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她对林氏和尹氏,说的就是另外一番话:“这样才显得夫人们在我这里有面子呀!”
  林氏就笑:“这面子,给的绝对够足!”
  几个人又说笑了几句,店里进了客户,林氏几人就告辞了。
  谈晓兰之所以把价位许诺的那么低,有给林氏她们做面子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定下来的销售策略。
  昨天谈晓兰想了好久怎样保持店铺人流量的办法,也制定了好几个策略还有配套的宣传方案。
  昨天制定的中低档布料销售方案,是多进货,压低进价,踩着其他店铺的价位底线宣传,客户们自然就会来自己店里消费。
  但是那些策略和方案,只针对中低档布料,高档布料想打开销路,自己这个中等街道上的店铺,真的没有任何优势。
  中低档布料的销售办法不能套用在高档布料上,谈晓兰就想着反向操作一把,前期哪怕不挣钱,也要多销货,销量上去了,进价才能压下来。
  谈晓兰自身没有消费高档布料的客户资源,不过万川商行的这些管理者们的家属,正好填补这一空缺。
  卖给她们的高档布料,只加一成运营成本,别小看这一成,高档布料的一成,一天卖两套衣服的布料,店里的不管是房租还是人工,所有的费用都有了。
  毕竟这是中等街道,三间门面一年也就十五两银子的租金,而人工,其实只有王氏和高家父子有月钱,绣娘和店铺是合作关系,店里不但不需要给绣娘月钱,绣娘每接一个活,店里还能分得三成,至于学徒,和白做工其实也差不多。
  谈晓兰虽然觉得这样不太好,但是行业规矩自来如此,她最多给学徒们多发两套衣服,其他的就不能再多了。
  所以两套高档衣料的一成,真的能包住店铺的一天运营。
  高档布料的宣传,从万川商行管理者们的家眷开始,谁没个三亲六故呢,她们介绍过来的人多了,销量上去了,利润自然就多了。
  谈晓兰脑子里全部都是挣钱的主意,而尹氏那边,脑子里想到就是别的事了。
  从宜家绣庄出来,尹氏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小姑子家。
  林氏带着嫂子和侄女回到内院,进到屋里,就问尹氏:“嫂子觉得如何?”
  尹氏夸赞道:“比妹妹说的还要好!”
  林氏就笑:“我就说吧,嫂子见了绝对满意。”
  林宝音觉得她们说的是谈晓兰,但是从语气上听着又不像,就问了一句:“你们在说什么呀?”
  林氏就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她:“你觉得把晓兰聘到咱们家做媳妇,怎么样?”
  谈晓兰长的漂亮又有能力,林宝音的第一反应就是:“那当然好了!”
  林宝音说完,终于明白三伯娘今天为什么那么有时间了。
  尹氏也不瞒着她,也问了侄女一句:“宝音觉得你六哥配谈家姑娘怎么样?”
  林宝音:“六哥醉心字画,晓兰姐姐能力出众,无论是管家还是打理产业绝对没问题,两个人可以说是很般配了。”
  第098章
  尹氏育有四子两女, 长子年少有为,可惜不到成年就因病去世了。
  当初因为长子处处出彩,尹氏夫妻对下面三个儿子的要求就低了很多。
  当初长子在世的时候, 尹氏还因为次子不喜科举,不爱经商,一心只喜书画而庆幸过。
  毕竟两个儿子年龄只差一岁,如果次子也同样优秀, 等他们成家后,两房必定会相争。
  只可惜当初的庆幸, 在长子去世后, 变成了无力和无奈。
  长子去世的时候, 次子已经十六岁, 脾性早就定下来了, 而下面的两个儿子, 老三还不足十岁, 更不用说老四了。
  尹氏和丈夫也试着让次子学着上进, 那孩子倒也不反犟, 只是越来越瘦, 越来越瘦!
  尹氏夫妻已经失了一个儿子,看到次子这样,哪里还敢再继续逼迫他。
  儿子不能逼, 尹氏就想着娶个有能力的儿媳妇,以后家里的这些事,还有下面几个小的, 也都有人管了。
  尹氏这两年也相看过不少有能力的姑娘, 只可惜最后都没成,不是尹氏觉得女孩能力不够, 就是儿子觉得姑娘长的不如意。
  这次终于遇到一个有能力,模样长的还好的女孩,尹氏觉得这次儿子一定满意。
  当然,只自己这边满意是不行的,还得对方愿意才行。
  尹氏就对小姑子说:“还得请妹妹给保个媒。”
  尹氏原以为小姑子会一口答应,却没想她竟然说:“嫂子,这件事先不急。”
  尹氏:“怎么能不急呢!润清都十八岁了,再不定下来,那几家还不知道背后怎么说白话呢!”
