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79节
  喜报,被驱逐啦!
  这档口隔壁路口有人过来,金吾卫的人负责开道。
  圣上瞄了一眼,赶紧叫住:“褚侍郎!”
  褚侍郎是来做评委的。
  能被邀请来做评委,可见大众对于他的才学和品行是相当认可的。
  开心.jpg
  今天不上班,是休沐日。
  开心.jpg
  再过段时间就要成婚了。
  开心.jpg
  在开心的休沐日参加令人愉快的社会活动时忽然间听见了上司的声音。
  笑容慢慢消失……
  不开心.jpg
  ……
  被围住不能进去的其余人特别愤怒:“为什么他们可以进去?!”
  还有人说:“他们不也没有邀请函吗?!”
  “就是,凭什么啊!”
  褚侍郎听得赧然,下意识地加快了步子。
  大公主很不好意思,捂着脸,猫着身子往前走。
  阮仁燧脸上也热热的,低着头,没敢做声。
  姐弟俩就听见他们阿耶特别和气地说:“可能是因为我们走后门了吧……”
  大家都叫他的温和与无耻震惊住了。
  阮仁燧跟大公主又往下低了低头。
  德妃理不直、气也壮,趾高气扬道:“瞪我们干什么,你们为什么不走后门,是因为没有得走吗?呵呵!”
  围观众人:“……”
  大公主:“……”
  阮仁燧:“……”
  第49章 女孩子就得壮壮的
  阮仁燧盯着褚侍郎看了会儿,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曾经见过这个人!
  先前有一回,他跟大姐姐都跟自己阿娘闹了点不愉快,当天晚上一起跑到太后娘娘宫里去了。
  在那儿跟梁小娘子玩躲猫猫的时候,这个人拉开桌布,叫他进去藏着……
  他悄悄问宋大监:“这是谁呀?”
  宋大监同样悄悄地告诉他:“这是门下省的褚侍郎。”
  略微一顿,又说了个他可能更清楚的称呼:“小殿下知不知道林尚宫订亲了?这就是林尚宫未来的夫婿。”
  阮仁燧豁然开朗。
  原来就是他啊!
  他对褚侍郎的印象很好,相貌儒雅,风度翩翩,还会哄小孩儿玩!
  再一想,又觉得有点恻然。
  记忆里,褚侍郎的寿数好像也不算太长,死后妻女还闹得对簿公堂……
  褚侍郎对于这小孩儿的想法一无所觉,领着圣上和德妃几人进去,先去寻了俊贤夫人,第一时间把这几颗尊贵的烫手山芋丢了出去。
  俊贤夫人约莫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手持一把华丽的孔雀羽扇,神采飞扬,长袖善舞。
  她见圣上白龙鱼服,就知道他不愿声张,当下客气地行了个常礼,又亲自领着他们四个人上楼。
  今日海棠诗会,实在是一场盛事,她早就预备着有贵客骤然来访,所以提前叫空置着几间屋子预备着,这会儿可不就用上了?
  相较于一楼的嘈杂和喧闹,二楼相对要僻静许多,视野也好。
  俊贤夫人走到视野最好的那一间外边,伸手将门打开,请圣上等人进去。
  而后又行礼道:“下边乱糟糟的,离不开人,我留了侍从在这儿,您有吩咐,但请驱使。”
  圣上倒真是问了一句:“小时入围了决赛,宫里边应该有不少人来瞧吧?”
  俊贤夫人用孔雀羽扇掩住半边脸孔,咯咯直笑:“您还是饶了我吧。”
  她说:“今天人这么多,我都要忙昏头了,哪知道谁来了,谁没来?”
  短短几句话,说得滴水不露。
  圣上听得面露赏识:“夫人没有入朝为官,真是皇朝的损失。”
  俊贤夫人莞尔一笑:“如现下这样,其实也不坏。”
  说着,她屈膝行个万福礼,客气地退了出去。
  这房间大概是个雅间,很宽敞,除了供人宴饮的厅堂之外,里头还用云母屏风隔出了一间卧房。
  面向一楼厅堂的窗户上蒙了一层月光般的轻纱,二楼能瞧见一楼,一楼的人却瞧不见楼上的情景。
  阮仁燧跟大公主像是两只活泼的小羊,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新鲜得不得了,等能翻的都翻得差不多了,又一起趴在窗户上往下看。
  德妃有点不放心:“岁岁,你小心点,别太往外了……”
  大公主已经兴奋地叫了出来:“咦?是林尚宫!”
