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 第63节
  权贵豪强倚势挟权残民害理,农户失去田产, 商贾失去家财,就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出门也可能祸从天降莫名其妙从良民变成流寇被兵丁砍下脑袋换军功。
  百姓要的只是有个安稳的立足之地, 能让他们凭劳力换取餐饭的立足之地。但凡有口饭吃, 就算是吃不饱吃的差只勉强够活命,他们都绝对不会落草为寇。
  黑山军以太行山为根基,山里没有耕种的条件,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郡都是他们劫掠的目标。
  北方各州都畏惧声势浩大的黑山军,但是部众越多消耗的粮草越多, 劫掠不是长久之计, 就算有来自幽州的支援也仅仅维持在饿不死的状态。
  幽州牧刘虞对胡人大方不代表对黑山军大方, 他们黑山军在各地都是贼匪之名更盛,公孙瓒支援也只能悄悄支援。
  养兵消耗甚巨, 越精良的军队越难养。
  司徒王允在董卓伏诛后翻脸不认人将司空荀爽赶出京城,所有人都觉得荀司空就是太温良才会吃亏,换个有野心的家伙肯定凭诛董的功劳和天子偏爱反过来把王允赶的远远的。
  荀司空在朝中的人脉的确没有王允广,但是只谋划诛董这一桩功劳就足以把王允压的死死的,何况颍川荀氏的名声在天下士人眼中比太原王氏强的多,只要荀司空想,最终狼狈离京的就不会是他。
  董卓留下的都是精锐又能如何?饿的半死的精锐照样打不过吃饱喝足的普通人。
  颍川荀氏不似汝南袁氏那般家底丰厚,并州又是那么个半死不活的鬼样子,没有粮草支援的话就算带足兵马也没用。
  看袁氏没栽之前给袁绍袁术兄弟俩安排的是什么地方,袁绍去的渤海郡人丁兴旺有渔盐之利,袁术去的南阳郡更是天下第一大郡。
  就算袁氏在京成员被董卓杀了个干净,袁绍袁术兄弟俩也依旧能打着汝南袁氏的旗号混的风生水起。
  反观并州……
  这么说吧,并州整个州的人口加起来都没南阳一郡的零头多。
  王允也是不要脸,人家荀司空好歹帮朝廷除掉大患,多大仇啊又是把人流放到并州又是派恶名远扬的吕布跟他一起去?生怕荀司空寿终正寝是吧?
  在亲自到并州之前,张燕也是这么想的。
  天下人都说他是贼,但是他不这么觉得,没有哪个贼能有聚集百万部众的威望,他有本事让朝廷封他为将,那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平难中郎将。
  朝中权贵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身在民间才能更清醒。
  张将军自认人间清醒,早先还想过要是吕布到并州后忽然发难或者荀氏无法在并州立足他就去施以援手,虽然他名声不好,但是名声没有命重要。
  要是荀氏清高觉得他名声不好宁死也不愿和他沾边,那就当他什么都没说。
  结果事情的发展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他觉得不光他震惊,京城的王允肯定比他更震惊。
  王司徒是太原人,并州什么情况他清楚的很。
  边地和中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中原出身的世家子没经历过胡人肆虐根本想象不到边地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就像刘虞到幽州当州牧,治下百姓和周边胡人对他的广施恩惠非常受用,但是幽州将士对他却是不满居多。
  胡人不会因为朝廷施恩就心向大汉,一时的消停不意味着永远消停,什么时候刘虞给的恩惠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幽州百姓面临的依旧是胡人南下劫掠。
  有那个怀柔的手段可以对自家将士用,凭什么自家将士的粮草奖赏刚刚够用却对胡人那么大方?他的胳膊肘到底朝哪儿拐?
  颍川荀氏以经学传家,和吕布那等见利忘义的猛将绝对处不来。
  筹谋诛董时能让吕布为他所用大概率是吕布觉得除掉董卓比跟着董卓更有前途,和荀氏派过去的交涉的那个小辈没啥关系,等到并州后有了利益冲突估计闹的比公孙瓒和刘虞还难看。
  公孙伯圭看不惯刘伯安好歹还能忍住从长计议,吕奉先看谁不顺眼那是丁点儿不带忍的直接开杀。
  到时并州依旧是乱成一团的并州,对远在京城的王允造不成半点威胁。
  等等!
  张燕瞳孔一缩,想起在并州的所见所闻,再想想到并州后并没有和荀氏闹得不欢而散拔刀相向的吕奉先,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吕布在京城愿意和荀氏合作可能真的和荀氏那个小辈有关。
  吕布虽勇但无甚谋略,那小子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让他的亲信宁肯以流民的身份留在太原种地也不愿再回黑山军,忽悠个吕布还不是手拿把掐?
