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纪霆嘴角动了动,明显没忍住笑。
  是啊,都什么时候了。
  还用身份压人。
  如今都有了官身,都知道自己的才能,根本不会像之前那样草木皆兵,极容易恼怒。
  这下反而是阚文彦傻眼。
  他身边的朱家墨也收拾了东西,直接开始读书。
  好像没有成长的人,只有这些顶尖贵族子弟。
  殊不知,大家都已经往前走了。
  只有他们还抱着老一套的东西。
  一天的课业结束。
  纪霆他们脑子里都是会试的考试要求。
  要说会试考试科目,其实跟乡试一样,所以不用过多熟悉。
  但关键在于。
  这是跟全国举子一起比。
  其难度只能增加。
  越是这样,其实越难提升,只能巩固自己的知识。
  一日时间里,除了夫子答疑解惑之外,其实都要自己查漏补缺。
  读书到如今,其他人已经很难教自己什么了。
  下课之后,纪霆他们往食堂方向走,吃过饭还要继续温书。
  但正走着,只见齐三急匆匆离开,神色有些不对。
  纪霆自然跟上问道:“宜昭你这是怎么了。”
  齐三齐宜昭看到纪霆眼前一亮,连忙道:“霆哥,你家有消息吗。”
  什么消息?
  等齐三说完事情经过,纪霆都没想到。
  事情甚至跟乡试有关。
  乡试最后一日发狂的考生,是被巡考官吩咐侍卫带出去的。
  那考生肯定不肯,为了不耽误其他学生,手段便暴力了些。
  没想到那学生出去之后,整个人更为癫狂。
  现在学生家长,也就是代王爷等人说,这都是巡考官的原因,故而孩子才病得如此厉害。
  总之是要负责此次乡试的人给个说法。
  首当其冲便是当时的巡考,齐宜昭的父亲,齐大人。
  纪霆一愣,那会处理事情的人,是齐大人?
  其实那时处理得已经很妥当了。
  最后一日考试,很多考生心绪不宁。
  如有任由其发展,会耽误更多人。
  那考生都去撕人家试卷了,还有什么不行。
  侍卫手段是暴力了些,却也是为更多人考虑。
  齐三咬牙:“问题就在于,那是代王家最有出息的子弟。”
  要说这些王公贵族家的子弟不思进取,也不是一两日了。
  偶尔能出个读书不错的,大家都当宝贝一样供着。
  那发狂的考生便是如此。
  他是代王九儿子的庶子。
  但因读书实在出色,从家学里脱颖而出。
  不过刚开始时,代王一家并不在意,读书科举就不是他们要走的路,以他家的权势,想要做官的门路太多了。
  何必科举。
  但朝廷改革之后,科举变得极为重要,严重压缩皇亲国戚子弟们的职位。
  如今不靠科举,给的职位都难以言说。
  于是这个庶子就被重视起来。
  代王全家都对他寄予厚望。
  这个庶子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王爷祖父孩子众多,他想谋一条路是很难的,故而想到科举。
  只要他考上了,还能带着小娘离开,也算能立起门户。
  这事没想到会被家里重视起来,还给他找了许多夫子老师。
  这让他的压力倍增,整日除了读书,其他什么也做不了。
  有时候还会被其他兄弟嘲讽。
  一方面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家里小动作极多。
  种种压力之下,让他这次乡试考得极为不理想。
  到了乡试最后一天,全都爆发出来,整个人直接疯掉了。
  “说是现在也没好,还请了御医医治。”
  就是纯粹的压力太大,得了疯病。
  好像被侍卫扔出考场之后,家里也百般责怪,连他母亲都被牵连,所以疯得更厉害了。
  倒是给代王找了个机会,借此扳回一城,想问乡试主考官要个说法。
  那主考官是谁,自不用多讲。
  程首辅不好针对,那他看重的属下,也就是齐大人,直接成了靶子。
  要说看重,也不准确。
  就是程首辅亲点了齐大人做乡试考官而已。
  算是被连累了。
  齐三说完,皱眉道:“现在说是,必须予以惩戒,我爹至少也是降职。”
  “程首辅那边怎么讲。”
  这种博弈,程首辅必然要护着自己的人,否则怎么服众。
