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萧元彦发现这姑娘毫不掩饰地打量自己,本来就不太好意思的脸皮更热了,不由地掩唇咳了一声。
“姑娘,你好些了吗?”
姜玉烟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确实不那么热了。便礼貌一笑,“好多了,谢谢公子!”
萧元彦被她明媚娇俏的笑容给晃了神,在心里说了无数个不用谢。他不知有多高兴。
“姑娘,我……”
“姜玉烟,我叫姜玉烟。”
“姜姑娘。”萧元彦的唇舌细细研磨着这三个字,吐出来又轻又缓。心里甜滋滋的。面上也爬上了蜜糖般的薄红。
姜玉烟从醒来时就发现了。萧元彦话不多,人高马大的却很容易害羞,动不动就脸红,这让姜玉烟越看越稀奇。她在现代从未见过如此腼腆的男人。此前的陌生感和疏离感都淡去一些。
“我很多事情都想不起来了…….”姜玉烟用了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借口淡去她的来历。“你能给我讲讲你家、清溪村或者大月国吗?”
第5章 大月国现行婚姻制度
萧元彦在床边坐下,像是不敢惊扰她,声音放得很轻,娓娓道来。
原来萧元彦的母亲也是富商家的小姐,亲生父亲更是北境武威将军。
当年与北方狄荣一战,敌方奸细潜入雁北城里放火抢劫,掳了不少城中百姓作为人质,其中更有数名女子。
他父亲萧珩投鼠忌器,为救出人质率亲兵偷袭敌营。为了给百姓逃命时间,将士以命拖住狄荣大部队,导致萧珩及三千将士战死,雁北城至此失守,城中百姓亦四处逃难。
直到后来朝中小将玉蘅将军率兵反抗才打退了狄荣,收复了雁北。
武威将军兵败战死,朝廷不予追究,萧元彦一家却也回不去雁北城了。
他的二弟在流矢中死去,母亲身体羸弱,逃亡过程中亦没能撑过去。三爹四爹皆失散不知所踪。
至于同胞长姐,在逃难至岐山时被不知名的山匪掳走。虽大月的女子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山匪粗暴,不知道长姐要吃些什么苦。
萧元彦在岐山逗留数日,数次打探,一无所获。最后只好随着二爹和幼弟隐居此地。
姜玉烟听着听着,就对什么父亲二爹三爹四爹倍感困惑。
萧元彦思量着姜玉烟可能是从更远的不知名国家或者不出世的隐世家族而来。否则无法解释她那套奇异的服装以及略显不协调的言谈举止,便细细地给她解惑。
大月国附近几个国家除了狄荣外都遭遇过几百年前的那场疫病,女子稀少。渐渐成了如今的一妻多夫制,朝廷也鼓励多夫多福。只有皇室为保骨血纯正而例外。
当今陛下除皇后外还可以有一个贵妃。皇子,亲王们则享有一夫一妻,若皇子妃或者亲王妃有其他夫君都需降为夫侍,服下绝子药。有继承希望的更不允许皇子妃纳夫侍。
姜玉烟听到一妻多夫制的时候就惊呆了,“那……那这里一个女子可以有几个夫君?”
“……女子年十五需婚配一夫,年十六需婚配三夫,年二十需婚配五夫。”
萧元彦看着眼前娇俏的女子,发现她对大月国一无所知,越发琢磨不透她的来历,但看她的容貌气度亦不像是狄荣人,只能等她以后愿意坦诚告知时再相询。
只是此时萧元彦想起了一个关键问题。“不知姜姑娘今年芳龄?”
问姑娘家年龄有些欠妥,但萧元彦突然严肃起来,像是有什么重要的考虑。
“十八岁。”姜玉烟回道。
“那姑娘可曾婚配?”萧元彦一急,站了起来,脱口而出。
意识到自己的冒失,又磕磕巴巴道:“姑娘,我……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朝廷……”萧元彦本就不善言辞,如今更是越发说不出这等只合非常相熟之人中间出现的话题。
“未曾…….”
姜玉烟想到刚刚萧元彦所说的婚姻法,问道:“我如今已经十八了,要是还未婚配该当如何呢?”
