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薛宝钗招来后面跟着的小厮轻声吩咐一声,那小厮便先行离开,只剩下另外一个小厮跟随。
“走吧,去铺子里瞅瞅。”
等苏逸安安排好邓婆婆后,来到了薛宝钗那件书铺,恰巧,薛宝钗正在楼下铺子里查看展示的书籍。
苏逸安快步走上前,惊喜地说:“薛姑娘好呀,真巧。”
薛宝钗一见这张俊俏的脸和自来熟的笑容,不禁也露出笑来,回了一声好。
“正巧在此处遇见姑娘,昨儿我刚得知了一件事,还要多谢姑娘仗义相助。”苏逸安说着,偏过头和小厮叮嘱了一声,那小厮便快步离开了书铺。
【作者有话要说】
第60章
要说这天底下的事, 都躲不过一个“巧”字。
薛宝钗正和苏逸安落座于书铺的一个雅间,虽说本朝男女大防不算太严,但为家族名声, 薛宝钗轻易不会行差就错一步。
“我母家有一表姐名唤金哥。那日我从相国寺回来后,想着要过年了便去舅舅家走一遭,舅舅家本是要瞒着这件事, 可惜知道的人太多了, 我听了丫鬟婆子嘴里的话后, 本要去寻表姐一问, 哪知正巧遇到表姐要上吊自尽。我劝慰表姐许久,让她安心等我消息,可我还未找到法子, 就得表姐传信来说有一故人已经帮忙解决了。”
苏逸安端起茶水郑重向薛宝钗行了一礼, “多谢薛姑娘相助,否则我那表姐该被逼的香消玉殒了。”一个男子汉说道这里还有些哽咽。
薛宝钗惊讶于他们表姐弟关系这般要好,也欣喜于自己及时帮助,否则这位幼年的姐姐该如何不幸。
“我与金家姐姐也算是有缘, 不过举手之劳,无需挂怀。”
苏逸安拿出一个木质雕花盒子, 将盒子推给薛宝钗, “小小礼物, 希望薛姑娘笑纳。”
薛宝钗轻轻摇头, 将盒子推了回去, “金家姐姐与我少时相伴, 我能帮的一定会帮, 苏公子太客气了。”
薛宝钗这么说着, 最后苏逸安也没送出礼物。而后丫鬟来说时间差不多了, 要回去了,苏逸安才告辞出来。
“怎么样,那个邓婆婆如今在哪里?”
雀儿扶着薛宝钗下了马车,跟在薛宝钗身后,等丫鬟们伺候完薛宝钗后,才说:“那苏公子给邓婆婆找了一个胡同人家住着,那个胡同房子被他买下了,听闻苏公子才来京城时,曾经被骗,是那个邓婆婆帮过他。”
“倒也是个知恩图报的。”薛宝钗淡淡地说了一句,拿起今天带回来的账本继续看着。
这日,京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连远在深闺的姑娘们都听说了。大家传的绘声绘色好似就在现场观看一般。
探春几人应邀来薛府玩,林黛玉也一同来。姐妹们都在屋子里,坐着火炕,烤着板栗子红薯等,一起玩射覆。
讲到并蒂莲的时候,不知怎地,探春突然说起工部尚书家的嫡次子的事。
“听说那佟四海是个洁身自好的男子,连通房都没有。”林黛玉看出其中渊源,拿着一方金丝手帕,若有所思地看着探春。
在座的都是未出阁的姑娘们,猛然间说道这些倒是有些诧异,又有些害羞,至于内里则看不出来。
“二哥哥说外头都传遍了,那佟四海不喜女子,专门在男子堆里厮混,还有人看见了那腌臜场面呢。”
迎春胆子小,忙往后躲,嘴里劝着说:“快别说了,没得让人恶心的慌。”
