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谈晓兰原本以为只需几日,全当让自己轻松几天, 现在接到宴泽川的信, 她开始想别的增收的办法。
谈晓兰分析, 女眷们不下船, 其实并不是不想下船, 陆地上长大的人, 在船上待几天, 就没有不想回到实地上的, 只是下船炎热, 也得不到好的休息, 她们才不下船的。
休息的地方自己有,至于炎热,一盆冰就能解决, 虽然贵了点吧,但是下船的女眷们给的资费也多呀,和多出来的资费比起来, 买冰的花费就不算什么了。
至于从岸边到绣庄后院这一段路, 在船上待了那么多天的女眷们,应该也能克服。
下都下来了, 应该也有想在市场里买东西的,自己第二天还有回佣可拿。
这样一算,怎么都比自己上船陪着女眷们说话要挣的多。
哪怕是看在置办冰块的份上,她们也会多出一些资费。
谈晓兰是个行动派,想到了就开始做,直接拿出一两银子让高昌茂去买冰。
谈晓兰平时也买冰,不过还是买冰饮给大家解暑的时候多,毕竟夏天的冰太贵了,还是冰饮解暑实惠。
今天谈晓兰直接拿出一两银子让买冰,高昌茂不确定的问她:“姑娘确定买一两银子的的冰?”
谈晓兰:“对,从今天开始,我屋里和客房每天不间断都摆上冰,你先拿一两银子过去,如果不够再加。”
跟了谈晓兰一年了,高昌茂和王氏也习惯了她时不时的大手笔,但是每天不间断的用冰,会不会太奢侈了!
他虽然没说,共事一年多,高昌茂的想法谈晓兰还是能猜个差不多的。
主动解释道:“四哥不在,咱们不能接跟船的活,简单的上船陪着说话挣不到多少资费,那就不如把客户从船上请下来,她们不想下船,无非就是嫌热,我只要给她们创造好不热的环境,自会有想下船的顾客。”
听完谈晓兰的解释,高昌茂也不再耽搁,谈晓兰的每一次决定最后都被证实是正确的,这次的决定,他相信也一样会成功,赶紧去买冰去了。
高昌茂去买冰,谈晓兰就带着王氏去买盛放冰块的冰鉴和冰盘。
谈晓兰盘算着,冰鉴笨重,放在自己屋里,到时候制作冰饮也方便。
冰盘就放在客房,上面直接放一大块冰,放在客房外间,女娇客们进门就能看到,绝对能达到身心同步凉爽的效果。
谈晓兰选好东西付账的时候,王氏真想把她的手摁住,实在是太贵了,这两样东西竟然要好几两银子!
王氏觉得,在渡口最多再待二十来天,再花这些银子置办东西,实在是太浪费了!
特别是那个冰盘,不就是大了一些,好看一些么,可是再好看,它也是个盘子呀,竟然卖的比冰鉴还贵!
王氏原本想着让伙计帮忙吧冰鉴送过去,冰盘自己拿着就行,但是知道它的价格后,王氏觉得还是让店里再派一个伙计吧,反正自己是不能拿着那么贵的东西的,万一磕碰了,自己不得心疼死!
这方面店家可比王氏考虑的周到,直接从后面推过来一辆四面封着的板车,先把笨重的冰鉴放上面,另一面直接铺了东西防震,这才把冰盘放在上面。
回到绣庄后院,王氏刚把冰鉴和冰盘擦洗好,高昌茂就领着卖冰的来了。
当谈晓兰屋里的冰鉴装满,客房里的冰盘放上大块的冰,谈晓兰的荷包又缩水了一两多的银子!
王氏把洗好的瓜果放到冰鉴中间的空格里,就催谈晓兰:“姑娘,都弄好了,咱们赶紧去岸边等船吧!”
这么多银子花出去,别说高昌茂和王氏,谈晓兰也忍不住肉疼。
三人讨论了一路高昌茂答客的话,到了岸边,正好一艘船刚靠岸。
高昌茂也没了平时的稳重,和谈晓兰招呼了一声,就往船那边跑。
不得不说,谈晓兰确实是有一些财运在身上的,这是一艘商货混载的船,靠岸是要在上洋镇渡口装货。
高昌茂给船伙计几个铜钱,让他给上等船舱里的女眷,说自家在渡口市场准备了放冰的休息室的事。
没一会,伙计就下来说,有位夫人想请下船散心……
未时过半,暑气开慢慢消散,谈晓兰送客户回到船上。
她脚步轻松的从船上下来,心里盘算着今天的收益,荷包里的五两银锭子,还有明日商家给的回佣,整体算下来不比跟船挣到少。
从岸边回到市场,谈晓兰先给自己在绣庄定了一套衣服,准备待会回家的时候,再买一只烧鸡回去。
回到绣庄后院,王氏先收拾客房,高昌茂就按着谈晓兰的吩咐,又买来个带盖的木桶,把客房里剩余的三成冰放在木桶里。
他原本以为谈晓兰是想着封起来,明天继续用,却没想到她是要把剩下的冰带回家!
