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薛母也不说话,只是招呼媒人吃点心,金秋时节,厨房常做雪梨山楂糕,如今端上来的也是这个。只是金媒人可顾不上点心不点心的,她转身看向薛母,目光灼灼:“薛夫人好福气,薛大人如今又是皇商,又是紫薇舍人的,您家大姑娘又成了安郡王妃,薛二公子也中了进士。”
  媒婆便是如此,一句话话里话外拼了命地夸奖,可找不着一丝错处,可也麻烦,这意思绕呀绕的,都不知何时可以说到重点。
  金媒人又将薛家夸了一通后,才说到了重点,“不知夫人可曾听过皇商夏家?”
  薛母一听,心里一咯噔,面上不动声色淡淡说道:“略有耳闻。”
  “哎呀,这可不就是天做的姻缘,常言道千里姻缘一线牵,您是皇商,她家也是皇商,可不是巧了不是?”金媒人可不管薛母的冷淡,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夏家,“这夏家的千金,从小金尊玉贵养着,那是知书达理,秀外慧中,还帮着母亲处理家中俗事,薛公子如今也管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这二人可不就是天作之合。”
  薛母冷眼瞅着金媒人将那夏金桂夸得如天仙下凡一般美好,又将她素日里帮忙料理的家事通通夸了又夸,一副要将二人立马配对的的样子,可把薛母看得直皱眉。
  “这金媒人说的也是在理。论二人身家倒也合适,只是您也知道,这蟠儿的婚事我一个内宅妇人可做不得主的,还得问过我家老爷。”
  那媒人一听,忙道:“薛大爷可在?”
  薛母笑笑,回答道:“真是不巧,前几日才与二爷下扬州去了。还未曾回信告知我们何时归家。”
  金媒人一听,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可薛母表现得毫无异样,金媒人也不好得罪薛母,只喃喃道:“这还真是不巧。”说完,又对薛母说,“那劳烦夫人待薛大爷回京了,将这好事说与薛大爷听。”
  薛母笑眯眯地端起茶杯应道:“是极是极。”
  金媒人一看这架势,也不好再留下了,便灰溜溜地告别。
  这时,身后屏风里出来一对母女,正是薛宝琴和薛二夫人母女两人。薛二夫人一出来,便有些疑惑看着薛夫人。
  “大嫂,那夏家和我们素日毫无往来,怎的如今偏又遣了媒人前来。”
  薛母用蔑视的目光看着媒婆离去的方向,冷漠地说:“那夏家外表瞅着可光鲜亮丽,说什么管着宫中所有陈设盆景,还有长安城里城外全部桂花局的夏家。这家财万贯倒也不假,只那独女夏金桂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都说娶妻要娶贤,妻贤夫祸少。夏金桂可和贤沾不上半点的边。”
  薛宝琴母女两人互相对视一番,明明几日前薛母对夏家还是有那么一点意思的,怎地如今转变得如此之快?
  瞧见薛宝琴母女两疑惑不解的目光,薛母才将几日前泠沛找人查来的消息说了一通,“那夏金桂因自小丧父,家中便有所溺爱,从小就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儿,等愈发大了,性格乖张暴戾,将自己看得极重,视他人若蝼蚁。”
  “这,这样的人若是进了我们家,该要搅和的全家不得安宁啊。”薛二夫人一时间愣住了,大概没料到会是这样的女子,偏生那媒婆嘴里夸得若菩萨。
  “也是老爷提醒得对,还让沛儿去查看一番,若非如此,该是我们薛家的不幸啊。”薛母和薛二夫人一时间都有些庆幸。
  只两人又担忧起这媒婆,夏家遣了媒婆来,若是拒了,不知又要生出多少事端,端坐在一旁的薛宝琴脆生生开口说:“伯母和妈妈无需担忧,大姐姐会解决的。”
  听了薛宝琴的话,俩妯娌这才恍然大悟,当真是困在局中,忘了泠沛的能力了。
  “我这沛儿能顶好些男儿,宝钗也好,偏就蟠儿,唉。”薛母感慨了一番,薛二夫人自然又劝慰一番,二人才停了这个话题,转而问起薛宝琴。
  “你宝姐姐去找沛儿了,你怎么在府里不出去玩?”
