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十四阿哥看到太子和陪着四哥过来,有些诧异。
  走了一路,胤禛的脑子也有些清醒了,再次恢复到之前慎贝勒的模样。
  “二哥回去吧,弟弟刚才…”
  石静娴摇摇头:“没事,二哥在这陪你们。”
  胤禵一个人蹲坐在角落里,看着有些孤零零的。
  看着四哥从进院子,就对他不闻不问,一个眼神都没有。
  他又刚没了额娘,正是心灵脆弱的时候。
  想过去找四哥说说话,心里又别扭着。
  额娘最后想要拉着四哥,四哥都不肯原谅额娘,让额娘带着遗憾走。
  胤禵心里也不知道该不该怪四哥,都说死者为大,难道四哥都不愿意了却额娘的心愿吗?
  可他只剩下这么一个哥哥了。
  于是他期期艾艾的蹭到石静娴身边。
  “太子二哥,弟弟…弟弟没有额娘了。”胤禵沙哑着嗓音带着哭腔。
  “没事。你虽然没有额娘,但你还有你亲哥哥。”
  胤禵虽然对着石静娴说话,但小眼神儿却可怜巴巴的看着胤禛。
  石静娴就知道他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拿她当台阶呢。
  胤禛依旧不理会胤禵,好像石静娴口中的亲哥哥另有其人。
  “以后胤禛可得要照顾好你弟弟,十四现在可就剩下你了。”
  石静娴说完也看像胤禵:“你也得好好听哥哥的话,不准像之前那般任性。”
  三人都不约而同将康熙忘在脑后,实在是爹是大家共有的,不提也罢。
  石静娴一直陪着他们等到了卯时,等来了皇上的旨意。
  追封德嫔为德妃,但因为现在夏季天气炎热,所以不能在畅春园停灵,所以让德嫔尽快入土为安。
  直接入景妃陵。
  十四阿哥听到康熙的圣旨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
  宫中有位份的妃嫔最少都停灵一天到三天不等,更别提一个有封号,还是妃位。
  怎么连一天都不停?
  若不是有追封圣旨,还葬入妃陵,胤禵恐怕都要以为,这是罪妃的待遇。
  而这第二道圣旨,便是让四贝勒和十四阿哥去景妃陵守墓七天,尽为人子的孝道。
  石静娴转头看向胤禛,为母守墓是人之常情。
  只不过就是这个地方不太好…
  “二哥,弟弟福晋就拜托二嫂照顾了。”
  石静娴点点头:“放心。”
  皇帝这一道圣旨,谁都没想到。
  但众人也只是觉得可能是德妃惹出来的祸事,让皇帝不高兴了。
  所以连灵都没有停,给了她死后哀荣也是看在两位皇子的面子上。
  又让她回到了妃位。
  没了德妃,畅春园好像又恢复了热闹,也不用再担心谁发疯发狂。
  就是皇太后可能是被吓到了,让太医将所有女眷都请了个平安脉。
  生怕又有谁突然间发狂。
  后宫死了一个嫔妃,对大臣们毫无影响。
  一点水花都没溅起,索额图也完全适应了退休养老生活。
  每天不是在另一边的园子里遛弯,就是让人买了几只画眉鸟,天天去遛鸟。
  康熙命人准备的石元宝也送到了畅春园。
  一同来的,还有寻到的一个老手艺踹匠。
  之前还振振有词,说踹匠月钱高的大臣们,在康熙和石静娴等人的注视下。
  一个接一个的去上石元宝,体验踹匠的工作。
  就连索额图都颠颠的赶来凑热闹,拎着鸟说风凉话。
  第353章 和嫔生产
  “砰。”
  又一个自觉文武双全的大臣没掌握好力度,从石元宝上跳下来。
  这么热的天,动两下,就汗流浃背的。
  有经验的踹匠还在一旁时不时的指导他们,要用力啊。
  这些大臣从不屑,到认真,最后站在石元宝上哆哆嗦嗦,像个大马趴似的用力。
  不是元宝被踩翻,就是人从石元宝上摔了下来。
  一个个涨红了脸,回到队伍里呐呐不语。
  康熙看这些大臣,就是武将坚持一会也汗流浃背的,没忍住好奇,也站了上去,动了一会后,就跳了下来。
  “嗯,确实不轻松啊。”
  石静娴站在康熙身边,看着康熙累的呼哧带喘的,心中暗笑。
  “诸位大人,如今可还觉得踹匠月钱多?”
