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啊?
把他当小孩哄啊。
纪霆接话道:“肯定可以的,不过州学额外招收我们这些没有功名的学生,不知有什么安排。”
听到这话,县令跟教谕看了过来,就连他们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何况余下五个书生。
郑平还是盯着纪霆,脸上更显灰败。
学问比不过就算了。
这份敏锐也比不上他吗。
打破陈规自然是好的。
可州学里面,到底是都有功名的,最低也是秀才。
一群没有功名的书生过去,还要占用秀才的资源,难免有问题。
州学夫子先是一顿,后来颇为欣赏。
可怎么安排?
他也不知道啊。
反正他只负责把好苗子带过去。
纪霆这个问话,倒是一针见血。
只是问的时机不对,他身边那五个书生也不是傻的,意识到尴尬之处,难免面面相觑。
反正郑平已经打定主意不去,他自己都没发现,他已经渐渐学着纪霆的做事方法。
或许好学生,就是这么善于学习?
要说读书这事,不怕辛苦,也不怕起早贪黑,怕的只是环境不适
应。
在一个别扭的环境里,只会消耗大家的心力。
越是聪明的人,越能飞快领悟到这件事。
所以骤然换环境,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者,以他们的水平,已经能过县试。
不如先在家乡考完童试第一关县试,然后再去州城考州试,到时候也是一个选择。
只是不知道,那时候还有没有这个机会。
考过了还好,没考过就尴尬了。
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还要跟家里人商量。
州学夫子并不在意其他人的想法,此刻看向纪霆的目光却更加热切。
其他人他不管,现在的他,是真想要纪霆的。
而县令跟教谕却对视一眼。
本来州学夫子要十个人,硬生生被他们降到六个,本来以为是极限。
没想到纪霆这句话,却让大家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但凡多留一个人,对他们的政绩都有好处啊。
纪霆是故意的?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两人思考时,纪霆抬头,朝两位长官笑了笑。
故意的!
绝对故意的!
再看州学夫子欣赏的目光。
是啊,这样的学生,谁不欣赏?
这次谈话,虽然并未像州学夫子认为的,一提州学学生们便立刻答应,可他心里却是很高兴的。
任下有这样天资聪慧的学生,实在是幸事。
就在县令想留纪霆,州学夫子尽力争取纪霆之时,县学来了个意外的人。
纪家家学的文夫子急匆匆赶过来。
他刚刚才知道,州学竟然破格要了纪霆,也不管什么首辅不首辅了。
州学要纪霆,那文家书院怎么办啊!
所以他厚着脸皮过来,还带着他叔叔的信件。
他明明最早想要纪霆,怎么变成最迟的了,这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作为教育世家的家主,在教育界很有名望,便是州学夫子都要礼让三分。
跟着进来的五个书生,本就意识到县令跟州学夫子都在争取纪霆。
虽觉得艳羡,却也在合理范围内。
可看着纪霆的文夫子匆匆赶过来,还拿了文家家主的信件,更让他们震惊。
这,这是三方都在争取纪霆?!
都想让纪霆当他们的学生?!
不对,郑平心道。
外面的博学馆薛馆长,也想争取纪霆,只是他没机会了。
纪霆也是有些惊讶的,文夫子从来没提过这件事啊。
不过文夫子一来,对他的计划来说,明显更有帮助。
作为香饽饽本饽,手里的筹码也更多了。
纪霆心里打定主意,早就做好决定,面上却有些犹豫。
似乎觉得留在家乡很好,去州学也不错,跟着文夫子也是个选择。
纪霆看似在摇摆,可那三方却急了啊。
学生有很多。
可这么好的学生,却只有一个。
拥有他,就等于拥有一个未经开采的宝藏。
谁不想要啊!
