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仅参加私塾大比,还过了第一轮,这已经很好了啊。
不过刚见到他爹,就见他爹指了指隔壁彩棚。
里面传来破口大骂的声音。
好像是唐家的续弦夫人,在骂自己的娘家弟弟的孩子。
就是唐四的继母在骂郑勋。
大意就是,私塾大比的许多文章是她好不容易求来的,本就是借了唐家的光。
你还踩人家的面子。
这就算了,若踩就踩到底,直接拿了名次多好。
偏偏只得了个十一名。
人也得罪了,名次也没捞到,这合适吗?!
冯家父子齐齐撇嘴。
要发疯也要回家再说啊。
在这种场合,闹什么?
只怕会尽人皆知啊。
看来还是纪家好,纪家做事光明磊落,家里气氛也好。
而另一边的纪家,几乎是最早离开的几家之一。
不少人看着他们的马车背影,羡慕得不行。
这纪家的运气可真好啊,每逢家族有难,就会出个读书人。
当年纪伯章他爹走的时候,纪伯章自己才十五,刚考上县案首。
下面弟弟妹妹们,一个比一个小,最小的弟弟更是仅有五岁。
之后就是寡妇撑起家门,让孩子们潜心读书的。
刚考中秀才的纪伯章不仅要帮忙料理家中事,还要守孝三年。
一直到二十三,头一次乡试,直接又拿了乡试第一。
再接着,便是第二次考会试,更是考中榜眼。
从纪家才缓过神。
而这次,眼看着纪伯章被罢官,他那纨绔儿子,偏偏又是个读书的材料。
想要,只要努力,别走歪路,这纪家依旧能支撑起来。
这要不是运气好,什么是运气好啊。
说起来,纪霆差点被博学馆退学。
谁都以为薛馆长逼着他拿私塾大比的名次是为难他。
没想到是薛馆长知道纪霆的才华,故而如此。
外面人这么说,纪家人回到家之后,倒是没提的。
也就是小四纪阳兴致勃勃道:“三哥哥直接拿了第一!看谁还敢让咱们退学!”
这话一出,家里几个小的,连带小五都连连点头。
更不用说六妹七妹。
可家中大哥哥,二姐姐,以及长辈们却没讲话,只道:“歇息一会,去找你们大伯。”
大伯,这是大房纪伯章。
找他做什么?
小四小五皆有些怕这个严厉的大伯。
印象里,他好像都没好脸。
而他们的三哥哥纪霆,已经在他爹的书房里了。
纪霆之前就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
尤其是薛馆长逼着他们读书,逼得有些紧之后。
长辈们颇有严防死守的样子,不让他们多接触。
现在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卓夫人明显知道父子两个要聊什么,这次都没进门。
只带着人去给纪霆收拾他的则修院,还有院子里养的青苔,必要小心呵护。
等书房安静下来。
纪伯章一句话,让纪霆傻眼。
“以后不用再去博学馆了。”
什么?!
他拿到私塾大比的名次了啊,不会被退学的。
纪霆刚想说这话,想了想道:“为什么。”
“别管为什么,不去就是不去。”
别说纪霆傻眼。
就连过来的纪阳纪风都傻眼了。
因为按照大伯的意思。
他们三兄弟,直接从博学馆退学,以后都不用去读了。
为何?
他们好像没犯错吧。
之前的约定,三哥哥不是通过了吗。
为什么还要退学?!
还是自己主动退?
第27章 第27章教学
甚至二房三房没来的六妹七妹,听到消息之后,顿时脑袋都大了一圈。
以后纪家兄弟们,都不去博学馆读书了。
没什么原因。
纪伯章准备把家学重新打开。
家里五个孩子都能去读书。
没有人愿意来当夫子?
那就他来当。
自己也是读书人,怎么就教不了五个小孩了。
书房里,纪家三兄弟面面相觑。
闺房里六妹四妹瑟瑟发抖。
不要啊!
纪榜眼纪大伯太严厉了!
他们不想要这样的夫子!
纪霆实在没想到,他爹是这个意思,张口就道:“爹,您是看我们特别有天赋,所以要亲自教我们?”