  石静娴看着这大石头,脑海中刚刚想着踹匠的讲解。
  这不就是熨斗的前身么?
  将布压的平整,没有褶皱,这熨斗不也能代替?
  石静娴想着现在没有人用熨斗,便想着自己做一个。
  先尝试一下,若是熨斗真的能代替踹匠,那工作效率会大幅度提高。
  这事还得找老九。
  “天下没有一文钱是好赚的,所以这些贪污受贿的人,更该死!”
  康熙脸色阴沉,一想到刚刚自己那么辛苦,还没赚到一分一厘,就算赚到了,还要被人剥削走一半…
  “给朕严查踹匠之事,命人加强宵禁之后的巡逻,凡闹事者赌博一律不准聘用。”
  “户部尚书,让人去民间调访,看民间子嗣生育情况,何时成婚,嗣子情况如何,再去查访五服之内成婚者,嗣子如何。”
  康熙到底还是将石静娴和胤禟(9)的话记在了心里。
  虽说五服之内成婚,可保血脉纯粹,但若是子嗣不丰,日后便不能再这般放任下去。
  康熙是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
  做皇帝的,就没谁不想成为千古一帝,没谁不想做出一番功绩,让后代世人歌颂自己。
  他自然也想成为那个开创盛世的人,有着建设繁荣昌盛的国度,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保成。”
  “儿臣在。”石静娴走在康熙身后,闻言往前走了两步。
  “走,和阿玛讲讲你那个分田治。”
  这样的日子悠闲的过了一个月,就在康熙圣驾准备启程回京时。
  和嫔发动了。
  这下也不用走了,康熙担心和嫔再出了什么岔子,直接推迟了回宫。
  作为满八旗年轻的妃嫔,和嫔是最为受宠的一个。
  新入宫,康熙新鲜劲还没过去,就又怀了龙嗣。
  这几年受尽宠爱,现在又因为德妃的事儿连累她动了胎气。
  宠爱加上愧疚,一度让康熙将和嫔放在了手掌心上,说是目前康熙心中的第一位也不为过。
  胤礽自觉生了三个孩子,经验十分老道。
  于是在畅春园的时候,没事儿就和几个妯娌,两位怀着身孕的公主传授她们孕期的各种事情。
  什么前三个月补脑,后三个月补身。
  前三个月要多吃对有营养对孩子大脑发育好的,核桃,苹果,松子,鱼之类的。
  后三个月就要控制食量,不能吃的太多,免得将婴儿补的太过大,生的时候不好生。
  这些理论知识,有一部分是太医和老道的嬷嬷和他说过的。
  有些是石静娴和他讲的。
  胤礽被困在后宅,不能在朝堂上叱咤风云,只能叱咤后宅了。
  几人几乎为了照顾和嫔的情绪,都跑到和嫔的宫殿去闲聊。
  和嫔本应该多动的时候,现在不能下地运动,只能在床上保胎,怕自己将孩子养得太大。
  于是只能吃的精细又少量多餐。
  毕竟在这后宫中,虽说现在荣贵妃管的不错,上面的一些妃嫔都没什么心思争夺宠爱。
  但她可知道,嫔以下的那些贵人常在,一个个可是打破了头似的算计。
  现如今她依靠荣贵妃,投向太子一党,不管这个孩子是男孩女孩,都有了保障。
  但前提是自己要活着,她死了她的孩子对太子党毫无用处。
  没有额娘的孩子不好过,为了孩子好,也为了她好。
  和嫔几乎是吃东西都万分小心,生怕给孩子补过头。
  “太子妃,您生弘曌他们几个的时候,用了多久啊?”
  和嫔有些担忧的摸了摸腹部,有些担心自己出了意外。
  德妃虽然没了,但她在园子里诅咒她们那恶毒的模样,还是深深的被和嫔记在心里,担心步了温宪的后尘。
  “你们不能和本宫比。”
  胤礽傲娇的一抬头:“本宫听说生子很疼,但本宫都没来得及感受疼,一流水就生出来了。”
  秦嬷嬷站在胤礽身后,抽着嘴角低下头。
  四福晋也借着用锦帕擦汗的时候低下头,悄悄用锦帕掩住嘴角。
  但和嫔几人不清楚,一个个都羡慕的看向胤礽。
  收获到一大批羡慕崇拜目光的胤礽十分心满意足。
  等刚回去没多久,就听说和嫔发动了。
  听说和嫔发动了,石静娴就有些坐立不安。
  怕十八的出生,给她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毕竟历史上的十八就是让康熙爱到了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