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谈晓兰一想也是,万川商行的少东家,外祖家就在培州,上洋镇所在的春溪县就隶属培州,特别是上洋镇,大掌柜的是郑启杨,二掌柜是少东家的人,都是绝对可以信得过的,其他掌柜的,大多也都是本地人,从小伙计一步一步升上去的。
所以爹爹回来一趟,商行里不对外说,自己也绝对能保住秘密,爹爹的踪迹就不会流露漏出去。
谈晓兰最后说:“您不回家,那就给祖母写一封信吧。”
这个谈思立早有准备,拿出来提前写好的信,交给了谈晓兰,嘱咐道:“这封信只让你奶奶知道,对外就说从商行里得到的消息,说我一切都好。”
谈晓兰表示明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父亲的行踪不被泄露。
谈思立又拿出几张银票,把其中一张和其它的分开,先递给谈晓兰:“这是给你的零花钱。”
再把剩下的银票放在她面前:“这些回家交给你奶奶,就说是送信的人给稍回来的。”
谈晓兰手里是一百两银子面额的银票,桌子上是同样面额的四张,一共五百两。
看着这些银票,谈晓兰鼻子又开始发酸了。
她把手中的那张银票又递回去:“我不要,您出门在外,手底下一定要有银子傍身才行。”
谈思立欣慰的揉了揉闺女的头:“放心吧,爹爹手里还有。”
谈晓兰不放心:“宽裕一些总是好的。”
谈思立就笑:“不差你这一点,快收起来吧。”
谈晓兰手里拿着轻飘飘的银票,心里却沉甸甸的,这都是爹爹拿命换来的!
谈思立又揉了揉闺女的头,“回去吧,把信拿给你奶奶,别告诉她我回来过,只要我没有出现,家里就是安全的。”
谈晓兰使劲点了点头:“爹爹放心,家里有我,你在外面要保护好自己,我们都等着你回家呢!”
谈思立说了声:“好”
然后又轻声说了句:“去吧。”
……
第029章
谈晓兰回到待客厅的屏风后面, 打开爹爹让自己转交给祖母的信,先看了一遍。
信上开头是对祖母的问安,然后就写了没有收到家里的回信, 问前几次写的信家里是不是没有收到。
谈晓兰看到这里扑哧一声就笑了,自语道:“爹爹这段话,一下子就把老太太的担心给抹平了。”
垂眸继续往下看,迟迟未归的原因, 是躲避洪水时少东家摔伤了腿,现在还不能回家, 是因为少东家几个月未归, 商行内部出了点事, 为了梳理商行内部的人员, 他们这一行的行踪需要保密, 然后是让家里也尽量保密。
最后写了, 儿安, 勿念。
谈晓兰呼出一口气, 爹爹的这封信, 绝对能把老太太的担心给抚平了。
谈晓兰收了信, 从商行待客厅出来,王氏和高昌茂都在门口等着呢,谈晓兰降低了声音, 却满是欢愉的对两人说:“郑叔有我爹爹有消息了,他好好的没事,我要赶紧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奶奶, 所以咱们今天都能早点回去了。”
因为刚才万川商行的伙计, 找谈晓兰的时候就说了先别声张,王氏和高昌茂也明白那么大的喜事, 谈晓兰为什么要压低声音。
听完确切消息,王氏他们也替谈晓兰高兴,都连声给她道喜。
谈晓兰说着多谢,让王氏回家,自己也没回绣庄后院,直接和高昌茂去了坐车的地方。
她早早的坐上了回家的牛车,却不知道渡口停船处,有人正到处寻找她的身影。
直到确定她不在这里,好几天没来渡口的宴泽川,才收回了寻找的视线,一心关注货物上船的情况。
他在关注货物,却不知在另一艘船上,也有人正在关注着他。
娄剑明见自家主子看着船下面,从漫不经心到认真,他也忍不住跟着往下看。
然后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已经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中的人。
遇到再危险的事都没紧张过的人,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转身问身边的主子:“爷,要不要派人去打听一下?”
被他尊称为‘爷’的男子,三十来岁的年纪,穿着虽然低调,却难掩周身矜贵气质。
听娄剑明问,权衡了一会,才道:“小心一点,不要暴露踪迹。”
娄剑明应了声:“是”,就退了下去。
矜贵男子却看着船下的人,久久不能回神。
……
谈晓兰回到家,妹妹谈晓菊正在院子里做绒花。
见谈晓兰那么早就回来了,忍不住问:“姐姐今天怎么那么早?”
