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衍儿,这下你可放心了?”
  皇帝看向坐在对面的谢衍笑道:“也不知这薛家的姑娘是什么样的人,让我们衍儿这般心急,在扬州便眼巴巴地请旨赐婚。”
  谢衍无奈地看向对面揶揄的皇帝叫了声舅舅。
  哈哈哈哈,皇帝心情大好,自谢衍从扬州回来,帮忙处理了一部分事情,皇帝已经慢慢将朝廷的控制权暗暗收拢,此时对着宠爱的外甥自然是心情极好。
  “往日你这一定亲,那姑娘便得急症,来来回回好几次了,朕这心啊,可放不下。”说着又叹了口气,说起薛父缠绵病榻一事。
  “这婚旨还未下,那薛舍人便病了,会不会有事?”
  “舅舅,那高僧不是说了,遇到了命定之人,便可解了。”谢衍一边说着,一边将白子下在一角。
  “欸!衍儿,舅舅还未下呢。”
  谢衍笑笑,“舅舅担忧我的亲事,我正好趁此机会赢了舅舅。”
  “你呀你呀。”皇帝伸着手指笑着虚空点了点谢衍,“你也知舅舅忧心你的亲事,你还趁机赢我。”
  说着,看见外面天色已晚,便要留谢衍在宫中用膳,“待会便在这宫中歇息,再回去太晚了。”
  不过,“舅舅爱惜衍儿,但宫中规矩不可破。”谢衍很是守规矩,皇帝自然也很满意。
  转眼便到了薛父进宫觐见的日子,因着谢衍的关系,皇帝对薛父还算客气,薛父也正式封了紫薇舍人。
  “我说呢,清晨啊听到喜鹊在枝头喳喳叫,这可是大喜事啊。”
  薛父回来时,带回了那道圣旨,薛母激动得要落泪了,忙喊来管家要给下人们多发两个月月钱。一时间,薛府里洋溢着喜悦的气息,众仆人也来到前院给主家磕头道谢。
  “如今这封号也下来了,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薛父脸上挂着喜气,他坐下来喝了一大口水润了润喉,才和薛母泠沛等人说起皇帝说:“过段日子,宫中会下圣旨,给安郡王和沛儿赐婚,届时嬷嬷也会一同来薛府教导沛儿宫中礼仪。”
  说着说着,薛父看向泠沛的目光愈发欣慰又带着些不舍:“我家沛儿大了,也要离开父亲的羽翼了。”
  这话一出,薛母眼眶红红,宝钗扯着泠沛的袖子啜泣,薛蟠长长叹了口气不知该如何说。
  泠沛来到薛父面前,行了大礼:“沛儿自小得父亲母亲关怀,我们一大家子不说这些话。”
  “是是是,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一家人,要互相扶持。”
  薛父的目光从泠沛,到薛蟠,再到宝钗,又看看坐在身边一向安静的妻子,心中油然生出一种满足之情,“如今,也不算堕了我们祖父的威名啊。”
  京城中一些来往好友知晓了薛父得封紫薇舍人,便邀着薛父来吃席,薛父这几日也不见着人影,而薛蟠则被薛父抓着要见见周围亲朋好友,好在生意上能互通有无,因而这次到贾府便只有薛家母女三人了,
  荣国府,荣禧堂。
  儿时在家中日日相见的姐妹,随着二人所嫁之人的不同,往往天各一方,如今再相见也已过了许久。
  王夫人和薛母拉着手互相说着这些年的事情,旁的椅子上泠沛和宝钗端坐着看着眼前姐妹互诉衷肠的一幕。
  “哎哟,瞧我,见了你便忘了其他了。这是你的两个姑娘?”
