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等康熙的车队一走,等待出宫的嫔妃瞬间换下伤心不舍的表情,转而兴高采烈的吩咐身旁的宫人。
  “快快快,收拾收拾,本宫要出宫享福了。”
  第444章 才色兼备
  宜太妃真是敢说,石静娴抽了抽嘴角,康熙刚走,就这么说…
  亲王们都准备接各自的母妃出宫奉养。
  宜太妃暂时去老五的府上,等老九成了亲再两个儿子府里轮流住。
  康熙退位后给了那些生育过子嗣的嫔妃们恩典,没有上嫔位的都给升到了嫔。
  老七的母妃,册封为成太嫔,去老七的府上由老七奉养。
  十二阿哥胤裪才刚刚十六岁,宫外已经选好了府邸的地址,就是还没修葺好。
  定太嫔还要在宫中多住些日子,还有章太嫔和十三,勤太嫔和十七。
  这些人的府邸都是刚刚选好,还没修葺完,只能暂时先集中住在西边的翊坤宫和长春宫。
  以后每月逢初一,十五这些在外由子女奉养的高位嫔妃便要去畅春园给太上皇请安。
  还要进宫给石静娴和胤礽请安。
  就是即便如此,各位妃嫔们也十分开心。
  折腾点儿就折腾点儿,一个月折腾两天而已。
  惠妃面色阴冷的看着这些人喜气洋洋的搬东西出宫。
  也没和石静娴胤礽打招呼,一扭身便走了。
  养心殿已经开始派人整修,石静娴也打算将乾清宫的偏殿作为军机处。
  日后肯定免不了到处征战。
  乾清宫后的交泰殿,作为她的书房,胤礽则选择住在赫舍里皇后曾经住的宫殿,坤宁宫。
  这样一来,石静娴上朝,回书房,睡觉,三点一线。
  胤礽也征求过后宫仅有的一妃两嫔三人的意见。
  日后怎么住。
  结果三人都表示住在一起就好,选了东六宫相对来说地方比较大的景仁宫。
  康熙和后妃们一走,这宫里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但石静娴却觉得很自由,就好像她不用再隐忍小心,就连放屁都可以大声的放,不用小心翼翼的夹碎,不敢大声。
  现在她身边提拔了一个小太监,这个小太监是原来和何柱竞争胤礽身边大太监位置的太监。
  都是一个师父带出来的,叫何栓。
  石静娴和胤礽也在这一天,搬进了坤宁宫。
  坤宁宫自从赫舍里皇后薨逝后,就一直空置着。
  如今再次踏入这里,胤礽心里也很复杂,好像在坤宁宫的各处,都能看到当初他的额娘是如何在这里生活。
  哪怕是尘封了二十多年,也好像还有额娘的气息残存在这里。
  这一整天,胤礽兴致都不高,连搬宫的兴奋劲都淡了许多。
  为了让胤礽转移注意力,石静娴便拉着胤礽研究新的改元年号。
  原本石静娴打算用“华夏”两个字,但查了一些资料,她才知道这原来汉民族的别称。
  这时候暂时就用不了这个称呼,用了也要考虑满蒙八旗的心情。
  而他们的国号都是有寓意的。
  康,安宁;熙,兴盛,蕴万民康宁,天下熙盛之意
  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雍正则简单粗暴,因为外界宗室和其余皇子都质疑他得位不正。
  所以雍正则为雍亲王,得位正的意思。
  (是真滴华夏也是真滴。)
  果然一提年号,胤礽就来了精神。
  明年除夕,就要改元,用到新的年号。
  最后两人商量了半天,不是胤礽觉得太平常不好。
  就是石静娴觉得胤礽起的名字也不太好。
  一直到石静娴都打瞌睡了,胤礽还在翻阅古籍研究。
  现在搬到了坤宁宫,石静娴还是保持在毓庆宫的作息。
  甚至比在毓庆宫还要远。
  现在各地初学堂已经开展起来,本就九月可以参加童生试,现在又加了恩科。
  正好可以给这些学子们多一次机会,考童生的机会。
  康熙退位后,石静娴便不要求老九整日上朝,他整日拉着戴梓研究蒸汽机。
  “朕准备成立军事处,由步兵营统领,火器营统领,骑兵营统领,海军营统领,兵部尚书共同主事。”
  “内阁除了六部尚书,大学士外,增加理藩部。”
  这登基与没登基的区别一下就出来了。
  登基后,石静娴在做什么举动,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朝臣们都不会跳出来反对。
  十二十三岁数也不小了,也该上朝了,十四还一直在京郊大营。
  十三石静娴直接将他放到了理藩部,众臣的表情都有些微妙,觉得石静娴可能不太在意这个弟弟。
  可只有她自己清楚,日后理藩部是要发挥大用处的。
  而十二,一直养在苏麻喇姑膝下,倒是继承了苏麻喇姑谨慎小心的性格。
  被石静娴放到了内务府作总管。
  下了朝,石静娴让人将老九几个没成婚的都叫到了乾清宫。
  老九进了宫看只有他和十二十三,还有策旺多尔济在。
  便有些疑惑:“皇兄是想让臣弟出海么?”