萧元彦没想到她年过十八尚未婚配,又是惊讶又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思量了片刻,认真道:“姜姑娘如今连身籍文凭都没有。但我朝对女子向来优待,所有州府都设有女子官学,由朝廷拨款抚养穷困潦倒或孤身无依的女子,到适龄时再给与婚配。姜姑娘如今已十八岁了,恐怕进入官学就会被相看五夫。”
官学的女子也会简单教导些技艺,学不会亦无甚要紧。这年头,绣花做衣服都是男人来,女子在家中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人苛责。
这官学原也是州府的一个敛财手段。州府的各家富户会提前送钱给知府,相看容貌美丽的女子并得到优先婚配权,越是出众的姑娘价钱越高。
女子囿于一方天地,受朝廷恩待,且进入官学便会受到严密保护,不正式婚配不予离开。所以几乎所有官学女子都会接受州府安排。待成家迁了户头后再娶些合心意的夫侍。
只是如今官学的女子也很少,大月国国力强盛,加上一般家庭人口众多,再苦不会苦了女子,沦落到此的女子自然是极少数。
萧元彦将这官学的弯弯绕绕隐晦地给姜玉烟讲了一遍。
姜玉烟听明白了,只是她如今是个黑户,在这个时代寸步难行。如何避免去官学,避免被强制婚配,以及如何在这个地方安家是她首要思考的问题。
“我可以不去官学吗?可有办法与我办下身份文籍?
萧元彦见她听了一遍便立马做出了判断并安排好了接下来的重要事宜,心中更是赞赏倾慕,道:“我与清溪村的里正有些交情,正好今夏洪山县发了山洪,我就说你是我从洪山县逃难而来的表妹,家人皆亡,户籍丢失,想投奔于我,落户在清溪村我家户头上。”
“到县衙里落户籍需要村里里正作担保,到时就说…就说你是我的未婚妻,再把你的年龄改到十五岁,女子有亲属可投奔,就能免去官学。只不过可能要多使些银子,避免县令令你本人到场。”
萧元彦说到未婚妻三个字的时候心尖儿都在发颤。透着丝丝缕缕隐晦的甜蜜。
姜玉烟不知道为什么要避免本人到场,揣测可能是因为自己并非真的洪山县人,萧元彦使银子也是避免麻烦吧。
其实是因为这些年孤身女子的投靠并不好办。往州府官学送人,上下都能得些好处,不过县衙是小头罢了。
寻常人的户籍办理只需县衙的户籍官就成。但女子的户籍办理会由县令亲自进行“貌阅”,就是登录户籍时查验年龄和相貌,记录肤色,身高和相貌特征,其实便是为了察看女子容貌评估价值。
萧元彦觉得姜玉烟的容貌委实太过惊人,到了县衙恐怕县令随便想个招就可以不予落户而向京城献人。届时他便再也不能见到她了。
想到这里萧元彦莫名生出很多不舍,心口像是被什么咬了一口的疼。某一刻他甚至不堪地想到:我就把她藏在这深山里和自己永远待在一起岂不更好?但看到她那双明亮的漆黑的总是含着水似的杏眼,又悄悄把这心思掐灭了。
姜玉烟听到“未婚妻”也皱了眉头,“这岂不是耽误了你?”
萧元彦默默看着她,心道:早在我把你背回来又亲自给你擦身后我这辈子就不会再娶别人了。是不能,也是不愿。哪怕无人知也无人晓。
他面上不显,道:“只不过是两家的口头约定,不是到县衙备案的婚书,作不得数的。”
姜玉烟听了点点头,“萧公子,那得使多少银子呢?”
“山里打猎时我曾救了里正家的二公子,他欠我一个人情,我给他五两银应该就成。至于县令那里,恐怕要二百两银。”
萧元彦也在琢磨,前年他运气好打到了一只大虫,府城里卖了七八百两银子,这些年倒也给自己和幼弟攒下一些财帛,不然以后谈何说亲?取出自己的那部分给她打点倒是绰绰有余。
姜玉烟对这个时代的银两没有概念,但如今自己身无分文。唯一可能值钱的东西…….她想起了她换衣服时放在一边的首饰。便拿起一对耳坠,有些不确定地问萧元彦:“我这里有两颗深海珍珠,不知道可当些银子吗?”
萧元彦刚发现她时就看到了她脖子上和耳垂上的珍珠首饰,莹莹发光,又大又亮,十分不凡。
这个时代河珠很少,所谓的海珠更是由蚌民以命换珠,价值连城,尤其是这么大的海珠。一颗可能价值千两以上。
萧元彦如实告知了姜玉烟,又劝道:“我手上还有些银两,给你办户籍足够了,这些首饰价值连城,你留着自己傍身。但是要收好,当心给贼人摸了去。”
“不不不,我怎么能用你的银两呢?得你救命之恩还如此照顾,若是再用你的银两我成什么人了?”
姜玉烟急道:“请你帮我把这两颗海珠卖了吧,正好办了户籍我可以去县里买个房子,再寻个工作……就是活计。”
她不知道这里的工作怎么说。
“姑娘,你好些了吗?”
