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估计到地方之后,会给纪霆写信。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张管事介绍的锅炉作坊,大概率跟新肥料作坊爆炸有直接联系。
现在张管事又升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什么。
本来就脸色难看的众人,现在更是皱眉。
纪霆倒是猜到些,开口道:“这些先放放,我草拟了一份对受伤,遇害的伙计,以及伙计家属的赔偿,你们看看合不合理。”
“然后,今日最重要的,是去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百姓的田地被毁。”
“确定田地多少,再确定损失多少。”
这点要刘主簿跟下面书吏一起去做。
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定损。
“先把百姓的损失赔偿了,接下来的事,再慢慢说。”
大家还准备先揪出背后之人,没想到纪大人准备想赔偿。
“去吧,宜快不宜迟。”纪霆吩咐之后,这才回过头去看身边人。
“纪阳,你把如何得知有个怪才的消息,整理一下。”
“王县丞,你派人去城北问问最近有没有异常。”
“还有那几个人贩子,贺捕头亲自去审。”
纪霆也不闲着。
他要先见医馆受伤的伙计们。
还要见土地有损失的百姓。
最后再去新肥料作坊,再找几个有经验的本地铁匠,陪他去看看锅炉,确定一下问题。
门北县的百姓,只见那衙门大清早就开始忙碌。
一批批的官吏面带严肃出去办差。
对于门北县的百姓来讲,他们多数人,都是相信纪大人的。
可外面的谣言太多了。
尤其说纪霆遭天谴,所以新肥料作坊才会爆炸。
这让多数人都心生畏惧。
只是仔细想想,纪大人都是为他们着想,哪有什么私心。
可惜这些话多数人都不相信。
为此,门北县农户还跟庆林县百姓的打起来,直接打急眼了。
纪霆的名声在门北县跟庆林县,简直两极分化。
刘主簿先去医馆谈赔偿。
这里的伙计跟伙计家属都好说话。
他们多数人都感谢纪大人给他们带来的活计,甚至还在问:“新肥料作坊会不会重建,若再建起来,我们能不能去。”
知道纪大人让刘主簿来送赔偿,更是感恩戴德。
甚至就连那两个没了性命的伙计家属,都抹着眼泪道:“昨日我们一时心急,真是对不住。”
有了这些银子,就能给死者好好办场丧事,也是聊以慰藉。
自家县里都好说。
外县的田地情况更为复杂,赔偿也是五花八门。
所以暂时是统计损失。
这个还需要跟庆林县衙门沟通,否则不好直接去谈。
可那庆林县的县令恨极了纪霆。
本就因去年剿匪的事,一直被拿来做对比。
官场上都说,纪霆如何好,他这边如何差,恨得人牙痒痒。
这就算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即可。
现在好了。
他弄出什么化肥,把他任地的耕地给弄坏。
草草算了下,至少有四五千亩的地都不能种田。
别管纪霆那边如何。
他这个任期肯定完蛋。
“还敢过来谈赔偿。”
“统计之后,他配得起吗?!”
“还天才呢,除了会出风头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庆林县县令越骂越厉害。
还是身边人劝了许久,这才坐到椅子上,显然差点气得背过气。
没办法,这事放在谁身上,谁都是这个反应。
好事没有他,坏事被牵连。
刘主簿好说歹说,总算是见到县令本人,还带着纪霆的信件。
那庆林县县令没有好脸色,但还是把信件看完了。
纪霆信里先诚恳道歉,再说明自己准备如何补偿,以及已经向知州说明此次问题。
大意就是,他会积极补偿,也不会推卸责任。
此事确实有所连累,但他会尽力补救。
最后还说,以后欠庆林县县令一个人情,他纪霆必不会忘。
还说等此事了结,会亲自向县令赔罪。
这种态度摆在那,就算有天大的怒气,也消散几分。
庆林县县令捏着鼻子,让刘主簿去统计田地受损情况。
等冷静下来后,叹口气:“也是倒霉。”
说到这,他又看了一遍纪霆的信件。
不对,纪霆说事情了结,如何了结?
