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我去…”
“我去看看,劝一劝这些同志。”周宇抬头看了一眼,是头发已经变白的乔站长从办公室下来了。
“站长,要不您还是歇歇,我们去处理……”周宇赶紧将乔站长扶着坐下,如今这人就剩下皮包骨了,他都不敢太用力。眼见着站长要去处理这件事情,周宇忙劝解道。
“我是站长,当然需要我出面,组织将粮站交到我手里,那是对我的信任,如今有了问题,自然也应该是我处理,哪能逃避自己的责任呢?”乔站长虚弱一笑,还是坚持自己出去面对那些围着粮站的群众。周宇劝解不过,只能和常满一左一右的陪在乔站长身旁。若是有什么突发事件,他们也得先把人护好。
等他们到了粮站门口,那些围观的群众立马围了上来,都再不停地向乔站长反应自己的问题,有情绪激动的都直接跪在了地上,求着他们给发粮食。
“站长,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求求给点粮食吧!”
“站长,粮站就是咱们最后的底线,如果连这里都没粮,那让我们去哪里找粮食啊?”
“我家孩子都饿得走不动路了,大人就算不吃,孩子也得吃饭啊……”
面对着面前一张张渴求粮食的脸,周宇突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他们说没有粮食,让他们回家去。
“同志们,静一静,静一静……”眼见得群众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乔站长的话又被淹没在人群中,周宇只能悄悄走出去,和护卫队长说了几句话。没过多久,几声武器的声音响彻在空中,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同志们,你们听我说几句,大家的情况我都清楚。我已经联系好了救济粮,最迟明天下午就到了。我现在就能承诺,明天下午过来,肯定有粮食,你们先……”乔站长话还没说完,人就晕过去了,幸好周宇在一旁时刻注意着情况,这才没让站长栽到地上去。
旁边的常满立刻从里面推来了一辆车,周宇把站长放上去,然后撒腿往公社医院跑去。
等三个人都跑的没影了,围观的群众才反应过来。站长晕倒是他们亲眼看到的事情,不是弄虚作假,一些人慢慢觉得心里发虚,这不能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吧!
慢慢地,他们又想起来,听到乔站长说明天下午有粮食,心里总算有了希望。这几年大家都知道,乔站长不打诳语,他说有就有,一下子心里就有了底了。再说了,不走也不行,他们也不敢闯进粮站啊,那些扛着武器的大兵都在那儿站着呢。自从乔站长倒下,群众们都能感觉到人家看自己的眼神,越发不善,如今还是先走为妙,等到明天再来看看情况。
等把人送到医院,果然还是被饿晕的,毫无意外的答案。看着站长已经输上液,周宇便让常大满在这儿照顾站长,他则是先回粮站,让人给站长家里人送了个信儿。周宇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了供销社,跟穆熙说了一声,他要晚点回去。在人前,穆熙没有多问,只说了句知道了。
在站长家里人去医院照顾后,常满也就回来了。他们两人坐在办公室,各自沉默,忽然间,周宇有了决断,决定等合适的时候便开展自己的计划。
到了下班的时候,大家都陆续离开了,只有周宇留了下来,借助检查的名义,将粮站以及周围都仔仔细细的查看了一遍,打算等明天的时候再实施自己的计划。
“你打算把咱们存的那些苜蓿,都投放到粮站去?”晚上,周宇和穆熙回到家,周宇便告诉了穆熙自己的计划。
“是的,虽然站长说明天会有粮食到,但咱们都不知道有多少,为了保险起见,我打算这样做。”周宇坦诚了自己的打算,今天无论是站长的晕倒还是那些围着粮站的群众,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打算冒险一把。
下班的时候,他都查看过了,粮站外面有一侧看守比较松,他踩着换班的点儿,应该能顺利的将那些苜蓿投放出去,鲜的加上干的,有几十万斤呢,可以抵一点粮食。他们有苜蓿种子,是拿来喂牛和羊的,虽然他们没有吃过,但这东西人也不能吃。如今这种情况,也顾不上挑剔了,直接有什么就上什么吧!
“行,那就依你。我跟你一块去。”穆熙不放心周宇一个人,这种事情还是有风险的,稍有不注意,万一被人看到怎么办?她得去跟着把风。
要是以前他俩真的做不到,但前几天他们就发现,凡是从那里向外转移物体,已经不用他俩累死累活的干,只需要在脑海里重现目标地,而后直接卸货就成,还没有动静。这可省了大劲儿了,要不然他们可不敢这么干!
