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终于,在连续追击了三天后,终于在一个小村子找到了这伙人,虽然在逃跑,但是这些人显然不怕村里的农夫,行事依然非常张扬,要不然周家明他们也不容易找到人。
  这些土匪手里有武器,周家明一行人不敢轻举妄动,一直等到他们吃饱喝足这才行动。先是往山上的屋子里吹迷香,后来又往屋子里扔了搞到的土火药,土匪在不察之下,被他们得手。他们以牙还牙,将火气都发泄在了这些土匪身上。在将他们携带的财物分完后,便各自回了家。
  回到村里后,周家明心里不再像以前那样安定,现在的他们真是太不安全了,只要敌人或者土匪一来,他们便没有回手的余力。于是他便决定从军,跟随来过村里的游击队离开了。在走之前,将身上的财物都留给了周家丰,让他好好照顾家里的父母,他若有余下的工资或者津贴,也会托人带回来。
  这一走,就是十年,等周家丰再次见到大哥时,差点没认出来,周家明现在跟当初离开家的样子大相径庭,不仅没了一条胳膊,脸上也有了两条明显的疤痕。周家丰心疼得一个劲儿的抹眼泪,倒是周家明自己看得开,只说能活着回来就好了。
  周家明在离开的这些年里,给家里寄过信和钱,寄来的这些东西也帮了大忙,没让家里人饿死,也顺利的给父母养了老送了终。
  解放以后,鉴于周家明的功绩,本来是想将他安排到政府部门或者警察局,不过他主动拒绝了,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华国人的本分,没什么功绩可言,还是将那些岗位留给更有能力的人。最后,双方协商下,,周家明到新建的粮站当了库管,看守粮库。
  因为每月有工资,有粮票等各种票票,粮站又是热门单位,因此哪怕周家明少了一条胳膊,年纪也不小了,但依然有人想要嫁给他。周家明自己倒是没这个打算,这些年一直在打仗,身体不是很好,他也不想拖累姑娘家。
  但鉴于被频繁打扰的窘境,周家明心里也是烦不胜烦,便主动找到周家丰,愿不愿意过继一个儿子到他名下,不拦着跟家里人来往,甚至也不用改称呼,但是要给周家明养老送终,等彻底离开之后,留下的那些东西自然也归他。
  说实话,周家丰很心动,他自己有三儿一女,过继一个儿子在他看来不是很大的事,又不是彻底断了来往。再说了,就算不过继,那以后周家明没了,他们也不能袖手旁观,肯定还是他们家给操办,只不过过继会让这件事看起来更加名正言顺,要不然,关于周家明的那些东西就不好说,就算是指明了留给周家丰,但财帛动人心,焉知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呢!
  更何况,周家丰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过继到周家明名下,那以后他的工作岗位还不是由他的儿子继承。以前他还不好意思开口,现在倒是难得的机会。
  在知道周家明的心思后,周家丰跟家里人商量以后,最后将三儿子周宇过继到周家明名下。一是因为他最小,还没有成家,二是他是三个儿子里最聪明的,也是文化水平最高的,平日里跟周家明的关系也最好,会缠着他讲战斗故事。
  于是乎,刚刚考上供销社的周宇,还没来得及跟家里人分享喜悦,便被告知,自己要被过继出去了。
  第3章
  ◎缘由◎
  周宇问了句为什么,周家丰只告诉他,没有为什么,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他只需要遵从。周宇顶撞了一句,我自己考上供销社了,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忙。
  当时周家丰磕了磕自己的烟袋锅,看着攥着拳头,一脸不忿的周宇,就像看着不懂事的孩子一样,转瞬间摇了摇头,盯着他说道:“你知道当初支持你上学的是谁吗?就是你大伯!没有他寄回来的钱,你哪来的机会读书,你不读书,能考上?
  我们欠了你大爷的人情,就当是还债吧。你同意得过继,不同意还是得过继。现在这个家还是我当家呢,你就得听我的。”
  在周家丰看来,孩子年轻不懂事,自己这个当爹的必须替他把好关,不能因为一时意气,就放弃到手的好处。就算自己有了工作,住处得有吧,就算分单身宿舍,那才多大,以后结婚有了孩子怎么办?
