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算起来,县主府算上县主、秦夫人、秦淑娥、秦书衍和她外加刘敏娇半主半客,一共才五个半人。
而赵家,赵员外夫妻,赵韵暄和赵韵熙两兄弟,赵韵湘再加当年还没出嫁的她,一共六个人呢。
不过人和人没法比,县主是皇家钦封,秦夫人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这两个人平时可都是锦衣玉食。
其他人像秦书衍,秦家第三代唯一的指望,花银子更像流水似的。
光是娶亲一项花销,她大略算了一下,就有将近三万两银子的支出。
当然,这其中还包括给她的聘礼。
可那聘礼她一分没都拿到,全都进了赵员外的口袋。
……
赵韵婉把府里各项支出,粗略统计一下,又和进项相比,发现这些年,县主府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
好在原来县主攒了不少嫁妆和赏赐。
皇上念在当年顺义侯立过不少战功的份上,在顺义侯自杀后没有抄没顺义侯府。
县主携家人回到秦州城,带走了侯府所有金银。
长公主的年俸是五千两纹银。
而大周朝县主的年俸不过八百两。
秦夫人没有收入,当年秦业也被罢官,也是一分收入没有。
整个县主府就靠县主的八百两维持。
对于普通人来说,八百两已经很多。
可是秦家家大业大,各种花销比流水都快,单说维持那么大的宅院,养活那么多奴仆,每个月都是不少的花销。
不算还好,一算,赵韵婉算得心惊肉跳。
按照县主的俸禄,一万两聘礼要攒十二年半。
这是说秦书衍铺张浪费呢,还是待她认真呢?
就算如今县主被封为长公主,一年的俸禄有五千两。
可是家里多了将近一百亲兵,每名兵丁的年俸大概在25两左右,不算逢年过节单独给的赏赐,以及高级别官兵的俸禄还要再高些。
粗略一算,三千两都不一定够。
府里还有各类丫鬟小厮管家仆人几十个,各屋主子的衣食住行,每年捐给宗族维护家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打发丫鬟婚配小子,府里还养了好几匹马。
如今祖婆婆封为长公主,以后迎来送往估计也是一大笔支出。
对了,赵韵婉算了一遭,忽然想起送进山里治病的秦书安,一年少说也要几百两银子。
……
“想什么呢?”
秦书御刚让秦管家把后院修整一下,知道小娘子在门房,特意找过来。
就看她单手托腮,似是被什么难住,凑过去问。
赵韵婉太过入神,被他吓了一跳。
“你什么时候来的?”
秦书御把她面前的账本拿起来,大略扫一眼,“怎么,开始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了。”
赵韵婉被人赶鸭子上架,有些不好意思。
脸颊红扑扑地瞪着眼前的人,感叹道:“我原来以为像你们这般富贵人家是不用为生计发愁的,没想到……”
秦书御从小生活在王府,锦衣玉食,从来没操心过这种事。
看小娘子神色,似有入不敷出的危机,他仔细翻了几页账册,终于明白小娘子担心的原因了。
“这些年,全靠祖母的年俸维持,族里还时不时过来打打秋风,确实很难。”
赵韵婉还以为金尊玉贵的小公子不懂这些,“那你成个亲还花费那么多。”
秦书御没算过:“花了多少?”
赵韵婉很快将他成亲所有花费从一沓账本里拿出来,摆到他面前:“瞧,算上聘礼,至少三万两银子。”
秦书御惊讶道:“有那么多?”
赵韵婉点了点头:“自己算算就知道了。”
秦书御把县主府当王府了。
王府成亲,讲究排场,三万两银子都不够看的。
他盯着小娘子温柔漂亮的眉眼,笑道:“已经花出去了也没办法,要不我去岳父家把你的聘礼要回来。”
赵韵婉知道他在开玩笑。
“有能耐你就要呗。”
两个人开了一会儿玩笑,秦书御思量道:“我年纪轻轻的不能总在家待着,这京城机会多,不如我做点什么。”
赵韵婉好奇道:“你能做什么?”