您是学霸,大家都不否认,可好学生,不一定是好老师。
这是两个行当吧。
而纪伯章直接道:“天赋?”
“跟天赋无关。”
那跟什么有关?
纪伯章心道,跟那薛馆长有关。
让他再教下去,孩子们都被他教毁了。
自己教学虽然也不行,但不至于强逼着大家读。
再这样下去,别说举人进士了。
哪怕是秀才,也是考不过的。
不过这些没必要跟小辈们解释。
总之休息三日,五月初五,纪家家学重新开启,他来教五个人读书。
纪霆纪阳纪风面面相觑,一起回了则修院,六妹七妹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大伯要教我们。”
“这合适吗!?”
不是孩子们不喜欢他大伯,而是孩子们害怕严肃的长辈啊。
纪伯章为人确实严肃,平日里不苟言笑。
对纪霆也没什么好脸。
请他当夫子,他们五个就完蛋了!
纪霆
这般能言之人,此时都有点蔫了。
不过他道:“家里应该早就商量好,私塾大比的时候,就不让我们跟博学馆多接触。”
这么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那就是说,这件事已然定下,无可更改。
六妹纪雨想学习,但又害怕大伯,她胆子本来就小。
七妹纪晴更是躺到三哥哥的椅子上,唉声叹气:“又要学习了,头疼。”
孩子们唉声叹气。
外面各家听说后纪家三兄弟以后不去博学馆读书,由纪伯章亲自教导后,则是羡慕得要命。
纪伯章啊!
纪榜眼。
会试全国第二,万里挑一的人才。
人家别说指点孩子们了,就算指点举人考会试,那是可以的。
“杀鸡焉用牛刀啊!”
“能不能想办法,把咱们家中几个秀才塞到纪家的家学?”
“不行吧,纪伯章从京城回来后,一直闭门读书,能教自己孩子,估计都是看在他儿子天赋异禀的份上。”
“不过,博学馆那边怎么办。”
“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吧,纪榜眼出手,还有什么好说的。”
别说整个宜孟县了,就算放眼全国,也没有几个人,比纪伯章学问更好吧。
外面人无比羡慕,消息传到博学馆,郝助教也是差不多的意思:“有榜眼教学,肯定是更好的。”
五月初二,一大早,果然如传言那般。
纪家如今的掌事二房纪四叔带着长子过来,还送上极厚的礼物,说了退学了事。
谁料薛馆长脸色难看,静坐许久。
当天傍晚直接去了纪家。
相比纪家孩子私塾大比回来之后,可以休息三日,等到五月初五再开始读书。
此刻的博学馆学生,则在收拾书箱。
明日,也就是五月初三,就要回学校。
薛馆长这次过来,自然是劝纪霆回博学馆读书的。
在他手里,纪霆不仅能考上功名,说不定能赶上纪伯章一二。
这样,他也不算辜负博学馆的名声,更能教出一个好学生。
这几乎是薛馆长毕生的两个愿望。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纪霆,还有纪风也算有天分。
他怎么可能放过。
就在薛馆长直奔纪家主院,纪伯章书房时。
家中几个小的,再次齐聚三哥哥的则修院。
三哥哥这里好吃的好玩的很多,加上如今又有私塾大比第一的名头。
所以各房夫人也不拦着他们去玩。
小四小五已经习惯这了。
小六纪雨挨着亲哥哥小四看闲书。
小七纪晴则离亲哥哥小五很远。
虽然都是同父异母,但情况有所不同。
不过小七这会神神秘秘的,直接道:“我知道大伯,四伯,还有我爹为什么不让你们去博学馆了。”
听说要去读书,小七找她爹娘哭诉很久。
终于知道,不是大伯想教他们,实在是博学馆不能去。
为什么啊?
宁愿教他们读书,也不让他们去博学馆?
本来在撸大黄脑袋的纪霆抬头,就听七妹继续道:“因为那边咱们爹爹,很讨厌管得严苛的夫子!”
