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只可惜有些人再如何低调,人群中一坐,依旧是最亮眼的存在。
这未央宫内的众朝臣们当日在吴王府婚宴上曾与姜玉烟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便惊为天人。今日再见,美人一袭宫装华丽高贵,衬托得她比从前更加艳丽,那明显比周围亮出两个度的肤色更是显眼,令满厅黯然失色。
皇子们也陆续就坐,纷纷把目光投射过来。
六皇子尤其欢喜,乍一见到姜玉烟,小脸就笑成了圆乎乎的包子,径直离了席扑到她怀里叫唤,“婶娘!婶娘!”
宫人们着急忙慌地劝哄,“哎唷我的小殿下,快回座儿吧~”
姜玉烟也不敢大声言语,悄声道:“小殿下,你先回去坐好,回头你来吴王府,我领你去玩儿!”
六皇子这才嘟着嘴不情不愿地回了自己座位。
没一会儿,有太监尖锐的传报声响起。
“陛下圣临!皇后娘娘,嘉贵妃娘娘驾到!”
“三公主驾到!”
整个宴会厅顿时一片肃穆。
姜玉烟连忙和众人离席半步,跪倒一片。
只见一片明黄的衣角从眼前飘过,接着一道淳厚的男声随之响起,“众爱卿平身。”
姜玉烟这才规矩地爬起来坐回座位上。只是上首却有视线投来,叫她紧张得手心微湿。
“今日是除夕,朕与诸位同乐,众爱卿随意些便可。” 上首的男声温和说道。
“是!谢陛下!” 众人齐齐回应。
眼见圣上已先行执筷,众人也纷纷开动。
姜玉烟正待享用这古代的御膳,就听到上首的天子问话。
“王叔,哪位是你儿媳姜氏?”
盛元帝刚进来时就发现了这女子,虽然一直垂着头,却能看出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
既被点了名,姜玉烟出列跪倒,拜道:“臣妇姜氏,拜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无疆。”
礼仪得体,无懈可击。
“抬起头来…….”
盛元帝看着她白皙的额头便想一窥全貌,下一秒就从心所欲地这般吩咐了。
姜玉烟恭顺地缓缓抬头,神色平静。
而盛元帝几乎是愣在了那里,久久未曾言语。
第50章 除夕交锋
雪肤黑发,仙姿玉骨,倾国倾城!
盛元帝藏在明黄色龙袍下的手指微微蜷起,心内震撼。
当年嘉贵妃号称大月第一美人,如今看来亦远远不及眼前美色。
见皇帝愣神。上头嘉贵妃的脸色已经肉眼可见地黑了;三公主谢思琪也认出了来人,一脸嫉恨;只有华皇后脸上挂着一股无法揣摩的笑意。
姜玉烟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不动声色。
“咳咳….” 盛元帝以手掩唇,“姜氏胸有大才,更有悲天悯人之心,朕前些时日公布的北门五议便是出自姜氏的手书。
朕当日封了姜氏一个从六品宜人,如今也是朕的堂弟媳了,便补你一个新婚贺礼,赐三品淑人吧!”
“臣妇谢陛下深恩!” 姜玉烟再次叩拜。
升官自然高兴但膝盖不行了,眼见腿都要跪麻了,盛元帝一挥手,姜玉烟顿时如蒙大赦,赶紧回座位坐好。
堂下大臣听闻皆议论纷纷,身为男子对这北门五议自然是拍手叫好,如今得知竟然是出自这清丽绝俗的女子之手,钦佩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这天之后,北门五议就变成了众所周知的姜夫人五议,让姜玉烟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高潮。而京城的第一次贤夫人选举也是姜玉烟高票通过。
但当下也有人不满,宝月公主谢思琪冷笑道:“她一个村妇如何能有这般见地?难道不是皇叔公向父皇递的折子?倒想将功劳揽给儿媳……..”
吴王连忙出列道:“陛下圣明!我一弄花逗鸟的闲人哪有这般想法,条条框框皆是姜氏在云洲的所遇所感。一查便知。”
盛元帝点点头,“圣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姜氏虽出身乡野,但善思好思,见识不凡!”