年纪尚小的惜春撇撇嘴道:“宝哥哥说的对,这外头看着光鲜亮丽的,内里净做些恶心人的事。”
探春只听到迎春惜春的话,却独独不见薛宝钗说话,忍不住抬头看向薛宝钗,哪知薛宝钗此时正若无其事地把玩着杯盏,察觉到探春的目光,薛宝钗笑着问:“探春妹妹继续说呀,我倒也挺好奇的。可惜哥哥常常在外头,寻常不得空和我说道外头的事。”
听得宝钗似乎没有什么别样的情绪,探春笑笑,顺势又继续讲起了佟四海。
原本佟四海的事并不为人所知,可惜那次佟四海会其他男子,碰巧遇上酒楼闹事,争执碰撞中误入佟四海的包厢,后头追打的人一起涌入房间,那桩丑事便四散开来。
临近新年,百姓们暂时没有农作,自然对于这些街头巷尾的杂事颇有兴趣,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的佟四海的事就闹得人尽皆知了。
探春说完这件事,转而又说起了其他的一些杂事,姐妹几个玩累了,薛宝钗又置办的一桌子菜品甜点,吃完后,便着马车送三春姐妹离开。
而李纨和王熙凤则说有事,并未到场。
等人都走了,林黛玉走到薛宝钗身边坐下,歪着头看向思索的薛宝钗询问:“宝姐姐想什么呢?”
“我在想,探春妹妹为什么莫名其妙说了这件事。”
“大概是宝玉说的吧。既然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想来被谈论也是正常不过的事。”说道贾宝玉,两个人就想到本来贾宝玉也闹着要来薛府一同玩,可惜才来前院,就被薛蟠带着去和薛父一同交谈,没有了机会来后院。
“这一家子男女大了,自然要有所避讳,又不是那至亲骨肉尚且无妨。宝兄弟越大便越发随性了。”薛宝钗淡淡评价道。
林黛玉接过话头,说道贾宝玉和王熙凤之前突然魔怔了,说是用了他那个通灵宝玉悬挂在屋子才好了,“外祖母便愈发宠着宝哥哥啦,舅舅哪里敢随意管教。”
薛宝钗摇摇头,有些无奈:“要想成才,便不能溺爱。”说着说着,嘴里念叨着:“宝兄弟,宝兄弟。”登时眼睛亮了,拉住林黛玉的手说:“我知道探春妹妹为什么这么说了。”
林黛玉起初还不了解薛宝钗话里的含义,等薛宝钗看向林黛玉的眼睛,嘴里多说了几个宝兄弟后,林黛玉也倏地明白了探春的意思。
随即自嘲道:“难为二舅母了。当真是为子之计深远啊。”
薛宝钗拍拍林黛玉的肩膀劝慰:“怕什么,你父亲如今尚在,又非孤儿一个,何必如此忧愁。你若是再同之前一般天天发愁,可枉费了我姐姐为你寻药治病了。”
备受宠爱的幺女讲出话来自然是颇有底气,连宽慰他人的话也是直击要害。林黛玉一听,点点头赞同道:“你说的对,是我着相了。”
虽是安慰林黛玉的话,但薛宝钗所言并不无道理。现如今,贾老太太还时常要林黛玉去贾府玩,更放任贾宝玉随意到林黛玉住处闲逛。而王夫人则不断邀请薛宝钗去玩,也时常叫贾宝玉来作陪。
薛宝钗将此事说给了薛母听,薛母愣了一下,随即苦笑一声:“是那日宝玉病好了,我去探望,你姨妈说起你的亲事,我说家里正给你相看。”说着薛母拍拍薛宝钗的手道,“大概言语中透露出对那佟四海的意思,那件事一出,便闹得沸沸扬扬。”
薛宝钗听到这里,也了解了探春的意思,也沉默了下来。
“唉,也怪我大意,宝钗啊,你当真瞧不上宝玉?”