“行,咱俩一块去。”对于穆熙主动要去,周宇倒是没什么特殊反应,他知道她是在担心他。要是换成穆熙,他一样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单独行动。
第二天一大早,周宇和穆熙早早的起来,趁着夜色还浓,便骑上自行车出发了。
“准备好了吗?可别弄错了地方!”两人顺利来到粮站附近,眼看守卫的士兵就要换班,穆熙也忍不住小声询问道。
“准备好了,地方不会错的,我昨天晚走就是为了看地方,绝对忘不了。”周宇信心满满。
于是,在趁着换班比较忙乱的间隙,周宇和穆熙悄悄把那些苜蓿转移到了粮站,以及周围的地方。
【作者有话说】
晚安!
23
第23章
◎分粮◎
将苜蓿安放好后,周宇和穆熙便躲到了一旁。因为位置是特意选的,比较隐蔽,且现在街上来往的行人又少,因此,顺利的熬到了上班时间。那些被特意投放进去的苜蓿还没被人发现,而周宇自己不打算去当第一个发现者,他和穆熙一直等到站里发出了惊呼声以后,才从这边离开,骑着自行车送穆熙上班。
“周宇,你怎么才来,咱们站里发生大事了你知道吗?”周宇这刚踏进粮站,就被眼尖的长满给拉了过去。
“什么大事?我才刚来,怎么知道?”周宇“一脸疑惑”的问道。
“我跟你说,今天早晨来站里的时候,站长让我们检查仓库,好让下午过来的粮食能顺利入仓。结果在龙的仓库里发现了好多苜蓿,还不只这些,连院子外边都被堆了很多,我这才刚搬完回来呢!老天爷啊,您是不是真的开眼了……”
大概是太过于兴奋,常满拉着周宇说了好一会儿,一直到被别人催促,他才暂停,和周宇一块去把院子外的那些苜蓿抱进来。因为数量很多,粮站的守卫人员也只留下两个,其余的全部帮忙,一行人忙活了两个小时才弄完,弄得周宇都在想就应该都放到那些仓库里就好了。不过当时为了不被人那么快发现,才选择了较偏僻的仓库,弄到院子外也只是为了看着有移动轨迹罢了。
看到那些壮观的苜蓿,粮站里的人都面面相觑,尤其是守卫人员更是挠头,他们可真的没有发现什么人潜入粮站。按理说,运送这么多东西闹出的动静肯定不小,但真的没听见,而且不只一个人,大家都没听见,这就很诡异了。
乔站长本来昨天进了医院,医生让他好好吃饭,好好休息,但他一想到今天是发粮日,害怕会出乱子,就坚持出了选。谁知道刚进来,就被同事告知了这么一件事情。虽然事情很蹊跷,但真的他们的燃眉之急。虽然领导给调了粮,但根本不可能发足额,一家能分个二三十斤已是极限。如今有了这些东西,一个人都能再发二十斤,还绰绰有余。
乔站长特意将大家聚集起来开了个会,要进行保密,不要进行大肆宣扬,关键是说了也没人信,只说是别的地方支援的。其实这种苜蓿市里也有种植的地方,只不过他们这儿每种。这也给了乔站长启发,苜蓿这种东西扛旱耐寒,人和动物都能吃,等以后或许可以寻些种子来,多开垦一些地,到了关键时刻,也能救命。
为了保险起见,大家各自找来几只鸡和羊,让他们先进行试吃,若是没有问题,再发给社员们。
今天的确是个好日子,粮站不仅平白得了大堆苜蓿,就连领导承诺的粮食也在下午两点的时候顺利到达。等搬下来后,大家也检查了袋子里的粮食局虽然是新粮,但也存在一些瘪壳的现象,面粉更是看上去很粗糙,但这种时候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就不错了。
在确认苜蓿没有问题后,站长让人写了小黑板,挂在外面,除了原定的粮食外,一人再免费发二十斤苜蓿,干鲜混杂。虽然是干苜蓿,但现在连玉米芯和树皮都能吃,干苜蓿问题也不大。而且,大家都有默契,不敢收什么钱票,这么大的量明显就是补贴给老百姓的,要是他们做了中间商,保不齐就会被人找上门,对于未知的事情,大家都是心存敬畏。
“今天粮站开眼了,居然真的发粮食了。”有路过的行人看到板子,赶紧回去吆喝亲朋好友快过来排队领粮食。一传十,十传百,没多长时间,粮站外面就排起了长队。跟原先的压抑不同,这次大家的脸上多了点希望。
“我去看看,劝一劝这些同志。”周宇抬头看了一眼,是头发已经变白的乔站长从办公室下来了。
“站长,要不您还是歇歇,我们去处理……”周宇赶紧将乔站长扶着坐下,如今这人就剩下皮包骨了,他都不敢太用力。眼见着站长要去处理这件事情,周宇忙劝解道。
“我是站长,当然需要我出面,组织将粮站交到我手里,那是对我的信任,如今有了问题,自然也应该是我处理,哪能逃避自己的责任呢?”乔站长虚弱一笑,还是坚持自己出去面对那些围着粮站的群众。周宇劝解不过,只能和常满一左一右的陪在乔站长身旁。若是有什么突发事件,他们也得先把人护好。
等他们到了粮站门口,那些围观的群众立马围了上来,都再不停地向乔站长反应自己的问题,有情绪激动的都直接跪在了地上,求着他们给发粮食。
“站长,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求求给点粮食吧!”