“父皇!” 谢思琪撅起嘴,颇为不满。
盛元帝皱着眉看了她一眼,不知他这女儿何时与这姜氏有了龃龉,只好用眼神示意她安静。
姜玉烟也颇为费解,当初的那件事竟能让她记恨至今吗?说到底秦商羽才是受害者吧。
抬眸瞅了一眼,姜玉烟发现谢思琪的座位尚且在诸位皇子之上,可见荣宠之盛。若是存心与自己作对,只怕日后要多加提防了。
正胡思乱想着,下首一女子已盈盈跪拜于地,道:“启禀陛下,公主有此疑问或也是诸位大人与百姓之疑问,若姜夫人能证明北门五议确实出于自己的手书,当可令我等心悦诚服。”
姜玉烟心想这谁啊,一副塌鼻孔大嘴巴,长得丑还爱现。
谢景煜小声给她解了惑,“这是礼部侍郎之女李如云,素有这京城第一才女之称。”
“呵呵。” 姜玉烟勾了勾唇,就这智商,宫斗戏恐怕都走不过三集。
当即朗声道:“陛下,臣女幼时常听家父云,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我昔日手书不过是为了百姓民生,至于诸位心悦不悦,诚不诚服我并不在意,况且,陛下皆已夸我‘胸有大才,见识不凡’,李小姐仍有此惑,莫不是对陛下所言也并非十分的信服呢?”
一番话说得厅内鸦雀无声。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好!” 右丞相华书澜听了姜玉烟一番振聋发聩的发言几乎当场站了起来,带头拍手叫好,“好!好啊!姜淑人果真见识无双!”
那大理寺少卿郑少朴也适时起身赞了句,“姜夫人做事不为名利,是至诚之人。”
礼部侍郎却是受到了惊吓,一身冷汗濡湿。
这姜氏的嘴巴太厉害了,她既说得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又怎是泛泛之辈,何须证明自己?后半句却又给自己女儿扣上个不敬陛下的大帽子。
礼部侍郎战战兢兢地抖着腿跪下,“小女无知,出言无状,望陛下莫怪,姜淑人莫怪!”
那李如云亦吓得腿软,跟着跪倒久久不敢抬头,她本想附和下三公主,谁知那女子竟如此能言善辩?
盛元帝看着这暗流涌动,对这女子的聪慧,睿智更加欣赏。再看那所谓的名门贵女,脑子仿如草包,一句话就叫人堵得说不出话来。
盛元帝暗自叹息,若是再早些年月,或许皇后她也可担得………只可惜……
遂不甚愉悦地一摆手,“起来吧,都说童言才无忌,李大人回去还需好好教养才是。”
一番话说得不甚客气,叫李如云羞得满脸通红,求救似的偷偷瞟向宝月公主。
谢思琪眼珠子转了转,道:“父皇,李小姐无心之失,说错了话,不如就让她表演个节目作罚吧。”
说罢向李如云使了个眼色。
“准~” 盛元帝挥挥手。
才艺表演是历年来除夕宴的常规节目。京中的贵公子和贵女们若有幸得了表演的机会,互相看对眼,也时常会有陛下当场赐婚的美事。
“听说李如云善书,善诗。” 谢景煜用扇子掩过,小声说道。
只见宫人们抬来书案笔墨,李如云拘谨道:“陛下,我且以这除夕良夜为题作诗一首,祝愿陛下、娘娘福寿延绵。”
“除夕约去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堂,道是来年风景好,千红万紫报春光。”
李如云一边写,宫人们一边念。待成,有宫人将那竖轴高高挂起,展示给众人。
厅内顿时响起一片称赞之声。
“李小姐好才华!”
“字好!诗也好!”
大月国女子读书少,如此诗作在女子中确实出色,众人皆给面子地喝了声好。也有一些儿郎的眼神热切地看过来。
李如云不甚白皙的脸蛋此刻红了些,脖子却扬得高高的,刚刚的郁气一扫而空。
上头的嘉贵妃此时娇媚地开了口,“陛下,一人作诗有何意思,姜氏既有大才,不如令她与李小姐比试一番,我也好添个彩头,给大家图个乐。您说如何?”
盛元帝眉头微皱,这姜氏虽然口齿伶俐,胸有韬略,却不知这才情如何,遂温和道:“这………..姜氏你可愿意?”
姜玉烟察觉到嘉贵妃的来者不善,十分莫名。她本想乖乖当个背景板,但似乎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并未做什么,就惹人如此嫉恨,还装什么包子呢?
起身温柔含笑道:“陛下,我是您亲封的三品淑人,虽不在朝廷上挂职,也算是陛下的臣下,我岂能自降身份做那娱人,图乐子的事情?传出去我大月国的朝臣可不成了戏子了?”
这一通帽子扣的,盛元帝一愣。三品命妇也有进言论政的权利,可不就是半个大臣嘛。从未见过如此思维敏捷的女子!
嘉贵妃的脸色沉了下来,姜玉烟这是完全不给她面子了。那李如云更是恼怒,这岂非说她是那娱人的戏子!
