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宋晨文在屋里听到谈晓兰喊自己说有人找,又听到院子里有其他说话声,准备看完手里的这一页书再起身,反正找自己的人已经进来了。
虽然没起身,却没了刚才的专心,就听到脸赵培阳竟然也喊自家妹妹妹‘兰儿妹妹’。
宋晨文把书一扣,直接起身出了房间,赵培阳正在那里解释,宋晨文问他:“赵兄找我有事吗?”
赵培阳松了口气,赶紧过去,道:“刚才温课时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来找你讨论一番。”
赵培阳随着宋晨文进屋,宋欣怡对谈晓兰咬牙低声道:“你刚才也太不给我面子了!”
谈晓兰:“你想要面子,自己挣呀,踩我干什么,踩了我,还不许我说话,这是什么道理?”
宋欣怡气及,“你刚才的声音就是太大了!”
谈晓兰不想理她,但是并不代表要受她的气:“好像你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似的,你再说一句,我就当你想和我吵架了。”
谈晓兰这句话,几乎算是说破了她的心思,宋欣怡面上一片绯红,虽然气的咬牙,却不说话了。
谈晓兰冷笑一声,又说了她一句:“神经病”,才推着小圆子准备屋。
走了一半,又回头看她,宋欣怡的表情已经不是平时要吵架的表情了,那是马上就要动手的表情。
谈晓兰却拿准她不敢吵更不敢和自己打,故意用眼神挑战她:有本事来打一架呀!
宋欣怡的眼圈都红了,但是为了在赵培阳心里的形象,只能转身跑回自己屋里。
两人在这一次的对决中,谈晓兰大获全胜,却也并不欢喜,宋欣怡那样子,明显的就是对赵培阳有想法。
而赵家,绝非良配。
若是外人,别说和自己有矛盾了,就算没矛盾,谈晓兰也不会去操那个闲心。
宋欣怡虽然讨厌,但是还没讨厌到谈晓兰盼着她,往后余生自己节俭供养别人的地步,更何况她是二舅的闺女,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表妹,讨厌是讨厌了点,情分还是有的。
谈晓兰思考了好一会,决定把这件事告诉外婆,让外婆去操这个心。
让家里长辈知道了她的心思,以后无论宋欣怡过的好与歹,都和自己没关系了。
从室外回到室内,小圆子有些不太满意,咿咿呀呀的说着婴语,谈晓兰哪怕听不懂,也知道他这是不想在屋里待着。
平常这种情况,舅娘和表嫂都会把他抱起来,但是小家伙肥嘟嘟的,谈晓兰抱着他有些吃力,就翻找出来个玩具让他玩。
小家伙很好哄,手里有了东西,也不闹着往外去了,专心摆弄起了玩具……
第二天休沐结束,家里人都出去的差不多了,谈晓兰就到外婆屋里,和她说了昨日宋欣怡接待赵培阳的事。
外婆听完直叹气,准备等老二两口子回来了,好好和他们俩说说。
谈晓兰说完宋欣怡的事,又道:“外婆,现在都腊月了,爹爹却一直没来信,奶奶他们心里应该也着急了,我就不在家里过腊八了,明天就回去了。”
谈晓兰来的时候,外婆就和她说这次多住几天,最低也要住到腊八节。
现在刚进入腊月,虽然谈晓兰说是因为父亲没来信,担心家里,但是外婆哪里不清楚,她这是避开宋欣怡的事。
外婆心中不舍,却没有反对,只说:“委屈我的兰儿了。”
谈晓兰就笑:“外婆您说什么呢,我哪受过什么委屈呀!”
谈晓兰越是懂事,外婆就越觉得孙女宋欣怡不懂事。
只是自家的孩子,再不懂事,也得管她呀,只是这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教育一番就算了,这次一定要把她给教清醒了才行,要不然认着她的性子来,以后苦的还是她。
外婆拍了拍谈晓兰到手,说:“去收拾东西去吧,我让你舅娘再给你买些肉回去,回到村里不好买。”
谈晓兰一点不客气的应了声:“好”。
今天还早,她不急着收拾完东西,准备去渡口一趟,就对外婆说:“外婆,我先去万川商行一趟,去看看爹爹来信了没有。”
外婆自然不会反对,还要拿钱给她,谈晓兰直说自己有,就从外婆屋里出来了。
出来又对舅娘说了一声,才进屋拿了银钱,出门搭上了去渡口的牛车。
到了渡口,直奔万川商行,只可惜不管她抱着多大的希望来的,没来信就是没来信。
商行里这会正忙,谈晓兰也没有多待,去蒋师傅的店里,买了两包糕点,去绣庄李看表妹招弟去了。
李招弟也是昨日休沐,回到三里村没见到谈晓兰,她还有些遗憾,没想到今天表姐就拿着东西来看自己了。
李招弟接过糕点,问谈晓兰:“我给师傅们分一包去?”
