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偏偏是现在。
“那私塾大比,他肯定去不了吧。”
“不好说啊,今日二十六,二十八才大比呢,说不定能赶回来。”
这句话自然是故意的。
毕竟不少同窗都知道第五名的郑永生主动退赛,把名额让给第六名郑勋的事。
这会说起来,就是故意戳郑勋的肺管子。
人人都知道,他把堂弟挤走了,自己抢了这个名额。
果然,郑勋极为恼怒。
昨天晚上回家后,全家人一起骂他,说他好好的,打什么赌。
不仅把备考堂的人牵扯进来,还激起纪家人的不满。
纪霆是谁?
是纪伯章的儿子!
你明白吗!
一个能考上榜眼的人,读书的天分自不用说。
你跟人家比干什么?!
还说备考堂的三个人,童试有望的,这次也得罪了。
纪家还上赶着资助,搞得他们郑家很是没脸。
这些损失,都是因为你!
郑勋挨完骂,又跪到祠堂跪了半宿。
回来之后,院里的小厮还说,家里已经知道,他把端溪砚卖了的事,必然还有责罚。
郑勋眼前一黑,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还不算完,来上学了,还要被同窗嘲讽,这是什么道理。
可纪霆站在那,他又不敢吭声,如今对这位,他心里难免有了惧怕。
不过纪霆已经出了四书堂。
是备考堂的学长找他。
三位学长自然也听到里面的争执,想想也知道怎么回事,就没多问。
“这是我们整理出来,去年私塾大比时的情况,薛馆长说算是经验,让你们五个人看看。”
其中一位道:“先说好啊,我们只过了第一轮的,第二轮都没考过。”
第一轮比默写。
第二轮比解意。
解意没过吗?
“不是我们写得不好,而是过了第二轮的人,实在太厉害了。”
他们对自己,必然不会妄自菲薄,说的也都是实情。
这事说完,学长们又道:“昨天还要多谢你家,你家今日派人送资助的银钱,免了我
们这一年的忧虑。”
读书是费钱的。
现代都是如此,何况古代。
笔墨纸砚,名师资料,都要银钱。
他们三个今年没能考过,心里难免煎熬,资助他们的郑家有意晾一晾他们,故而难免焦急。
纪家出手,那郑家也上赶着送读书的银钱。
以至于他们三个,可能要过上最“富裕”的读书生活了。
甚至要谢谢纪霆,幸好考过他们,他们也不至于浪费时间,可以把精力用在读书上面,为明年的童试做准备。
三人还说了最后一件事。
“郑家如此着急,我们倒是知道一些原因。”
“他家已经几十年没出过一个进士了,再这样下去,如今的地位都保不住。”
“所以只要能扬名,只要能保住家族名声的事,他们都会做。”
“这次你也算踩着他们家出名,他家必然恨极了你。”
“私塾大比上,务必要小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郑家原本觉得纪家要完,心里说不定还高兴呢。
但若纪家出了个纪霆,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所以这暗中的手脚,肯定少不了的。
当然了,肯定也不会闹大。
但肯定会丢人就对了。
纪霆回到四书堂,把手里的五份资料分了分,到郑勋这里时,还上下打量一番。
最烦这种暗戳戳的人了。
话虽然没说出来,可意思非常明显。
纪霆拿着自己手里最后一份资料,对同窗道:“虽然大家不参加大比,但看看私塾大比的热闹也行啊。”
“有没有兴趣?”
肯定有啊!
参赛的人把资料当比赛指南。
看比赛的,当然做观赛指南用了!
“嘿嘿,这对我们来说,那是春游!”
“是啊,听说东郊的花都开了,一定要好好玩。”
“还能去爬山呢,我们一起去爬山啊。”
四书堂夫子咳嗽两声,让大家安静下来。
不过他也知道,临近私塾大比,整个宜孟县的学生心思早飞到外面了。
所以今日不按部就班讲课,而是抽查大家的解意。
这也算是给五个大比学生提前补习。
其他学生们等着春游。
纪霆他们肯定不行。
默写那一关能过,解意呢?