【作者有话要说】
第61章
火盆里的上好的木炭悄悄地燃烧着, 一旁的八仙桌上正放着点起的沉香。
薛宝钗脸上带着无奈的笑,眉眼弯弯尽是不解,“妈妈在想什么呢, 我怎么会对宝兄弟有意。我喜欢上进的男子。那整日在内围厮混的人,我才不稀得搭理呢。”
薛母搂住薛宝钗长叹一声:“我也不是要乱点鸳鸯谱,只是你那姨妈你也知道。我不过多嘴问一句, 既然这样, 再让你姐姐帮忙看看。”
薛宝钗小女儿姿态靠在薛母怀中, 笑嘻嘻地说了声好, 脑海里却浮现那个在大雪地里找自己帮忙救小狐狸的身影。
“这几日小白的伤口都好了吧?”薛母也听说了薛宝钗跟随泠沛出去玩,带回一只小白狐的事。说着,薛母四下看了看, 有些疑惑:“那小白没有跟着你吗?”
“这些日子天冷, 不爱动弹,在窝里晒太阳呢。”
缘分这一字,从来都在人的嘴里,而不被人所看见。
薛宝钗想着苏逸安的事, 出来逛铺子的时候,不小心被疾驰而过的马撞到, 被苏逸安救了的事, 很快便传入了泠沛的耳朵里。
薛府, 宝钗住所。
薛宝钗正躺在床上, 雀儿在给她包扎伤口。薛母和薛二太太也跟在一旁, 眼里闪烁着泪光。
泠沛慌忙走了进来, 人未到话先响, “怎么了?发生何事, 怎么就受伤了?”
薛宝钗一听, 忙坐了起来。
泠沛走近薛宝钗,上下打量一番,旁的都没有事,“只是手臂有些擦伤?”
“就擦伤了些手臂,真没大事,姐姐莫要担忧。”
亲眼瞧了,泠沛才放心下来,顺势坐在薛宝钗床边,嗔怪道:“出去也不小心些。”
“是啊,我就说姑娘家还是少出门为宜。你呀,总是不听。”薛母听泠沛这般说,忙补了一句,她自小受的教导里便是女子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里泠沛却四处玩耍,偏偏薛父纵容。薛母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宝钗吧,也被泠沛纵着,薛母,仍旧不好说。
“走吧,去铺子里瞅瞅。”
等苏逸安安排好邓婆婆后,来到了薛宝钗那件书铺,恰巧,薛宝钗正在楼下铺子里查看展示的书籍。
苏逸安快步走上前,惊喜地说:“薛姑娘好呀,真巧。”
薛宝钗一见这张俊俏的脸和自来熟的笑容,不禁也露出笑来,回了一声好。
“正巧在此处遇见姑娘,昨儿我刚得知了一件事,还要多谢姑娘仗义相助。”苏逸安说着,偏过头和小厮叮嘱了一声,那小厮便快步离开了书铺。
【作者有话要说】
第60章
要说这天底下的事, 都躲不过一个“巧”字。
薛宝钗正和苏逸安落座于书铺的一个雅间,虽说本朝男女大防不算太严,但为家族名声, 薛宝钗轻易不会行差就错一步。
“我母家有一表姐名唤金哥。那日我从相国寺回来后,想着要过年了便去舅舅家走一遭,舅舅家本是要瞒着这件事, 可惜知道的人太多了, 我听了丫鬟婆子嘴里的话后, 本要去寻表姐一问, 哪知正巧遇到表姐要上吊自尽。我劝慰表姐许久,让她安心等我消息,可我还未找到法子, 就得表姐传信来说有一故人已经帮忙解决了。”
苏逸安端起茶水郑重向薛宝钗行了一礼, “多谢薛姑娘相助,否则我那表姐该被逼的香消玉殒了。”一个男子汉说道这里还有些哽咽。
薛宝钗惊讶于他们表姐弟关系这般要好,也欣喜于自己及时帮助,否则这位幼年的姐姐该如何不幸。
“我与金家姐姐也算是有缘, 不过举手之劳,无需挂怀。”
苏逸安拿出一个木质雕花盒子, 将盒子推给薛宝钗, “小小礼物, 希望薛姑娘笑纳。”
薛宝钗轻轻摇头, 将盒子推了回去, “金家姐姐与我少时相伴, 我能帮的一定会帮, 苏公子太客气了。”
薛宝钗这么说着, 最后苏逸安也没送出礼物。而后丫鬟来说时间差不多了, 要回去了,苏逸安才告辞出来。
“怎么样,那个邓婆婆如今在哪里?”
