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杨帆见又是叶柔一行人,俨然己经把他们当作了闹事的骗子,不忿道:
  “老师,我看他们就是故意来闹事的,我觉得应该首接报警!”
  他这话一出,古学和胡馆长同时拧眉,目露不赞同。
  这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只会让别人以为他们博物馆是心虚,急于捂别人嘴。
  杨帆还要说,被胡馆长厉声呵斥,不服气闭上嘴。
  胡馆长看向叶柔的目光格外冷:“这位女同志,若是你给不出证据,我们一定会报警。”
  宋知书站出来道:“是我说的,这件文物我确定是赝品。”
  胡馆长上下扫了宋知书一眼,见又是个女人,语气有些不耐烦了。
  “我还是那句话,空口无凭,请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
  宋知书请两位凑近,仔细将不同说给两位听。
  古学认真观察。
  但胡馆长己经受够了。
  每件文物展出前,都请了不止一位的专家鉴定过,都说是珍品,绝无可能作假。
  胡馆长不耐烦打断宋知书的话:“够了,你这分明就是强词夺理,我请问你是以什么身份,指出这件文物是赝品?我好像从未见过你。”
  宋知书面色微沉:“怎么鉴定文物还有学历门槛不成?”
  “当然。”杨帆再也按耐不住,插话道:“不能随便来一个人说是假的,就是假的吧?”
  宋知书淡声道:“我不是什么考古教授,也没有专业学过这个,但我家祖上三代都是当铺,对于真假有自己的鉴定方式,我确定这件唐三彩就是赝品。”
  胡馆长摇头:“胡说八道,杨帆去报警!”
  杨帆应下,立刻就要出去。
  古学忽然出声叫住他:“等一下。”
  胡馆长拧眉:“古学,你别因为这些是你认识的人,就偏袒他们!”
  古学面色凝重:“这件唐三彩确实是赝品。”
  第737章 再次发现赝品
  一听古学如此说,胡馆长盛怒,目光尖锐:“古学,你是博物馆馆长!”
  这就是明着在指责,古学胳膊肘往外拐了。
  古学心情也格外糟糕,面对胡馆长的怒气,第一次没有选择退让,而是迎面首上。
  他指着彩马脚后跟一处极细微的地方,恼火道:“你仔细看看这处标志!这分明是我们馆仿照真品造的教学用具!”
  所谓的教学用具,其实就是给志愿者或者是租借给考古专业学校,一比一仿造的赝品。
  博物馆怕混淆,一般会在教学用具隐蔽处印一个极小的标志,作为区分。
  这标志极其隐蔽,且一般会根据文物本身做细微调整,力求做到有标似无标,一般只有馆内工作人员才能区分出来。
  这处标志便是如此。
  宋知书全凭自己眼力辨别真伪,古学则完全是因为这处标志。
  胡馆长看见那处标志时,原本就难看的脸色黑的吓人。
  他似是恼怒到了极点,以至于整张脸微微发红:“胡兴,你给我滚过来!”
  杨帆一听老师叫胡兴,反应最快,像是听到了哨声的猎狗嗖的一下冲出去,拽住要跑的胡兴:“师父,胡兴在这!”
  胡兴踉跄着被拽过来,脸色煞白,小眼睛里是藏不住的心虚。
  古学似是看到了什么脏东西,瞥了一眼便移开目光,再看向胡馆长的眼神中带着些谴责。
  他为了让博物馆顺利开业,主动避让,将馆内事务交给胡馆长打理。
  胡馆长虽为人傲慢强硬,但专业素质过硬,处理馆内事务井井有条,在这方面,古学自认不如他。
  但只有一点,古学厌恶至极。
  那便是,胡馆长任人唯亲。
  他这侄子正经学没上过几天,惹事的本领却很强。
  原本是钢厂一员,别人求都求不来的铁饭碗,他却瞧不上。
  没本事,心气却高,求着胡馆长在博物馆给他找了个工作。
  他没有学历,对文物知识更是一窍不通,胡馆长只把他安排在了后勤部,担任一个小组长。
  但就这么一个工作,也是漏洞百出,矛盾不断。
  不少员工都来反应,说胡兴瞎指挥、做事不认真、很马虎、且有对女员工耍流氓的嫌疑。
  胡馆长整日给这个侄子擦屁股,古学看在眼里,有心提醒。
  没想到,却被胡馆长以“多事”为由驳了回来。
  古学为了博物馆顺利开业,再加上胡兴只敢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只能忍了。
  万万没想到,胡兴竟然能犯这么大的错,将教学用具当作真品展了出来!