纪霆一直以为,是纪家家风如此,不是个鸡娃的家庭。
不过刚见到他爹,就见他爹指了指隔壁彩棚。
里面传来破口大骂的声音。
好像是唐家的续弦夫人,在骂自己的娘家弟弟的孩子。
就是唐四的继母在骂郑勋。
大意就是,私塾大比的许多文章是她好不容易求来的,本就是借了唐家的光。
你还踩人家的面子。
这就算了,若踩就踩到底,直接拿了名次多好。
偏偏只得了个十一名。
人也得罪了,名次也没捞到,这合适吗?!
冯家父子齐齐撇嘴。
要发疯也要回家再说啊。
在这种场合,闹什么?
只怕会尽人皆知啊。
看来还是纪家好,纪家做事光明磊落,家里气氛也好。
而另一边的纪家,几乎是最早离开的几家之一。
不少人看着他们的马车背影,羡慕得不行。
这纪家的运气可真好啊,每逢家族有难,就会出个读书人。
当年纪伯章他爹走的时候,纪伯章自己才十五,刚考上县案首。
下面弟弟妹妹们,一个比一个小,最小的弟弟更是仅有五岁。
之后就是寡妇撑起家门,让孩子们潜心读书的。
刚考中秀才的纪伯章不仅要帮忙料理家中事,还要守孝三年。
一直到二十三,头一次乡试,直接又拿了乡试第一。
再接着,便是第二次考会试,更是考中榜眼。
从纪家才缓过神。
而这次,眼看着纪伯章被罢官,他那纨绔儿子,偏偏又是个读书的材料。
想要,只要努力,别走歪路,这纪家依旧能支撑起来。
这要不是运气好,什么是运气好啊。
说起来,纪霆差点被博学馆退学。
谁都以为薛馆长逼着他拿私塾大比的名次是为难他。
没想到是薛馆长知道纪霆的才华,故而如此。
外面人这么说,纪家人回到家之后,倒是没提的。
也就是小四纪阳兴致勃勃道:“三哥哥直接拿了第一!看谁还敢让咱们退学!”
这话一出,家里几个小的,连带小五都连连点头。
更不用说六妹七妹。
可家中大哥哥,二姐姐,以及长辈们却没讲话,只道:“歇息一会,去找你们大伯。”
大伯,这是大房纪伯章。
找他做什么?
小四小五皆有些怕这个严厉的大伯。
印象里,他好像都没好脸。
而他们的三哥哥纪霆,已经在他爹的书房里了。
纪霆之前就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
尤其是薛馆长逼着他们读书,逼得有些紧之后。
长辈们颇有严防死守的样子,不让他们多接触。
现在这种感觉更强烈了。
卓夫人明显知道父子两个要聊什么,这次都没进门。
只带着人去给纪霆收拾他的则修院,还有院子里养的青苔,必要小心呵护。
等书房安静下来。
纪伯章一句话,让纪霆傻眼。
“以后不用再去博学馆了。”
什么?!
他拿到私塾大比的名次了啊,不会被退学的。
纪霆刚想说这话,想了想道:“为什么。”
“别管为什么,不去就是不去。”
别说纪霆傻眼。
就连过来的纪阳纪风都傻眼了。
因为按照大伯的意思。
他们三兄弟,直接从博学馆退学,以后都不用去读了。
为何?
他们好像没犯错吧。
之前的约定,三哥哥不是通过了吗。
为什么还要退学?!
还是自己主动退?
第27章 第27章教学
甚至二房三房没来的六妹七妹,听到消息之后,顿时脑袋都大了一圈。
以后纪家兄弟们,都不去博学馆读书了。
没什么原因。
纪伯章准备把家学重新打开。
家里五个孩子都能去读书。
没有人愿意来当夫子?
那就他来当。
自己也是读书人,怎么就教不了五个小孩了。
书房里,纪家三兄弟面面相觑。
闺房里六妹四妹瑟瑟发抖。
不要啊!
纪榜眼纪大伯太严厉了!
他们不想要这样的夫子!
纪霆实在没想到,他爹是这个意思,张口就道:“爹,您是看我们特别有天赋,所以要亲自教我们?”