盛元帝刚想说算了,就听下首的女子盈盈一笑。
这未央宫内的众朝臣们当日在吴王府婚宴上曾与姜玉烟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便惊为天人。今日再见,美人一袭宫装华丽高贵,衬托得她比从前更加艳丽,那明显比周围亮出两个度的肤色更是显眼,令满厅黯然失色。
皇子们也陆续就坐,纷纷把目光投射过来。
六皇子尤其欢喜,乍一见到姜玉烟,小脸就笑成了圆乎乎的包子,径直离了席扑到她怀里叫唤,“婶娘!婶娘!”
宫人们着急忙慌地劝哄,“哎唷我的小殿下,快回座儿吧~”
姜玉烟也不敢大声言语,悄声道:“小殿下,你先回去坐好,回头你来吴王府,我领你去玩儿!”
六皇子这才嘟着嘴不情不愿地回了自己座位。
没一会儿,有太监尖锐的传报声响起。
“陛下圣临!皇后娘娘,嘉贵妃娘娘驾到!”
“三公主驾到!”
整个宴会厅顿时一片肃穆。
姜玉烟连忙和众人离席半步,跪倒一片。
只见一片明黄的衣角从眼前飘过,接着一道淳厚的男声随之响起,“众爱卿平身。”
姜玉烟这才规矩地爬起来坐回座位上。只是上首却有视线投来,叫她紧张得手心微湿。
“今日是除夕,朕与诸位同乐,众爱卿随意些便可。” 上首的男声温和说道。
“是!谢陛下!” 众人齐齐回应。
眼见圣上已先行执筷,众人也纷纷开动。
姜玉烟正待享用这古代的御膳,就听到上首的天子问话。
“王叔,哪位是你儿媳姜氏?”
盛元帝刚进来时就发现了这女子,虽然一直垂着头,却能看出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
既被点了名,姜玉烟出列跪倒,拜道:“臣妇姜氏,拜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无疆。”
礼仪得体,无懈可击。
“抬起头来…….”
盛元帝看着她白皙的额头便想一窥全貌,下一秒就从心所欲地这般吩咐了。
姜玉烟恭顺地缓缓抬头,神色平静。
而盛元帝几乎是愣在了那里,久久未曾言语。
第50章 除夕交锋
雪肤黑发,仙姿玉骨,倾国倾城!
盛元帝藏在明黄色龙袍下的手指微微蜷起,心内震撼。
当年嘉贵妃号称大月第一美人,如今看来亦远远不及眼前美色。
见皇帝愣神。上头嘉贵妃的脸色已经肉眼可见地黑了;三公主谢思琪也认出了来人,一脸嫉恨;只有华皇后脸上挂着一股无法揣摩的笑意。
姜玉烟将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不动声色。
“咳咳….” 盛元帝以手掩唇,“姜氏胸有大才,更有悲天悯人之心,朕前些时日公布的北门五议便是出自姜氏的手书。
朕当日封了姜氏一个从六品宜人,如今也是朕的堂弟媳了,便补你一个新婚贺礼,赐三品淑人吧!”
“臣妇谢陛下深恩!” 姜玉烟再次叩拜。
升官自然高兴但膝盖不行了,眼见腿都要跪麻了,盛元帝一挥手,姜玉烟顿时如蒙大赦,赶紧回座位坐好。
堂下大臣听闻皆议论纷纷,身为男子对这北门五议自然是拍手叫好,如今得知竟然是出自这清丽绝俗的女子之手,钦佩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这天之后,北门五议就变成了众所周知的姜夫人五议,让姜玉烟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高潮。而京城的第一次贤夫人选举也是姜玉烟高票通过。
但当下也有人不满,宝月公主谢思琪冷笑道:“她一个村妇如何能有这般见地?难道不是皇叔公向父皇递的折子?倒想将功劳揽给儿媳……..”
吴王连忙出列道:“陛下圣明!我一弄花逗鸟的闲人哪有这般想法,条条框框皆是姜氏在云洲的所遇所感。一查便知。”
盛元帝点点头,“圣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姜氏虽出身乡野,但善思好思,见识不凡!”