他做错了事,积极补偿不就行了。
还有什么事。
很快,这县令就知道为什么了。
纪霆带着经验丰富的铁匠去检查爆炸的锅炉。
在那锅炉上看到几处裂痕。
这裂痕必然是故意做的。
刚开始用的时候,一般不会出问题,但时间一长必然炸裂。
王县丞看了好几眼,根本不敢相信。
“下官检查了很多次,都没有问题啊。”
“纪阳听到的异响,或许
就是这个。”纪霆道。
那就是故意的了。
必然是故意这样做的。
纪大人的猜测果然没错。
“实在可恨!”纪阳咬牙,“为了陷害三哥哥,害了那么多人。”
接下来,就是查明方向了。
其实并不算难。
先查清此次朔州巡考的来历,以及把张管事调走的人是谁。
可最先碰壁的,竟然是一直对纪霆不错的朔州知州。
门北县跟庆林县出现这么大的事。
即使纪霆第一时间说明情况,调查也有进展。
可还是牵连到朔州知州。
明明之前的差事做得不错,却要因为纪霆的冒进被牵连。
那庆林县县令有多生气,知州就有多不满。
按部就班不行吗?
一定要做那么多事。
即使有人想陷害你,也要找到把柄。
“多做多错!这些天才永远都不明白。”
“想要在官场上混,他迟早还要栽跟头。”
但不能连累他!
这话并未瞒着其他人,自然能传遍官场。
王县丞脸色苍白,喃喃道:“是啊,就算查明是谁动的手脚,那又怎么样。”
“多数人还是觉得,是纪县令挡了路,是他太出风头。”
不懂得和光同尘的道理。
贺捕头那总算有进展。
人贩子果然是被引导过来的。
有人说,专门偷门北县城北的孩子,头一个给一百两。
要不是他们贪心,想多拐走几个,其实早就应该跑了。
“如果他们跑了,雁门关那边肯定会不满。”
在纪霆任地,军属的孩子丢失。
胡将军那边都不能帮他说话。
背后的人太阴毒了。
这是要全方面按住纪霆。
不让他做出一点政绩。
幸好人贩子贪心,也幸好的贺捕头把人找回来了。
否则现在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整个门北县衙门一片安静。
纪大人去当阅卷官之前有多热闹,如今就有多冷清。
甚至有不少书吏差役都想跑了。
毕竟查到现在,是个人都知道,纪大人被人整了。
而且给庆林县的赔偿款,也把印刷作坊以及老化肥作坊的银钱耗尽。
等于说,这一年来直接白干。
纪霆道:“把证据收集好,知道方向了就好。”
随着更深入的调查。
以及京城那边的消息。
幕后之人已然出现。
正是去年剿匪时来的户部督查,以及这次朔州乡试巡考。
他们两个还有个共同的关系。
那便是阚家的姻亲。
这个阚家,大家都熟悉,那就是太后的娘家人。
纪霆同窗阚文彦便是太后的亲侄子。
要说之前的阚家确实消停了。
皇上坐稳围着,太后已然不能再生事。
选在这个时间找纪霆麻烦。
自然不光恨纪霆“抢”了状元位置。
还因为,他挡了阚家的路。
京城那边的林丰宝说得最直白:“太后跟皇上服软,全力支持皇上,跟之前截然不同的。”
“有太后的支持,皇上自然说一不二,不像前些年那样瞻前顾后。”
也因为有了靠山。
才敢做这些小动作。
归根到底,是朝廷有个盐务的位置空了出来。
按照皇上更喜欢用新人的做法。
隐隐透露出自己的想法,想要从年轻人里选人填补空缺。
而如今天下间有才干的年轻人。
非纪霆莫属。
“祸从天降。”纪霆看着信件。
林丰宝说得直白。
齐家的齐宜昭说得委婉。
大意是,阚家敢这么干,就是不怕事情捅上去。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张管事介绍的锅炉作坊,大概率跟新肥料作坊爆炸有直接联系。
现在张管事又升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什么。