您是学霸,大家都不否认,可好学生,不一定是好老师。
这是两个行当吧。
而纪伯章直接道:“天赋?”
“跟天赋无关。”
那跟什么有关?
纪伯章心道,跟那薛馆长有关。
让他再教下去,孩子们都被他教毁了。
自己教学虽然也不行,但不至于强逼着大家读。
再这样下去,别说举人进士了。
哪怕是秀才,也是考不过的。
不过这些没必要跟小辈们解释。
总之休息三日,五月初五,纪家家学重新开启,他来教五个人读书。
纪霆纪阳纪风面面相觑,一起回了则修院,六妹七妹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大伯要教我们。”
“这合适吗!?”
不是孩子们不喜欢他大伯,而是孩子们害怕严肃的长辈啊。
纪伯章为人确实严肃,平日里不苟言笑。
对纪霆也没什么好脸。
请他当夫子,他们五个就完蛋了!
纪霆
这般能言之人,此时都有点蔫了。
不过他道:“家里应该早就商量好,私塾大比的时候,就不让我们跟博学馆多接触。”
这么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那就是说,这件事已然定下,无可更改。
六妹纪雨想学习,但又害怕大伯,她胆子本来就小。
七妹纪晴更是躺到三哥哥的椅子上,唉声叹气:“又要学习了,头疼。”
孩子们唉声叹气。
外面各家听说后纪家三兄弟以后不去博学馆读书,由纪伯章亲自教导后,则是羡慕得要命。
纪伯章啊!
纪榜眼。
会试全国第二,万里挑一的人才。
人家别说指点孩子们了,就算指点举人考会试,那是可以的。
“杀鸡焉用牛刀啊!”
“能不能想办法,把咱们家中几个秀才塞到纪家的家学?”
“不行吧,纪伯章从京城回来后,一直闭门读书,能教自己孩子,估计都是看在他儿子天赋异禀的份上。”
“不过,博学馆那边怎么办。”
“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吧,纪榜眼出手,还有什么好说的。”
别说整个宜孟县了,就算放眼全国,也没有几个人,比纪伯章学问更好吧。
外面人无比羡慕,消息传到博学馆,郝助教也是差不多的意思:“有榜眼教学,肯定是更好的。”
五月初二,一大早,果然如传言那般。
纪家如今的掌事二房纪四叔带着长子过来,还送上极厚的礼物,说了退学了事。
谁料薛馆长脸色难看,静坐许久。
当天傍晚直接去了纪家。
相比纪家孩子私塾大比回来之后,可以休息三日,等到五月初五再开始读书。
此刻的博学馆学生,则在收拾书箱。
明日,也就是五月初三,就要回学校。
薛馆长这次过来,自然是劝纪霆回博学馆读书的。
在他手里,纪霆不仅能考上功名,说不定能赶上纪伯章一二。
这样,他也不算辜负博学馆的名声,更能教出一个好学生。
这几乎是薛馆长毕生的两个愿望。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纪霆,还有纪风也算有天分。
他怎么可能放过。
就在薛馆长直奔纪家主院,纪伯章书房时。
家中几个小的,再次齐聚三哥哥的则修院。
三哥哥这里好吃的好玩的很多,加上如今又有私塾大比第一的名头。
所以各房夫人也不拦着他们去玩。
小四小五已经习惯这了。
小六纪雨挨着亲哥哥小四看闲书。
小七纪晴则离亲哥哥小五很远。
虽然都是同父异母,但情况有所不同。
不过小七这会神神秘秘的,直接道:“我知道大伯,四伯,还有我爹为什么不让你们去博学馆了。”
听说要去读书,小七找她爹娘哭诉很久。
终于知道,不是大伯想教他们,实在是博学馆不能去。
为什么啊?
宁愿教他们读书,也不让他们去博学馆?
本来在撸大黄脑袋的纪霆抬头,就听七妹继续道:“因为那边咱们爹爹,很讨厌管得严苛的夫子!”
纪霆一直以为,是纪家家风如此,不是个鸡娃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