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前世她身体不好,不能多动,在家里就喜欢做手工。
  现代人如果喜欢刺绣,大部分人是做不好的,但是如果喜欢做绒花,买齐东西后一部分人还是能做出不错的成品。
  谈晓兰就属于能做出来的那一波,而且还做的不错。
  到时候穿上出门的衣服,戴上自己做的优质绒花,再配上几个小钗小簪,在上洋镇这个地方,可以算是顶顶出彩的了。
  她要的东西很快就被拿了过来,谈晓兰付了账,就对郑启杨说:“郑叔,你在奶奶和婶子那里替我道个不是,今天就不去给她们请安了,等下次来了,我再去家里叨扰。”
  郑启杨知道宋富仁急着回去,也就不再出言留她,只让她下次一定要去家里,最后又拿出一些吃用的东西给谈晓兰。
  谈晓兰推辞不得,最后只能收下。
  回到油料门店,二舅正在里和门店掌柜的算账,谈晓兰就在门口等着。
  这一块聚集了各大商行,还有几家酒楼,虽没有摆摊的那边热闹,但是客户却都是大客户。
  船家和大户人家跟船的管事的,都是在这些商行里补充物资,船家补了物资,大多都直接回船上去了。
  而跟船的管事,身边都跟个帮闲的,一路给他们介绍各个商行在本地的优劣势。
  谈晓兰想想自己准备做的事,不就是帮闲的业务范围吗!
  回去的路上,谈晓兰还想着在渡口看到的情况。
  船舶靠岸,只要不是终点是上洋镇的船舶,从船上下来的,基本上都是男性。
  在这个时代,哪怕男女大防并不严重,出门在外的女眷,如果想下船活动,也更愿意找女性为她们引路介绍,这个客户定位,好歹算是比渡口这边做习惯的帮闲,有点性别上的优势。
  不过相较于客户问题,谈晓兰现在最需要做的,除了包装自己以外,就是尽快的熟悉渡口的情况,要做到对渡口的物品、酒楼、人文、都了如指掌才行。
  ……
  回到外婆家,一家子人都紧着关心谈晓兰的身体情况。
  虽然确实有点疲惫,但谈晓兰只说:“就在渡口集市上转了一圈,那些商铺都没转,根本不累。”
  外婆道:“虽说没走多少路,在牛车上坐两个来回也是累的,赶紧回屋歇着吧,吃饭的时候再叫你。”
  谈晓兰应了,就拿着了买的做绒花的材料,回了自己屋。
  她这些天其实恢复的很快,从家里来的时候,当时只走到村口就觉得累了,今天在渡口转了一圈,再坐牛车回来才觉出疲惫。
  现在是午时初,也就是刚十一点,谈晓兰原本是想躺床上睡一会的,不过想到舅娘已经开始做饭了,她干脆坐在桌子前面摆弄丝线。
  谈晓兰准备先做几朵小绒花试试手,然后再给外婆和舅娘她们每人做一个绒花。
  至于表嫂和宋欣怡的,她准备下次来的时候再做。
  其实给家里所有女性都做了再回去也不迟,只是谈晓兰想让宋欣怡多难受几天,这才决定下次再给她做。
  为了不显得特意不给她做,所以也只能委屈表嫂也等到下次了。
  先把买来的丝线按着色系分好类,然后再根据给每个绒花的不同来配色。
  刚配好颜色,外面就传来了开饭的声音。
  还未到饭厅,谈晓兰就闻到一股鲜香的鸡肉味道,深吸一口气,陶醉的说了声:“好香呀!”
  大舅娘笑她:“还在这里耽搁什么,赶紧去吃呀!”
  谈晓兰就赶紧净了手,颠颠的跑进了饭厅。
  桌上饭菜已经盛好,今日的菜品,除了应季的蔬菜,还有一大盆鸡肉,每人面前盛了一碗鲜美的鸡汤。
  谈晓兰刚坐下,外婆就开始夸了,“你们喝喝今天的红枣炖鸡,是不是比之前做的都好喝?”
  家里人自然都捧场,说今天的红枣炖鸡确实好。
  然后外婆就道:“是因为今天用的红枣好!这是兰儿在渡口看了不知道多少家才选中的!”
  谈晓兰:“……!外婆,红枣是二舅买的。”
  外婆哼了一声,才道:“他一个月去多少次渡口,之前怎么就没想过去市场里转转,要不是你去,他能买到这样又好又便宜的干枣!”
  这个谈晓兰真不能居功,正准备替二舅辩解,二舅娘却也说:“娘说的对,咱们不经常去渡口,不知道摊位上能淘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也就算了,富仁他每月去那么多次,也不知道去转一转!”