秦州城还有一部分产业,每年都能换些收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府里节俭些,完全可以维持生计。
不过这都是托长公主的福。
赵韵婉不清楚王公贵族的爵位是怎么继承的,不过长公主的爵位应该不能继承。
也就是说,很多年后,他们没办法依靠长公主的时候,就得自食其力了。
她在赵州城的时候见过一个王侯的后代。
那后代过的连他们赵家都不如。
当年封爵之人过世,除了袭爵的子孙还能过上优渥的日子,其他子女被分出去后,不过两三代就和普通人无异了。
除了科举这一条路,根本没有办法重新恢复老祖宗的荣耀。
而祖上作过官的这些人,后代多半是不屑于经商的。
毕竟商人处于社会最底层。
被人瞧不起。
赵韵婉以前没想过这些,一坐到门房里,仿佛开窍一般,什么事情都出现在脑海里,这让她不由自主地开始为后代考虑。
尽管她昨天才和相公圆房。
秦书御可以选择的事情很多。
不过他还没想好到底做什么。
“要不我试试参加科举?”
赵韵婉忍着笑说:“你认真的?读过几本书?都读过什么书?中过秀才吗?”
她偏头睨着秦书御,“你应该连个童生都不是吧,还参加科举!”
赵韵婉的舅舅前几年中的秀才,今年该参加乡试。
舅舅每天起得比鸡早,还要挑灯夜读。
即便这样他对自己中举的事都没把握。
秦书御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贵公子能考中举人,不是要笑死人。
秦书御知道小娘子不看好自己。
他确实不是个勤于读书的人,可从小到大,宁王没少给他请过师父,能不能中进士不敢说,中举还是可以的。
不过他并没有当文官的想法。
大周朝文试武试同时进行,他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伸手参加武试。
而且他知道哪个皇子过几年能当皇上,前世他没有重生经验都能护着新皇登基,立下从龙之功。
重生后,还能混得比前世差!
为了给小娘子一个惊喜,他暂且不说。
等他拿下武状元,让小娘子风光一回。
赵韵婉不知道秦书御在想什么,注意到他脸上露出来的笑容,只觉得这些王孙公子是没有远虑的。
“相公,”她打算先节省些开支,“咱们府里新来了一百亲兵,这些亲兵咱可以不要或者少要些吗?”
府里一共五个半主子,好几十个佣人,完全可以自保,哪用得着那么多亲兵。
天子脚下都不安全,需要府内亲兵维持治安,大周朝乱到这种程度,那这一百亲兵多半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秦书御纳闷道:“他们花费很多吗?”
赵韵婉掰着手指头给他算:“祖母一年才五千两年俸,一百名亲兵至少要花费三千两。”
秦书御哦了一声,这还真是一笔大支出。
“这事我和祖母说一下,看祖母什么意思。”
赵韵婉有些担心道:“祖母不会觉得我事多吧。”
秦书御让她放心,“祖母最是通情达理,都是为了这个家,她只会觉得你懂事,找对了人。”
赵韵婉还是放不下心,“这多做多错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秦书御盯着小娘子,仿佛在看一个自己悉心栽培养育的娇嫩花朵。
这才几个月,小娘子已经开始持家了。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放心吧,有我呢,祖母同意就说你想到的,不同意,就说是我鼓动你做的。”
赵韵婉白了他一眼,“还算有点担当。”
“我有担当的地方多了,”他忽然俯身,在小娘子红润的唇瓣上啄了一口。
发现小娘子没反抗,大手附在她脑袋上,用力往自己这边倾斜。
之后重新吻住,半晌都舍不得松开。
恰好被过来支取用具的秦淑娥看见。
“你们两个……”秦淑娥臊得面红耳赤,转过身使劲跺了一脚,“好不害羞,在屋里亲还不够,跑外边让人碍眼。”
赵韵婉比秦淑娥还臊得厉害。
使劲推开厚脸皮的狗男人。