“父皇!” 谢思琪撅起嘴,颇为不满。
盛元帝皱着眉看了她一眼,不知他这女儿何时与这姜氏有了龃龉,只好用眼神示意她安静。
姜玉烟也颇为费解,当初的那件事竟能让她记恨至今吗?说到底秦商羽才是受害者吧。
抬眸瞅了一眼,姜玉烟发现谢思琪的座位尚且在诸位皇子之上,可见荣宠之盛。若是存心与自己作对,只怕日后要多加提防了。
正胡思乱想着,下首一女子已盈盈跪拜于地,道:“启禀陛下,公主有此疑问或也是诸位大人与百姓之疑问,若姜夫人能证明北门五议确实出于自己的手书,当可令我等心悦诚服。”
姜玉烟心想这谁啊,一副塌鼻孔大嘴巴,长得丑还爱现。
谢景煜小声给她解了惑,“这是礼部侍郎之女李如云,素有这京城第一才女之称。”
“呵呵。” 姜玉烟勾了勾唇,就这智商,宫斗戏恐怕都走不过三集。
当即朗声道:“陛下,臣女幼时常听家父云,国家兴旺,匹夫有责。我昔日手书不过是为了百姓民生,至于诸位心悦不悦,诚不诚服我并不在意,况且,陛下皆已夸我‘胸有大才,见识不凡’,李小姐仍有此惑,莫不是对陛下所言也并非十分的信服呢?”
一番话说得厅内鸦雀无声。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好!” 右丞相华书澜听了姜玉烟一番振聋发聩的发言几乎当场站了起来,带头拍手叫好,“好!好啊!姜淑人果真见识无双!”
那大理寺少卿郑少朴也适时起身赞了句,“姜夫人做事不为名利,是至诚之人。”
礼部侍郎却是受到了惊吓,一身冷汗濡湿。
这姜氏的嘴巴太厉害了,她既说得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又怎是泛泛之辈,何须证明自己?后半句却又给自己女儿扣上个不敬陛下的大帽子。
礼部侍郎战战兢兢地抖着腿跪下,“小女无知,出言无状,望陛下莫怪,姜淑人莫怪!”
那李如云亦吓得腿软,跟着跪倒久久不敢抬头,她本想附和下三公主,谁知那女子竟如此能言善辩?
盛元帝看着这暗流涌动,对这女子的聪慧,睿智更加欣赏。再看那所谓的名门贵女,脑子仿如草包,一句话就叫人堵得说不出话来。
盛元帝暗自叹息,若是再早些年月,或许皇后她也可担得………只可惜……
遂不甚愉悦地一摆手,“起来吧,都说童言才无忌,李大人回去还需好好教养才是。”
一番话说得不甚客气,叫李如云羞得满脸通红,求救似的偷偷瞟向宝月公主。
谢思琪眼珠子转了转,道:“父皇,李小姐无心之失,说错了话,不如就让她表演个节目作罚吧。”
说罢向李如云使了个眼色。
“准~” 盛元帝挥挥手。
才艺表演是历年来除夕宴的常规节目。京中的贵公子和贵女们若有幸得了表演的机会,互相看对眼,也时常会有陛下当场赐婚的美事。
“听说李如云善书,善诗。” 谢景煜用扇子掩过,小声说道。
只见宫人们抬来书案笔墨,李如云拘谨道:“陛下,我且以这除夕良夜为题作诗一首,祝愿陛下、娘娘福寿延绵。”
“除夕约去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堂,道是来年风景好,千红万紫报春光。”
李如云一边写,宫人们一边念。待成,有宫人将那竖轴高高挂起,展示给众人。
厅内顿时响起一片称赞之声。
“李小姐好才华!”
“字好!诗也好!”
大月国女子读书少,如此诗作在女子中确实出色,众人皆给面子地喝了声好。也有一些儿郎的眼神热切地看过来。
李如云不甚白皙的脸蛋此刻红了些,脖子却扬得高高的,刚刚的郁气一扫而空。
上头的嘉贵妃此时娇媚地开了口,“陛下,一人作诗有何意思,姜氏既有大才,不如令她与李小姐比试一番,我也好添个彩头,给大家图个乐。您说如何?”
盛元帝眉头微皱,这姜氏虽然口齿伶俐,胸有韬略,却不知这才情如何,遂温和道:“这………..姜氏你可愿意?”
姜玉烟察觉到嘉贵妃的来者不善,十分莫名。她本想乖乖当个背景板,但似乎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并未做什么,就惹人如此嫉恨,还装什么包子呢?
起身温柔含笑道:“陛下,我是您亲封的三品淑人,虽不在朝廷上挂职,也算是陛下的臣下,我岂能自降身份做那娱人,图乐子的事情?传出去我大月国的朝臣可不成了戏子了?”
这一通帽子扣的,盛元帝一愣。三品命妇也有进言论政的权利,可不就是半个大臣嘛。从未见过如此思维敏捷的女子!
嘉贵妃的脸色沉了下来,姜玉烟这是完全不给她面子了。那李如云更是恼怒,这岂非说她是那娱人的戏子!
盛元帝刚想说算了,就听下首的女子盈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