高昌茂忍不住劝她:“姑娘,这些冰放好了不耽搁明天继续用,最低也能省个一二百文钱。”
谈晓兰心里可不那么想,之前没买那么多冰的时候也就算了,现在自己白天休息的屋子有冰,晚上却要睡没冰的屋子,她绝对不能忍受。
所以别说明天能省一二百文,就算今天的冰没有剩,她也要再买点冰回家用。
不过高昌茂虽然是雇来的,但是共事一年,谈晓兰若是还感觉不到他把自己当成后辈一样看待,那就真是石头做的心了。
高昌茂真心为自己好,年龄也不小了,谈晓兰也愿意给他一定的尊重。
就解释道:“这些冰就算放到明日,也没有新买的禁用,拿出来一会就化完了,还不如把冰鉴封好,明日王姐姐先来这边,把冰鉴里的冰盛出来先给客房里降温,等卖冰的来了再换上大块冰,那样不但冰化的慢,而且客户来了还好看。”
高昌茂听谈晓兰这么说,知道她还是想把那些冰给用了,不过想想她的收益,也就没再劝。
高昌茂反思自己,总是习惯性的想着节省,忘了谈思立回来了,谈晓兰早就没了养家的压力。
从小娇养着长大的女孩,能寒暑不怠的坚持来渡口做事,挣了钱用点冰,也是应该的!
谈晓兰见他没再反对,心里也乐得不用多费口舌。
让王氏把冰鉴里的瓜果拿出来,看看他们三个能不能吃完,如果吃不完给郑叔或者花婶送过去一些。
……
木桶外加里面的冰,提起来还是颇有重量的,谈晓兰从牛车上下来的时候,高昌茂也跟着下车,直接帮她把木桶送回家。
谈家这个时辰家里全是女眷,高昌茂也没进屋,把木桶放在院子里就告辞回去了。
祖母和何氏都从屋里出来,祖母问谈晓兰:“兰儿怎么弄回来个木桶,里面装的什么呀?”
谈晓兰就对祖母笑,说:“奶奶你先猜猜里面是什么。”
祖母摇头,“猜不出来。”
谈晓兰把篮子递给何氏,“买了只烧鸡。”
何氏:“咱们家那么多鸡还不知道怎么吃呢,你又买烧鸡回来!”
去年谈晓兰劝祖母买的百十只小鸡,在见到爹爹平安以后,又劝祖母再卖掉的时候,被何氏给拒绝了。
何氏愿意养,谈晓兰自然不会拦着,一年下来,这些鸡倒是让何氏的私房恢复了不少。
她原本准备等天冷母鸡不怎么下蛋了,慢慢宰杀着吃了,却没想到丈夫回来后就说要搬家。
所以后院的那些鸡,原本准备的冬天开始宰杀,变成了夏天开始。
只是她又忙着收拾家里的东西,到目前为止,也就宰杀了两只公鸡。
谈晓兰就说:“咱们家这些鸡正是下蛋的时候,杀了怪可惜的,还不如卖了让它们继续下蛋。”
何氏正要说什么,却被祖母打断了:“那么多鸡也不好卖,去镇上卖吧,咱们家也没有能出门卖东西的人,在村里卖,他们恨不得咱们家的东西都白送,到时候给钱的人不一定有,说闲话的绝对少不了!还不如让芳韵拉走,也比便宜村里这些人强!”
祖母说完,何氏就不说话了。
谈晓兰心里叹气,得,这婆媳俩又有矛盾了。
现在也不适合调解矛盾,她干脆直接把木桶的盖子打开,被封在桶里的凉气一下子就冲了出来。
也把那婆媳俩的矛盾暂时冲开。
祖母“哎呀”一声:“你怎么弄了这么大一块冰回来!”
何氏也皱了眉头:“这得不少钱吧?”
谈晓兰:“这是招待客户剩下的冰,买冰的钱资费里面都包着呢。”
祖母:“赶紧,赶紧盖上,要不然该化了!”
谈晓兰听话的把盖子重新盖上,对祖母说:“晚上把这些冰分开,放您屋里一半。”
祖母年龄大了,不觉得热,就道:“我不热,还是你们用吧。”
谈晓兰又问何氏:“那就给您放一半?”
