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少年人操着老父亲的心,还不能直说,只当作不知她内心所想,交待她别忘了把今天练的字拿过来让自己检查。
  谈晓兰就拿了今天的练字,过去让宋晨文检查。
  宋晨文对谈晓兰的功课是真用了心的,先问了她今天看书的心得,好在他自己也知道自家妹妹不用科考,只要求读懂,能把文章思想说出来就行。
  她练的字,就是今天所读的书本内容,宋晨星对她的字体要求一向严格,仔细检查过,先是肯定,然后再说出可以精进的地方。
  今天终于过关了,谈晓兰小松了一口气,看着拿出他自己的书准备温习的表哥,谈晓兰就想着不能总让他得意,得想个办法打击他一下下!
  只是宋晨文一直都挺优秀的,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出能打击到他的事。
  宋晨文的书都拿出来了,见谈晓兰还没走,以前她可是检查完就赶紧走了,就问她:“怎么了?”
  表哥看过来的眼神,让谈晓兰一下子想到了之前接的陪读的活,当时宴泽川在问询那家公子功课的时候,就是这种表情。
  谈晓兰一下子就想到了打击他的办法,也不走了,拉了个板凳坐下,问他:“哥,你知道我们村的宴泽川吧?”
  宋晨文停下了翻书的动作,简短的回答了一声:“知道。”
  何止是知道,他们其实是在一个学堂读书,自己提前转到科考班,现在的先生就是之前教宴泽川对先生。
  在这个班里,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努力的,但是有时候天赋比努力更重要,好在宋晨文在读书上面是属于有天赋的。
  自从转到科考班后,先生对他也是颇为满意。
  如果没有在无意间听到,先生与另外一位先生说的,‘宋晨文虽然比宴泽川差一些,但是和其他学生比起来,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如果不是听到那句话,宋晨文自己也会对自己很是满意。
  优秀的人习惯了比人强,突然发现自己不是最优秀的,心里哪怕不会出现嫉妒之类的情绪,想要再比高低的想法还是有的。
  他面上如常,其实内心已起波澜。
  谈晓兰听他说知道,就带了一点惊奇的说:“他从学堂退学一年多,现在再和还在学堂读书的人比起来,不但一点不落下风,两人交谈后,那公子看他的眼神,都能用敬佩来形容了!”
  听完谈晓兰到话,宋晨文原本就不算平静的内心,又漏跳了一下。
  心里感慨,不愧是被先生念念不忘的人,就算退学一年多,还是比在学的人强了很多!
  宋晨文好强,却不是小气人,严肃而又真心道:“确实挺强的!”
  谈晓兰仔细看他表情,心里就乐了,因为只有遇到足够让他重视的事,他才会变得严肃起来。
  宋晨文说完,才想起来问她:“你是怎么知道的?”
  谈晓兰做咨客的时候没在这边住过,她在渡口的事,宋晨文不太清楚。
  谈晓兰眨着无辜的大眼睛:“我们俩都在渡口做咨客,天冷后客户不愿下船,我们俩就合作着一起接上船的活,有次接到了个陪读的活,我亲眼看到的呀。”
  自家妹妹亲眼看到的,真实性自然是没问题,宋晨文心里突然有了和先生一样的想法,宴泽川退学不参加科举,真是可惜了!
  想完后,心里更坚定了要好好读书,绝不能辜负了自己还算不错的天赋,也不辜负家中长辈们的期盼!
  看着自家表哥,从神情平淡,到严肃认真,最后又变得斗志昂扬起来,谈晓兰到心情也变得欢快了。
  她只是想稍稍的打击一下他,出一出他每天严格要求自己的气,又不是想把他打击的自我否定。
  表哥听完宴泽川的事,受了一定的打击,还变得更更有斗志了,这样就很好。
  谈晓兰心里小爽了一下,拿了自己练的字,把空间留给表哥,回自己屋了。
  没一会,宋晨文就悄悄跑了过来,谈晓兰就拿出买的小玩意让他挑。
  她买的都是小孩和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宋晨星虽然比宋晨文还大,但是他玩心大,也不嫌弃这些东西幼稚,满是兴趣的挑了起来。
  一边认真的挑,一边说:“兰儿,以后哥有了好玩的,也给你留着。”
  谈晓兰一点也不客气,“那就说好了,二哥你可千万别忘了。”
  宋晨星承诺道:“放心,绝对忘不了。”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大门口传来敲门声,然后是一个有些苍老的男声,问:“家里有人吗?”
  第041章
  大表哥从屋里出来, 到大门口问:“谁呀?”