  跟着周家明就不一样了,当时他回来后,就重新在村里起了房子,县里还特地送来了一批瓦片和转头,盖三间主屋是足够的。在村里别家都是茅草房子的时候,有这么一座砖瓦房是多让人眼气的事情。这不连以后结婚的房子都有了。
  周家丰考虑的也不能说错,但他没有及时跟周宇沟通,也没有顾虑到他被临时通知过继出去的心情,就这么简单粗暴的告知他被送到了大伯那里,虽说不禁止和家人交往,也不用强改称呼,但心理上还是不一样的,至少他回来就不算理直气壮。
  周宇知道周家丰的脾气,也没再继续抗争。就这么着,在村里长辈的见证下,两家完成了过继。村里人也都知道周宇现在成了周家明的儿子。
  在走完程序之前,周宇就已经搬完了自己的东西,而后,便直接跟着周家明回去了。本来还算活泼的他,却变得日渐沉默。当时,是说让周宇喊周家丰爸爸,喊周家明叫爹。只不过两人在家时,周宇是不喊爹的,但要是见到了周家丰,就会大声的喊。
  周家明看出周宇的不对劲,本想着慢慢开导,但这孩子有心结,别人的话也听不进去,只能等他自己慢慢消化。
  生活波澜不惊的往前过,除了依旧和家里不亲之外,周宇的生活还算平静,只是年纪渐长,也常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不过他不感兴趣。
  直到周家明出去了一星期,而后带回来一个女孩穆熙,和周宇年纪相仿。因为她的父亲是周家明的战友,意外牺牲在战场,前不久,连她的母亲也去世了。周家明去悼念的时候,意外发现这个女孩不仅被亲戚苛待,还要把她嫁出去,换取高额的彩礼钱。周家明直接找了派出所和妇女主任,花了一笔钱才终于将人接出来。
  因为家里有周宇,周家明也没穆熙放在家里,而是放到了村里的独居寡妇王嫂子那儿,给上钱票,让她过度一段时间。
  相处了一段日子后,周家明询问周宇,愿不愿意和穆熙处对象,要是有意向,就撮合两人成家。要是没有,他们就给穆熙另外找个可靠的人。
  周宇和穆熙两人相处时间不算长,要说有多深的感情,那也不至于,但是不讨厌。周宇考虑了几天,最终还是同意了,穆熙也没有反对这门婚事,两人就顺利的结婚了。
  两人结婚一年后,周家明因为早年打仗,身体留下太多损伤,突然病发,做了手术后也没有好转。最终还是去世了。在两人结婚后,周家明便主动退下来,将工作岗位传给了穆熙,顺利成为粮站库管。
  接着便是遇到了旱灾,哪怕是身在粮站和供销社的他们,也吃不饱,只能说饿不死。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挺过这一茬就好了,却没想到情况愈加严重。慢慢的,便有人来借粮,起先也借了,随即来借的人便越来越多,连外村的人都有。
  两人吓了一跳,这才不敢借了,只说自己没有粮食了,还顺便放人进了家门,大家确实没看到粮食。这才消停下来,两人也松了一口气。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才从埋粮食的地方,偷偷挖一点带回来,偷摸的吃。
  旱情没有得到缓解,今年上半年便陆续有人去城里投靠亲戚,或者外出乞讨,原本人口就不多的村子,这下子人就更少了。没有多余的粮食,就少动,来保存体力,很多人一天只吃一顿,其余的时间就躺着,以减少消耗。
  周宇和穆熙两人情况相差不多,供销社和粮站这会儿需要的人手不多,可以轮班休息,晚上的时候也是躺在床上不动弹。这两年一直有人对他们催生,但就现在这种情况,他们怎么敢生,生下来怎么养活?
  原以为秋收后情况会好一点,却连场雨也没下,粮战也只能领到平时三分之一的粮食,就算不满,也没有多余的,就连站长也只能领到这些。
  日子越过下去,周宇和穆熙两人越觉得悲观。这次的旱情覆盖了好几个省,他们这儿还不算特别严重的地区,就算有救济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这日子,又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某一天晚上,两人共同拥有了不一样的选择,可以离开这个世界,过不一样的生活。到刚死亡的人身上,继续替他们活下去。而他们这边,也会有人过来。考虑之下,他们答应了这个提议。于是乎,便有了现在的周宇和穆熙的到来,同名同姓,却处在不同时空,也是一场缘分。
  在梦里,他俩得知,因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带来的伤害,他们已无法回去。于是,周宇和穆熙两人目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在这里继续生活,要么回去面对死亡。
  老话说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环境残酷了些,但还是活着要更好一点。既来之,则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