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姒琛终于冷静了些,看着烛火窜起的火苗,挑手将密信填入火中:“父皇有意放萧云逆回去,但他一个废太子,回去了也给北萧王填下酒菜。”
“正是如此,”方维膝行半步,嘴角挂着邪魅:“北黎的秘芯既已到手,若是让北萧两虎相争,岂不是征伐之功手到擒来?”
“两虎相争。”姒琛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
以目前的局势,说萧云逆是个下酒菜都是抬举他了,哪里还看得上两虎相争的戏码?
姒琛的眸色陡然一沉,一挥衣袖道:“苏闻不是在帮萧云逆吗?让他来想个主意。”
“喏。”
第30章 狡兔死…走狗烹!……
让萧云逆回国很容易, 如何让萧云逆活着回国却很难。
苏闻被拖上殿的时候,如同被血水洗过了一般,身上的力道一卸, 他便成了一滩烂肉般瘫了一地。
“恕…奴不能起身…给殿、下行礼了…”苏闻强撑着抬起脸, 嘴唇被鲜血涂了个艳丽的红色,衬着他苍白的脸, 格外瘆人。
高位上,姒琛眉目未抬, 颐指轻笑道:“先生不愿意做我太子府的座上宾,却偏偏喜欢当阶下囚,是本王的琼浆玉液招待不周?还是先生更爱饮血食痛?”
“若奴说,所作一切皆是为殿下分忧, 殿下还能信奴多少?”苏闻状若无骨地伏在殿前, 仅凭一口气吊着。
姒琛冷冷抬眸, 一声嗤笑:“一个字都不信。”
胸前不知断了几根肋骨, 苏闻被扯着疼,连带着喉咙上也泛起腥味来, 他淡然笑笑:“那是为奴的悲哀。”
姒琛生来便在这权谋中浸染, 生性多疑。
夜晚睡觉都要在枕头下藏着匕首,如此之人, 又怎会全心信任苏闻一个外来的奴才呢?
或许, 他也并非全然不信苏闻, 更多是不信任六殿下,只是碍于老皇帝还未驾崩,不好拿亲兄弟下手罢了。
这一刀,所有人都免不了,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姒琛自然不觉得自己有错, 反而看着苏闻破碎地伏在地上,只觉得是自己养了八年都养不熟的狗,转头便对着萧云逆摇尾巴了。
狗尚且知道认主,苏闻……连狗都不如。
他也不再与苏闻多做废话,冷冷地看着苏闻,讥讽道:“既然当了萧云逆的狗,不如替你的新主子谋划一下,如何能从南靖活着回去吧。”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来,一束阳光不偏不倚地打在苏闻身上,他像是一个被破坏的人偶瘫在光晕中央,残破的白衣上血液已经凝固,一条条露出狰狞的鞭痕。
“殿下…”苏闻的唇瓣轻轻开合,薄汗便沿着他的额头往下流,每吐一个字都牵着浑身的伤口,疼得他指尖发颤:“只需…提醒一下北边,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太子…即可。”
话虽说的轻巧,只怕一句话递过去,北边只会一笑置之。
保萧云逆活着不止是长乐公主的祈愿,也是这群自以为是的棋手,乐得坐山观二虎相争。
“小先生,若是这种废话便不必说了。”
“萧公子已经到了择偶的年纪,又被嫡公主看中,”苏闻强撑着破碎的身体,指节因为用力撑着已泛出青白色:“殿下可书信一封问问北边,能否允了萧公子入赘。”
姒琛随手把玩的核桃一紧,抬眸道:“继续说。”
苏闻浅浅咳了几声,继续说:“皇子入赘这种事儿,自然很打北边人的脸面,断不会应允的。”
“先生只怕说的太过绝对,若是允了,有辱先生第一谋士的颜面。”太子还未开口,一旁的方维先按捺不住了。
说罢,便听到苏闻的轻笑。
落在方维的耳朵里,尽数都是嘲笑。
方维面色陡然一变,三两步向前,一脚踩在苏闻的泛白的指节上,指节脱了力,苏闻终于撑不住地瘫了下去。
骨节碾在方维的脚下,指缝里干涸的血痂崩开,便有血色自掌下流出来。
苏闻浑身颤抖,却还是在笑:“方…指挥使,若是肯多动动脑子,便该知道北萧王不敢赌…赌南靖的大军,会不会、有一天因嫡公主之故,改姓了萧…”
伴随着清晰的骨裂声,姒琛缓缓道:“方维,够了。”
靴子从苏闻的手指撤去,泛白的手背上留下一片云纹淤痕。
“先生果然大才,”姒琛慢慢摊开笑容:“这套说辞,只怕早就替萧云逆想好了吧?”