三方争执不下。
消息自然也传到外面。
在各方都想要神童的时候。
外面的羡慕已经不绝于耳。
一个是本地县令,一个是州学夫子,还有个文家书院的人。
全都抢着要纪霆。
其他人千难万难才能得到的机会,在他手中,怎么那么轻松啊。
纪家几个小的站在县学外面,都有无数其他家长辈来搭话。
前段时间,就算是纪家长辈在这,大家都没这么热情,现在对小辈们却十分殷切。
宜孟县,就是这么注重学问,就是这么看重大家天赋的地方。
人人都知道,从今日之后,纪家的处境会好很多。
至少在纪霆科举之前,不会有人再敢故意刁难。
纪家几个小辈在大哥哥纪海二姐姐纪云带领下,客气回礼,又让人高看一眼。
可自己人都知道,他们几个能这么淡然,都因为霆哥儿的好文章。
等纪霆走出来的时候,却并未直接离开,笑着往后看了看,这才对家人道:“走吧,先回去。”
回去?
那你的想法是?
纪家人跟文夫子都有点好奇。
不过他们也算知道纪霆的性格,并未过多追问。
有什么事,回家再说。
而纪霆的答案是,纪家家学。
“我哪也不去,考上秀才之前,只在纪家家学读书。”
听着这个答案,文夫子既意外也不意外,他似乎明白什么,本来急躁的心,反而逐渐沉静下来。
他怎么跟着起哄。
读书读到一半,换其他地方,并不算什么好事。
而且州学的情况复杂,也不算什么好选择。
文家那边又只要秀才,如今讲了也是白费口舌。
所以在诸多选项里,看似都是好走的路。
实际上看着花团锦簇而已。
没有一条路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
唯有纪霆说的。
纪家家学。
他家风气本就正,读书氛围也好。
再加上他自己一直说,他要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故而不会换地方。
这些话,很多大人长辈都忘了。
唯独他牢牢记在心里。
纪海他们目瞪口呆。
他们都被方才的吹捧迷了眼,都觉得纪霆肯定会走。
现在沉下心来看,身处吹捧中央他本人,却不受任何诱惑引导,坚持自己的路。
他们与之相比。
自愧不如。
文夫子又有点奇怪:“那你为何要表现得像要去州学?”
文夫子实际上知道答案,就是再问一遍。
纪霆笑:“争取机会。”
他说过了,这件事有更好的解法。
虽然他不会去州学。
但并不妨碍,用这件事做做文章。
他们正说着,外面传话小厮讲,家里来客了。
家里的二姑父来了。
纪霆二姑夫正是栋表弟的父亲。
前几天考试前,就是他意外得知了县令的想法,赶紧让自己儿子去跟纪家人说。
这次也正好做了衙门跟纪家的中间人。
既然跟衙门能扯上关系,自然是官府的人。
二姑夫是本地的一个千户,就在郊外指挥营做事。
他因是本地人,经常来往县衙,故而消息灵通些。
二姑夫性格直爽,也不拐棱抹角,直接说了县令跟教谕的想法。
自然是不想让纪霆去州学。
不过他只是转达,并不做判断。
而且在二姑夫看来,能去州学,自然还是要去的。
在他看来纪家大概会直接拒绝,定然要去州城上学。
谁家娘子的娘家人却没有第一时间反对,反而看了看中间的纪霆。
纪霆先对二姑夫行礼,然后道:“若我留下,可有什么好处。”
性格直爽的二姑夫都愣住了。
这小子,说话这么直白吗。
纪霆看了一圈人,直接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我肯定不藏着掖着啊。”
作为武将的二姑夫笑了,心想,这小子虽有纨绔的名头,可脾气确实对胃口。
纪霆表现得想去州学,问的就是这件事。
抓住一切机会,为纪家争取好处。
“县令这人看重政绩,只要你能留下,以后纪家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二姑夫干脆也直白道,“不过你要想好,拒绝州学,肯定有更大的麻烦。”
毕竟纪家情况特殊。
能额外准许入学,已经是州学那边多番考虑过的。
把他当小孩哄啊。
纪霆接话道:“肯定可以的,不过州学额外招收我们这些没有功名的学生,不知有什么安排。”
听到这话,县令跟教谕看了过来,就连他们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何况余下五个书生。
郑平还是盯着纪霆,脸上更显灰败。
学问比不过就算了。
这份敏锐也比不上他吗。
打破陈规自然是好的。
可州学里面,到底是都有功名的,最低也是秀才。
一群没有功名的书生过去,还要占用秀才的资源,难免有问题。
州学夫子先是一顿,后来颇为欣赏。
可怎么安排?