雀儿扶着薛宝钗下了马车,跟在薛宝钗身后,等丫鬟们伺候完薛宝钗后,才说:“那苏公子给邓婆婆找了一个胡同人家住着,那个胡同房子被他买下了,听闻苏公子才来京城时,曾经被骗,是那个邓婆婆帮过他。”
“倒也是个知恩图报的。”薛宝钗淡淡地说了一句,拿起今天带回来的账本继续看着。
这日,京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连远在深闺的姑娘们都听说了。大家传的绘声绘色好似就在现场观看一般。
探春几人应邀来薛府玩,林黛玉也一同来。姐妹们都在屋子里,坐着火炕,烤着板栗子红薯等,一起玩射覆。
讲到并蒂莲的时候,不知怎地,探春突然说起工部尚书家的嫡次子的事。
“听说那佟四海是个洁身自好的男子,连通房都没有。”林黛玉看出其中渊源,拿着一方金丝手帕,若有所思地看着探春。
在座的都是未出阁的姑娘们,猛然间说道这些倒是有些诧异,又有些害羞,至于内里则看不出来。
“二哥哥说外头都传遍了,那佟四海不喜女子,专门在男子堆里厮混,还有人看见了那腌臜场面呢。”
迎春胆子小,忙往后躲,嘴里劝着说:“快别说了,没得让人恶心的慌。”
年纪尚小的惜春撇撇嘴道:“宝哥哥说的对,这外头看着光鲜亮丽的,内里净做些恶心人的事。”
探春只听到迎春惜春的话,却独独不见薛宝钗说话,忍不住抬头看向薛宝钗,哪知薛宝钗此时正若无其事地把玩着杯盏,察觉到探春的目光,薛宝钗笑着问:“探春妹妹继续说呀,我倒也挺好奇的。可惜哥哥常常在外头,寻常不得空和我说道外头的事。”
听得宝钗似乎没有什么别样的情绪,探春笑笑,顺势又继续讲起了佟四海。
原本佟四海的事并不为人所知,可惜那次佟四海会其他男子,碰巧遇上酒楼闹事,争执碰撞中误入佟四海的包厢,后头追打的人一起涌入房间,那桩丑事便四散开来。
临近新年,百姓们暂时没有农作,自然对于这些街头巷尾的杂事颇有兴趣,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的佟四海的事就闹得人尽皆知了。
探春说完这件事,转而又说起了其他的一些杂事,姐妹几个玩累了,薛宝钗又置办的一桌子菜品甜点,吃完后,便着马车送三春姐妹离开。
而李纨和王熙凤则说有事,并未到场。
等人都走了,林黛玉走到薛宝钗身边坐下,歪着头看向思索的薛宝钗询问:“宝姐姐想什么呢?”
