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章兄看向他,发现考中的同窗竟然收了欢喜,他正不明所以,刘三这个时候终于从楼下跑上来。
  刘三说着和其他人一样的台词:“公子,中了,你考中了!”
  宴泽川微不可查的呼出一口气,虽然对自己有信心,但是在别的有实力的人都接到喜讯,唯独自己没有确切消息的情况下,他心里还是忐忑了一下。
  李兄比宴泽川呼气的声音还大,他问刘三:“怎么这么晚才上来?”
  刘三自从给宴泽川帮工,然后慢慢成了管事的,到现在只管大事,麻利劲早就比不上以前,没放榜之前还好,大家都不太着急,他提前挤到了前面。
  但是放榜后却挤不出来了,两只鞋还差点被踩掉,从人群中挤出来,就比别人慢了,他又提上鞋,早不锻炼的腿脚还没别人跑的快,跑到茶楼的时候就比别人慢慢了一会。
  听了刘三的遭遇,李兄笑道:“慢是慢了点,好在带回来的消息是好的。”
  刘三上来以后,就再没人上来报喜了,然后大家这才关心起名次。
  榜单上的前三名,都是刚才大家提到的,就连第四名也不是无名之辈,再往下,议论的人就少了。
  宴泽川正好在开始议论少的那一名。
  两个同窗直道可惜。
  可惜么,并不,这个名次反而是宴泽川最想要的,他因为这个名次,还好好的费了一番心思。
  前三名太打眼,就连第四名也多有人关注,而第五名,既不会太过张扬,也绝对不会有人觉得文采不行,这样,就挺好。
  考中了,在县里又耽搁了几天,赴完各种或公或私的宴,回到家,又是开宴请亲戚乡邻。
  热闹了两天,又和考中的同窗一起请了先生,这才终于把考中后的交际应付下来。
  当同窗们计划着继续读书的时候,宴泽川把长辈和弟长们聚在一起,说了自己以后的打算。
  他先说:“我已经投了燕王门下,以后准备为燕王做事,就不再继续参加科举了。”
  他投在燕王门下的事,早就告诉了家里人,不说他以后适不适合再继续往上考,就算继续考,也不敢好好考,所以对于宴泽川的决定,家人并不反对。
  只有二哥觉得应该继续考,但是看到长辈们都支持老三的决定,他也不好说什么。
  这件事没人反对,宴泽川就说起了自己手里的生意。
  “以后为燕王做事,家里的生意也忙不过来,所以收货的生意,就交给大哥和二哥来做,我就不再参与了。”
  自从开始重回学堂,宴泽川就让刘三带着两个兄长做收货的事,兄长们现在接手一点问题都没有。
  老大宴全柱听完,就道:“摊子是你支起来的,以后我和老二一起干,利润咱们三兄弟一起分。”
  老二宴二栓也表示:“不能你种了树,我们俩摘果子,再是亲兄弟,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老大看了一眼二弟,在兄弟不明所以的眼神中,又对宴泽川说了句:“你二哥说的对。”
  祖母和宴父听了老大老二的表示,都欣慰的笑了。
  宴泽川看家人的反应,就道:“那就分三份,我以后会常年不在家,我那一份给父母,全当是我孝敬长辈的。”
  宴全柱和宴二栓对视一眼,然后都说:“好”
  兄弟们同意,长辈也没有别的意见,生意的事就算交代好了。
  宴泽川继续道:“我想把咱们家的三个宅子都盖了,钱我出,操心的事就由两个兄长来做。”
  宴家原本就有两个相邻的宅基地,后来带回来宴泽川,宴父又把挨着自家的一个宅基地给买了。
  宴父原本就打算在宴泽川考完后就盖房子,现在儿子说要出钱,他就反对说:“给你们娶媳妇起房子,原本就是我这个当爹的事,我和你娘早就计划着今年盖房子,钱不用你出,还是我来盖。”
  宴泽川想说什么,祖母发话了:“川哥不用说了,就按着你爹说的办,你也不用担心盖的不好,咱们这次就按着镇上大户人家的标准来盖,以后你和你侄子们就算娶了当官的闺女,在咱们这个地方,人家也没啥可挑的了。”
  既然父亲和祖母都这样说,宴泽川也不和他们犟着。
  在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他也知道了家里其实并不像外人看到的那样普通,祖母当初靠着刘家存下了不少的银钱。
  这些年因为自己的原因,家里一直保持着低调,祖母手里的银子都存着呢。
  既然长辈们觉得给子孙盖房子是他们的责任,宴泽川也就不和他们抢,他觉得其实这也是一种孝顺。
  再看两个兄长,宴全柱和宴二栓当然也更愿意住父亲出钱盖的房子,三兄弟对视一眼,都同意父亲给盖房子。