“站长,粮站就是咱们最后的底线,如果连这里都没粮,那让我们去哪里找粮食啊?”
“我家孩子都饿得走不动路了,大人就算不吃,孩子也得吃饭啊……”
面对着面前一张张渴求粮食的脸,周宇突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跟他们说没有粮食,让他们回家去。
“同志们,静一静,静一静……”眼见得群众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乔站长的话又被淹没在人群中,周宇只能悄悄走出去,和护卫队长说了几句话。没过多久,几声武器的声音响彻在空中,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同志们,你们听我说几句,大家的情况我都清楚。我已经联系好了救济粮,最迟明天下午就到了。我现在就能承诺,明天下午过来,肯定有粮食,你们先……”乔站长话还没说完,人就晕过去了,幸好周宇在一旁时刻注意着情况,这才没让站长栽到地上去。
旁边的常满立刻从里面推来了一辆车,周宇把站长放上去,然后撒腿往公社医院跑去。
等三个人都跑的没影了,围观的群众才反应过来。站长晕倒是他们亲眼看到的事情,不是弄虚作假,一些人慢慢觉得心里发虚,这不能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吧!
慢慢地,他们又想起来,听到乔站长说明天下午有粮食,心里总算有了希望。这几年大家都知道,乔站长不打诳语,他说有就有,一下子心里就有了底了。再说了,不走也不行,他们也不敢闯进粮站啊,那些扛着武器的大兵都在那儿站着呢。自从乔站长倒下,群众们都能感觉到人家看自己的眼神,越发不善,如今还是先走为妙,等到明天再来看看情况。
等把人送到医院,果然还是被饿晕的,毫无意外的答案。看着站长已经输上液,周宇便让常大满在这儿照顾站长,他则是先回粮站,让人给站长家里人送了个信儿。周宇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了供销社,跟穆熙说了一声,他要晚点回去。在人前,穆熙没有多问,只说了句知道了。
在站长家里人去医院照顾后,常满也就回来了。他们两人坐在办公室,各自沉默,忽然间,周宇有了决断,决定等合适的时候便开展自己的计划。
到了下班的时候,大家都陆续离开了,只有周宇留了下来,借助检查的名义,将粮站以及周围都仔仔细细的查看了一遍,打算等明天的时候再实施自己的计划。
“你打算把咱们存的那些苜蓿,都投放到粮站去?”晚上,周宇和穆熙回到家,周宇便告诉了穆熙自己的计划。
“是的,虽然站长说明天会有粮食到,但咱们都不知道有多少,为了保险起见,我打算这样做。”周宇坦诚了自己的打算,今天无论是站长的晕倒还是那些围着粮站的群众,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打算冒险一把。
下班的时候,他都查看过了,粮站外面有一侧看守比较松,他踩着换班的点儿,应该能顺利的将那些苜蓿投放出去,鲜的加上干的,有几十万斤呢,可以抵一点粮食。他们有苜蓿种子,是拿来喂牛和羊的,虽然他们没有吃过,但这东西人也不能吃。如今这种情况,也顾不上挑剔了,直接有什么就上什么吧!
“行,那就依你。我跟你一块去。”穆熙不放心周宇一个人,这种事情还是有风险的,稍有不注意,万一被人看到怎么办?她得去跟着把风。
要是以前他俩真的做不到,但前几天他们就发现,凡是从那里向外转移物体,已经不用他俩累死累活的干,只需要在脑海里重现目标地,而后直接卸货就成,还没有动静。这可省了大劲儿了,要不然他们可不敢这么干!