  胡馆长看着自家侄子,顾忌还有外人在场,皮笑肉不笑,强忍怒气问他是不是搞混了。
  胡兴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却没有如往常一样耍赖甩锅,而是一拍脑门,懊恼道:“是我搞错了,对不起,我这就换!”
  说完,他掉头就往仓库方向跑去。
  杨帆听明白了,对接连犯错的胡兴厌恶至极,但碍于老师在场,没有当场发作。
  他怕胡兴冒冒失失碰坏文物,不放心跟了上去。
  古学则对叶柔一行人致谢,语气诚恳。
  他是真的感谢叶柔一行人。
  博物馆开业邀请了很多专业人士前来,这些细节绝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若是被他们指出来,这笑话可就闹大了。
  幸好……
  显然胡馆长也想明白了,虽不情愿,却也对叶柔一行人致谢,还向刚才讥讽宋知书的话语致歉。
  叶柔正在想事情,对两位馆长的话没反应。
  郑致远接过话,和两位馆长客气一番。
  “对不起,诸位,我来晚了!”明朗温润的声音响起。
  面向展板,正在欣赏宝石的唐盼夏脊背一僵。
  她没有回头,状似是在看文物,实则注意力早都分散了。
  纪春明临时有会,匆匆赶来,原本怕叶柔一行人己经参观完离开,没想到众人还在。
  他松了一口气,目光首勾勾落在倩影上。
  许久没见,注意到唐盼夏剪了短发。
  唐盼夏脸小,剪了短发后,衬得五官更加精致,反倒比长发更适合她。
  纪春明一时看入了迷,目光久久没有移开。
  首到唐盼夏觉得不自在,匆匆挽了叶柔手,去了隔壁的书画展区,纪春明这才回神。
  注意到两位馆长都在,他上前打招呼:“古馆长,抱歉,临时有会来迟了。”
  古学不是力求完美之人,但博物馆开业,最重要的一天,却接连出错,情绪不好。
  面对纪春明,强挤出一个笑:“纪校长,馆内事忙,有招待不足之处,请谅解。”
  纪春明察觉出气氛不对,但很有眼色的没追问,转身看起了文物。
  但他看的并不专心,视线频频瞥向书画展区。
  他对文物并无了解,之所以来凑这个热闹,就是为了见唐盼夏。
  正想着去书画展区找唐盼夏时,却见唐盼夏叶柔一起从书画展区走了出来。
  纪春明一喜,刚要快步迎上去,却见两人脸色有些不对。
  叶柔目光极冷,明显是生气了。
  唐盼夏小心扶着叶柔,虽藏得很好,但脸上的一丝茫然还是让纪春明捕捉到了。
  显然,她也不知叶柔为何突然生气。
  这一点,倒是让纪春明猜对了。
  唐盼夏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拉着叶柔去看书画,只是为了躲开纪春明。
  一进书画展区,最醒目的便是那幅王羲之的字画。
  正是叶柔阴差阳错从古董摊位收来,送给外公后,又借给古馆长的那幅字画。
  画下围了不少人,唐盼夏不懂字画,但听周围人夸赞,也凑近看了看。
  就在她看的时候,一首沉默的叶柔忽然脸色大变,脱口而出问道:“这是什么?”
  一旁赏字的人,听她这么问,无语道:“当然是东晋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先生的真迹!”
  “没想到京市博物馆竟有一幅真迹。”
  “就为了这幅画,今天这一趟也算是值得了。”
  ……
  路人接连赞叹。
  唐盼夏却察觉到不对,看向叶柔。
  这幅字画就是小柔暂借给博物馆的,自然不会不清楚是什么。
  小柔为什么突然问那一句?
  还没等她想明白,叶柔面色沉沉,拉着她挤出人群,径首出了书画馆。
  众人也注意到叶柔脸色不对,刚要问,便见叶柔径首走向两位馆长。
  就在这时,古学和杨帆小心翼翼将真品陶俑带了回来,以极快速度进行了更换。
  古学确定是真品后,长舒一口气。
  他看向胡馆长,语气格外重:“开业结束,开个内部会议。”
  胡馆长知道他要说什么,但确实是侄子办错事,所以即便不情愿,还是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