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291节
  末了又叫燕吉:“让小厨房给他做芋泥肉,岁岁喜欢吃这个。”
  燕吉应了声:“是。”
  德妃叫人取了食盒过来,一样样装好,亲自往儿子寝殿那儿去。
  圣上不痛不痒地叫她:“让别人去送嘛,你先吃点吧。”
  惹得德妃狠狠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吃你的饭吧!”
  圣上:“……”
  德妃拎着食盒往外走,人到廊下,又悄悄叫易女官:“别惊动人,去取两万两银票来。”
  易女官心下明了,轻声应了声:“我明白,娘娘放心。”
  如是一路到了儿子寝殿里,果然见那臭小子还像条死鱼似的,直板板地躺在榻上。
  德妃又好气又好笑,当下故意板着脸叫他:“起来吃点东西吧?”
  阮仁燧一翻身,用屁股对着她。
  德妃无声地笑了一笑,将食盒放下,继续板着脸道:“爱吃不吃,我可是在里边加了好东西,你不吃,拿不到,可跟我没关系!”
  说完,看也不看他,两手插兜(不是),酷酷地转身走了。
  然后趴在外边窗户上向里张望。
  阮仁燧听了那几句话,心里边就存了个猜测,只是又觉得脸面上有点下不来。
  刚刚还说不饿,不吃呢,马上从床上下来库库炫饭,是不是太打脸了?
  小孩儿难道就没有尊严吗?
  只是很快,阮仁燧又逻辑自洽了——我又不是小孩儿!
  他美美地从榻上翻身下来,打眼一瞧,见食盒被放在凳子上,而不是放在桌子上,心里边某个很柔软的角落,忽然间被触碰了一下。
  阿娘知道他矮,也怕他够不到呢!
  阮仁燧的心情霎时间多云转晴!
  阮仁燧没叫侍从动手,自己一样一样地将菜品从食盒里取出来,摆到了桌上。
  最底下那盘小烤猪肉的盘底下,压着两张银票。
  他心里边儿一下子就美了起来。
  嘿嘿!
  果然有娘的孩子是块宝!
  ……
  正殿这边,德妃跟圣上还没有吃完饭呢,就有侍从悄悄来报:“娘娘,那边刚刚去收拾了桌子,小殿下这会儿正洗脚呢。”
  德妃放下心来,点点头,道了句:“知道了。”
  圣上由衷地道:“儿女真是前世欠下的债……”
  德妃轻轻地附和了一句:“是呀!”
  到晚上临入睡前,圣上亲自过去瞧了瞧冤种。
  这事儿时辰已经有些晚了,阮仁燧睡得又香又沉,活像一只小猪。
  侍从低声问:“陛下,是否要掌灯?”
  圣上没说话,宋大监悄悄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圣上坐在床边静静地看了会儿,末了,不由得失笑着摇头:“傻小子。”
  他恶作剧地伸手捏着那头小猪的鼻子。
  小猪暂时喘不过气来,“噗”一下张开了嘴巴,眉毛紧跟着动了起来。
  圣上脸上笑意更深,摸了摸他的小脸蛋,从袖子里取出几张银票,一抬枕头,塞到底下去了。
  他站起身,叫宋大监:“走吧。”
  ……
  第二天圣上和德妃用早膳的时候,阮仁燧也背着书包预备出宫。
  他浑然已经忘了昨天的小脾气,哒哒哒跑过去,跟德妃打招呼:“阿娘,我走啦!”
  德妃看着儿子,只觉得他像一只毛茸茸的小鸡仔一样可爱,笑眯眯地跟他摆了摆手:“岁岁再见!”
  阮仁燧又有点不自在地跟他阿耶打了声招呼:“我走了。”
  圣上稍显无语:“你不认识我是吗?”
  阮仁燧:“……”
  阮仁燧就很幽怨地叫了声:“阿耶,我走了。”
  “不知好歹的东西,”圣上没好气地叫他:“把钱还给我!”
  “哼,”阮仁燧捏着书包的背带,一溜烟就跑了:“你想得美!”
