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都在东边新盖的房间里,用篮子装了,挂在屋顶上。”虽然家里有冰箱,但两人不爱用,大多都是用这样的方式保存。穆熙心里虽然有嘀咕,但还是下意识的回答。
  周宇打开房间门,取下竹篮,发现里面那些食物都在里面安静的躺着,一下欣喜不已:“我去摘点小白菜,咱们炖丸子汤喝。还有先前蒸的馒头,在锅里再热一遍。”房间的布置跟他们临走之前的一模一样,很容易就找到想要的食物。
  两人一通忙活,没过多久,一顿简单的餐饭便新鲜出炉。经过这两天的“摧残”,在面对分量大又散发香味的食物时,两人都顾不得说话了。
  “能吃饱真是太幸福了!”吃完饭以后,周宇又去泡了一壶茶,帮助消食解腻。穆熙接过递过来的茶水,靠坐在沙发上,不由得发出满意的感叹。
  “那可不?以前食物充足没觉得怎么样,如今来了一趟,才算是真切的感受到粮食可贵了!””周宇端了一杯茶,坐在穆熙旁边的按摩椅上,颇有些悠哉悠哉的模样。
  两人吃饱喝足后,又聊了会儿天,然后就渐渐的睡着了。
  “老公,你说我们怎么没觉得饿呢?难道昨晚的一切是真的?”早上醒来后,穆熙和周宇发现他们依然还是躺在那张炕上,而不是原先的家。但与前两天肚子饿的咕咕叫不同,今天的他们虽然起的晚了些,但却不觉得饥饿。
  “不好说。如果今晚还能进去,我们可以拿点东西出来,等睡醒后,看东西还在不在这儿,应该就可以判断了。”周宇也有同样的感受,但也不敢轻易下结论。
  “那就这么办!我们今天要上班了吧?”穆熙突然想到两人休假结束,要正式上岗。
  “没错,粮站和供销社离的不远,到时候我先把你送过去,然后再去上班。”周宇这会儿挺庆幸家里还有辆自行车,是周家明从战友手里买来的,用来给周宇和穆熙上班用的。虽然爬山的路段不好骑,但在平地和下山的路段上,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行,咱们这回也体会下有自行车的浪漫。”不过为了屁股着想,穆熙找了一件厚实的衣服垫在后座。但不得不说,在山路上骑自行车,的确跟浪漫没啥关系。
  周宇将自行车停在供销社后边的院子里,然后才走路去了前面。
  还没进门,周宇就被两侧有时代特色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吸引,中间是一颗红五星,五星下面是为人民服务,门口东侧挂了块牌子,上面写着“安东县红星公社供销社”。
  供销社和医院一样都是平房,是前店后院的模式。前边是销售区,后面集办公,生活,仓储为一体。
  周宇刚一进去,就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怀念感,记忆中他小时候的小卖部好似也是这个样子,只是后面都消失在了时代浪潮中,如今再次见到,倒也亲切。
  售货大厅前面是水泥柜台,后面是大大的木架子,分成一个个小格子,里面摆着各样商品。东边是衣料区,无论是现成的衣服还是床单布匹,都有。正中间就是食物和柴米油盐酱醋等平常能用到的货物,西边则是洗发膏,洗衣粉,头绳,鞋子等物品的区域。
  在卖布料的地方还有一个用布遮住的门口,从这里进去,里面也是柜台,是农机种子,一些大件的家具以及一些售货大厅摆不下的物品。
  虽然只是公社供销社,但因为辐射周围大大小小十几个村落,因此东西还是挺全的。当然了,在村里也有供销社或者代销点,但是大都集中在人口多的村落。
  像是周家沟村就没有,他们买生活用品,要么来公社,要么去隔壁村。但因为有周宇,他们也会让他捎带,这样一来,去供销社的机会也就变少了。
  8
  第8章
  ◎上班◎
  “周宇,你来上班?”本身就是上班的日子,没想到同事陈燕见到他还挺惊讶。
  “是啊,今天不上班?”听到对方这么问,周宇也是一头雾水。
  “你可真老实,看看人家牛大姐,见今天没啥人,直接跟主任说了一声就回去了,主任可啥都没说。”陈燕说出的话还是冒着丝丝酸气的。供销社里的职工不少,光售货员就有八个,再加上其它的职位,总共有小二十个人。
  “今天看着是挺冷清的。”
  前几年的时候,就算不是节假日,平日里来供销社买东西的人陆陆续续的,并不算特别少,买生活用品的人是最多的。
  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人流就明显的少了,到了现在,一天更是见不到几个人,真是卖东西的人反倒比买东西的人要多了,应该也是这个原因,主任没在意牛大姐的离开。
  牛大姐丈夫和大儿子都牺牲在了战场上,她当时进来是特批的,也是最老的一丝员工,资历深,有时会有种老前辈教育新人的事情发生,大多数人都不感冒,反应也淡。
  但人家牛大姐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反正也不会把她开除,迟到早退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陈燕进来的时间比较晚,又年轻气盛,看不惯牛大姐的做派,两个人也就不对付。但周宇可不想牵扯进她们的事情,随即转移了话题。
  “可不止今天,你没来的时候就这样了,咱们这一天要是能碰见两三个人来买东西就不错了。但说实话,如今要是有钱有票,谁来咱们这儿,当然是奔着粮食使劲啊!