  薛宝琴笑道:“宝姐姐晌午要和大姐姐去看进士宴,要挑郎君啦,宝琴可不敢。”
  “哎呦,沛儿愈发胆大了。”薛母吓了一跳,刚想找人唤宝钗过来叮嘱,忽又想起泠沛素来做事妥帖,又是为了宝钗的终身大事着想,忙按下那心思,看向薛二夫人:“宝琴和宝钗也不差几岁,若是要出门玩,我叫你大姐姐也带你去。”
  薛二夫人这些年走南闯北,自然也不拘泥于闺阁束缚,当下便拍板请泠沛带薛宝琴一同出去玩耍。
  “你母亲倒是利爽,今儿个,便当出去玩,不用太拘泥。”泠沛坐在马车里,对着车里的两个小年轻笑眯眯地叮嘱着。
  【作者有话要说】
  第51章
  长安街市, 车马如龙,商贾繁华,泽贤楼楼里楼外张灯结彩, 人潮涌动,很是热闹。这泽贤楼是官家主办的,为很多来京中赶考的且囊中羞涩的举子们提供简单的食宿条件, 每当科举结束, 泽贤楼总会举办宴庆, 来祝贺登科的举子们。
  这一日, 这条街市卖花的,卖字画的小摊贩们也都比往日来得多,还有些大户人家常来此处择婿。
  哒哒哒。
  安郡王府的马车停在了泽贤楼对面的会宁楼。小二甩着帕子站在马车前迎接, 笑声朗朗且声音洪亮道:“贵客登门, 快快进来,您预订的包厢已经准备好了。”
  泠沛笑着点点头,带着宝钗和宝琴两个小姑娘下了马车,到了会宁楼的包厢里用餐。
  宝钗和宝琴一进包厢, 便四处瞅了瞅布置,一看便是花了心思布置的房间, 可是距离对面的泽贤楼还有一些距离, 如何看?
  宝钗小小年纪, 便极会隐藏自己心思, 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一副端庄得体的模样, 而在泠沛面前, 宝钗自然未这般做, 而是想说便说了。
  “姐姐, 这怎么看?”
  泠沛噗嗤一笑, 伸出食指轻轻点了下宝钗的额头,笑道:“瞧瞧,刚刚还说不着急,如今急的是谁?”
  宝琴也跟在泠沛身后,闻言拉了拉泠沛的衣袖道:“大姐姐又笑话我们,快告诉我们这怎么瞧?我要看看,二姐姐的如意郎君如今身在何处。”
  “你瞧。”
  只见泠沛手指一指,便见这包厢后头的一扇窗正对着聚贤楼的后院,可办聚会都在大堂内办,瞧后院有能瞧出些什么来,宝钗和宝琴有些疑惑不解。
  泠沛见二人懵懂的眼神,开口解释一番:“此处对着后院,后院景致不错,这些人吃完宴席都会在后院吟诗作对,你瞧,那些个长案上都已经准备好了笔墨纸了。”
  这一听,宝钗和宝琴二人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三姐妹又说起了宝钗选的那几个进士。
  “先吃些东西,过会子便出来了。”
  才一说完,小二便推门进来,将菜一一放上桌,虽是富贵人家,可泠沛素来不喜铺张浪费,和薛蟠动不动就点一大桌子菜不同,泠沛点菜看大家的食量,至于剩下的菜下人们够不够分,泠沛并不过问,只下人们都知安郡王妃手里松的很。
  红烧狮子头、挂炉山鸡、莲蓬豆腐、凤尾鱼翅等摆在了桌中,还有应景的菊花佛手酥也放了上来,泠沛招呼两个妹妹吃,又让随从点了菊花饮子上来,“你们先吃,估摸着还有半柱香便结束了。”
  一时间,包厢里只有窸窸窣窣的吃饭声,不多时,便听着隔壁院子传来欢呼声。
  “一人二从三众。好,子凡兄这对的倒是巧妙。”
  只听另一人也附和着夸了几句,宝钗听了低头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对泠沛和宝琴道:“落于俗套了些。”
  泠沛笑笑,示意两人慢慢听。
  宝钗和宝琴仗着后院众人此时都在各自畅聊,又面前的窗户糊了白纱,外头看不清里头,都大胆地来到窗前细细打量。
  这是,一个略微粗狂的声音响起,“都说李杜诗篇厉害,我觉得刘兄的诗句也不错。”
  星云跟在一旁,见宝钗和宝琴都注视这人,为二人解释:“这是太原王家偏支的公子,名唤王词。中了二等进士。”
  星云说话间,那王词便和众人从诗词聊到了策论,太原王氏,乃是世家大族,这王词只是一般的偏支。族里资助他考科举,寡母也接些零碎的活计,日子过的倒也顺畅。
  只是,王词身量不长,颇有弱不禁风之态,再一看,皮肤有些苍白,算不得什么俊俏男子。
  “这人瞅着,可有发现?”不知何时,在一旁喝茶的泠沛来到宝钗身后,乍一出声,把两小姑娘吓了一大跳。
  宝钗摇摇头,泠沛被她的表情逗乐了,点点她的额头道:“这模样可没有宝玉精致。”
  “姐姐!”宝钗不开心地喊了一声。
  旁人不知,泠沛还不知嘛,贾府之中,那好姨妈王夫人属意宝钗,而贾母则更喜欢林黛玉,原先黛玉是官宦人家小姐,宝钗不过皇商家的姑娘,如今因着泠沛的关系,宝钗的身份也算是水涨船高了,贾府为着宝玉的婚事又有些异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