  门外的人说:“是我。”
  宋晨云听出是和爷爷关系不错的西街的赵老秀才,赶紧打开门,说:“赵爷爷来了。”
  宋晨云把赵老秀才请到爷爷屋里, 谈晓兰的两个舅舅也都过来了。
  赵老秀才今日有事找宋外公,不方便让小辈知道,对舅舅他们几个说:“我没什么事,就是想到年轻时候的时光, 来找宋公说说话。”
  外公是个厚道人,听他话的意思, 知道这是有事不方便让孩子们知道, 就对子孙们说:“你们都出去吧, 我们老兄弟俩说说话。”
  宋晨星躲在谈晓兰门后开了个门缝, 看到自家老爹和大伯大哥他们进了爷爷的屋子, 没一会又出来了, 现在院子里静悄悄的。
  回头对谈晓兰说了句:“我走了。”就打开门, 蹑手蹑脚的出去了。
  谈晓兰关好门, 回去收拾那些小玩意。
  收拾好了, 把窗户打开一个小缝, 看看他顺利回去了么。
  没想到却看到宋晨星正趴在外公的窗户边偷听。
  赵老秀才谈晓兰也是经常见的,因为他儿子也考中了秀才,为了父子俩好区分, 别人都称他为赵老秀才。
  赵老秀才有些爱炫耀,不过人还不算坏,年少时和自家外公和爷爷在一个学堂里读书。
  平时他来找外公, 无非就是说一些古, 炫一番他们父子都考中了秀才的事,谈晓兰这些小辈们早就听腻了。
  现在他来找外公, 宋晨星却趴在窗户边上偷听,谈晓兰就觉得今天他们说的绝对不是平常话。
  谈晓兰心里也跟着好奇了起来,不过要让她寒冬天气去屋外面偷听,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反正宋晨星是知道了,明天问他也是一样的。
  宋晨星原本是想悄悄的回自己屋,却在经过爷爷窗边的时候,听到赵老秀才说了句:“这俩孩子年龄相仿,家世相当,是再好不过的姻缘了!”
  曾经赵老秀才和爷爷一起说话,不是说他当年中秀才的时候,就是说他儿子中秀才的时候,宋晨星还是第一次听他说姻缘,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
  他没穿大衣裳,也不嫌冷,就趴在窗边听了起来。
  屋里外公就笑道:“家里下面的孩子,婚事都是他们各自的爹娘操心,兰儿的婚事,我就更不管了。”
  窗外的宋晨星,听出来赵老秀才竟然是给兰儿提亲,一下子就更精神了。
  赵老秀才听完却说:“宋公这么想就错了,你家闺女就留下晓兰这一个血脉,她的婚事你怎么能不管呢!
  咱们几十年的交情,家里的门风学识你也是知道的,我家培阳你也知道,自小读书,过两年考个秀才回来,家里正经的就是书香门第,绝对不算辱没晓兰。”
  外公只接了句:“培阳确实是个好孩子。”
  其他的话却一句不说。
  赵老秀才见外公不应承,继续说:“若是晓兰能嫁过来,我们家直接让她管家。”
  外公笑了笑,说:“孩子成了家,自己管家是早晚的事。”
  赵老秀才见宋外公依然不为所动,又捡着自家的优势说了一堆。
  可惜任他磨破嘴皮,外公还是那句:“下面孩子的婚事我不做主。”
  赵老秀才见实在说不动宋外公,最后只能道:“那就等思立回来,你和他提一提,我请媒人再去提亲。”
  窗外偷听的宋晨星,听到这里,觉得后面也没什么可听的了,就从窗边退了两步,悄悄的回屋了。
  ……
  第二日谈晓兰起来,宋晨星刚急匆匆的扒了几口饭,已经跑着去学堂了。
  谈晓兰有一小点点的失望,不过和八卦比起来,冬日早上的被窝实在舒服,所以她也不后悔,安心等着宋晨星放学回来再打听。
  谈晓兰洗漱好去餐厅吃饭,外婆也刚收拾好,谈晓兰盛好饭,给外婆剥鸡蛋的时候,忍不住好奇道:“外婆,昨天赵公找外公什么事呀?”
  外婆顿了一下,才道:“除了科举,还能说什么,只是这次说的是他孙子科举。”
  谈晓兰把剥好的鸡蛋放在外婆的碟子里:“我记得他长孙已经考了三次了,这次说的不会又是他吧?”
  外婆:“不是长孙,是他次子家的老大。”
  说完,外婆又接着道:“一家子的男丁,全部都围着科举转,若有一个考中举人的还好,只可惜几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一人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