  说完这些,其他的打算宴泽川就不能和家里说了,只说明日就离家去州府。
  自从和燕王有了联系,家里知道宴泽川身世的人都狠狠的松了一口气,现在他说去州府,家里人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第二天,宴泽川告别了家人,带着刘三去渡口坐船。
  距离上次去州府,已经过了两个月。
  上次从州府回来的时候,刘三就觉得宴泽川好像哪里不太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好像又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当初刘三以为是他舍不得人家才情绪低落的,但是现在马上就要见到人了,宴泽川还是一脸平静,和之前去州府时的表情一点也不一样。
  刘三心里好奇的很,但是他又有点不太敢问,自从去了一趟临关,刘三感觉宴泽川越发内敛,看似和以前一样,但是刘三知道,只有去见谈晓兰的时候,他还和以前一样,其他的时候,谁知道他在想什么。
  现在刘三不知道是他们两个人之间出了什么问题,还是宴泽川更难琢磨了,所以对于宴泽川这次去州府和以前的不同,刘三是一点也不敢问。
  先坐船再换车,一路颠簸,终于进了城。
  直到宴泽川交代车夫要去的地址,是一个刘三从未去过的地方。
  刘三来不及想他为什么要去那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家宴公子和谈姑娘之间,果真是出了什么问题。
  马车停在一处宅子前,付了车资,刘三上前敲门,出来一个少了个胳膊的汉子,看到宴泽川,严肃的脸上虽然没有挂上笑容,却也让人感觉到了放松。
  汉子先对宴泽川说了句:“公子回来了。”然后打开大门。
  当初宴泽川卖了从临关带回来的货,刘三跟着他置办的产业中,并没有这处院子。
  虽然不知道这处院子是什么时候置办的,却也不耽搁他紧跟着宴泽川的脚步进去。
  宴泽川的这处院子,是托娄剑明买的。
  这处院子就是宴泽川常住的地方了,不止院子是托娄剑明买的,就连里面的人,也是让他给安排的。
  宴泽川之所以这么做,是一种态度,那就是,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摊给你看的态度。
  第139章
  宴泽川请娄剑明帮着置办的这个宅子, 也是个小两进的宅子,外院院子不大,一排的房子, 内院宽敞,房屋多,院子大,住着也舒服。
  宴泽川把刘三安排在外院, 先给他介绍宅子里的人。
  少了个手臂的汉子叫宋成,将近四十岁的年龄, 浑身的气势让刘三觉得三五个自己这样的, 好像也不够人家打的。
  宋成管着门房和前院, 后院是个不到五十岁的婆子, 姓陈, 负责做饭和打扫卫生。
  两进院子, 就这两个人, 和刘三见了礼, 宴泽川就让他们下去了。
  刘三跟着宴泽川, 从别人口中的一个痞子, 到现在有家有院有积蓄,对宴泽川,刘三心里是一万个感激和服从。
  宋成和陈婆子出去后, 不等宴泽川说,刘三就先表示:“公子,让我做什么你只管吩咐, 我刘三能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 全是托你的福,无论你让我做什么, 上刀山下火海,我绝不退缩。”
  宴泽川就笑:“什么上刀山下火海,咱们兄弟在一块就是挣钱。
  我已经投在了燕王门下,以后会为燕王做事,为燕王做事,并不代表就不能有自己产业。
  以后我的产业,还要请三哥帮着打理。”
  住在娄剑明帮着置办的宅子里,生活上也是他安排的人,所以自己的产业,宴泽川自己找人也不怕他多想。
  这就是宴泽川把刘三带过来的原因。
  刘三听完,迅速表示:“做什么,公子只管吩咐,我刘三动脑子不太行,做安排好的事,还是能胜任的。”
  宴泽川:“我相信三哥的能力,更信三哥的人品。”
  刘三不管是一开始跟着做帮工,还是跟着去临关,后来又把收货的事交给他打理,无论是做事,还是账目上,都没有出过什么错,所以宴泽川信他。
  至于自己要做的事。
  燕王的产业,宴泽川已经大致熟悉,这段时间,避开燕王的产业,宴泽川确定了自己个人能做的事,然后又从中挑选,最后确定了自己要发展的私产——制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