他也不知道啊。
反正他只负责把好苗子带过去。
纪霆这个问话,倒是一针见血。
只是问的时机不对,他身边那五个书生也不是傻的,意识到尴尬之处,难免面面相觑。
反正郑平已经打定主意不去,他自己都没发现,他已经渐渐学着纪霆的做事方法。
或许好学生,就是这么善于学习?
要说读书这事,不怕辛苦,也不怕起早贪黑,怕的只是环境不适
应。
在一个别扭的环境里,只会消耗大家的心力。
越是聪明的人,越能飞快领悟到这件事。
所以骤然换环境,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再者,以他们的水平,已经能过县试。
不如先在家乡考完童试第一关县试,然后再去州城考州试,到时候也是一个选择。
只是不知道,那时候还有没有这个机会。
考过了还好,没考过就尴尬了。
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还要跟家里人商量。
州学夫子并不在意其他人的想法,此刻看向纪霆的目光却更加热切。
其他人他不管,现在的他,是真想要纪霆的。
而县令跟教谕却对视一眼。
本来州学夫子要十个人,硬生生被他们降到六个,本来以为是极限。
没想到纪霆这句话,却让大家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但凡多留一个人,对他们的政绩都有好处啊。
纪霆是故意的?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两人思考时,纪霆抬头,朝两位长官笑了笑。
故意的!
绝对故意的!
再看州学夫子欣赏的目光。
是啊,这样的学生,谁不欣赏?
这次谈话,虽然并未像州学夫子认为的,一提州学学生们便立刻答应,可他心里却是很高兴的。
任下有这样天资聪慧的学生,实在是幸事。
就在县令想留纪霆,州学夫子尽力争取纪霆之时,县学来了个意外的人。
纪家家学的文夫子急匆匆赶过来。
他刚刚才知道,州学竟然破格要了纪霆,也不管什么首辅不首辅了。
州学要纪霆,那文家书院怎么办啊!
所以他厚着脸皮过来,还带着他叔叔的信件。
他明明最早想要纪霆,怎么变成最迟的了,这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作为教育世家的家主,在教育界很有名望,便是州学夫子都要礼让三分。
跟着进来的五个书生,本就意识到县令跟州学夫子都在争取纪霆。
虽觉得艳羡,却也在合理范围内。
可看着纪霆的文夫子匆匆赶过来,还拿了文家家主的信件,更让他们震惊。
这,这是三方都在争取纪霆?!
都想让纪霆当他们的学生?!
不对,郑平心道。
外面的博学馆薛馆长,也想争取纪霆,只是他没机会了。
纪霆也是有些惊讶的,文夫子从来没提过这件事啊。
不过文夫子一来,对他的计划来说,明显更有帮助。
作为香饽饽本饽,手里的筹码也更多了。
纪霆心里打定主意,早就做好决定,面上却有些犹豫。
似乎觉得留在家乡很好,去州学也不错,跟着文夫子也是个选择。
纪霆看似在摇摆,可那三方却急了啊。
学生有很多。
可这么好的学生,却只有一个。
拥有他,就等于拥有一个未经开采的宝藏。
谁不想要啊!