  何况以那小子的本事,过几年能成长到什么地步还不好说。
  这么一看,并州岂止比冀州危险,那是比天下所有州加起来都要危险。
  他们都和王允一样以为去并州死路一条,殊不知只要荀氏能有本事让并州和幽州一样起死回生,天下乱不乱就得变成荀氏说了算。
  嘶,中原的世家大族果然不能小瞧。
  张燕长出一口气,幸好他忽然福至心灵想明白了,不然还和全天下的傻子一样依旧被蒙在鼓里。
  在并州立足需要强大的武力,养兵需要巨额钱财,只要吕布不闹事,以荀氏的家底撑到在并州站稳脚跟完全没问题。
  王司徒想着把人推上死路,结果却把家族送到了人家手上,得亏荀氏不像董卓那样动不动就杀人全族,不然整个太原王氏都别想逃。
  “将军,你知道……”
  “哈哈哈哈哈哈~”
  “将军,颍川荀氏……”
  “哈哈哈哈哈哈~”
  “将军,吕奉先……”
  “哈哈哈哈哈哈~”
  张燕:!!!
  公孙伯圭!你他娘的别笑了!
  张燕好不容易想明白荀爽闷声吃亏去并州之事的弯弯绕绕,迫切的想分享出来看看他的猜测有没有疏漏,但是几次想开口对面的公孙瓒都不接话,气的他怒发冲冠想揍人。
  “公孙将军!”
  “好好好,你再等等,我马上就不笑了。”公孙瓒满脑子都是张燕的兵去并州有去无回,屋里只有他们两个没有外人他实在忍不住。
  这家伙平时怎么苛待底下人了?怎么别人一忽悠就全跑了?
  并州也是,他还没见过谁家能这么快把混进城里的奸细都揪出来。尤其是招揽流民的时候,兵荒马乱的最容易混进去奸细。
  张燕面无表情,两眼无神,“我没有苛待手下人,他们不是被抓也没被利诱。”
  公孙瓒的笑声戛然而止,“那他们为什么要留在并州?”
  黑山军的名声是不太好,但是至少有口吃的,并州穷的叮当响,就算荀爽有本事在两三年内将羌胡肆虐的并州变成五谷丰登的好地方,这两三年的日子怎么熬?
  荀氏可没有袁氏的家底,也不像刘虞可以用国库的东西扬自家的名,养兵打仗到处都要花钱,朝中有王允虎视眈眈,有王允在太原王氏肯定不会配合。
  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这两三年并州百姓过的肯定比之前还苦。
  “虽然不知道荀氏哪儿来的金银粮草,但是看太原上党两郡的情况,他们绝对不缺钱。”张燕看他不再哈哈哈傻笑,心中烦躁稍减,“前几个月春耕所有流民和被他们清剿的贼匪都被安排去耕种,这些日子农活不忙,空下来的人便去修缮城墙官道。所有人都靠劳力讨生活,因为干活就有饭吃,所以流民和贼匪全都安安分分的干活,连逃跑的都没几个。”
  不光没有逃跑的,还有特意跑过去找活干的。
  磨牙.jpg
  公孙瓒抱着胳膊,不太理解,“法子是好法子,但也不至于连逃跑的都没有吧?”
  用让流民干活换取粮食来替代这接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的法子古来有之,春秋时期齐国遭遇饥荒,晏子提议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同时齐景公想修宫殿,晏子便招募灾民来修建宫殿,一直拖延到饥荒结束才让宫殿完工,如此成功让灾民度过饥荒。
  如果都是衣食无着的灾民流民,这法子的确能稳住他们,但是并州贼比民多,那些贼匪也都老老实实没别的想法?
  张燕揉揉抽痛的额头,“目前来看,的确都老实的很。”
  所有人都和军中差不多分成部曲屯队什伍,各队伍每旬分开休息,休息日的队伍进行任务统计,干的好的有奖赏。
  赏赐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可能是一身新衣裳,也可能是两斤肉,但是架不住能获得赏赐的队伍能达到半数,所以所有人都干劲儿十足。
  绝大部分贼匪在当贼之前都是百姓,那部分人不会生乱闹事,还有极小一部分贼匪是生来就不安分的,荀家那小子对这部分人另有安排。
  生来不安分是吧?那当兵去。
  流民百姓到并州后是恢复原业还是种田由他们自己决定,贼匪是被抓来的俘虏,没有流民百姓那么自由,不管是主动落草还是被动落草都得强制耕种三年。
  如果表现的好,期间没有出任何幺蛾子,那就减为一年。
  一年后是继续种地还是从军还是干别的由他们自己选。
  先不说开荒的地界儿放眼望去杳无人烟想跑都没地儿跑,那周围驻扎的全是精锐兵丁,敢闹事儿的已经被杀过一轮,留下的都是被吓破胆子的家伙,他们敢闹事儿才怪。
  种田没前途当兵有,想衣锦还乡人家留了路子,只要老老实实干一年就有征战沙场的机会,并州那么多胡人肯定不可能一年全打完。
  再说了,这年头能安生过日子正常人谁愿意当兵啊?