本来就脸色难看的众人,现在更是皱眉。
纪霆倒是猜到些,开口道:“这些先放放,我草拟了一份对受伤,遇害的伙计,以及伙计家属的赔偿,你们看看合不合理。”
“然后,今日最重要的,是去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百姓的田地被毁。”
“确定田地多少,再确定损失多少。”
这点要刘主簿跟下面书吏一起去做。
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定损。
“先把百姓的损失赔偿了,接下来的事,再慢慢说。”
大家还准备先揪出背后之人,没想到纪大人准备想赔偿。
“去吧,宜快不宜迟。”纪霆吩咐之后,这才回过头去看身边人。
“纪阳,你把如何得知有个怪才的消息,整理一下。”
“王县丞,你派人去城北问问最近有没有异常。”
“还有那几个人贩子,贺捕头亲自去审。”
纪霆也不闲着。
他要先见医馆受伤的伙计们。
还要见土地有损失的百姓。
最后再去新肥料作坊,再找几个有经验的本地铁匠,陪他去看看锅炉,确定一下问题。
门北县的百姓,只见那衙门大清早就开始忙碌。
一批批的官吏面带严肃出去办差。
对于门北县的百姓来讲,他们多数人,都是相信纪大人的。
可外面的谣言太多了。
尤其说纪霆遭天谴,所以新肥料作坊才会爆炸。
这让多数人都心生畏惧。
只是仔细想想,纪大人都是为他们着想,哪有什么私心。
可惜这些话多数人都不相信。
为此,门北县农户还跟庆林县百姓的打起来,直接打急眼了。
纪霆的名声在门北县跟庆林县,简直两极分化。
刘主簿先去医馆谈赔偿。
这里的伙计跟伙计家属都好说话。
他们多数人都感谢纪大人给他们带来的活计,甚至还在问:“新肥料作坊会不会重建,若再建起来,我们能不能去。”
知道纪大人让刘主簿来送赔偿,更是感恩戴德。
甚至就连那两个没了性命的伙计家属,都抹着眼泪道:“昨日我们一时心急,真是对不住。”
有了这些银子,就能给死者好好办场丧事,也是聊以慰藉。
自家县里都好说。
外县的田地情况更为复杂,赔偿也是五花八门。
所以暂时是统计损失。
这个还需要跟庆林县衙门沟通,否则不好直接去谈。
可那庆林县的县令恨极了纪霆。
本就因去年剿匪的事,一直被拿来做对比。
官场上都说,纪霆如何好,他这边如何差,恨得人牙痒痒。
这就算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即可。
现在好了。
他弄出什么化肥,把他任地的耕地给弄坏。
草草算了下,至少有四五千亩的地都不能种田。
别管纪霆那边如何。
他这个任期肯定完蛋。
“还敢过来谈赔偿。”
“统计之后,他配得起吗?!”
“还天才呢,除了会出风头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庆林县县令越骂越厉害。
还是身边人劝了许久,这才坐到椅子上,显然差点气得背过气。
没办法,这事放在谁身上,谁都是这个反应。
好事没有他,坏事被牵连。
刘主簿好说歹说,总算是见到县令本人,还带着纪霆的信件。
那庆林县县令没有好脸色,但还是把信件看完了。
纪霆信里先诚恳道歉,再说明自己准备如何补偿,以及已经向知州说明此次问题。
大意就是,他会积极补偿,也不会推卸责任。
此事确实有所连累,但他会尽力补救。
最后还说,以后欠庆林县县令一个人情,他纪霆必不会忘。
还说等此事了结,会亲自向县令赔罪。
这种态度摆在那,就算有天大的怒气,也消散几分。
庆林县县令捏着鼻子,让刘主簿去统计田地受损情况。
等冷静下来后,叹口气:“也是倒霉。”
说到这,他又看了一遍纪霆的信件。
不对,纪霆说事情了结,如何了结?
