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泠沛笑着领着薛宝钗和林黛玉上前给老太妃见礼, 才一弯腿, 就被老太妃叫起,丫鬟忙整理好座位给泠沛。
  “安郡王成亲那日,偏生染了风寒, 动不了, 很是可惜。如今一瞧,安郡王妃果然如传闻一般娴静温婉,和安郡王才子佳人。”
  老太妃一开口,剩下坐着的几人也符合着, 连同薛宝钗和林黛玉也一同夸了一番。薛宝钗面上带着温婉的笑意,有问有答, 举止落落大方, 几位夫人看着暗自点头。至于林黛玉, 则坐在一旁, 安安静静不说话, 可自有一番风姿绰约, 令人难忘。
  “今日寿辰, 府里安排了戏, 待会啊, 我们边吃边看。”谢衍的身份造就了此刻泠沛便是坐在一旁,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泠沛陪着老太妃说了些话,陈氏便进来请老太妃上席吃酒。
  南安王府子嗣不多,现南安王膝下仅有世子和其同胞弟弟两个儿子,这胞弟年仅十岁,而世子妃陈氏生有一子,还是牙牙学语。
  底下的晚辈为老太妃祝寿完,大家就上席吃菜,席间还安排了戏班子来凑热闹。
  “你们和那些姑娘一桌,不用担心,我时刻都是你们的后盾。”
  林黛玉和薛宝钗自然不可能与老太妃同席吃酒,陈氏安排两姐妹去小姑娘一桌玩,而泠沛则被带着和老太妃一起。
  “我一晚辈,怎好与老太妃一起,这几位婶子还在一旁呢。”泠沛不好意思道。
  “哪里就有这么多繁文缛节,咱们啊,一起吃酒,你和茵儿(世子妃)一同坐着吧。”说着,老太妃又让世子妃坐下一同用席。
  世子妃推辞不过,也一同坐下。席间还要顾着老太妃等,泠沛瞧着都觉得累人。
  再说薛宝钗那边,同桌的几个姑娘,这个父亲是尚书,那个父亲是国公、郡王的。林黛玉父亲也是礼部尚书,唯有薛宝钗父亲只是紫薇舍人,凭借着姐姐是郡王妃才来了这里。
  席间就有工部尚书的女儿陈婉莹的,故作亲昵地问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不知两位姑娘是?”
  待二人回答出了之后,脸上的笑意先淡了三分,矜贵地点点头,又和旁边郡王家的小姐聊天,林黛玉放在桌底下的双手揪着帕子,有些气不过。宝钗伸手轻轻拍了拍,反而泰然自若地和这些官家小姐交谈。
  水榭外咿咿呀呀地唱着《五女拜寿》,同桌两三个官宦家的小姐自顾自聊着天,“那布衣阁新到的据说是江南那边绣娘做的留仙裙,瞧着倒是好看。”
  “说起来,林姑娘来着姑苏,你今儿个这裙子倒是别致。”一个姑娘话音一转,突然对林黛玉说话。
  林黛玉本就对着桌上几个姑娘若有若无的敌意的做法很是不屑,但想着泠沛特意带自己出来的好意,也不好甩脸子,只好端着大家闺秀的模样和薛宝钗坐着。
  这突然一个小姑娘搭话,林黛玉有些愣住,缓了会儿才说:“这也是你们说的布衣阁做的成衣,安郡王妃疼爱,带我和宝姐姐一同去裁衣。”
  说道泠沛,这几个小姑娘倒是没那么故作扭捏了,纷纷问起了泠沛和安郡王的事,可宝钗和黛玉哪里是一问就全盘托出的主,自然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那些个小姑娘知道是问不出什么东西了,才转而说起其他话题。
  “几位妹妹,我们王府花园也很好看,如今宴席结束,要不要一同去玩一玩?”
  正巧这时,星云来了,她走到宝钗和黛玉面前恭敬地说:“姑娘,郡王妃府里有事,差我来问下姑娘,你们是要留下了玩,还是跟着她回去?”
  林黛玉闻言,眼底一亮,忙转头看向宝钗,宝钗一眼就看出林黛玉的心思,笑着和星云说:“那我们随姐姐回去吧,若是有事,还能搭把手。”
  说完,宝钗就带着林黛玉和桌上几个姑娘告别,又跟着泠沛同南安王老太妃辞行。
  “呼,可算是结束了。”
  三人才一坐上马车,林黛玉长舒了一口气。
  薛宝钗和泠沛看了,纷纷笑了,打趣道:“怎么了,才这半天,我们林姑娘就乏了?”
