所有挡路之人。”
“噗——!”何承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冲击和恐惧,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溅在冰冷的地砖上。
——
皇宫,御书房。
玉珂放下朱笔,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堆积如山的奏折处理了大半,朝堂上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让她心力交瘁。
她端起手边微凉的茶盏,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御案一角——那里是一份钦天监的密奏。
东方青的密奏写得玄之又玄,什么“凶星应劫”、“煞气冲霄”、“神兵初成”,力谏她不可因小失大,当以社稷为重,善用此“天赐凶刃”。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沈今生力量的推崇和对她潜在威胁的……隐隐期待?玉珂烦躁地放下茶盏,东方青的疯癫她早已习惯,他那些神神叨叨的预言也时常应验。
但这次,牵扯到沈今生……她想起地牢里沈今生那绝望的“杀了我吧”,想起她跪在自己面前时那疏离而冰冷的眼神,心头一阵尖锐的刺痛。
她想要沈今生屈服,想要她站在自己身边,却从未想过让她变成一把沾满血腥、人人畏惧的“凶剑”。
“檀月。”玉珂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奴婢在。”檀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御案旁。
“传旨钦天监,让东方青明日……不,现在就来见朕。”
“是。”檀月躬身退下,心中凛然。
圣上对沈今生的在意,似乎并未因沈今生离开而减少分毫,反而……更加复杂难明。
这局面,越发诡谲了。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我终于圆回来了,从玉珂遇到小沈开始,东方青就已经在布局
第 86 章
殿门外传来细碎而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檀月刻意压低却难掩紧张的通报:“圣上,东方监正到了。”
“宣。”玉珂的声音听不出情绪,脊背却挺直了几分。
沉重的殿门被两名内侍无声推开。
风雨的气息裹挟着一股潮湿的寒意瞬间涌入,吹得殿内烛火一阵摇曳明灭。
在这光影晃动的门洞中,东方青的身影显现出来,宽大的道袍被雨水打湿了下摆和肩头,紧贴在身上,勾勒出过于瘦削的身形,湿漉漉的头发有几缕黏在苍白的脸颊上,更添几分狼狈。
然而,他那双眼睛,在踏入御书房门槛的瞬间,便已褪去了丹房里面对何承时的癫狂与阴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混沌与清明交织的平静。
他脚步有些虚浮,走到御案前数步之地,深深躬下身去,宽大的袖子几乎垂到地面,姿态恭敬得无可挑剔。
“臣,东方青,叩见陛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又像是耗尽了心力,“深夜冒雨召见,不知圣上有何急务?”
“急务?监正这份密奏,便是天大的急务,凶星应劫、煞气冲霄、神兵初成……监正倒是给朕解释解释,何谓神兵?朕的江山社稷,何时需要靠一把沾满煞气戾气的凶刃来维系了?”玉珂猛地一拍御案,堆积的奏折都震得跳了一下,那份密奏更是被她的袖风扫落在地,摊开在东方青低垂的视线前方。
东方青头垂得更低了些,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消化女帝话语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她知道了,知道了洛边村的关键,知道了何承的作用,甚至……知道了他的意图。
这并不完全出乎意料,他需要评估女帝此刻的怒火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圣上息怒。”
“圣上欲肃清朝堂,扫平四境,乃至……开疆拓土,成就前人未竟之伟业。然,权贵盘根错节,敌国虎视眈眈,凡俗刀兵,终有力竭之时,人心算计,亦有穷尽之处。但此凶剑不同,她非人,乃天劫化身,她的剑锋所指,非是凡俗阻力,而是……直接斩向那冥冥中阻碍圣上宏图的天命气运,涤荡寰宇,重塑乾坤!”
“是吗?”玉珂神色冰冷,难窥情绪,“在你眼中,人命只是尘埃?沈今生,也只是你口中一把用来斩断天命枷锁的剑?”
她缓缓站起身,绕过御案,一步步走到东方青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眼神锐利如刀,“东方青,你的职责,是观测天象,推演国运,而非替朕决定凶剑该斩向何方,更不是替朕决定,谁该成为熔炉里的薪柴,洛边之事,朕暂且记下。至于沈今生……”
“到此为止,朕要她活着,清醒地活着,她的煞气、她的力量,如何运用,何时运用,是朕的意志,而非你的天命,听明白了吗?”
东方青喉结滚动,最终将头颅埋进地砖般地叩首,所有的情绪化为一声喑哑的、从齿缝里挤出来的回应:
“臣……明白。”
“很好。”玉珂收回目光,不再看他,“关于如何安抚这把剑,如何引导她的锋芒,明日之前,给朕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朕要的是她能为朕所用,而非失控反噬。至于你那些天劫、熔炉的疯话,朕不想再听到第二次。退下吧。”
御书房内死寂无声,只有烛火偶尔爆出细微的噼啪声,以及窗外风雨更显凄厉的呼啸。
东方青的身体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他双手撑地,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站了起来,向后挪动了半步,拉开了与玉珂的距离。
然后,他极其标准地再次躬身,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臣子礼,宽大的袖口垂落,遮住了他紧握成拳、指节发白的手。
“臣,告退。”
说罢,他后退着转身,一步步离开了御书房,步伐在雨水滂沱中显得有些急促,内侍一路殷勤打着伞,护送他安然离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