可小四小五跟冯长庆忽然发现,夫子说的,他们好像都能听懂。
因为这段时间背书的时候,纪霆总让他们去翻书,弄明白这段话的意思。
而那书,是纪霆他爹纪伯章的。
所以内容非常详尽,简直一目了然。
回头再看这些背过的内容,好像没那么难了?
不枉他们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啊。
当然了,他们的解意也只学会一小部分,孟子后半本,以及中庸那是完全不会。
现在还是赶紧临时抱佛脚吧。
不过前面说起狗,还有人道:“霆哥,你那金翅猃让我们看看呗。”
“对啊,春游的时候带上,多气派啊。”
纪霆正在看中庸解意,听到金翅猃这三个字就立刻抬头。
不行啊。
他要是真带出去丢人,他爹绝对不会饶了他的。
用着纪伯章的书,用着他的端溪老坑砚。
是真不能再丢人了吧。
纪霆含含糊糊,算是糊弄过去。
哎,好好准备私塾大比吧。
毕竟没拿到私塾大比的名次,他这学上的,还是不安稳。
纪霆沉下心看书,几乎是不理外物的
其他事情一律跟他没有关系。
一直到四月二十八,终于到了私塾大比的日子。
纪家同样全家出动,这种热闹,县学肯定给他们发请帖了。
纪家三兄弟则要先去博学馆,同夫子,同窗一起过去。
三个人穿了身英气十足的天青色配色长衫。
看着低调,可那长衫并不拖沓,反而在下摆绣了同色系的青金线。
这线还是卓夫人拿出来,绣在衣衫上不算显眼,但春风一吹,暖阳一照,少年人的活力立刻显现出来。
大白话就是,穿得看似并不突出,可一眼看就是不一样。
这些小细节决定他们三人出现,便十分引人注目。
尤其是纪霆,本就是金尊玉贵养出来的,现代的记忆却让他多了几分洒脱,通身带着张扬的少年气。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京城纨绔,纪霆?
不少人看了过来。
“这就是把大黄狗,错认成金翅猃的纪霆?”
纪霆幽幽看过。
谁啊,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21章 第21章主场
“这是唐家十七公子。”冯长庆道,“今年十四,他母亲是唐老爷的续弦,续弦姓郑。”
冯长庆说完,纪霆跟小四小五就明白了。
大家族关系错综复杂,不过接触得多了,就知道规律。
唐老爷续弦娶了郑家的女儿,两家是姻亲。
故而这句嘲讽,是为了给郑勋出气。
果然,郑勋走到唐十七跟前,颇有些同仇敌忾。
他是弄不明白纪霆在京城的事情,但唐家人可以,唐十七的大哥在京城做官!
本以为你纪霆很牛呢,原来在京城,也是被人当傻子耍!
宜孟县东郊,这里有山有水,景色宜人,山清水秀。
县学特意请人平整了土地,击球垂钓,骑马射箭,还能爬山游乐。
故而今日来的人极多的。
这既是私塾大比,让蒙学,以及童生们比比学问,同样是各家交际的场地。
宜孟县六个大家族全都到齐。
就连本地县令,县丞,主簿等官员,都已经在彩棚里安坐。
这里的小骚乱,很快引起主办方县学教谕的注意。
把大黄狗认成名犬金翅猃,确实有些丢人。
大人们看向那群少年,一眼看到人群中间的纪霆。
纪霆身姿最为挺拔,相貌也格外的不同,说是俊逸非常也不为过。
刚有人想要调笑,就听纪霆震惊道:“唐十七,你家人口众多啊。”
毕竟他今年十四,下面肯定还有兄弟姊妹,就是不知道最小的多大。
古代人是讲究多子多福,但也讲究戒□□。
这么多孩子,可见后宅是个什么情况。
纪霆自是故意的,毕竟这种家族,稍微想想就知道内情。
果然,唐十七眼神带了气恼。
谁家当众提这种事!