  “出什么海出海!”石静娴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边走边说,你们希望未来福晋读过书,还是希望她们只读女德女戒便够了?”
  “皇兄!”
  胤禟有些无奈:“我这马上就有眉目了,福晋什么的弟弟都说不急了!”
  石静娴点头:“朕知道你不急啊,我就是问问你们,什么想法。”
  “那当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与弟弟说到一处,还能给弟弟一些想法意见的。”
  胤禟肯定道。
  十二笑了笑:“弟弟就希望未来的侧福晋能温柔一些就好,学识什么的…”
  胤裪想了想:“还是有些吧…要不然说不到一处去。”
  石静娴点点头,又看向十三。
  胤祥点头赞同:“都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但为什么不找一个才色兼备的?”
  今天一大早石静娴上了朝后,坤宁宫就到了不少人。
  各位亲王妃,公主们还有石家的人收到了胤礽的赏花宴宴请,便早早就到了。
  几人在屋子里说了会话,看时间差不多到石静娴下朝的时间了,胤礽便带着人前往保和殿办赏花宴。
  出了宫门,看着胤礽走的方向,觉罗氏(女主娘)有些惊讶:“皇后,再往前便是前朝了。”
  第445章 左御史家的小孙女
  有资格去坤宁宫找胤礽的,只有石家人和皇家人。
  其余人见胤礽往前朝走都见怪不怪,只有石家人忐忑不安。
  怕皇后惹了圣上不快。
  早知道,虽然皇后走了登基大典,现在皇上对皇后恩宠有加。
  那是在男人还爱你的时候。
  若是将来帝王移情,这些为皇后破的例,都是日后攻讦皇后的把柄。
  让人都看到了皇后的风光,只有觉罗氏和石家人,才会真心担心皇后的处境。
  胤礽点点头:“额娘放心,本宫知晓,这次要去的就是保和宫。”
  其余王妃和公主没觉得二嫂宴会在保和宫办有什么大不了的。
  拜托,那可是二嫂啊!
  若是二嫂愿意,就是在乾清宫,皇上也不会不同意的吧?
  今日本就是一场带着目的性的赏花宴。
  见见这些命妇和满汉女儿家,和她们叙旧是假。
  让这些不重视女儿家学识,只觉得女儿家应该相夫教子的人,认识到自家女子和漱芳斋的女子之间的差距。
  为以后的开设女子学院做准备才是真。
  众所周知,朝臣在前宫议政,走的是皇宫正门,午门旁的侧门。
  而命妇格格之类的女子,则从皇宫后门神武门的侧门进入后宫。
  男女分开,井水不犯河水,大臣们几乎从不踏足后宫。
  而命妇诰命也几乎不踏入前朝。
  这些世家大妇们从后门进宫,进来后便被人带着横穿后宫御花园走到了保和宫。
  以至于这一路,她们都心惊胆战的。
  若不是每个人都拿着坤宁宫的牌子,她们还以为是着了算计。
  如今皇后将赏花宴定在了保和宫,那可是乾清宫正前方,处于中枢位置的宫室啊!
  这可是前朝的宫室了!
  她们一个个都紧紧的攥着身旁女儿,或家族中女子的手。
  今日进宫,命妇们心里都清楚,这可能是选秀前皇后提前看人。
  也可能是给那些皇子们选妃。
  所以有想法的几乎都给女儿盛装打扮出席,做足了准备。
  只有个别几家心疼女儿的,不想要女儿进宫搏宠的,就让女儿做一般的打扮。
  但也没人敢不带着孩子来,皇后下的帖子,谁敢不来?
  那可是大清乃至史上第一个和皇上一起走登基大典的皇后。
  等命妇带着孩子们到了保和殿,都规矩的站在一起,相熟的都开始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