苏闻再也撑不起身体了,另一只手握着受伤的手腕,只有目光看向姒琛:“殿下既然不信奴,奴解释再多又有何意义呢?”
“只是……”姒琛若有所思:“萧云逆在路上就会……暴毙。”
就算允了萧云逆回去,但让不让人回去就另说了。
苏闻没力气地躺着:“能不能活着回到上京,要看太子殿下想不想让他活着回去。”
“本王?长乐不想他死,本王也自然希望他活着。”姒琛道。
苏闻慢慢收回受伤的手指,蜷在怀里护着:“那就烦请太子殿下,送一份大婚贺礼,十余名乐师敲锣打鼓,随车驾一同去往北萧。”
声势越大,越大张旗鼓,越无人敢动。
姒琛意味深长地看着苏闻,若是眼神能杀人,苏闻怕是已经死了。
姒琛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好”字。
太子的耐心向来不足,既然萧云逆的归期已经定了,苏闻就不必留着了。
他只稍稍摆了摆手,便有两个人架着苏闻出去了。
姒琛迈着四方步紧跟其后,脸上看不分明神情,只听得他声音冷厉:“小先生,是问本王待你不薄吧?”
几人将苏闻丢在院子中央,骨骼落地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苏闻也伴着声音闷哼出声。
耗尽所有力气喘了一会儿,才艰难的撑开眼皮道:“自奴从罪人奴出来,是太子殿下赏了奴一口饭吃,准奴能苟活至今,奴…咳咳,奴的命一直都是太子殿的,殿下随时可以取之。”
到了阳光下,苏闻才似真正看清了姒琛,他今天穿了一身鹅黄色的褂子,腰间悬着一柄青色的佩剑,赤金的剑穗簌簌垂下来,衬着他挺拔的腰杆,已经有了帝王才有的威仪感。
姒琛一把抽出佩刀,冰冷地架在苏闻脖颈上:“本王养了你十年,不过养出一只背主的白眼狼。”
刀架在脖子上,苏闻不慌不乱:“奴或许对殿下有欺瞒,但奴一颗赤诚之心不改,一切皆是为了太子殿下分忧,也为长乐殿下解铃。”
“哦?”姒琛拇指摩挲过剑穗,像是一个猎人,饶有兴致地看着猎物徒劳挣扎:“本王倒是想听听先生如何能言善辩,能把今日的死局辩活?”
“太子殿下远无虑,近无忧,天下已经是殿下囊中之物,殿下尽可以恣意欢心,但……”苏闻徒劳地在青石地面上撑了几次,最后认命地仰躺在地上:“长乐公主却始终郁郁寡欢,萧云逆并非可托付之人,公主已经到了可以议亲的年纪了,但还是被萧云逆拖着,非长久之计,奴以为长痛不如短痛。”
姒琛忽而冷笑:“依你之言,那还是本王错怪了小先生了?”
苏闻额头轻触地面,俯首道:“奴亦罪该万死,不该妄自揣测上意,私以为殿下不愿放萧云逆离开,遂自作主张,只求殿下…明鉴…”
“哈哈哈哈哈哈哈。”姒琛突然大笑出声,手中利剑一转入肉三分:“好个能言会演的小先生啊!可本王还是很想你去阴曹地府……”
“殿下,”苏闻突然厉呵出声:“您可以要了奴的命,但决不能误会奴的一片赤诚之心。殿下可还记得……”
“五王之乱时,是奴帮您避过了波及,保住您的太子之位。”
“大殿下势强,是奴帮您铲平了他的羽翼,让您可以坐的更稳。”
“还有……”
姒沐双眸赤红:“够了!”
“您母族被人陷害蒙冤,是奴日夜不休查明……”苏闻驱着残破的身体,往前爬了一步。
“本王说够了。”
“奴知道了,不是奴做的不好,是您已经不需要奴了。”苏闻低垂双眸,无尽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
宫墙之外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宫墙之内气氛却压抑的令人窒息,风吹过落叶慢慢飘起,落在苏闻的鬓发间。
这就是他笔下冷血的帝王,不带一丝温度的睥睨着天下。
“狡兔死…”苏闻忽然轻笑出声,笑着笑着胸前却止不住地咳出血沫,滴滴答答打在青石的地面上,“走狗…烹!”
转眼间,他便沦为了弃子。
方维抽出手中佩刀,脸上流露出一抹扭曲的笑,直走到苏闻面前,俯身蹲了下来。
几人也跟着向前,扭着苏闻的胳膊背到了身后。
匕首毫无征兆地插入苏闻腹间,鲜红的血液从身体里汩汩涌出,苏闻的双手被死死反扣着,连想堵住喷涌的血液都做不到。
眼睁睁看着血液淌了一地……
“小先生,”方维贴近了苏闻的耳畔,清朗的声音里带着病态的愉悦:“你可知这些年,我每天都在想象着这一幕吗?”