  尹氏是真着急。
  林氏是知道谈思立对长女的看中程度的,就道:“谈先生对于长女的婚事特别慎重,当初燕王殿下要给晓兰保媒,都被他给拒绝了,嫂子若是觉得我的面子比燕王殿下还大,我倒不介意现在就去谈家提亲。”
  尹氏急着让小姑子去提亲,也是觉得谈思立在禹伯良手底下做事,小姑子的面子谈思立多少会考虑一下的。
  更何况自家的条件比谈家可强多了,若是两家能成,谈家属于高攀,尹氏就想着谈思立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但是现在听小姑子说谈思立连燕王的保媒都拒了,尹氏是个脑子特别清醒的人,听完小姑子的话,就把刚才心里的想法全部推翻了。
  虚心请教道:“依着妹妹的想法,应该怎么办?”
  林氏:“谈先生对晓兰的婚事谨慎的很,一时半刻不会给晓兰定下亲事的,所以嫂子你也不能着急,两家先慢慢熟悉一下,我再让伯良多带润清见见谈先生。
  我自己的侄子我知道,虽然没有上进心,也没有其他的恶习啊。
  等谈家的女眷对咱们家了解的差不多了,谈先生也清楚了润清的人品,到那时候再说提亲的事。
  谈先生疼闺女,就会看中实惠,晓兰若是能嫁给润清,进门就能当家做主,还不用担心夫妻分离。
  我想着到那个时候,谈先生应该就会同意这门婚事的。”
  尹氏想着自家的优势,慢慢平静下来,道:“好,就依着妹妹说的办。”
  林氏:“那我过两天办个赏花会,把商行里的几家女眷都请过来,到时候嫂子带着弟妹和侄女们一起过来,先和谈家的女眷认识了,以后进一步了解就容易了。”
  尹氏:“这件事就交给妹妹多操心了。”
  林氏就笑:“嫂子放心,我自己的侄子我上心的很!”
  姑嫂两人又说了几句,尹氏家里还有事,就带着林宝音告辞回去了。
  林氏送走娘家嫂子,正计划着赏花会的事,丫鬟来报,门房里送了谈家的拜贴过来。
  林氏看过拜贴,对丫鬟说:“你去回复谈家来人,就说我今天和明天都有时间。”
  丫鬟应了一声:“是”,就去门房上回复去了。
  来禹府送拜贴的是高顺财,宜家绣庄三天开业活动已经做完,中秋节也过了,老太太想着从林氏这里借一个规矩好的仆妇,就和谈晓兰借了高顺财,让他帮忙给送个拜贴雇个车。
  高顺财听了丫鬟的回复,直接说:“劳烦姑娘再回禀一下,我们老太太和太太下午来拜访夫人。”
  丫鬟又回后院回禀了一番,林氏自然没有异议。
  高顺财得了准信,从禹家告辞,回谈家的路上,顺便定好了下午用的马车。
  谈晓兰傍晚从绣庄回来的时候,在家里就见到了林氏身边的张嬷嬷。
  谈晓兰虽然和林氏接触的没几处,却也知道张嬷嬷是她身边最得用的嬷嬷。
  张嬷嬷是林氏的陪嫁嬷嬷,从林氏有想让自家侄子娶谈晓兰的想法的时候,就对张嬷嬷说了。
  现在尹氏也对谈晓兰满意的很,正好谈家去借人,这么好的一个了解谈家的机会,林氏当然要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
  在张嬷嬷给谈晓兰见礼的时候,谈晓兰一把扶住了她,道:“怎么劳烦嬷嬷亲自过来了!”
  张嬷嬷就道:“我们夫人担心其她人有说不不明白的,我在府里也没管什么事,干脆就让我过来了。”
  家里只是想借个人来教三个丫鬟规矩,现在林氏竟然把最得用的嬷嬷派了过来,谈晓兰就觉得,这么好的受教机会,不能这样浪费了。
  谈晓兰先把张嬷嬷让到座位上,然后对老太太说:“奶奶的面子可真大,直接把夫人身边最得用的嬷嬷给请来了!”
  老太太就道:“夫人是个宽厚人!”
  谈晓兰:“让嬷嬷只教家里这几个丫头学规矩,实在是大材小用了,我觉得咱们家不管是后院还是前院,还都缺少一个人,干脆明天去牙行再买两个人回来,请嬷嬷一起把规矩给教了,以后也不用再麻烦了。”
  何氏觉得,“家里已经有那么多做活的人了,应该够用了吧!”
  谈晓兰就对她笑:“母亲,麦冬她们是我们姐妹的,要以我们姐妹为主的,你还觉得家里做活的人够用么?还有前院,不管是出门办事还是跑腿送信,现在都是高四哥在做,但是四哥也不是给咱们家里做工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