她一边整理衣服,一边离开座位,“小娥肯定要取东西吧,我带你去。”
小娘子的嘴唇又甜又嫩,秦书御意犹未尽地摩挲两下唇角。
亲眼看着姑嫂两个人进了库房。
担心小娘子刚接过钥匙,很多东西还没理顺,稍一迟疑,跟着去了。
库房刚刚整理出一部分,很多东西都很难找。
而赵家,赵员外夫妻,赵韵暄和赵韵熙两兄弟,赵韵湘再加当年还没出嫁的她,一共六个人呢。
不过人和人没法比,县主是皇家钦封,秦夫人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这两个人平时可都是锦衣玉食。
其他人像秦书衍,秦家第三代唯一的指望,花银子更像流水似的。
光是娶亲一项花销,她大略算了一下,就有将近三万两银子的支出。
当然,这其中还包括给她的聘礼。
可那聘礼她一分没都拿到,全都进了赵员外的口袋。
……
赵韵婉把府里各项支出,粗略统计一下,又和进项相比,发现这些年,县主府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的。
好在原来县主攒了不少嫁妆和赏赐。
皇上念在当年顺义侯立过不少战功的份上,在顺义侯自杀后没有抄没顺义侯府。
县主携家人回到秦州城,带走了侯府所有金银。
长公主的年俸是五千两纹银。
而大周朝县主的年俸不过八百两。
秦夫人没有收入,当年秦业也被罢官,也是一分收入没有。
整个县主府就靠县主的八百两维持。
对于普通人来说,八百两已经很多。
可是秦家家大业大,各种花销比流水都快,单说维持那么大的宅院,养活那么多奴仆,每个月都是不少的花销。
不算还好,一算,赵韵婉算得心惊肉跳。
按照县主的俸禄,一万两聘礼要攒十二年半。
这是说秦书衍铺张浪费呢,还是待她认真呢?
就算如今县主被封为长公主,一年的俸禄有五千两。
可是家里多了将近一百亲兵,每名兵丁的年俸大概在25两左右,不算逢年过节单独给的赏赐,以及高级别官兵的俸禄还要再高些。
粗略一算,三千两都不一定够。
府里还有各类丫鬟小厮管家仆人几十个,各屋主子的衣食住行,每年捐给宗族维护家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打发丫鬟婚配小子,府里还养了好几匹马。
如今祖婆婆封为长公主,以后迎来送往估计也是一大笔支出。
对了,赵韵婉算了一遭,忽然想起送进山里治病的秦书安,一年少说也要几百两银子。
……
“想什么呢?”
秦书御刚让秦管家把后院修整一下,知道小娘子在门房,特意找过来。
就看她单手托腮,似是被什么难住,凑过去问。
赵韵婉太过入神,被他吓了一跳。
“你什么时候来的?”
秦书御把她面前的账本拿起来,大略扫一眼,“怎么,开始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了。”
赵韵婉被人赶鸭子上架,有些不好意思。
脸颊红扑扑地瞪着眼前的人,感叹道:“我原来以为像你们这般富贵人家是不用为生计发愁的,没想到……”
秦书御从小生活在王府,锦衣玉食,从来没操心过这种事。
看小娘子神色,似有入不敷出的危机,他仔细翻了几页账册,终于明白小娘子担心的原因了。
“这些年,全靠祖母的年俸维持,族里还时不时过来打打秋风,确实很难。”
赵韵婉还以为金尊玉贵的小公子不懂这些,“那你成个亲还花费那么多。”
秦书御没算过:“花了多少?”
赵韵婉很快将他成亲所有花费从一沓账本里拿出来,摆到他面前:“瞧,算上聘礼,至少三万两银子。”
秦书御惊讶道:“有那么多?”
赵韵婉点了点头:“自己算算就知道了。”
秦书御把县主府当王府了。
王府成亲,讲究排场,三万两银子都不够看的。
他盯着小娘子温柔漂亮的眉眼,笑道:“已经花出去了也没办法,要不我去岳父家把你的聘礼要回来。”
赵韵婉知道他在开玩笑。
“有能耐你就要呗。”
两个人开了一会儿玩笑,秦书御思量道:“我年纪轻轻的不能总在家待着,这京城机会多,不如我做点什么。”
赵韵婉好奇道:“你能做什么?”