  “脑子还怪好使。”公孙瓒嘀咕了一句,然后又问道,“这些都是那个小家伙的主意?不是荀慈明或者其他荀氏子搞出来的?”
  “太原开始开荒的时候荀氏其他人还在冀州,主意是谁出的不好说,反正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个小的在跑。”张燕神情复杂,“还有,袁本初不是派麹义护送荀氏族人去并州吗?他们把沿途的黑山各部全带走了。”
  公孙瓒:……
  “那这的确怪愁人的。”
  张燕瞥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是真的听不出重点还是装听不懂,“沿途十几万人,就算并州有地方安置这十几万人,如今春耕已过还未到秋收,他们哪儿来的粮食喂这十几万张嘴?”
  公孙瓒掏掏耳朵,“荀慈明去并州的时候朝廷给的赏赐不少,临走之前吕布还找出了董卓藏宝之地,以吕奉先的性子上报之前肯定先搜刮一番,再养个十几万人不成问题。”
  十几万张嘴的确很吓人,但是也不看看董卓之前在洛阳搜刮成什么样子。是个有钱人都能被他扒拉出罪名夺取家产,洛阳城中有钱人何其多,老贼几乎搜刮了半座城的财富,并州的消耗对他们而言是掏空家底,对荀氏而言可能甚至都不用动他们自己家的家产。
  啧,早知这样他也去京城掺一脚了。
  要是能去董卓的藏宝库溜达一圈,如今也不会被刘虞用粮草卡脖子。
  “太行山一共就那么多能搭建山寨的地方,他们能带走第一个十几万就能带走第二个十几万,黑山军一共才多少人,哪能让他们这么扒拉?”张燕黑着脸说道,“那些混账玩意儿也是,虽然山里日子苦,但是连并州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就跟人家走,万一被抓走砍了肥地怎么办?”
  “那是荀爽不是董卓,就算是董卓也不会一下子杀十几万人。”公孙瓒连忙劝道,“先前魏郡、东郡都没抢到多少粮食,走了十几万张嘴也不全是坏事。”
  “那也不能让他们这么过分。”张燕拍桌怒道,“十几万,走的干干净净,从邺城到晋阳整条路上一个寨子都没留。”
  黑山军人多势众,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三十六渠帅各有心思,即便是他这个首领也没法将他们拧成一股绳。
  因为人心不齐,所以没法攻城略地,只能抢完粮食就跑。
  是他们不想据城固守吗?是那些混账玩意儿遇到大军来剿就大难临头各自飞,就算打下城池也守不住,既然守不住又何必再耗费大量兵力强行攻城?
  平时可以一天吃一顿饿着点儿,打仗必须要吃饱再开战,二者消耗的粮食数量截然不同。他虽没有荀慈明那般谋略但也不是傻子,知道怎么做才对他们更有利。
  并州羌胡林立,没有羌胡的地方有官署兵力守卫,冀州则全境都有官署,能供他们容身的只有山高地险的太行山。
  可是太行山中没法耕种,要养活那么多人就必须经常出去劫掠。
  他们劫的是官仓和富家大户不动普通百姓,要是连普通百姓都抢,他们黑山军岂不是成了和并州白波贼一样的货色?
  都怪刘虞,他要是对幽州军队大方点多发点粮草,公孙将军能分出足够多的粮草支援黑山军,黑山军不就不用费劲儿的攻打城池了?
  俩人说着说着开始骂,能玩到一起就是不一样,骂起刘虞来角度刁钻,一般人都想不到刘伯安还能被那么谴责。
  骂完之后喝口水冷静冷静,公孙瓒拍拍额头,侧过身压低声音说道,“并州缺人,你黑山军人多,与其底下人偷偷摸摸过去,不如你带人主动去投。”
  张燕的表情跟吃了苍蝇屎似的,满眼都是“你在说什么屁话”。
  他堂堂平难中郎将,这些年征战四方也算是威名赫赫,荀氏小、老儿有什么能耐能让他主动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