何氏也摇头:“我也不用。”
她倒不是不热,纯粹是舍不得,觉得自己哪里用得着这么金贵的东西。
谈晓兰分析, 女眷们不下船, 其实并不是不想下船, 陆地上长大的人, 在船上待几天, 就没有不想回到实地上的, 只是下船炎热, 也得不到好的休息, 她们才不下船的。
休息的地方自己有,至于炎热,一盆冰就能解决, 虽然贵了点吧,但是下船的女眷们给的资费也多呀,和多出来的资费比起来, 买冰的花费就不算什么了。
至于从岸边到绣庄后院这一段路, 在船上待了那么多天的女眷们,应该也能克服。
下都下来了, 应该也有想在市场里买东西的,自己第二天还有回佣可拿。
这样一算,怎么都比自己上船陪着女眷们说话要挣的多。
哪怕是看在置办冰块的份上,她们也会多出一些资费。
谈晓兰是个行动派,想到了就开始做,直接拿出一两银子让高昌茂去买冰。
谈晓兰平时也买冰,不过还是买冰饮给大家解暑的时候多,毕竟夏天的冰太贵了,还是冰饮解暑实惠。
今天谈晓兰直接拿出一两银子让买冰,高昌茂不确定的问她:“姑娘确定买一两银子的的冰?”
谈晓兰:“对,从今天开始,我屋里和客房每天不间断都摆上冰,你先拿一两银子过去,如果不够再加。”
跟了谈晓兰一年了,高昌茂和王氏也习惯了她时不时的大手笔,但是每天不间断的用冰,会不会太奢侈了!
他虽然没说,共事一年多,高昌茂的想法谈晓兰还是能猜个差不多的。
主动解释道:“四哥不在,咱们不能接跟船的活,简单的上船陪着说话挣不到多少资费,那就不如把客户从船上请下来,她们不想下船,无非就是嫌热,我只要给她们创造好不热的环境,自会有想下船的顾客。”
听完谈晓兰的解释,高昌茂也不再耽搁,谈晓兰的每一次决定最后都被证实是正确的,这次的决定,他相信也一样会成功,赶紧去买冰去了。
高昌茂去买冰,谈晓兰就带着王氏去买盛放冰块的冰鉴和冰盘。
谈晓兰盘算着,冰鉴笨重,放在自己屋里,到时候制作冰饮也方便。
冰盘就放在客房,上面直接放一大块冰,放在客房外间,女娇客们进门就能看到,绝对能达到身心同步凉爽的效果。
谈晓兰选好东西付账的时候,王氏真想把她的手摁住,实在是太贵了,这两样东西竟然要好几两银子!
王氏觉得,在渡口最多再待二十来天,再花这些银子置办东西,实在是太浪费了!
特别是那个冰盘,不就是大了一些,好看一些么,可是再好看,它也是个盘子呀,竟然卖的比冰鉴还贵!
王氏原本想着让伙计帮忙吧冰鉴送过去,冰盘自己拿着就行,但是知道它的价格后,王氏觉得还是让店里再派一个伙计吧,反正自己是不能拿着那么贵的东西的,万一磕碰了,自己不得心疼死!
这方面店家可比王氏考虑的周到,直接从后面推过来一辆四面封着的板车,先把笨重的冰鉴放上面,另一面直接铺了东西防震,这才把冰盘放在上面。
回到绣庄后院,王氏刚把冰鉴和冰盘擦洗好,高昌茂就领着卖冰的来了。
当谈晓兰屋里的冰鉴装满,客房里的冰盘放上大块的冰,谈晓兰的荷包又缩水了一两多的银子!
王氏把洗好的瓜果放到冰鉴中间的空格里,就催谈晓兰:“姑娘,都弄好了,咱们赶紧去岸边等船吧!”
这么多银子花出去,别说高昌茂和王氏,谈晓兰也忍不住肉疼。
三人讨论了一路高昌茂答客的话,到了岸边,正好一艘船刚靠岸。
高昌茂也没了平时的稳重,和谈晓兰招呼了一声,就往船那边跑。
不得不说,谈晓兰确实是有一些财运在身上的,这是一艘商货混载的船,靠岸是要在上洋镇渡口装货。
高昌茂给船伙计几个铜钱,让他给上等船舱里的女眷,说自家在渡口市场准备了放冰的休息室的事。
没一会,伙计就下来说,有位夫人想请下船散心……
未时过半,暑气开慢慢消散,谈晓兰送客户回到船上。
她脚步轻松的从船上下来,心里盘算着今天的收益,荷包里的五两银锭子,还有明日商家给的回佣,整体算下来不比跟船挣到少。
从岸边回到市场,谈晓兰先给自己在绣庄定了一套衣服,准备待会回家的时候,再买一只烧鸡回去。
回到绣庄后院,王氏先收拾客房,高昌茂就按着谈晓兰的吩咐,又买来个带盖的木桶,把客房里剩余的三成冰放在木桶里。
他原本以为谈晓兰是想着封起来,明天继续用,却没想到她是要把剩下的冰带回家!