纪霆笑,不过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罢了。
何必生气呢。
不等对方再提什么金翅猃,纪霆反而对聚过来的少男少女们笑:“说起金翅猃,确实是一桩笑话。”
“那私塾大比,他肯定去不了吧。”
“不好说啊,今日二十六,二十八才大比呢,说不定能赶回来。”
这句话自然是故意的。
毕竟不少同窗都知道第五名的郑永生主动退赛,把名额让给第六名郑勋的事。
这会说起来,就是故意戳郑勋的肺管子。
人人都知道,他把堂弟挤走了,自己抢了这个名额。
果然,郑勋极为恼怒。
昨天晚上回家后,全家人一起骂他,说他好好的,打什么赌。
不仅把备考堂的人牵扯进来,还激起纪家人的不满。
纪霆是谁?
是纪伯章的儿子!
你明白吗!
一个能考上榜眼的人,读书的天分自不用说。
你跟人家比干什么?!
还说备考堂的三个人,童试有望的,这次也得罪了。
纪家还上赶着资助,搞得他们郑家很是没脸。
这些损失,都是因为你!
郑勋挨完骂,又跪到祠堂跪了半宿。
回来之后,院里的小厮还说,家里已经知道,他把端溪砚卖了的事,必然还有责罚。
郑勋眼前一黑,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还不算完,来上学了,还要被同窗嘲讽,这是什么道理。
可纪霆站在那,他又不敢吭声,如今对这位,他心里难免有了惧怕。
不过纪霆已经出了四书堂。
是备考堂的学长找他。
三位学长自然也听到里面的争执,想想也知道怎么回事,就没多问。
“这是我们整理出来,去年私塾大比时的情况,薛馆长说算是经验,让你们五个人看看。”
其中一位道:“先说好啊,我们只过了第一轮的,第二轮都没考过。”
第一轮比默写。
第二轮比解意。
解意没过吗?
“不是我们写得不好,而是过了第二轮的人,实在太厉害了。”
他们对自己,必然不会妄自菲薄,说的也都是实情。
这事说完,学长们又道:“昨天还要多谢你家,你家今日派人送资助的银钱,免了我
们这一年的忧虑。”
读书是费钱的。
现代都是如此,何况古代。
笔墨纸砚,名师资料,都要银钱。
他们三个今年没能考过,心里难免煎熬,资助他们的郑家有意晾一晾他们,故而难免焦急。
纪家出手,那郑家也上赶着送读书的银钱。
以至于他们三个,可能要过上最“富裕”的读书生活了。
甚至要谢谢纪霆,幸好考过他们,他们也不至于浪费时间,可以把精力用在读书上面,为明年的童试做准备。
三人还说了最后一件事。
“郑家如此着急,我们倒是知道一些原因。”
“他家已经几十年没出过一个进士了,再这样下去,如今的地位都保不住。”
“所以只要能扬名,只要能保住家族名声的事,他们都会做。”
“这次你也算踩着他们家出名,他家必然恨极了你。”
“私塾大比上,务必要小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郑家原本觉得纪家要完,心里说不定还高兴呢。
但若纪家出了个纪霆,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所以这暗中的手脚,肯定少不了的。
当然了,肯定也不会闹大。
但肯定会丢人就对了。
纪霆回到四书堂,把手里的五份资料分了分,到郑勋这里时,还上下打量一番。
最烦这种暗戳戳的人了。
话虽然没说出来,可意思非常明显。
纪霆拿着自己手里最后一份资料,对同窗道:“虽然大家不参加大比,但看看私塾大比的热闹也行啊。”
“有没有兴趣?”
肯定有啊!
参赛的人把资料当比赛指南。
看比赛的,当然做观赛指南用了!
“嘿嘿,这对我们来说,那是春游!”
“是啊,听说东郊的花都开了,一定要好好玩。”
“还能去爬山呢,我们一起去爬山啊。”
四书堂夫子咳嗽两声,让大家安静下来。
不过他也知道,临近私塾大比,整个宜孟县的学生心思早飞到外面了。
所以今日不按部就班讲课,而是抽查大家的解意。
这也算是给五个大比学生提前补习。
其他学生们等着春游。
纪霆他们肯定不行。
默写那一关能过,解意呢?