姜玉烟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确实不那么热了。便礼貌一笑,“好多了,谢谢公子!”
萧元彦被她明媚娇俏的笑容给晃了神,在心里说了无数个不用谢。他不知有多高兴。
“姑娘,我……”
“姜玉烟,我叫姜玉烟。”
“姜姑娘。”萧元彦的唇舌细细研磨着这三个字,吐出来又轻又缓。心里甜滋滋的。面上也爬上了蜜糖般的薄红。
姜玉烟从醒来时就发现了。萧元彦话不多,人高马大的却很容易害羞,动不动就脸红,这让姜玉烟越看越稀奇。她在现代从未见过如此腼腆的男人。此前的陌生感和疏离感都淡去一些。
“我很多事情都想不起来了…….”姜玉烟用了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借口淡去她的来历。“你能给我讲讲你家、清溪村或者大月国吗?”
第5章 大月国现行婚姻制度
萧元彦在床边坐下,像是不敢惊扰她,声音放得很轻,娓娓道来。
原来萧元彦的母亲也是富商家的小姐,亲生父亲更是北境武威将军。
当年与北方狄荣一战,敌方奸细潜入雁北城里放火抢劫,掳了不少城中百姓作为人质,其中更有数名女子。
他父亲萧珩投鼠忌器,为救出人质率亲兵偷袭敌营。为了给百姓逃命时间,将士以命拖住狄荣大部队,导致萧珩及三千将士战死,雁北城至此失守,城中百姓亦四处逃难。
直到后来朝中小将玉蘅将军率兵反抗才打退了狄荣,收复了雁北。
武威将军兵败战死,朝廷不予追究,萧元彦一家却也回不去雁北城了。
他的二弟在流矢中死去,母亲身体羸弱,逃亡过程中亦没能撑过去。三爹四爹皆失散不知所踪。
至于同胞长姐,在逃难至岐山时被不知名的山匪掳走。虽大月的女子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但山匪粗暴,不知道长姐要吃些什么苦。
萧元彦在岐山逗留数日,数次打探,一无所获。最后只好随着二爹和幼弟隐居此地。
姜玉烟听着听着,就对什么父亲二爹三爹四爹倍感困惑。
萧元彦思量着姜玉烟可能是从更远的不知名国家或者不出世的隐世家族而来。否则无法解释她那套奇异的服装以及略显不协调的言谈举止,便细细地给她解惑。
大月国附近几个国家除了狄荣外都遭遇过几百年前的那场疫病,女子稀少。渐渐成了如今的一妻多夫制,朝廷也鼓励多夫多福。只有皇室为保骨血纯正而例外。
当今陛下除皇后外还可以有一个贵妃。皇子,亲王们则享有一夫一妻,若皇子妃或者亲王妃有其他夫君都需降为夫侍,服下绝子药。有继承希望的更不允许皇子妃纳夫侍。
姜玉烟听到一妻多夫制的时候就惊呆了,“那……那这里一个女子可以有几个夫君?”
“……女子年十五需婚配一夫,年十六需婚配三夫,年二十需婚配五夫。”
萧元彦看着眼前娇俏的女子,发现她对大月国一无所知,越发琢磨不透她的来历,但看她的容貌气度亦不像是狄荣人,只能等她以后愿意坦诚告知时再相询。
只是此时萧元彦想起了一个关键问题。“不知姜姑娘今年芳龄?”
问姑娘家年龄有些欠妥,但萧元彦突然严肃起来,像是有什么重要的考虑。
“十八岁。”姜玉烟回道。
“那姑娘可曾婚配?”萧元彦一急,站了起来,脱口而出。
意识到自己的冒失,又磕磕巴巴道:“姑娘,我……我没有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朝廷……”萧元彦本就不善言辞,如今更是越发说不出这等只合非常相熟之人中间出现的话题。
“未曾…….”
姜玉烟想到刚刚萧元彦所说的婚姻法,问道:“我如今已经十八了,要是还未婚配该当如何呢?”