“正是如此,”方维膝行半步,嘴角挂着邪魅:“北黎的秘芯既已到手,若是让北萧两虎相争,岂不是征伐之功手到擒来?”
“两虎相争。”姒琛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
以目前的局势,说萧云逆是个下酒菜都是抬举他了,哪里还看得上两虎相争的戏码?
姒琛的眸色陡然一沉,一挥衣袖道:“苏闻不是在帮萧云逆吗?让他来想个主意。”
“喏。”
第30章 狡兔死…走狗烹!……
让萧云逆回国很容易, 如何让萧云逆活着回国却很难。
苏闻被拖上殿的时候,如同被血水洗过了一般,身上的力道一卸, 他便成了一滩烂肉般瘫了一地。
“恕…奴不能起身…给殿、下行礼了…”苏闻强撑着抬起脸, 嘴唇被鲜血涂了个艳丽的红色,衬着他苍白的脸, 格外瘆人。
高位上,姒琛眉目未抬, 颐指轻笑道:“先生不愿意做我太子府的座上宾,却偏偏喜欢当阶下囚,是本王的琼浆玉液招待不周?还是先生更爱饮血食痛?”
“若奴说,所作一切皆是为殿下分忧, 殿下还能信奴多少?”苏闻状若无骨地伏在殿前, 仅凭一口气吊着。
姒琛冷冷抬眸, 一声嗤笑:“一个字都不信。”
胸前不知断了几根肋骨, 苏闻被扯着疼,连带着喉咙上也泛起腥味来, 他淡然笑笑:“那是为奴的悲哀。”
姒琛生来便在这权谋中浸染, 生性多疑。
夜晚睡觉都要在枕头下藏着匕首,如此之人, 又怎会全心信任苏闻一个外来的奴才呢?
或许, 他也并非全然不信苏闻, 更多是不信任六殿下,只是碍于老皇帝还未驾崩,不好拿亲兄弟下手罢了。
这一刀,所有人都免不了,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姒琛自然不觉得自己有错, 反而看着苏闻破碎地伏在地上,只觉得是自己养了八年都养不熟的狗,转头便对着萧云逆摇尾巴了。
狗尚且知道认主,苏闻……连狗都不如。
他也不再与苏闻多做废话,冷冷地看着苏闻,讥讽道:“既然当了萧云逆的狗,不如替你的新主子谋划一下,如何能从南靖活着回去吧。”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来,一束阳光不偏不倚地打在苏闻身上,他像是一个被破坏的人偶瘫在光晕中央,残破的白衣上血液已经凝固,一条条露出狰狞的鞭痕。
“殿下…”苏闻的唇瓣轻轻开合,薄汗便沿着他的额头往下流,每吐一个字都牵着浑身的伤口,疼得他指尖发颤:“只需…提醒一下北边,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太子…即可。”
话虽说的轻巧,只怕一句话递过去,北边只会一笑置之。
保萧云逆活着不止是长乐公主的祈愿,也是这群自以为是的棋手,乐得坐山观二虎相争。
“小先生,若是这种废话便不必说了。”
“萧公子已经到了择偶的年纪,又被嫡公主看中,”苏闻强撑着破碎的身体,指节因为用力撑着已泛出青白色:“殿下可书信一封问问北边,能否允了萧公子入赘。”
姒琛随手把玩的核桃一紧,抬眸道:“继续说。”
苏闻浅浅咳了几声,继续说:“皇子入赘这种事儿,自然很打北边人的脸面,断不会应允的。”
“先生只怕说的太过绝对,若是允了,有辱先生第一谋士的颜面。”太子还未开口,一旁的方维先按捺不住了。
说罢,便听到苏闻的轻笑。
落在方维的耳朵里,尽数都是嘲笑。
方维面色陡然一变,三两步向前,一脚踩在苏闻的泛白的指节上,指节脱了力,苏闻终于撑不住地瘫了下去。
骨节碾在方维的脚下,指缝里干涸的血痂崩开,便有血色自掌下流出来。
苏闻浑身颤抖,却还是在笑:“方…指挥使,若是肯多动动脑子,便该知道北萧王不敢赌…赌南靖的大军,会不会、有一天因嫡公主之故,改姓了萧…”
伴随着清晰的骨裂声,姒琛缓缓道:“方维,够了。”
靴子从苏闻的手指撤去,泛白的手背上留下一片云纹淤痕。
“先生果然大才,”姒琛慢慢摊开笑容:“这套说辞,只怕早就替萧云逆想好了吧?”
苏闻再也撑不起身体了,另一只手握着受伤的手腕,只有目光看向姒琛:“殿下既然不信奴,奴解释再多又有何意义呢?”