“行,咱俩一块去。”对于穆熙主动要去,周宇倒是没什么特殊反应,他知道她是在担心他。要是换成穆熙,他一样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单独行动。
第二天一大早,周宇和穆熙早早的起来,趁着夜色还浓,便骑上自行车出发了。
“准备好了吗?可别弄错了地方!”两人顺利来到粮站附近,眼看守卫的士兵就要换班,穆熙也忍不住小声询问道。
“准备好了,地方不会错的,我昨天晚走就是为了看地方,绝对忘不了。”周宇信心满满。
于是,在趁着换班比较忙乱的间隙,周宇和穆熙悄悄把那些苜蓿转移到了粮站,以及周围的地方。
【作者有话说】
晚安!
23
第23章
◎分粮◎
将苜蓿安放好后,周宇和穆熙便躲到了一旁。因为位置是特意选的,比较隐蔽,且现在街上来往的行人又少,因此,顺利的熬到了上班时间。那些被特意投放进去的苜蓿还没被人发现,而周宇自己不打算去当第一个发现者,他和穆熙一直等到站里发出了惊呼声以后,才从这边离开,骑着自行车送穆熙上班。
“周宇,你怎么才来,咱们站里发生大事了你知道吗?”周宇这刚踏进粮站,就被眼尖的长满给拉了过去。
“什么大事?我才刚来,怎么知道?”周宇“一脸疑惑”的问道。
“我跟你说,今天早晨来站里的时候,站长让我们检查仓库,好让下午过来的粮食能顺利入仓。结果在龙的仓库里发现了好多苜蓿,还不只这些,连院子外边都被堆了很多,我这才刚搬完回来呢!老天爷啊,您是不是真的开眼了……”
大概是太过于兴奋,常满拉着周宇说了好一会儿,一直到被别人催促,他才暂停,和周宇一块去把院子外的那些苜蓿抱进来。因为数量很多,粮站的守卫人员也只留下两个,其余的全部帮忙,一行人忙活了两个小时才弄完,弄得周宇都在想就应该都放到那些仓库里就好了。不过当时为了不被人那么快发现,才选择了较偏僻的仓库,弄到院子外也只是为了看着有移动轨迹罢了。
看到那些壮观的苜蓿,粮站里的人都面面相觑,尤其是守卫人员更是挠头,他们可真的没有发现什么人潜入粮站。按理说,运送这么多东西闹出的动静肯定不小,但真的没听见,而且不只一个人,大家都没听见,这就很诡异了。
乔站长本来昨天进了医院,医生让他好好吃饭,好好休息,但他一想到今天是发粮日,害怕会出乱子,就坚持出了选。谁知道刚进来,就被同事告知了这么一件事情。虽然事情很蹊跷,但真的他们的燃眉之急。虽然领导给调了粮,但根本不可能发足额,一家能分个二三十斤已是极限。如今有了这些东西,一个人都能再发二十斤,还绰绰有余。
乔站长特意将大家聚集起来开了个会,要进行保密,不要进行大肆宣扬,关键是说了也没人信,只说是别的地方支援的。其实这种苜蓿市里也有种植的地方,只不过他们这儿每种。这也给了乔站长启发,苜蓿这种东西扛旱耐寒,人和动物都能吃,等以后或许可以寻些种子来,多开垦一些地,到了关键时刻,也能救命。
为了保险起见,大家各自找来几只鸡和羊,让他们先进行试吃,若是没有问题,再发给社员们。
今天的确是个好日子,粮站不仅平白得了大堆苜蓿,就连领导承诺的粮食也在下午两点的时候顺利到达。等搬下来后,大家也检查了袋子里的粮食局虽然是新粮,但也存在一些瘪壳的现象,面粉更是看上去很粗糙,但这种时候有什么可挑的呢,有就不错了。
在确认苜蓿没有问题后,站长让人写了小黑板,挂在外面,除了原定的粮食外,一人再免费发二十斤苜蓿,干鲜混杂。虽然是干苜蓿,但现在连玉米芯和树皮都能吃,干苜蓿问题也不大。而且,大家都有默契,不敢收什么钱票,这么大的量明显就是补贴给老百姓的,要是他们做了中间商,保不齐就会被人找上门,对于未知的事情,大家都是心存敬畏。
“今天粮站开眼了,居然真的发粮食了。”有路过的行人看到板子,赶紧回去吆喝亲朋好友快过来排队领粮食。一传十,十传百,没多长时间,粮站外面就排起了长队。跟原先的压抑不同,这次大家的脸上多了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