  过了一会儿子,王夫人才想起旁边还坐着两个姑娘,忙左右两手将泠沛和宝钗分别拉住,上下瞧了瞧,很是满意。
  大的那个皎若秋月,自有一股清冷之姿态,穿着蜜合色棉袄,更衬得那盛颜仙姿,令人难以忘怀。小的那个身形尚小,举止娴静,很有大家闺秀之风范。
  王夫人看着眼前的两个姐妹,想到老太太院子里住的那位姑苏来的林妹妹,与宝钗当真是各分秋色。
  “姨娘。”泠沛和宝钗被王夫人搂着,一人送了一个赤金镶莲花纹项圈。
  泠沛姐妹两个接下了,王夫人又唤来金钏几人端来点心给两个姑娘吃。泠沛便和宝钗两人坐在一旁吃着点心,不发一语。
  不多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响声,门帘也被拉起来,丫鬟道:“宝玉来了。”
  正和薛母说话的王夫人一时停下了话头,对着薛母道:“这是我那宝玉,正巧,我要唤他来见见姨妈和姐姐们。”
  正说着,便进来一个年轻的贵公子,通身气派的打扮,看着不落俗套。
  “这是你薛姨妈家的两个姐姐,泠沛和宝钗,快去和姐姐们打个招呼。”
  宝玉一进门便看见了屋子里有几个陌生人,那上首和自己母亲坐在一起的定然是袭人说的薛姨妈了,下首两个年轻的姑娘,一个年纪稍大,另一个脸若银盘,眼波流转,自是不可方物。
  宝玉一贯喜欢年轻的姑娘们,见到泠沛和宝钗更是开心地上前见礼,而泠沛和宝钗也唤了声“宝兄弟。”宝玉听了,更是高兴,忙问二人平日里喜欢做些什么,喜欢些什么东西。
  “不过随着母亲打理家事,跟着师父做些学问。”
  “还在念书。”
  “这般美好的姑娘,怎么净学着这些仕途经济,平白地污了自己。”
  眼前这两个花容月貌的姐姐张口闭口都是些仕途经济,做学问一事,说的都是宝玉最不喜欢的东西,宝玉平日里也最烦别人说这些,如今见泠沛和宝钗这般说,当下便将这些学问贬了一通。
  泠沛笑道:“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能让人明智,父亲最喜我们读书的。”
  而宝钗则乖乖坐在泠沛身边,偷偷撇嘴,被泠沛在袖子里拍了下手背,才又坐好。
  上首的王夫人见儿子又说些贾政不爱听的话,当即呵道:“你姐姐们爱读书,那是好事,偏你自己不爱,便说些子虚乌有的话糊弄人家,仔细你父亲听着了,生你的气。”
  贾宝玉在贾府中,因着贾母的宠爱,那是横着走的人物,偏偏最怕贾政,一听贾政,便如同老鼠见了猫儿一般,逃得飞快。
  “哎呀,不过孩子玩闹,姐姐何必这般说宝玉。来,让姨妈看看。”
  见着下首的女儿们不发一语,薛母自然知道泠沛这是瞧不惯宝玉,只是这是姐姐的孩子,薛母自然便开口劝和,又招手唤来宝玉,上下瞧瞧,复又回头对王夫人说:
  “瞧瞧,这通身的气派,真是贵公子了,姐姐往后有福了。”
  王夫人嘴里谦虚着,脸上的笑意愈发深了,忙道:“不过才小孩子家家,知道些什么。”
  薛母又叫来丫鬟,把带来的礼物送到王夫人和宝玉手中,“这些都是些土仪,姐姐和宝玉看着新鲜便可。”
  嘴里是这般说的,但那礼物一看便不是凡品,王夫人自是满意。
  不一会儿,门口进来一个丫鬟,“老太太说,姨太太来了,便请姨太太别着急着走,一家子亲戚留下了一同吃个便饭,方是正经。”
  王夫人便笑着看向薛母,“刚刚让你们母女两留下了住一宿,你偏不来,如今老太太又使人留你,你还是要留一宿。”
  薛母看下女儿,见两个女儿也没有什么反应,便答应了下来。
  不多时,贾母便遣人来唤薛母等一同用膳。
  【作者有话要说】
  第22章
  这个时代的膳食可不好用,身为荣国府老祖宗的贾母自是端坐在桌前,等着王夫人,王熙凤这些个后辈媳妇伺候自己用膳。
  薛母作为王夫人的姊妹,自是不好让姐姐服侍自己,因而贾母便说:“今儿都是自己人,都坐下一同吃席吧。”
  王夫人和王熙凤方才坐下用膳。三春姐妹们则和林黛玉、薛宝钗和泠沛等人一同用膳,哦,身边还有一个硬凑过来的贾宝玉。
  “林妹妹,这茄子做的不错,你尝尝。”
  “泠沛姐姐,宝姐姐这鸡炖的很好,你们也尝尝。”
  这一上菜,宝玉就没闲着,一会儿给林黛玉夹菜,一会儿给泠沛姐妹两夹菜。
  惜春和迎春吃着自己面前的菜,也不说什么,探春就笑了,“二哥哥真偏心,来了三个漂亮的姐妹便不管我们了?”
  宝玉急了,忙给三春姐们两个也夹了菜,“探春妹妹这话说的,我是看泠沛姐姐和宝姐姐才来,害羞。”
  “好啦,我们自己可以,多谢宝兄弟了。快些用膳吧。”
  泠沛阻止了宝玉的献殷勤,身边坐着的林黛玉自泠沛来了便一直盯着泠沛看,连晚膳都忘了用。
  “近日家中事物繁忙,倒是忘了问你,来这里可好?”
  面对自己最喜欢的姐姐的询问,黛玉可高兴了,想要和泠沛多说些话,只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还记着,只好说:“薛姐姐,晚膳后我去找你玩,可好?”
  “你来,我自然高兴。”
  宝钗就坐在泠沛另一边手,看见那个姑苏来的林姑娘看着自己家姐姐那眼神,心中不自觉的有一股子骄傲:那我是的姐姐,最好的姐姐!
  “怎么不吃了?”泠沛注意到宝钗停止了用膳,偏过头问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