三方争执不下。
消息自然也传到外面。
在各方都想要神童的时候。
外面的羡慕已经不绝于耳。
一个是本地县令,一个是州学夫子,还有个文家书院的人。
全都抢着要纪霆。
其他人千难万难才能得到的机会,在他手中,怎么那么轻松啊。
纪家几个小的站在县学外面,都有无数其他家长辈来搭话。
前段时间,就算是纪家长辈在这,大家都没这么热情,现在对小辈们却十分殷切。
宜孟县,就是这么注重学问,就是这么看重大家天赋的地方。
人人都知道,从今日之后,纪家的处境会好很多。
至少在纪霆科举之前,不会有人再敢故意刁难。
纪家几个小辈在大哥哥纪海二姐姐纪云带领下,客气回礼,又让人高看一眼。
可自己人都知道,他们几个能这么淡然,都因为霆哥儿的好文章。
等纪霆走出来的时候,却并未直接离开,笑着往后看了看,这才对家人道:“走吧,先回去。”
回去?
那你的想法是?
纪家人跟文夫子都有点好奇。
不过他们也算知道纪霆的性格,并未过多追问。
有什么事,回家再说。
而纪霆的答案是,纪家家学。
“我哪也不去,考上秀才之前,只在纪家家学读书。”
听着这个答案,文夫子既意外也不意外,他似乎明白什么,本来急躁的心,反而逐渐沉静下来。
他怎么跟着起哄。
读书读到一半,换其他地方,并不算什么好事。
而且州学的情况复杂,也不算什么好选择。
文家那边又只要秀才,如今讲了也是白费口舌。
所以在诸多选项里,看似都是好走的路。
实际上看着花团锦簇而已。
没有一条路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
唯有纪霆说的。
纪家家学。
他家风气本就正,读书氛围也好。
再加上他自己一直说,他要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故而不会换地方。
这些话,很多大人长辈都忘了。
唯独他牢牢记在心里。
纪海他们目瞪口呆。
他们都被方才的吹捧迷了眼,都觉得纪霆肯定会走。
现在沉下心来看,身处吹捧中央他本人,却不受任何诱惑引导,坚持自己的路。
他们与之相比。
自愧不如。
文夫子又有点奇怪:“那你为何要表现得像要去州学?”
文夫子实际上知道答案,就是再问一遍。
纪霆笑:“争取机会。”
他说过了,这件事有更好的解法。
虽然他不会去州学。
但并不妨碍,用这件事做做文章。
他们正说着,外面传话小厮讲,家里来客了。
家里的二姑父来了。
纪霆二姑夫正是栋表弟的父亲。
前几天考试前,就是他意外得知了县令的想法,赶紧让自己儿子去跟纪家人说。
这次也正好做了衙门跟纪家的中间人。
既然跟衙门能扯上关系,自然是官府的人。
二姑夫是本地的一个千户,就在郊外指挥营做事。
他因是本地人,经常来往县衙,故而消息灵通些。
二姑夫性格直爽,也不拐棱抹角,直接说了县令跟教谕的想法。
自然是不想让纪霆去州学。
不过他只是转达,并不做判断。
而且在二姑夫看来,能去州学,自然还是要去的。
在他看来纪家大概会直接拒绝,定然要去州城上学。
谁家娘子的娘家人却没有第一时间反对,反而看了看中间的纪霆。
纪霆先对二姑夫行礼,然后道:“若我留下,可有什么好处。”
性格直爽的二姑夫都愣住了。
这小子,说话这么直白吗。
纪霆看了一圈人,直接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我肯定不藏着掖着啊。”
作为武将的二姑夫笑了,心想,这小子虽有纨绔的名头,可脾气确实对胃口。
纪霆表现得想去州学,问的就是这件事。
抓住一切机会,为纪家争取好处。
“县令这人看重政绩,只要你能留下,以后纪家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二姑夫干脆也直白道,“不过你要想好,拒绝州学,肯定有更大的麻烦。”
毕竟纪家情况特殊。
能额外准许入学,已经是州学那边多番考虑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