高昌茂忍不住劝她:“姑娘,这些冰放好了不耽搁明天继续用,最低也能省个一二百文钱。”
谈晓兰心里可不那么想,之前没买那么多冰的时候也就算了,现在自己白天休息的屋子有冰,晚上却要睡没冰的屋子,她绝对不能忍受。
所以别说明天能省一二百文,就算今天的冰没有剩,她也要再买点冰回家用。
不过高昌茂虽然是雇来的,但是共事一年,谈晓兰若是还感觉不到他把自己当成后辈一样看待,那就真是石头做的心了。
高昌茂真心为自己好,年龄也不小了,谈晓兰也愿意给他一定的尊重。
就解释道:“这些冰就算放到明日,也没有新买的禁用,拿出来一会就化完了,还不如把冰鉴封好,明日王姐姐先来这边,把冰鉴里的冰盛出来先给客房里降温,等卖冰的来了再换上大块冰,那样不但冰化的慢,而且客户来了还好看。”
高昌茂听谈晓兰这么说,知道她还是想把那些冰给用了,不过想想她的收益,也就没再劝。
高昌茂反思自己,总是习惯性的想着节省,忘了谈思立回来了,谈晓兰早就没了养家的压力。
从小娇养着长大的女孩,能寒暑不怠的坚持来渡口做事,挣了钱用点冰,也是应该的!
谈晓兰见他没再反对,心里也乐得不用多费口舌。
让王氏把冰鉴里的瓜果拿出来,看看他们三个能不能吃完,如果吃不完给郑叔或者花婶送过去一些。
……
木桶外加里面的冰,提起来还是颇有重量的,谈晓兰从牛车上下来的时候,高昌茂也跟着下车,直接帮她把木桶送回家。
谈家这个时辰家里全是女眷,高昌茂也没进屋,把木桶放在院子里就告辞回去了。
祖母和何氏都从屋里出来,祖母问谈晓兰:“兰儿怎么弄回来个木桶,里面装的什么呀?”
谈晓兰就对祖母笑,说:“奶奶你先猜猜里面是什么。”
祖母摇头,“猜不出来。”
谈晓兰把篮子递给何氏,“买了只烧鸡。”
何氏:“咱们家那么多鸡还不知道怎么吃呢,你又买烧鸡回来!”
去年谈晓兰劝祖母买的百十只小鸡,在见到爹爹平安以后,又劝祖母再卖掉的时候,被何氏给拒绝了。
何氏愿意养,谈晓兰自然不会拦着,一年下来,这些鸡倒是让何氏的私房恢复了不少。
她原本准备等天冷母鸡不怎么下蛋了,慢慢宰杀着吃了,却没想到丈夫回来后就说要搬家。
所以后院的那些鸡,原本准备的冬天开始宰杀,变成了夏天开始。
只是她又忙着收拾家里的东西,到目前为止,也就宰杀了两只公鸡。
谈晓兰就说:“咱们家这些鸡正是下蛋的时候,杀了怪可惜的,还不如卖了让它们继续下蛋。”
何氏正要说什么,却被祖母打断了:“那么多鸡也不好卖,去镇上卖吧,咱们家也没有能出门卖东西的人,在村里卖,他们恨不得咱们家的东西都白送,到时候给钱的人不一定有,说闲话的绝对少不了!还不如让芳韵拉走,也比便宜村里这些人强!”
祖母说完,何氏就不说话了。
谈晓兰心里叹气,得,这婆媳俩又有矛盾了。
现在也不适合调解矛盾,她干脆直接把木桶的盖子打开,被封在桶里的凉气一下子就冲了出来。
也把那婆媳俩的矛盾暂时冲开。
祖母“哎呀”一声:“你怎么弄了这么大一块冰回来!”
何氏也皱了眉头:“这得不少钱吧?”
谈晓兰:“这是招待客户剩下的冰,买冰的钱资费里面都包着呢。”
祖母:“赶紧,赶紧盖上,要不然该化了!”
谈晓兰听话的把盖子重新盖上,对祖母说:“晚上把这些冰分开,放您屋里一半。”
祖母年龄大了,不觉得热,就道:“我不热,还是你们用吧。”
谈晓兰又问何氏:“那就给您放一半?”
何氏也摇头:“我也不用。”
她倒不是不热,纯粹是舍不得,觉得自己哪里用得着这么金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