  “泠沛姐姐!”林黛玉扯着帕子嘟囔着,一脸傲娇。
  哈哈,泠沛和薛宝钗笑着拍拍她的肩膀,说起了缘由,“工部尚书的女儿,陈婉莹的姐姐,在我们大婚后,瞧着我安然无恙,便有人想将她给你姐夫做侧妃。”
  泠沛从旁边的小柜子里拿出蜜饯来,食指碾着雪白的红梅,慢悠悠地开口。
  话音一落,两个小姑娘愣了片刻,薛宝钗愤怒极了,握着拳头道:“我说呢,这么不要脸,刚刚还给我们甩脸子,我呸。”
  林黛玉接着说:“好好一个姑娘家,净想着与人做妾,偏一副自命清高的模样,倒是不知如今的姑娘脸皮子这般厚。”
  受害者倒是不曾说话,旁边两个小姑娘开始打抱不平,泠沛轻笑地搂住两个小姑娘开心地说:“也不枉我这般疼你们。不过无妨,阿衍都解决了,这些个狂蜂浪蝶早便脏不了我的眼,莫担忧。”
  薛宝钗转身扯着泠沛的袖子,睁着圆溜溜的眼睛问:“姐姐说的可是真的?莫不是框我?”
  泠沛怜惜地摸摸薛宝钗的脑袋,后者依恋地依偎在泠沛身上撒娇,“我的姐姐该要日日开心才是,这起子小人可莫要污了我姐姐的眼睛才是。”
  林黛玉坐在一旁眼里闪过羡慕的神色,很快便符合起宝钗的话来。
  “小嘴巴巴的,真甜,待会便不回去了,留在郡王府多住几日可好?”
  “姐姐这般说,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安排了。”
  三个小姐妹嘻嘻哈哈回了安郡王府,府里的管家已经候在一旁说起了事情。
  星辰便带着宝钗和黛玉去了她们常住的那个院子歇息一会儿。泠沛在府里给薛宝钗和林黛玉留了屋子,专门等她们过来玩的时候可以住着舒服。宝钗身为亲妹妹暂且不提,林黛玉可是高兴坏了。
  “最近是有什么事不成?”泠沛才换了衣服,管家便等在一旁,明显是有事的模样。
  “那荣国府孙媳妇秦可卿去了,请了王熙凤主事,那二奶奶可威风着呢,上上下下打理地井然有序。”
  泠沛偏头轻轻看了眼管家,“这也值得说?”
  管家些许羞赧,继续答:“前儿个丧礼仪式做得可大了,四王八公都着人来吊唁,如今停灵在馒头庵。”
  “看来着馒头庵里发生了些趣事?”
  “是。”管家正要回话,侍女忙进来说:“郡王回来了。”
  泠沛顾不得听管家的话,提起裙摆朝门外走去,日光中俊美熟悉的脸庞带着笑意走近泠沛,“许久不见,娘子可想为夫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47章
  许久未见的小夫妻才一见面, 便是如诗中所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当下泠沛拉着谢衍的手,满眼都是谢衍, 胶着着不肯移走目光。
  谢衍好笑地搂着泠沛道:“怎么这般移不开眼?”
  泠沛嘟嘟嘴,横了眼谢衍:“你说呢。”
  谢衍心情极好,当下搂紧泠沛说了一箩筐的好话, 才让泠沛重展笑颜。
  晚间, 红火的灯笼挂在廊檐下, 庭院四周都是灯笼, 照的这方小天地亮如白昼,星辰引着薛宝钗和林黛玉过来一同用膳,谢衍也一同用膳。
  起初黛玉还有些不适应, 本朝便有着男女七岁不同席的习俗, 更何况谢衍对林黛玉来说是外男。
  不过,“我既把你当妹子,阿衍便是姐夫,自家亲戚不需如此多礼, 一同坐着吃吧。”
  四个人便围着桌子吃了起来,谢衍照顾泠沛的口味, 膳食都偏清淡, 今儿倒是惊奇, 多了炙烤羊肉, 辣子鸡等食物。
  谢衍奇了问道:“怎么吃这些?才听管家说, 脸上有些泛红, 吃了不怕更红?”
  泠沛夹起一块小鸡肉放在谢衍碗里, 笑道:“那是吹了风, 最近啊, 我觉得这蜀地的菜很是不错,阿衍,我们下次去蜀地玩耍呀?”
  谢衍看向泠沛灿烂的笑容,头便先点了,满口答应。
  薛府门前,来了几个身着红衣的衙役们,满面春风。
  管家一出门,便看到了这些衙役们,忙热情邀请几人进门歇脚。
  “我们还要去往下一处报喜,贵府薛相公中了二甲进士,恭喜恭喜啊。”那几个衙役们说了薛蝌的名次后,自有管家送上丰厚的茶酒钱,薛父和薛二爷等都喜不自胜。
  “恭喜弟弟,蝌儿也有了一个光明的前程了。”薛父很是高兴,兄弟二人一同去了薛老太太处报喜。
  “那也要谢谢泠沛,为蝌儿找了林大人指导,林大人当初可是探花,文采斐然。”薛二爷不是得意之后便猖狂的小人,自然知道泠沛对自己孩子的帮助有多大。当下又是感谢了一通薛父和薛母。
  即便这趟回来,和薛母因为处事态度不同,而有些小龃龉的薛二太太,也是满面笑容地诚恳与薛母道谢,等一家子吃完晚膳,薛家二房又送来了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