  “程首辅在争论,可那学生疯了的事又是真的,这事总要有个结果。”
  “而且太后好像插手了。”
  齐三被回家,应该就是事情有了紧张。
  只怕还是不好的进展。
  纪霆点头,他立刻写了封信道:“青竹他们应该就在国子监外面,你让他把信拿回家,我爹会看。”
  齐三极为感激。
  这种时候,颇有些患难见真情之感。
  他家一定会记下的。
  目送齐三离开。
  太后插手确实不好办。
  齐大人这次,估计要吃些苦头。
  怪不得都是官场浮沉是常有的事。
  而且齐大人也是倒霉,巡考的时候,正好遇到这件事。
  不过那代王家也是好笑。
  抓着这种事不放。
  颇有些黔驴技穷之感。
  齐家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十月初一,纪霆回家的时候,听说还未解决。
  中间掺杂的势力太多。
  也算太后反扑,乡试时被打脸得太厉害,难免要找回场子。
  纪霆他爹倒是说道:“为今之计,最好是让齐大人出去避一避,直接外放出去即可。”
  “学生在考场上出事,虽不是他的原因,却也会伤了天下学子的心。”
  那学生被丢出来的时候,手段着实暴力了些。
  太后那边穷追不舍,只得如此。
  动不了其他人,专门盯着齐大人,他也是倒霉。
  本来朝局已经够复杂的了。
  纪家人都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有人登门。
  这人还是卓舅妈。
  卓夫人听到嫂子的话,简直要被气死。
  什么叫齐家都这样了,就不要跟他们结亲,趁他家这种情况,赶紧把念头断才是。
  还说什么,还是自家人好,纪家跟卓家应该亲上加亲才是。
  总之各种话加起来,就是让霆哥儿断了跟齐家小妹的事情,不要跟这种人家结亲。
  卓夫人当即道:“乱说什么,不要败坏人家女孩子的名声。”
  “这都是没有的事。”
  “都说了霆哥儿年纪小,婚事不着急。”
  不说根本没跟人家结亲,退一万步说,就算有婚约,也不该在这种时候退缩的。
  本就不是齐家的问题,为什么要落井下石。
  当年纪家就被这样对待过。
  卓夫人怎么可能这么对人家。
  本就厌烦嫂子屡次惦记自己儿子。
  如今这般嘴脸,让卓夫人更加不喜,干脆直接道:“嫂子,你还是给你家女儿另寻婚事吧,我家霆哥儿已经自有打算。”
  以前还是委婉拒绝,这次便是强硬了。
  等纪霆放假回来,卓夫人还专门问了,说他跟齐家小妹有没有什么,为何卓舅妈这样讲。
  这都把纪霆问懵了。
  那更是个小屁孩!
  哪扯有的没的。
  纪霆家如此想。
  卓舅妈那边却越想越气
  。
  尤其是她娘家也来问,问孩子亲事定了没。
  她之前跟娘家打包票,说想跟纪霆亲上加亲,谁能想到纪家如此强硬。
  卓舅妈一时口快:“那是个没眼力的,跟犯官家扯上关系就算了,现在那都要被外派出去,还不肯松口。”
  “他家也就这样了。”
  跟犯官家扯上关系?
  都要外派了,还不松口?
  京城圈子就这么大,很快就有人瞄准齐家。
  毕竟说起来,也就这家最合适。
  等消息彻底传开时。
  纪家,齐家,全都懵了。
  这都哪跟哪?!
  他们两家什么时候有婚约了?!
  卓舅妈都坐立难安,她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啊。
  这背后确实有人推波助澜。
  能搞一个齐家,就让那些人很高兴了。
  突然把纪家拖下水,更是高兴得不行。
  而且纪家如此没眼力,要跟齐家绑定在一起,那就如他们的愿好了。
  等双方弄清楚怎么回事,两家都极为尴尬。
  他们近些日子是走得近了些。
  但从未考虑过这件事啊。
  齐家自认是高攀的,纪霆明显前途无量,他们不会把女儿硬塞过去。
  纪家则是完全没这个想法。
  不管纪伯章还是卓夫人,都认为孩子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