可小四小五跟冯长庆忽然发现,夫子说的,他们好像都能听懂。
因为这段时间背书的时候,纪霆总让他们去翻书,弄明白这段话的意思。
而那书,是纪霆他爹纪伯章的。
所以内容非常详尽,简直一目了然。
回头再看这些背过的内容,好像没那么难了?
不枉他们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啊。
当然了,他们的解意也只学会一小部分,孟子后半本,以及中庸那是完全不会。
现在还是赶紧临时抱佛脚吧。
不过前面说起狗,还有人道:“霆哥,你那金翅猃让我们看看呗。”
“对啊,春游的时候带上,多气派啊。”
纪霆正在看中庸解意,听到金翅猃这三个字就立刻抬头。
不行啊。
他要是真带出去丢人,他爹绝对不会饶了他的。
用着纪伯章的书,用着他的端溪老坑砚。
是真不能再丢人了吧。
纪霆含含糊糊,算是糊弄过去。
哎,好好准备私塾大比吧。
毕竟没拿到私塾大比的名次,他这学上的,还是不安稳。
纪霆沉下心看书,几乎是不理外物的
其他事情一律跟他没有关系。
一直到四月二十八,终于到了私塾大比的日子。
纪家同样全家出动,这种热闹,县学肯定给他们发请帖了。
纪家三兄弟则要先去博学馆,同夫子,同窗一起过去。
三个人穿了身英气十足的天青色配色长衫。
看着低调,可那长衫并不拖沓,反而在下摆绣了同色系的青金线。
这线还是卓夫人拿出来,绣在衣衫上不算显眼,但春风一吹,暖阳一照,少年人的活力立刻显现出来。
大白话就是,穿得看似并不突出,可一眼看就是不一样。
这些小细节决定他们三人出现,便十分引人注目。
尤其是纪霆,本就是金尊玉贵养出来的,现代的记忆却让他多了几分洒脱,通身带着张扬的少年气。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京城纨绔,纪霆?
不少人看了过来。
“这就是把大黄狗,错认成金翅猃的纪霆?”
纪霆幽幽看过。
谁啊,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21章 第21章主场
“这是唐家十七公子。”冯长庆道,“今年十四,他母亲是唐老爷的续弦,续弦姓郑。”
冯长庆说完,纪霆跟小四小五就明白了。
大家族关系错综复杂,不过接触得多了,就知道规律。
唐老爷续弦娶了郑家的女儿,两家是姻亲。
故而这句嘲讽,是为了给郑勋出气。
果然,郑勋走到唐十七跟前,颇有些同仇敌忾。
他是弄不明白纪霆在京城的事情,但唐家人可以,唐十七的大哥在京城做官!
本以为你纪霆很牛呢,原来在京城,也是被人当傻子耍!
宜孟县东郊,这里有山有水,景色宜人,山清水秀。
县学特意请人平整了土地,击球垂钓,骑马射箭,还能爬山游乐。
故而今日来的人极多的。
这既是私塾大比,让蒙学,以及童生们比比学问,同样是各家交际的场地。
宜孟县六个大家族全都到齐。
就连本地县令,县丞,主簿等官员,都已经在彩棚里安坐。
这里的小骚乱,很快引起主办方县学教谕的注意。
把大黄狗认成名犬金翅猃,确实有些丢人。
大人们看向那群少年,一眼看到人群中间的纪霆。
纪霆身姿最为挺拔,相貌也格外的不同,说是俊逸非常也不为过。
刚有人想要调笑,就听纪霆震惊道:“唐十七,你家人口众多啊。”
毕竟他今年十四,下面肯定还有兄弟姊妹,就是不知道最小的多大。
古代人是讲究多子多福,但也讲究戒□□。
这么多孩子,可见后宅是个什么情况。
纪霆自是故意的,毕竟这种家族,稍微想想就知道内情。
果然,唐十七眼神带了气恼。
谁家当众提这种事!
纪霆笑,不过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罢了。
何必生气呢。
不等对方再提什么金翅猃,纪霆反而对聚过来的少男少女们笑:“说起金翅猃,确实是一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