“我在想,探春妹妹为什么莫名其妙说了这件事。”
“大概是宝玉说的吧。既然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想来被谈论也是正常不过的事。”说道贾宝玉,两个人就想到本来贾宝玉也闹着要来薛府一同玩,可惜才来前院,就被薛蟠带着去和薛父一同交谈,没有了机会来后院。
“这一家子男女大了,自然要有所避讳,又不是那至亲骨肉尚且无妨。宝兄弟越大便越发随性了。”薛宝钗淡淡评价道。
林黛玉接过话头,说道贾宝玉和王熙凤之前突然魔怔了,说是用了他那个通灵宝玉悬挂在屋子才好了,“外祖母便愈发宠着宝哥哥啦,舅舅哪里敢随意管教。”
薛宝钗摇摇头,有些无奈:“要想成才,便不能溺爱。”说着说着,嘴里念叨着:“宝兄弟,宝兄弟。”登时眼睛亮了,拉住林黛玉的手说:“我知道探春妹妹为什么这么说了。”
林黛玉起初还不了解薛宝钗话里的含义,等薛宝钗看向林黛玉的眼睛,嘴里多说了几个宝兄弟后,林黛玉也倏地明白了探春的意思。
随即自嘲道:“难为二舅母了。当真是为子之计深远啊。”
薛宝钗拍拍林黛玉的肩膀劝慰:“怕什么,你父亲如今尚在,又非孤儿一个,何必如此忧愁。你若是再同之前一般天天发愁,可枉费了我姐姐为你寻药治病了。”
备受宠爱的幺女讲出话来自然是颇有底气,连宽慰他人的话也是直击要害。林黛玉一听,点点头赞同道:“你说的对,是我着相了。”
虽是安慰林黛玉的话,但薛宝钗所言并不无道理。现如今,贾老太太还时常要林黛玉去贾府玩,更放任贾宝玉随意到林黛玉住处闲逛。而王夫人则不断邀请薛宝钗去玩,也时常叫贾宝玉来作陪。
薛宝钗将此事说给了薛母听,薛母愣了一下,随即苦笑一声:“是那日宝玉病好了,我去探望,你姨妈说起你的亲事,我说家里正给你相看。”说着薛母拍拍薛宝钗的手道,“大概言语中透露出对那佟四海的意思,那件事一出,便闹得沸沸扬扬。”
薛宝钗听到这里,也了解了探春的意思,也沉默了下来。
“唉,也怪我大意,宝钗啊,你当真瞧不上宝玉?”
【作者有话要说】
第61章
火盆里的上好的木炭悄悄地燃烧着, 一旁的八仙桌上正放着点起的沉香。
薛宝钗脸上带着无奈的笑,眉眼弯弯尽是不解,“妈妈在想什么呢, 我怎么会对宝兄弟有意。我喜欢上进的男子。那整日在内围厮混的人,我才不稀得搭理呢。”
薛母搂住薛宝钗长叹一声:“我也不是要乱点鸳鸯谱,只是你那姨妈你也知道。我不过多嘴问一句, 既然这样, 再让你姐姐帮忙看看。”
薛宝钗小女儿姿态靠在薛母怀中, 笑嘻嘻地说了声好, 脑海里却浮现那个在大雪地里找自己帮忙救小狐狸的身影。
“这几日小白的伤口都好了吧?”薛母也听说了薛宝钗跟随泠沛出去玩,带回一只小白狐的事。说着,薛母四下看了看, 有些疑惑:“那小白没有跟着你吗?”
“这些日子天冷, 不爱动弹,在窝里晒太阳呢。”
缘分这一字,从来都在人的嘴里,而不被人所看见。
薛宝钗想着苏逸安的事, 出来逛铺子的时候,不小心被疾驰而过的马撞到, 被苏逸安救了的事, 很快便传入了泠沛的耳朵里。
薛府, 宝钗住所。
薛宝钗正躺在床上, 雀儿在给她包扎伤口。薛母和薛二太太也跟在一旁, 眼里闪烁着泪光。
泠沛慌忙走了进来, 人未到话先响, “怎么了?发生何事, 怎么就受伤了?”
薛宝钗一听, 忙坐了起来。
泠沛走近薛宝钗,上下打量一番,旁的都没有事,“只是手臂有些擦伤?”
“就擦伤了些手臂,真没大事,姐姐莫要担忧。”
亲眼瞧了,泠沛才放心下来,顺势坐在薛宝钗床边,嗔怪道:“出去也不小心些。”
“是啊,我就说姑娘家还是少出门为宜。你呀,总是不听。”薛母听泠沛这般说,忙补了一句,她自小受的教导里便是女子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家里泠沛却四处玩耍,偏偏薛父纵容。薛母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宝钗吧,也被泠沛纵着,薛母,仍旧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