谈晓兰买两包,有一包就是让她分给绣娘们吃的,直接道:“去吧。”
李招弟应了一声,高高兴兴的进去给绣娘们分糕点去了。
谈晓兰很有自知之明,觉得绣娘们一定会拿自己和招弟比,就没进去,等在外面和花婶聊天。
两人还没说几句话,有妇人进来问:“老板娘,你们这里有好看又便宜的料子么?”
花婶嘴比脑子快,直接应道:“有,在我们店里,想要什么样的料子都有!”
那人听完,就直接道:“那就捡好看又便宜的拿出来看看。”
谈晓兰是背对着门坐的,客户进来她也没回头看,只是这声音越听越耳熟。
花婶去货架上拿布料,谈晓兰回头去看,来客竟真是自己认识的人,身边还跟着个姑娘和小媳妇……
第043章
这妇人是何氏的娘家嫂子孔氏, 她身边跟着的姑娘谈晓兰也认识,是何氏的侄女,和谈晓菊大着差不多。
小媳妇谈晓兰不认识, 不过能被孔氏带着,应该是她家的新媳妇。
孔氏娶儿媳妇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封河,谈晓兰没去何家庄参加婚礼, 所以不认识孔家的新妇。
谈晓兰起身含笑迎了过去,“听着声音就像舅娘, 没想到还真是。”
孔氏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谈晓兰, 跟着笑道:“这不是要过年了么, 你表哥今年成的亲, 他们小两口新妇新客的, 我觉得镇上没什么新鲜料子, 就带着你表嫂和妹子来渡口选。”
谈晓兰就道:“来这里您是来对了, 花婶的店是整个渡口料子最全的店。”
她们说着话, 花婶已经把布料找出来放在了柜台上。
谈晓兰对花婶说:“婶子, 这是我何家庄的舅娘。”
花婶一拍布料, 道:“放心吧,我给大妹子按最低价。”
孔氏心里欢喜,赶紧说:“多谢了。”
花婶:“都是自己人, 我全当给你捎过来的,妹子别客气。”
孔氏就对儿媳妇招手,说:“葵娘快过来, 挑个你喜欢的花样。”
孔氏三人正选着衣料, 李招弟从绣房里出来了。
花婶卖谈晓兰面子,对李招弟说:“这会也不是特别忙, 你姐来看你,陪着她出去转转吧。”
正专心挑衣料的孔氏,听花婶这样说,以后谈晓菊来了呢,抬头看过去,竟是一位自己不认识的姑娘。
她问谈晓兰:“这是谁家的姑娘?”
谈晓兰:“我姑姑家的。”
对于自己小姑子的小姑子,孔氏还是知道一些的,看李招弟和自家闺女大着差不多,就问谈晓兰:“这是你姑姑家的大姑娘吧?”
谈晓兰说:“是”
孔氏把李招弟上下打量了一番,又想到李招弟是从绣房出来的,就道:“她这是在这里做学徒呢?”
谈晓兰又回来她一声:“是”,然后道:“舅娘你们慢慢挑吧,我们出去转转。”
孔氏口中应着:“好,你们去吧。”
心里却在想,李招弟家距离渡口也不近,她能来这里做学徒,一定是托了谈思立的关系才进来的。
既然李招弟能来做学徒,我家芦花和她大着差不多,一样的关系,我们家芦花也得来做学徒。
谈晓兰不知道她心里想的那些,带着招弟出了绣庄,问她有缺的东西么,李招弟说自己什么都不缺。
谈晓兰就带着她在渡口转了一圈,遇到觉得合适她的东西给她买了些,回到绣庄孔氏她们已经离开了。
……
谈晓兰从外婆家回到三里村,虽然吃用上面不方便了一些,但是家里没有讨厌的人,这样一想,三里村也没什么不好的。
转眼就到了腊八节,何氏在头天晚上就把难煮的豆类给泡上了,第二天谈晓兰起床时,就闻到了浓郁的粥香。
古代年味浓郁,进入腊月家里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到了腊八,正式的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家里人都换上了今冬新做的衣服,谈晓兰和祖母吃过早饭,何氏和小菊已经开始剥蒜准备腌腊八蒜了。
腌腊八蒜最大的工程,就是剥蒜,谈晓兰过去准备和她们一起剥。
虽然没起身,却没了刚才的专心,就听到脸赵培阳竟然也喊自家妹妹妹‘兰儿妹妹’。
宋晨文把书一扣,直接起身出了房间,赵培阳正在那里解释,宋晨文问他:“赵兄找我有事吗?”