谈晓兰没说为什么,只问她:“奶奶和母亲呢?”
谈晓菊:“奶奶去隔壁借鞋样子去了,母亲在后院里收拾鸡圈呢。”
现在谈晓菊做绒花的技术已经很好,谈晓兰帮她和渡口的首饰店谈好了价钱,每日都有销售,家里的活自然的就又回到了何氏手里。
说完,谈晓菊又问她怎么那么早就回来了。
谈晓兰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笑容,“爹爹有消息了!”
谈晓菊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有点不敢相信的又问了一遍:“真的?”
谈晓兰想到爹爹的行踪需要隐藏,又交待道:“郑叔告诉我的,你快去叫奶奶回来,不过记得先别告诉她,就说你有个颜色配的不好,让她帮你看看,我先去后院找母亲。”
谈晓菊连声应着,就跑了出去。
等家人都回来,谈晓兰才说了父亲的消息,祖母激动的一边擦泪,一边问:“你爹他现在到底在哪?”
谈晓兰就说:“郑叔说,爹爹一直都和商行的少东家在一块,少东家的腿摔伤了,不易挪动,其实之前爹爹给家里写了好几封信,一直没收到回信,现在少东家的腿好了一些,换了地方养伤,爹爹这才通过商行传来了消息。”
祖母和何氏听着,先是笑,然后又都忍不住掉起来眼泪。
祖母忍住眼泪,先是感谢了一遍各方神佛,然后再骂一遍之前送信的,骂完了又开始掉眼泪。
谈晓兰也红着眼眶劝她:“爹爹有消息了是好事,您就不要再掉泪了。”
祖母擦着眼泪,说:“我是高兴的,是高兴的。”
终于都止住了泪,老太太就对何氏说:“咱们每月初一十五都上香,求神佛保佑思立平安,现在他有消息了,咱们理该上个供才是!”
何氏应着说:“应该的。”
然后又道:“把家里的公鸡杀一只,蔬菜也不缺,只是没有鱼和肉。”
谈晓兰就说:“我去买,母亲先把家里有的收拾好了就行。”
何氏连声应着:“好”
带着谈晓菊就出去了。
等她们出去了,谈晓兰才拿出爹爹给祖母的信和银票。
经过上次何氏兄弟借钱的事,谈晓兰觉得这种银钱上的事,还是单独交给奶奶比较好,更何况爹爹说的是交给奶奶。
至于奶奶会不会告诉母亲,那就是她们婆媳之间的事了。
不过谈晓兰觉得,奶奶估计是不会说的。
老太太接过信和银票,问谈晓兰:“这是?”
谈晓兰就把商行内部出来点事,少东家身边的那些人都需要隐藏行踪的事说了。
老太太看过信,问:“信上也没说银票的事呀?”
谈晓兰:“爹爹应该是担心这封信再丢了,所以没在信中提,我听说这次送信,是商行少东家身边得力的人,所以父亲才这么相信他。”
老太太觉得有道理,看着手里四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叹了口气,说:“银子不重要,只要人没事就好。”
谈晓兰就笑:“爹爹不但没事,还送回来了银票,这下咱们都放心了。”
老太太也笑了,当初谈思立走的时候,带走的银票还有现银一共二百多两,现在翻倍的送回来了,人也是安全的,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至于商行的事,最差就是少东家失了势,儿子在商行里待不下去,但是和平安比起来,一份差事算得了什么呢!
谈晓兰把信和银票都给了祖母,回到自己屋里,先把爹爹给的巨额零花钱放好,然后才去洗了手。
回屋涂抹手脂的时候,对着镜子照了照,镜子中的女孩肤若凝脂眉眼开朗。
谈晓兰忍不住对着镜子笑了,爹爹好好的,可真好呀!