  圣上坐在桌边,以手支颐,笑微微地告诉她:“刚刚领我们进来的褚侍郎,就是林尚宫要嫁的那个夫婿……”
  大公主和德妃不约而同地“哦~”了一声。
  阮仁燧则在一楼熙攘的人群当中搜寻到了夏侯小妹和几个宫廷女官的踪影——大概都是来给小时女官加油打气的。
  外头侍从送了茶水和果品点心进来,紧接着又听见有个人气势汹汹地在问:“什么,居然让我们坐第二间?知道我是谁吗?!”
  有个柔和的妇人声音带着点无奈,在训他:“出门在外,少做出这副轻狂样子来,没得叫人笑话……”
  那人气哼哼地说:“大胆,谁敢笑话我?!”
  又说:“我倒要看看是谁坐了第一间!”
  说完,都没给那妇人和旁边侍从说话的机会,当下一脚把门给踹开了!
  圣上听得乐了,回头去看,正对上韩王趾高气扬的脸。
  韩王脸色顿变,马上帮他把门带上了:“哦,是你啊,那没事了!”
  【韩王撤回了一脚】
  韩王妃都没瞧见:“是谁呀?”
  韩王还没有说话,圣上已经起身过去,好笑不已地把门给拉开了:“皇叔来都来了,怎么不进来坐坐?”
  韩王干笑了两声。
  成安县主从他身后探出头来,行礼叫了声:“堂兄。”
  圣上应了声,又问她:“没跟琦华在一起?”
  成安县主像个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说:“琦华不爱赶这种热闹,懒得出来……”
  大公主没什么玩伴,好容易遇见了一个同龄人,一瞧见成安县主,赶忙亲亲热热地凑过去,笑眯眯地叫她:“小姐姐……”
  圣上纠正了她一句:“是姑姑。”
  成安县主任劳任怨地牵住了大公主的手:“走吧,我领着你出去转转……”
  又问阮仁燧:“殿下要不要一起去?”
  阮仁燧摇摇头:“不啦,你们去吧!”
  他想在这儿看看,还盘算着晚点去找小姨母,这两位跟小姨母又不很熟悉,无谓硬凑到一起去。
  成安县主见状也不强求,当下同圣上行个礼,领着大公主走了。
  无需圣上吩咐,便有侍从跟了过去。
  圣上则同韩王叙话:“皇叔怎么也有兴致来看热闹?”
  “我可不是纯粹地来看热闹,”韩王洋洋得意道:“我是评委家眷,拿了邀请函进来的!”
  韩王妃听得有点不好意思,忍不住白他一眼:“少说些有的没的。”
  韩王理直气壮道:“我又没有瞎说,本来就是作为评委家属进来的嘛!”
  经历了先前几代的积蕴,又在先帝、天后两朝的推动下,本朝的宫廷文化在圣上这一朝几乎被发展到了巅峰。
  而相对应的,在宫外也出现了以贵族女子为主导进行的大众文化运动。
  而诸多才名昭昭的贵族女子当中,又以韩王妃和俊贤夫人、卓大家为一时翘楚。
  因为她们不仅仅是世俗意义上的才女,也切实地引导了时代的风向。
  卓大家的影响力在朝堂,诸多著述更偏向于严肃流派,相较之下,另外两位就要市民化多了。
  俊贤夫人开设了海棠诗会,并且将其办成了神都城内首屈一指的诗会,规模之大、参赛人员之多、诗会评委规格之高、影响力之深远,令人瞠目。
  韩王妃则创建了朝廷之外声势最盛的新声出版社,除了在刊印书籍之外,也向普罗大众征文,且允许以白话的方式行文——此举曾经在士林当中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只是最后终究还是平息了。
  韩王妃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也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底层百姓的认知方式。
  摒弃掉之乎者也之后,知识的获取,变得简单了。
  除此之外,这两位当然也涉足过别的领域,不过就不必再展开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