赵培阳松了口气,赶紧过去,道:“刚才温课时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来找你讨论一番。”
赵培阳随着宋晨文进屋,宋欣怡对谈晓兰咬牙低声道:“你刚才也太不给我面子了!”
谈晓兰:“你想要面子,自己挣呀,踩我干什么,踩了我,还不许我说话,这是什么道理?”
宋欣怡气及,“你刚才的声音就是太大了!”
谈晓兰不想理她,但是并不代表要受她的气:“好像你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似的,你再说一句,我就当你想和我吵架了。”
谈晓兰这句话,几乎算是说破了她的心思,宋欣怡面上一片绯红,虽然气的咬牙,却不说话了。
谈晓兰冷笑一声,又说了她一句:“神经病”,才推着小圆子准备屋。
走了一半,又回头看她,宋欣怡的表情已经不是平时要吵架的表情了,那是马上就要动手的表情。
谈晓兰却拿准她不敢吵更不敢和自己打,故意用眼神挑战她:有本事来打一架呀!
宋欣怡的眼圈都红了,但是为了在赵培阳心里的形象,只能转身跑回自己屋里。
两人在这一次的对决中,谈晓兰大获全胜,却也并不欢喜,宋欣怡那样子,明显的就是对赵培阳有想法。
而赵家,绝非良配。
若是外人,别说和自己有矛盾了,就算没矛盾,谈晓兰也不会去操那个闲心。
宋欣怡虽然讨厌,但是还没讨厌到谈晓兰盼着她,往后余生自己节俭供养别人的地步,更何况她是二舅的闺女,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表妹,讨厌是讨厌了点,情分还是有的。
谈晓兰思考了好一会,决定把这件事告诉外婆,让外婆去操这个心。
让家里长辈知道了她的心思,以后无论宋欣怡过的好与歹,都和自己没关系了。
从室外回到室内,小圆子有些不太满意,咿咿呀呀的说着婴语,谈晓兰哪怕听不懂,也知道他这是不想在屋里待着。
平常这种情况,舅娘和表嫂都会把他抱起来,但是小家伙肥嘟嘟的,谈晓兰抱着他有些吃力,就翻找出来个玩具让他玩。
小家伙很好哄,手里有了东西,也不闹着往外去了,专心摆弄起了玩具……
第二天休沐结束,家里人都出去的差不多了,谈晓兰就到外婆屋里,和她说了昨日宋欣怡接待赵培阳的事。
外婆听完直叹气,准备等老二两口子回来了,好好和他们俩说说。
谈晓兰说完宋欣怡的事,又道:“外婆,现在都腊月了,爹爹却一直没来信,奶奶他们心里应该也着急了,我就不在家里过腊八了,明天就回去了。”
谈晓兰来的时候,外婆就和她说这次多住几天,最低也要住到腊八节。
现在刚进入腊月,虽然谈晓兰说是因为父亲没来信,担心家里,但是外婆哪里不清楚,她这是避开宋欣怡的事。
外婆心中不舍,却没有反对,只说:“委屈我的兰儿了。”
谈晓兰就笑:“外婆您说什么呢,我哪受过什么委屈呀!”
谈晓兰越是懂事,外婆就越觉得孙女宋欣怡不懂事。
只是自家的孩子,再不懂事,也得管她呀,只是这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教育一番就算了,这次一定要把她给教清醒了才行,要不然认着她的性子来,以后苦的还是她。
外婆拍了拍谈晓兰到手,说:“去收拾东西去吧,我让你舅娘再给你买些肉回去,回到村里不好买。”
谈晓兰一点不客气的应了声:“好”。
今天还早,她不急着收拾完东西,准备去渡口一趟,就对外婆说:“外婆,我先去万川商行一趟,去看看爹爹来信了没有。”
外婆自然不会反对,还要拿钱给她,谈晓兰直说自己有,就从外婆屋里出来了。
出来又对舅娘说了一声,才进屋拿了银钱,出门搭上了去渡口的牛车。
到了渡口,直奔万川商行,只可惜不管她抱着多大的希望来的,没来信就是没来信。
商行里这会正忙,谈晓兰也没有多待,去蒋师傅的店里,买了两包糕点,去绣庄李看表妹招弟去了。
李招弟也是昨日休沐,回到三里村没见到谈晓兰,她还有些遗憾,没想到今天表姐就拿着东西来看自己了。
李招弟接过糕点,问谈晓兰:“我给师傅们分一包去?”