萧元彦没想到她年过十八尚未婚配,又是惊讶又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思量了片刻,认真道:“姜姑娘如今连身籍文凭都没有。但我朝对女子向来优待,所有州府都设有女子官学,由朝廷拨款抚养穷困潦倒或孤身无依的女子,到适龄时再给与婚配。姜姑娘如今已十八岁了,恐怕进入官学就会被相看五夫。”
官学的女子也会简单教导些技艺,学不会亦无甚要紧。这年头,绣花做衣服都是男人来,女子在家中向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人苛责。
这官学原也是州府的一个敛财手段。州府的各家富户会提前送钱给知府,相看容貌美丽的女子并得到优先婚配权,越是出众的姑娘价钱越高。
女子囿于一方天地,受朝廷恩待,且进入官学便会受到严密保护,不正式婚配不予离开。所以几乎所有官学女子都会接受州府安排。待成家迁了户头后再娶些合心意的夫侍。
只是如今官学的女子也很少,大月国国力强盛,加上一般家庭人口众多,再苦不会苦了女子,沦落到此的女子自然是极少数。
萧元彦将这官学的弯弯绕绕隐晦地给姜玉烟讲了一遍。
姜玉烟听明白了,只是她如今是个黑户,在这个时代寸步难行。如何避免去官学,避免被强制婚配,以及如何在这个地方安家是她首要思考的问题。
“我可以不去官学吗?可有办法与我办下身份文籍?
萧元彦见她听了一遍便立马做出了判断并安排好了接下来的重要事宜,心中更是赞赏倾慕,道:“我与清溪村的里正有些交情,正好今夏洪山县发了山洪,我就说你是我从洪山县逃难而来的表妹,家人皆亡,户籍丢失,想投奔于我,落户在清溪村我家户头上。”
“到县衙里落户籍需要村里里正作担保,到时就说…就说你是我的未婚妻,再把你的年龄改到十五岁,女子有亲属可投奔,就能免去官学。只不过可能要多使些银子,避免县令令你本人到场。”
萧元彦说到未婚妻三个字的时候心尖儿都在发颤。透着丝丝缕缕隐晦的甜蜜。
姜玉烟不知道为什么要避免本人到场,揣测可能是因为自己并非真的洪山县人,萧元彦使银子也是避免麻烦吧。
其实是因为这些年孤身女子的投靠并不好办。往州府官学送人,上下都能得些好处,不过县衙是小头罢了。
寻常人的户籍办理只需县衙的户籍官就成。但女子的户籍办理会由县令亲自进行“貌阅”,就是登录户籍时查验年龄和相貌,记录肤色,身高和相貌特征,其实便是为了察看女子容貌评估价值。
萧元彦觉得姜玉烟的容貌委实太过惊人,到了县衙恐怕县令随便想个招就可以不予落户而向京城献人。届时他便再也不能见到她了。
想到这里萧元彦莫名生出很多不舍,心口像是被什么咬了一口的疼。某一刻他甚至不堪地想到:我就把她藏在这深山里和自己永远待在一起岂不更好?但看到她那双明亮的漆黑的总是含着水似的杏眼,又悄悄把这心思掐灭了。
姜玉烟听到“未婚妻”也皱了眉头,“这岂不是耽误了你?”
萧元彦默默看着她,心道:早在我把你背回来又亲自给你擦身后我这辈子就不会再娶别人了。是不能,也是不愿。哪怕无人知也无人晓。
他面上不显,道:“只不过是两家的口头约定,不是到县衙备案的婚书,作不得数的。”
姜玉烟听了点点头,“萧公子,那得使多少银子呢?”
“山里打猎时我曾救了里正家的二公子,他欠我一个人情,我给他五两银应该就成。至于县令那里,恐怕要二百两银。”
萧元彦也在琢磨,前年他运气好打到了一只大虫,府城里卖了七八百两银子,这些年倒也给自己和幼弟攒下一些财帛,不然以后谈何说亲?取出自己的那部分给她打点倒是绰绰有余。
姜玉烟对这个时代的银两没有概念,但如今自己身无分文。唯一可能值钱的东西…….她想起了她换衣服时放在一边的首饰。便拿起一对耳坠,有些不确定地问萧元彦:“我这里有两颗深海珍珠,不知道可当些银子吗?”
萧元彦刚发现她时就看到了她脖子上和耳垂上的珍珠首饰,莹莹发光,又大又亮,十分不凡。
这个时代河珠很少,所谓的海珠更是由蚌民以命换珠,价值连城,尤其是这么大的海珠。一颗可能价值千两以上。
萧元彦如实告知了姜玉烟,又劝道:“我手上还有些银两,给你办户籍足够了,这些首饰价值连城,你留着自己傍身。但是要收好,当心给贼人摸了去。”
“不不不,我怎么能用你的银两呢?得你救命之恩还如此照顾,若是再用你的银两我成什么人了?”
姜玉烟急道:“请你帮我把这两颗海珠卖了吧,正好办了户籍我可以去县里买个房子,再寻个工作……就是活计。”
她不知道这里的工作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