抹好手脂,整理了一下仪表,又照了照镜子,才从屋里出来,和家人打了声招呼,就去镇上买东西去了……
今天不是上洋镇开集的日子,又是下午,所以街上并没有太多人。
好在卖肉食的大多都开了铺子,谈晓兰先到买鱼的那里挑了一条最大的,这个时辰过来,四五斤的鱼不用想了,最大的也才三斤多。
先付了钱,让老板给留着,等走到时候再帮忙给收拾了。
然后再去猪肉铺,羊肉也不用想了,冬日羊肉销量大,羊肉铺的羊还没宰杀好,就已经被围着的人给预订完了。
所以爹爹回来一趟,商行里不对外说,自己也绝对能保住秘密,爹爹的踪迹就不会流露漏出去。
谈晓兰最后说:“您不回家,那就给祖母写一封信吧。”
这个谈思立早有准备,拿出来提前写好的信,交给了谈晓兰,嘱咐道:“这封信只让你奶奶知道,对外就说从商行里得到的消息,说我一切都好。”
谈晓兰表示明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父亲的行踪不被泄露。
谈思立又拿出几张银票,把其中一张和其它的分开,先递给谈晓兰:“这是给你的零花钱。”
再把剩下的银票放在她面前:“这些回家交给你奶奶,就说是送信的人给稍回来的。”
谈晓兰手里是一百两银子面额的银票,桌子上是同样面额的四张,一共五百两。
看着这些银票,谈晓兰鼻子又开始发酸了。
她把手中的那张银票又递回去:“我不要,您出门在外,手底下一定要有银子傍身才行。”
谈思立欣慰的揉了揉闺女的头:“放心吧,爹爹手里还有。”
谈晓兰不放心:“宽裕一些总是好的。”
谈思立就笑:“不差你这一点,快收起来吧。”
谈晓兰手里拿着轻飘飘的银票,心里却沉甸甸的,这都是爹爹拿命换来的!
谈思立又揉了揉闺女的头,“回去吧,把信拿给你奶奶,别告诉她我回来过,只要我没有出现,家里就是安全的。”
谈晓兰使劲点了点头:“爹爹放心,家里有我,你在外面要保护好自己,我们都等着你回家呢!”
谈思立说了声:“好”
然后又轻声说了句:“去吧。”
……
第029章
谈晓兰回到待客厅的屏风后面, 打开爹爹让自己转交给祖母的信,先看了一遍。
信上开头是对祖母的问安,然后就写了没有收到家里的回信, 问前几次写的信家里是不是没有收到。
谈晓兰看到这里扑哧一声就笑了,自语道:“爹爹这段话,一下子就把老太太的担心给抹平了。”
垂眸继续往下看,迟迟未归的原因, 是躲避洪水时少东家摔伤了腿,现在还不能回家, 是因为少东家几个月未归, 商行内部出了点事, 为了梳理商行内部的人员, 他们这一行的行踪需要保密, 然后是让家里也尽量保密。
最后写了, 儿安, 勿念。
谈晓兰呼出一口气, 爹爹的这封信, 绝对能把老太太的担心给抚平了。
谈晓兰收了信, 从商行待客厅出来,王氏和高昌茂都在门口等着呢,谈晓兰降低了声音, 却满是欢愉的对两人说:“郑叔有我爹爹有消息了,他好好的没事,我要赶紧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奶奶, 所以咱们今天都能早点回去了。”
因为刚才万川商行的伙计, 找谈晓兰的时候就说了先别声张,王氏和高昌茂也明白那么大的喜事, 谈晓兰为什么要压低声音。
听完确切消息,王氏他们也替谈晓兰高兴,都连声给她道喜。
谈晓兰说着多谢,让王氏回家,自己也没回绣庄后院,直接和高昌茂去了坐车的地方。
她早早的坐上了回家的牛车,却不知道渡口停船处,有人正到处寻找她的身影。
直到确定她不在这里,好几天没来渡口的宴泽川,才收回了寻找的视线,一心关注货物上船的情况。
他在关注货物,却不知在另一艘船上,也有人正在关注着他。
娄剑明见自家主子看着船下面,从漫不经心到认真,他也忍不住跟着往下看。
然后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已经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中的人。
遇到再危险的事都没紧张过的人,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转身问身边的主子:“爷,要不要派人去打听一下?”
被他尊称为‘爷’的男子,三十来岁的年纪,穿着虽然低调,却难掩周身矜贵气质。
听娄剑明问,权衡了一会,才道:“小心一点,不要暴露踪迹。”
娄剑明应了声:“是”,就退了下去。
矜贵男子却看着船下的人,久久不能回神。
……
谈晓兰回到家,妹妹谈晓菊正在院子里做绒花。
见谈晓兰那么早就回来了,忍不住问:“姐姐今天怎么那么早?”