谈晓兰买两包,有一包就是让她分给绣娘们吃的,直接道:“去吧。”
李招弟应了一声,高高兴兴的进去给绣娘们分糕点去了。
谈晓兰很有自知之明,觉得绣娘们一定会拿自己和招弟比,就没进去,等在外面和花婶聊天。
两人还没说几句话,有妇人进来问:“老板娘,你们这里有好看又便宜的料子么?”
花婶嘴比脑子快,直接应道:“有,在我们店里,想要什么样的料子都有!”
那人听完,就直接道:“那就捡好看又便宜的拿出来看看。”
谈晓兰是背对着门坐的,客户进来她也没回头看,只是这声音越听越耳熟。
花婶去货架上拿布料,谈晓兰回头去看,来客竟真是自己认识的人,身边还跟着个姑娘和小媳妇……
第043章
这妇人是何氏的娘家嫂子孔氏, 她身边跟着的姑娘谈晓兰也认识,是何氏的侄女,和谈晓菊大着差不多。
小媳妇谈晓兰不认识, 不过能被孔氏带着,应该是她家的新媳妇。
孔氏娶儿媳妇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封河,谈晓兰没去何家庄参加婚礼, 所以不认识孔家的新妇。
谈晓兰起身含笑迎了过去,“听着声音就像舅娘, 没想到还真是。”
孔氏也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谈晓兰, 跟着笑道:“这不是要过年了么, 你表哥今年成的亲, 他们小两口新妇新客的, 我觉得镇上没什么新鲜料子, 就带着你表嫂和妹子来渡口选。”
谈晓兰就道:“来这里您是来对了, 花婶的店是整个渡口料子最全的店。”
她们说着话, 花婶已经把布料找出来放在了柜台上。
谈晓兰对花婶说:“婶子, 这是我何家庄的舅娘。”
花婶一拍布料, 道:“放心吧,我给大妹子按最低价。”
孔氏心里欢喜,赶紧说:“多谢了。”
花婶:“都是自己人, 我全当给你捎过来的,妹子别客气。”
孔氏就对儿媳妇招手,说:“葵娘快过来, 挑个你喜欢的花样。”
孔氏三人正选着衣料, 李招弟从绣房里出来了。
花婶卖谈晓兰面子,对李招弟说:“这会也不是特别忙, 你姐来看你,陪着她出去转转吧。”
正专心挑衣料的孔氏,听花婶这样说,以后谈晓菊来了呢,抬头看过去,竟是一位自己不认识的姑娘。
她问谈晓兰:“这是谁家的姑娘?”
谈晓兰:“我姑姑家的。”
对于自己小姑子的小姑子,孔氏还是知道一些的,看李招弟和自家闺女大着差不多,就问谈晓兰:“这是你姑姑家的大姑娘吧?”
谈晓兰说:“是”
孔氏把李招弟上下打量了一番,又想到李招弟是从绣房出来的,就道:“她这是在这里做学徒呢?”
谈晓兰又回来她一声:“是”,然后道:“舅娘你们慢慢挑吧,我们出去转转。”
孔氏口中应着:“好,你们去吧。”
心里却在想,李招弟家距离渡口也不近,她能来这里做学徒,一定是托了谈思立的关系才进来的。
既然李招弟能来做学徒,我家芦花和她大着差不多,一样的关系,我们家芦花也得来做学徒。
谈晓兰不知道她心里想的那些,带着招弟出了绣庄,问她有缺的东西么,李招弟说自己什么都不缺。
谈晓兰就带着她在渡口转了一圈,遇到觉得合适她的东西给她买了些,回到绣庄孔氏她们已经离开了。
……
谈晓兰从外婆家回到三里村,虽然吃用上面不方便了一些,但是家里没有讨厌的人,这样一想,三里村也没什么不好的。
转眼就到了腊八节,何氏在头天晚上就把难煮的豆类给泡上了,第二天谈晓兰起床时,就闻到了浓郁的粥香。
古代年味浓郁,进入腊月家里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到了腊八,正式的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家里人都换上了今冬新做的衣服,谈晓兰和祖母吃过早饭,何氏和小菊已经开始剥蒜准备腌腊八蒜了。
腌腊八蒜最大的工程,就是剥蒜,谈晓兰过去准备和她们一起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