秦州城还有一部分产业,每年都能换些收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府里节俭些,完全可以维持生计。
不过这都是托长公主的福。
赵韵婉不清楚王公贵族的爵位是怎么继承的,不过长公主的爵位应该不能继承。
也就是说,很多年后,他们没办法依靠长公主的时候,就得自食其力了。
她在赵州城的时候见过一个王侯的后代。
那后代过的连他们赵家都不如。
当年封爵之人过世,除了袭爵的子孙还能过上优渥的日子,其他子女被分出去后,不过两三代就和普通人无异了。
除了科举这一条路,根本没有办法重新恢复老祖宗的荣耀。
而祖上作过官的这些人,后代多半是不屑于经商的。
毕竟商人处于社会最底层。
被人瞧不起。
赵韵婉以前没想过这些,一坐到门房里,仿佛开窍一般,什么事情都出现在脑海里,这让她不由自主地开始为后代考虑。
尽管她昨天才和相公圆房。
秦书御可以选择的事情很多。
不过他还没想好到底做什么。
“要不我试试参加科举?”
赵韵婉忍着笑说:“你认真的?读过几本书?都读过什么书?中过秀才吗?”
她偏头睨着秦书御,“你应该连个童生都不是吧,还参加科举!”
赵韵婉的舅舅前几年中的秀才,今年该参加乡试。
舅舅每天起得比鸡早,还要挑灯夜读。
即便这样他对自己中举的事都没把握。
秦书御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贵公子能考中举人,不是要笑死人。
秦书御知道小娘子不看好自己。
他确实不是个勤于读书的人,可从小到大,宁王没少给他请过师父,能不能中进士不敢说,中举还是可以的。
不过他并没有当文官的想法。
大周朝文试武试同时进行,他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伸手参加武试。
而且他知道哪个皇子过几年能当皇上,前世他没有重生经验都能护着新皇登基,立下从龙之功。
重生后,还能混得比前世差!
为了给小娘子一个惊喜,他暂且不说。
等他拿下武状元,让小娘子风光一回。
赵韵婉不知道秦书御在想什么,注意到他脸上露出来的笑容,只觉得这些王孙公子是没有远虑的。
“相公,”她打算先节省些开支,“咱们府里新来了一百亲兵,这些亲兵咱可以不要或者少要些吗?”
府里一共五个半主子,好几十个佣人,完全可以自保,哪用得着那么多亲兵。
天子脚下都不安全,需要府内亲兵维持治安,大周朝乱到这种程度,那这一百亲兵多半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秦书御纳闷道:“他们花费很多吗?”
赵韵婉掰着手指头给他算:“祖母一年才五千两年俸,一百名亲兵至少要花费三千两。”
秦书御哦了一声,这还真是一笔大支出。
“这事我和祖母说一下,看祖母什么意思。”
赵韵婉有些担心道:“祖母不会觉得我事多吧。”
秦书御让她放心,“祖母最是通情达理,都是为了这个家,她只会觉得你懂事,找对了人。”
赵韵婉还是放不下心,“这多做多错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秦书御盯着小娘子,仿佛在看一个自己悉心栽培养育的娇嫩花朵。
这才几个月,小娘子已经开始持家了。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放心吧,有我呢,祖母同意就说你想到的,不同意,就说是我鼓动你做的。”
赵韵婉白了他一眼,“还算有点担当。”
“我有担当的地方多了,”他忽然俯身,在小娘子红润的唇瓣上啄了一口。
发现小娘子没反抗,大手附在她脑袋上,用力往自己这边倾斜。
之后重新吻住,半晌都舍不得松开。
恰好被过来支取用具的秦淑娥看见。
“你们两个……”秦淑娥臊得面红耳赤,转过身使劲跺了一脚,“好不害羞,在屋里亲还不够,跑外边让人碍眼。”
赵韵婉比秦淑娥还臊得厉害。
使劲推开厚脸皮的狗男人。
她一边整理衣服,一边离开座位,“小娥肯定要取东西吧,我带你去。”
小娘子的嘴唇又甜又嫩,秦书御意犹未尽地摩挲两下唇角。
亲眼看着姑嫂两个人进了库房。
担心小娘子刚接过钥匙,很多东西还没理顺,稍一迟疑,跟着去了。
库房刚刚整理出一部分,很多东西都很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