谈晓兰没说为什么,只问她:“奶奶和母亲呢?”
谈晓菊:“奶奶去隔壁借鞋样子去了,母亲在后院里收拾鸡圈呢。”
现在谈晓菊做绒花的技术已经很好,谈晓兰帮她和渡口的首饰店谈好了价钱,每日都有销售,家里的活自然的就又回到了何氏手里。
说完,谈晓菊又问她怎么那么早就回来了。
谈晓兰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笑容,“爹爹有消息了!”
谈晓菊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有点不敢相信的又问了一遍:“真的?”
谈晓兰想到爹爹的行踪需要隐藏,又交待道:“郑叔告诉我的,你快去叫奶奶回来,不过记得先别告诉她,就说你有个颜色配的不好,让她帮你看看,我先去后院找母亲。”
谈晓菊连声应着,就跑了出去。
等家人都回来,谈晓兰才说了父亲的消息,祖母激动的一边擦泪,一边问:“你爹他现在到底在哪?”
谈晓兰就说:“郑叔说,爹爹一直都和商行的少东家在一块,少东家的腿摔伤了,不易挪动,其实之前爹爹给家里写了好几封信,一直没收到回信,现在少东家的腿好了一些,换了地方养伤,爹爹这才通过商行传来了消息。”
祖母和何氏听着,先是笑,然后又都忍不住掉起来眼泪。
祖母忍住眼泪,先是感谢了一遍各方神佛,然后再骂一遍之前送信的,骂完了又开始掉眼泪。
谈晓兰也红着眼眶劝她:“爹爹有消息了是好事,您就不要再掉泪了。”
祖母擦着眼泪,说:“我是高兴的,是高兴的。”
终于都止住了泪,老太太就对何氏说:“咱们每月初一十五都上香,求神佛保佑思立平安,现在他有消息了,咱们理该上个供才是!”
何氏应着说:“应该的。”
然后又道:“把家里的公鸡杀一只,蔬菜也不缺,只是没有鱼和肉。”
谈晓兰就说:“我去买,母亲先把家里有的收拾好了就行。”
何氏连声应着:“好”
带着谈晓菊就出去了。
等她们出去了,谈晓兰才拿出爹爹给祖母的信和银票。
经过上次何氏兄弟借钱的事,谈晓兰觉得这种银钱上的事,还是单独交给奶奶比较好,更何况爹爹说的是交给奶奶。
至于奶奶会不会告诉母亲,那就是她们婆媳之间的事了。
不过谈晓兰觉得,奶奶估计是不会说的。
老太太接过信和银票,问谈晓兰:“这是?”
谈晓兰就把商行内部出来点事,少东家身边的那些人都需要隐藏行踪的事说了。
老太太看过信,问:“信上也没说银票的事呀?”
谈晓兰:“爹爹应该是担心这封信再丢了,所以没在信中提,我听说这次送信,是商行少东家身边得力的人,所以父亲才这么相信他。”
老太太觉得有道理,看着手里四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叹了口气,说:“银子不重要,只要人没事就好。”
谈晓兰就笑:“爹爹不但没事,还送回来了银票,这下咱们都放心了。”
老太太也笑了,当初谈思立走的时候,带走的银票还有现银一共二百多两,现在翻倍的送回来了,人也是安全的,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至于商行的事,最差就是少东家失了势,儿子在商行里待不下去,但是和平安比起来,一份差事算得了什么呢!
谈晓兰把信和银票都给了祖母,回到自己屋里,先把爹爹给的巨额零花钱放好,然后才去洗了手。
回屋涂抹手脂的时候,对着镜子照了照,镜子中的女孩肤若凝脂眉眼开朗。
谈晓兰忍不住对着镜子笑了,爹爹好好的,可真好呀!
抹好手脂,整理了一下仪表,又照了照镜子,才从屋里出来,和家人打了声招呼,就去镇上买东西去了……
今天不是上洋镇开集的日子,又是下午,所以街上并没有太多人。
好在卖肉食的大多都开了铺子,谈晓兰先到买鱼的那里挑了一条最大的,这个时辰过来,四五斤的鱼不用想了,最大的也才三斤多。
先付了钱,让老板给留着,等走到时候再帮忙给收拾了。
然后再去猪肉铺,羊肉也不用想了,冬日羊肉销量大,羊肉铺的羊还没宰杀好,就已经被围着的人给预订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