  如今粮食才是硬通货,咱们这儿就连点心和糖都没了,也就剩下点盐和酱油,醋啥的,连布料都落灰了,也难怪没人来。嫂子在粮站里工作,近水楼台,能不能给倒腾点粮食出来,陈粮或者泡水的粮食,只要吃不死人就行。”
  见周宇不愿意提牛大姐的事情,陈燕也顺势转移了话题,如今最热门也最抢手的当然是粮食了,见周宇进来,她忽然想起来,周宇的另一半在粮站上班呢,瞬间惊喜。
  虽然她在供销社上班,福利待遇都不错,但是还有一大家子人以及亲戚,粮食肯定不够吃的,就连她自己,身体也是浮肿的。
  “别提了,你嫂子的粮食分量相比以前都下调了。不说帮你弄点粮食,就连她们自己都只能领到三分之一。前两天,我还见粮站的乔站长送家里的老人去医院,就是因为营养不良,站长都以身作则了,其他人怎么敢私弄粮食,你嫂子也没办法。”
  听到陈燕的话,周宇心里有些不喜,如今这个当口,多少双眼睛都盯着粮站盯着粮食呢,结果还要人冒险去给你弄粮食,穆熙得承担多大的风险。不说没法弄,就是有法子弄,又凭什么帮你呢?关系可没好到那份儿上。
  “真就不能?”听完周宇的话,陈燕的脸色有点黑,这怕不是不想给她弄粮食的托词?但看了看周宇,也知道他不是能吃饱的样儿,心里有点纠结,又不愿放弃,还是问了一句。
  “真的不能!”
  现在粮站都是三天开一次门,平时都是关着的,从上半年开始,会调民警或者退役士兵过来值班。虽然知道大家日子过得艰难,但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不能掉以轻心,一粒火星子掉进来,就足以让粮食化为乌有。
  这里可是全公社的希望。今年就已经发生好几起盗窃案件了。而下一批调拨的返销粮并没有到,那么粮食的买卖就更要控制好。
  见周宇不接自己的茬,陈燕也觉得无趣,不再跟他聊天,转而玩起了自己的辫子。而周宇才算是放松了下来,后面陆续又来了两个同事,没有顾客,颇有些百无聊赖的感觉。而周宇则是趁这段时间好好熟悉一下手头的工作,他负责收银以及账目的整理,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个人,大家轮流值班。
  因为没什么人,主任甚至让包括周宇在内的,离家远的职工先行回家,周宇便提前离开了。想着穆熙应该还没有下班,他便骑着自行车去了粮站。
  结果还没到粮站呢,远远就看到了排队的队伍,不时还有争吵声和骂声传来。这番景象和供销社截然不同。粮站每次开门都是限量的,卖完就没了,因此很早就排起了长队,早上送人的时候就见到过裹着厚衣服来排队。
  卖粮的原则还是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家庭,先买的短时间就不能再买,让没买过这月粮食的村民买,轮上一波再等下一波,但总有人想碰碰运气,只要开门就过来排队!碰到这样的人,难免打嘴仗,有争吵,这是无可避免的。
  “今天累得不轻吧?”终于等到下班,周宇一见穆熙,就立马迎上来。虽然她表现的比较正常,但周宇还是能看出来并不舒服,果然一到拐角,没什么人的地方,穆熙才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今天不仅要看粮库,还得搬运粮食,我这多久都没干过这样的体力活了,还真是遭不住。”
  穆熙也不能说自己干不了,因为站长和其它女同志也帮忙扛粮食了,更别说男同志。但确实挺遭罪,扛那种麻袋,不仅有重量,还粗糙,蹭在皮肤上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