“只是……”姒琛若有所思:“萧云逆在路上就会……暴毙。”
就算允了萧云逆回去,但让不让人回去就另说了。
苏闻没力气地躺着:“能不能活着回到上京,要看太子殿下想不想让他活着回去。”
“本王?长乐不想他死,本王也自然希望他活着。”姒琛道。
苏闻慢慢收回受伤的手指,蜷在怀里护着:“那就烦请太子殿下,送一份大婚贺礼,十余名乐师敲锣打鼓,随车驾一同去往北萧。”
声势越大,越大张旗鼓,越无人敢动。
姒琛意味深长地看着苏闻,若是眼神能杀人,苏闻怕是已经死了。
姒琛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好”字。
太子的耐心向来不足,既然萧云逆的归期已经定了,苏闻就不必留着了。
他只稍稍摆了摆手,便有两个人架着苏闻出去了。
姒琛迈着四方步紧跟其后,脸上看不分明神情,只听得他声音冷厉:“小先生,是问本王待你不薄吧?”
几人将苏闻丢在院子中央,骨骼落地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苏闻也伴着声音闷哼出声。
耗尽所有力气喘了一会儿,才艰难的撑开眼皮道:“自奴从罪人奴出来,是太子殿下赏了奴一口饭吃,准奴能苟活至今,奴…咳咳,奴的命一直都是太子殿的,殿下随时可以取之。”
到了阳光下,苏闻才似真正看清了姒琛,他今天穿了一身鹅黄色的褂子,腰间悬着一柄青色的佩剑,赤金的剑穗簌簌垂下来,衬着他挺拔的腰杆,已经有了帝王才有的威仪感。
姒琛一把抽出佩刀,冰冷地架在苏闻脖颈上:“本王养了你十年,不过养出一只背主的白眼狼。”
刀架在脖子上,苏闻不慌不乱:“奴或许对殿下有欺瞒,但奴一颗赤诚之心不改,一切皆是为了太子殿下分忧,也为长乐殿下解铃。”
“哦?”姒琛拇指摩挲过剑穗,像是一个猎人,饶有兴致地看着猎物徒劳挣扎:“本王倒是想听听先生如何能言善辩,能把今日的死局辩活?”
“太子殿下远无虑,近无忧,天下已经是殿下囊中之物,殿下尽可以恣意欢心,但……”苏闻徒劳地在青石地面上撑了几次,最后认命地仰躺在地上:“长乐公主却始终郁郁寡欢,萧云逆并非可托付之人,公主已经到了可以议亲的年纪了,但还是被萧云逆拖着,非长久之计,奴以为长痛不如短痛。”
姒琛忽而冷笑:“依你之言,那还是本王错怪了小先生了?”
苏闻额头轻触地面,俯首道:“奴亦罪该万死,不该妄自揣测上意,私以为殿下不愿放萧云逆离开,遂自作主张,只求殿下…明鉴…”
“哈哈哈哈哈哈哈。”姒琛突然大笑出声,手中利剑一转入肉三分:“好个能言会演的小先生啊!可本王还是很想你去阴曹地府……”
“殿下,”苏闻突然厉呵出声:“您可以要了奴的命,但决不能误会奴的一片赤诚之心。殿下可还记得……”
“五王之乱时,是奴帮您避过了波及,保住您的太子之位。”
“大殿下势强,是奴帮您铲平了他的羽翼,让您可以坐的更稳。”
“还有……”
姒沐双眸赤红:“够了!”
“您母族被人陷害蒙冤,是奴日夜不休查明……”苏闻驱着残破的身体,往前爬了一步。
“本王说够了。”
“奴知道了,不是奴做的不好,是您已经不需要奴了。”苏闻低垂双眸,无尽的话全都堵在了喉咙里。
宫墙之外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宫墙之内气氛却压抑的令人窒息,风吹过落叶慢慢飘起,落在苏闻的鬓发间。
这就是他笔下冷血的帝王,不带一丝温度的睥睨着天下。
“狡兔死…”苏闻忽然轻笑出声,笑着笑着胸前却止不住地咳出血沫,滴滴答答打在青石的地面上,“走狗…烹!”
转眼间,他便沦为了弃子。
方维抽出手中佩刀,脸上流露出一抹扭曲的笑,直走到苏闻面前,俯身蹲了下来。
几人也跟着向前,扭着苏闻的胳膊背到了身后。
匕首毫无征兆地插入苏闻腹间,鲜红的血液从身体里汩汩涌出,苏闻的双手被死死反扣着,连想堵住喷涌的血液都做不到。
眼睁睁看着血液淌了一地……
“小先生,”方维贴近了苏闻的耳畔,清朗的声音里带着病态的愉悦:“你可知这些年,我每天都在想象着这一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