  第151章 但岁岁也是个很好很好……
  八月流火,天气转凉。
  庭院里的月季花也陆陆续续地开始凋零了。
  德妃读书之余,闲暇时候叫人带着笸箩和剪刀,亲自去剪了好些盛放亦或者半开的月季花回来,预备着风干掉做干花。
  “天气凉了,也不像盛夏时候那般潮湿,正是做干花的好时节。”
  易女官附和了一句:“是啊。”
  又感慨道:“眼瞧着就是菊黄蟹肥的时候了。”
  德妃想起昨日花房才刚送了今年新开的菊花过来,忽的来了几分兴致:“中午……”
  再想起儿子中午不回来吃饭,就改口说:“晚上吧,叫小厨房预备着,做菊花锅子吃。”
  易女官笑着应了声:“好。”
  ……
  临近中秋,街面上四处都有月饼和螃蟹的旗帜在招展。
  王娘娘就在自己家里边做月饼,五仁馅儿的。
  松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桃仁,再加上一点炒香了的芝麻。
  王娘娘又跟刘永娘一起往菜市上亲自挑了些上品的青梅,腌制之后,用以取青丝。
  刘永娘还问她呢:“你要玫瑰不要?我知道有一家的,还算不错。”
  王娘娘笑着谢过她,却婉拒了:“玫瑰就不必了,我自有门路。”
  叫人往自己从前住的宅院里去取了专用的玫瑰花来,用糖渍了,预备着用来做红丝。
  刘永娘看她准备得这么精细,不由得啧啧称奇:“我身边还真没有人自己动手做月饼的,都是拿票去买……”
  做月饼这活计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说简单,是因为很容易就能做出来。
  说难么,则是因为做得好吃,就不容易了。
  神都城作为帝国的中枢,各行各业都被卷到了极致。
  中秋月饼作为一年当中最大几个节令之一的象征,市场上的竞争更是已经白热化了。
  说实话,实在不太有自家做的必要。
  且不只是有数那些的糕点铺子在竞争,各家酒楼、食肆也会加入战场。
  只是跟前者不同,后者是专门做出来,用以免费回馈自家老主顾的。
  因有些人家收到的太多,实在是吃不下,慢慢地,就演变出了送月饼票的风俗——什么时候想吃,凭票去兑便是。
  再之后,也习惯也延伸到了各行各业中去。
  阮仁燧跟大公主这天也被分了一盒月饼吃。
  月饼做得小小的,很精巧,几口就能吃完。
  大公主拿了一个,上下端详几眼,伸手掰开,想分一半给弟弟,没成想掰开之后,马上就惊奇地“哎?”了一声。
  阮仁燧探头一看,大公主没能把那枚小小的月饼一分为二,倒是掰出来一个半圆的凹槽。
  原来是莲蓉蛋黄月饼。
  他看得乐了,从大公主手里边接过掰坏了的那枚月饼,送到嘴边咬了一口,而后微微颔首:“挺好吃的!”
  又问分月饼给他们的小时女官:“小时姐姐,这是哪儿来的?”
  小时女官自己也在吃呢:“你们还记不记得崔十五娘?”
  阮仁燧还在发愣,大公主就已经快活地举起了手:“我记得,我记得!”
  她大声公布了答案:“崔十五娘会做很好吃的猪肚汤!”
  阮仁燧反应过来了:“崔十五娘因是八月十五生的,所以唤作崔十五娘嘛!”
  小时女官笑着同他们讲述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十五娘子现在可是把生意给做起来啦,不久之前才把隔壁也盘下来,最近正预备着找人装修呢。”
  两个孩子先前一直都在宫里,出来得少,反倒是她,隔三差五地出宫走走,会过去跟崔十五娘说说话,捎带着吃吃东西。
  中秋前夕,崔十五娘做了好些月饼赠客,见到小时女官之后,不免也要给她一份。
  还专门叮嘱:“还有一盒,带给那两位小客人呀!”
  阮仁燧跟大公主一边吃香醇的月饼,一边美美地眯起了眼睛来:“真好!”
  结果等到了书院里,却没上课,学生们就好像一群小羊似的,被自己的班主任们挥舞着小皮鞭,赶到了操场上。
  龙川书院的邓副院长在上边讲话,大概的内容是给孩子们一旬的时间,去做课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