他做错了事,积极补偿不就行了。
还有什么事。
很快,这县令就知道为什么了。
纪霆带着经验丰富的铁匠去检查爆炸的锅炉。
在那锅炉上看到几处裂痕。
这裂痕必然是故意做的。
刚开始用的时候,一般不会出问题,但时间一长必然炸裂。
王县丞看了好几眼,根本不敢相信。
“下官检查了很多次,都没有问题啊。”
“纪阳听到的异响,或许
就是这个。”纪霆道。
那就是故意的了。
必然是故意这样做的。
纪大人的猜测果然没错。
“实在可恨!”纪阳咬牙,“为了陷害三哥哥,害了那么多人。”
接下来,就是查明方向了。
其实并不算难。
先查清此次朔州巡考的来历,以及把张管事调走的人是谁。
可最先碰壁的,竟然是一直对纪霆不错的朔州知州。
门北县跟庆林县出现这么大的事。
即使纪霆第一时间说明情况,调查也有进展。
可还是牵连到朔州知州。
明明之前的差事做得不错,却要因为纪霆的冒进被牵连。
那庆林县县令有多生气,知州就有多不满。
按部就班不行吗?
一定要做那么多事。
即使有人想陷害你,也要找到把柄。
“多做多错!这些天才永远都不明白。”
“想要在官场上混,他迟早还要栽跟头。”
但不能连累他!
这话并未瞒着其他人,自然能传遍官场。
王县丞脸色苍白,喃喃道:“是啊,就算查明是谁动的手脚,那又怎么样。”
“多数人还是觉得,是纪县令挡了路,是他太出风头。”
不懂得和光同尘的道理。
贺捕头那总算有进展。
人贩子果然是被引导过来的。
有人说,专门偷门北县城北的孩子,头一个给一百两。
要不是他们贪心,想多拐走几个,其实早就应该跑了。
“如果他们跑了,雁门关那边肯定会不满。”
在纪霆任地,军属的孩子丢失。
胡将军那边都不能帮他说话。
背后的人太阴毒了。
这是要全方面按住纪霆。
不让他做出一点政绩。
幸好人贩子贪心,也幸好的贺捕头把人找回来了。
否则现在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整个门北县衙门一片安静。
纪大人去当阅卷官之前有多热闹,如今就有多冷清。
甚至有不少书吏差役都想跑了。
毕竟查到现在,是个人都知道,纪大人被人整了。
而且给庆林县的赔偿款,也把印刷作坊以及老化肥作坊的银钱耗尽。
等于说,这一年来直接白干。
纪霆道:“把证据收集好,知道方向了就好。”
随着更深入的调查。
以及京城那边的消息。
幕后之人已然出现。
正是去年剿匪时来的户部督查,以及这次朔州乡试巡考。
他们两个还有个共同的关系。
那便是阚家的姻亲。
这个阚家,大家都熟悉,那就是太后的娘家人。
纪霆同窗阚文彦便是太后的亲侄子。
要说之前的阚家确实消停了。
皇上坐稳围着,太后已然不能再生事。
选在这个时间找纪霆麻烦。
自然不光恨纪霆“抢”了状元位置。
还因为,他挡了阚家的路。
京城那边的林丰宝说得最直白:“太后跟皇上服软,全力支持皇上,跟之前截然不同的。”
“有太后的支持,皇上自然说一不二,不像前些年那样瞻前顾后。”
也因为有了靠山。
才敢做这些小动作。
归根到底,是朝廷有个盐务的位置空了出来。
按照皇上更喜欢用新人的做法。
隐隐透露出自己的想法,想要从年轻人里选人填补空缺。
而如今天下间有才干的年轻人。
非纪霆莫属。
“祸从天降。”纪霆看着信件。
林丰宝说得直白。
齐家的齐宜昭说得委婉。
大意是,阚家敢这么干,就是不怕事情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