  外婆就说:“对!”
  然后她们婆媳俩就开启了对儿子,丈夫的吐槽。
  二舅的店铺离家近,他和二舅娘都是替换着回家吃饭,今天二舅卸了货就留在店里了,二舅娘先回来吃饭。
  谈晓兰原本还想替不在现场的二舅说话,但是看她们婆媳吐槽的那么和谐,干脆专心吃饭。
  ……
  第010章
  下午谈晓兰还是先睡了一会,睡醒后才起来做绒花。
  她的屋子虽然不怎么住,不过大舅娘还是给她准备了一整套做绣活的东西,现在要做绒花,正好不用操心工具不凑手。
  只是屋里没有熨斗,谈晓兰又去大舅娘屋里拿了熨斗。
  梁氏不知她是为了做绒花,只以为是要熨衣服,叮嘱她仔细别烫到自己,其他的就没有多问。
  谈晓兰也不多说,先保密,做好了给她们一个惊喜。
  回到自己屋里,谈晓兰先拿出练手的材料,准备先做几个和自己新衣服搭配的小绒花。
  把配好分好的丝线夹在光滑的木板上,然后梳线,梳线的过程,就是用刷子从上到下一遍又一遍的梳理,梳几下,还要给丝线加湿,避免产生静电丝线乱飞。
  前世谈晓兰做绒花的时候,都是用喷壶往丝线上喷蚕丝柔顺剂,现在只能隔一会打湿一次刷子,再继续梳线。
  梳理好丝线,下一步就是用夹板烫一下,给梳理好的丝线定型,可惜在这个时代没有电,更没有用电带动的夹板。
  好在还有熨斗,虽然麻烦点,但效果和用夹板烫也不差什么,毕竟这个工艺原本就是如此。
  线弄好了,该上铜丝了。
  先根据要做的绒花的大小,来定铜丝的长短。
  剪好后,把铜丝对折拧劲,都弄好了,上到丝线上,另一边再拧上劲,调整好距离,接着再上下一根……
  拴好的绒花线用大剪刀一条条的剪好,就可以滚绒了。
  谈晓兰找出来个不怎么用的木制长条木制镇纸,把剪好的绒条放在准备好的厚木板上,用镇纸压在绒条一端的铜丝上,开始往前推着滚绒。
  镇纸往前推搓,原本平整的绒条转起了圈,然后就像被淋湿的羽毛一样,变成了一缕一缕的,再推搓一下,丝缕被分开,再搓几下,绒条终于变成了毛茸茸的。
  用剪刀把两端剪出来尖,绒条就做好了。
  一直低着头做活,谈晓兰先起来活动了一会,毕竟身体是最重要的,万一得了颈椎病,以后可就受大罪了!
  活动完,才重新坐下,把绒条分成了三份,每份是两朵小花的量。
  一份剪了一端的铜丝,放在一边,一份两端铜丝拧一块,就变成了一个小绒球,最后一份先做成小绒球,然后用熨斗熨平,用一个大点的珠子压出弧度,就做成了小花瓣。
  谈晓兰给剪了一端铜丝的绒条,配了红色的花心,小绒球配了淡粉色的花心。
  做成花瓣的那朵,就拿出来以前存下的打好孔的小珠子,用铜线穿了再缠上丝线,珠子花蕊就做好了。
  花朵做好了,谈晓兰又重新弄线,做了几片叶子。
  叶子做好,剪成不同的造型,用丝线分别缠在做好的花朵外面,最后再固定在空钗上面,六朵核桃大小的小绒花就做好了。
  谈晓兰照着镜子把三款绒花都试了个遍,感觉美的自己都要心动了。
  依依不舍的把绒花取下来,小心的收好,避免宋欣怡看到了,要不然这次就得给她了。
  收好绒花,院子里传来了表哥的声音,谈晓兰隔着窗子喊他:“哥你回来了。”
  宋晨文一边洗手一边问她:“今天去渡口还好吧?”
  谈晓兰从屋里出来,道:“没事,挺好的。”
  宋晨文,“没事就好,身子刚好了,还是得注意一段时间。”
  谈晓兰昨天就被他啰嗦了无数遍,都有些烦了:“我知道了,你都说了多少次了!”
  宋晨文隔空弹了她一下,“换个人我才懒得管。”
  谈晓兰熟练的避开他弹过来的水珠,坐在一旁的凳子上,问他:“哥,今天学堂里又发生了什么稀罕事?”
  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谈晓兰就靠表哥学堂里的两个奇葩带来欢乐了。
  宋晨文没说学堂的事,却把手伸了出来:“先把今天练的字拿出来我看看。”
  谈晓兰:……最讨厌检查作业了,而且还是在没有写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