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府里有消息么?”良妃有些胆怯,又有些期盼的看向胤禩。
  胤禩摇了摇头,看到这个结果,良妃说不上心里什么滋味,有些失落,又有些觉得情理之中。
  她将桌子上汤盅往胤禩的方向推了推:“这是额娘最近新找寻来的方子,补益强身。”
  胤禩看着桌子上摆放的汤盅,这已经是老演员了。
  每三天,他都要到额娘这里喝上一盅补汤。
  起初惠妃娘娘也曾劝过额娘,但最后他和惠妃都败在了额娘的眼泪上。
  “好。”胤禩心里叹了口气,就当安额娘的心了。
  心里甚至有些苦中作乐的想着,这次的汤是什么味道的?
  是像上次一样,苦的?
  还是上上次那样一股子怪味,还是上上上次,一股青草的味道?
  喝到嘴里,胤禩感叹,不错,肉味和青草的味道。
  惠妃坐在一旁,看着八贝勒捧着汤盅一饮而尽,低下头,用喝茶掩饰自己心中的满意。
  就算将来出了事,那也是良妃给八贝勒炖的汤,跟她有什么关系呢?
  看胤禩将汤喝的一点都不剩,良妃才脸上见了笑。
  有些纠结犹豫的开口:“胤禩。”
  八贝勒抬头,良妃才有些踌躇地说道:“大皇子侧福晋,还有三四个月就要生了…”
  “要不…要是你府里还是没有消息,要不要先将孩子抱到你府上去养一阵子?”
  良妃小心翼翼的措辞,生怕触动了儿子的自尊心。
  看着胤禩诧异的表情,良妃赶忙解释道:“民间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压子压子,哥哥带着弟弟跑。”
  胤禩有些无奈:“那若是大哥侧福晋生的是女儿呢?”
  良妃立刻改口:“先开花后结果,姐姐带着弟弟跑…”
  “若是你之后有了孩子,再将大皇子的孩子送回去也是使得的。”
  良妃小心的看着胤禩,怕引起胤禩的反感。
  民间确实有这么一个“压子”或者叫做“押子”的传统。
  若是夫妻养不住孩子,或者没有孩子,便去抱养过继一个孩子,将孩子的弟弟妹妹缘分,转嫁给这对夫妻。
  胤禩也不是没听过,但他看向良妃,又看着在旁边坐着的惠妃,一时之间有些无奈。
  这哪有当着人家的面说要孩子的事?
  “若是还是没有孩子。”
  良妃顿了顿:“额娘就求你皇阿玛,让你皇阿玛,将孩子过继给你,管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总要有个孩子,免得膝下空空,断了香火啊。
  就算是个格格,也能招赘。
  惠妃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看向老八:“你也是在本宫膝下养大的孩子,你没有子嗣,你额娘日日忧心,总归这也不是嫡福晋的孩子,过继什么的,也可以。”
  “但…”
  惠妃说到这顿了顿:“这子嗣大事,还是要让郭络罗自己想清楚,别为了一时的意气,断了你的香火。”
  良妃也点点头:“你平日里怎么依着你福晋,额娘都说不着,但这件事,胤禩,你就听额娘的一次吧?”
  胤禩到底还是没架得住良妃的劝说,点了头。
  他也想尽快生出来一个孩子。
  回到府里,胤禩就直奔后院想将这件事和郭洛罗锦玉说。
  现在一进八贝勒府的后院,就能闻到冲天的香烛味道。
  每次和后院那些女人晚上生孩子的时候,都能闻到他的侍妾身上浓浓的香烛味。
  好像都已经腌入味了,再也去不掉了…
  搞得胤禩每次行房心里都有很强烈的负罪感。
  就像在佛门清净之地和寺庙中的尼姑行这般荒唐的事。
  胤禩从原来的抵触,无奈,一直到现在有些无可奈何的期盼。
  甚至希望后院的那些人拜送子观音再虔诚一些,好给他一个子嗣。
  胤禩真的受够了这样的日子,朝堂那些大臣和皇阿玛异样的眼光。
  他的那些兄弟闻到他身上香烛味道那诧异的神色。
  不知道的还以为八贝勒府改成寺庙了,他信佛了呢。
  “今天是谁拜观音?”胤禩走到后院小佛堂的位置顿了顿脚步。
  这原是一间客房,被八福晋改成了小佛堂。
  每个后院儿的女人,第二日是谁侍寝,谁便提前一天去跪菩萨。
  可饶是这么折腾,还是毫无动静。
  “回贝勒爷的话,是郭侧福晋。”
  胤禩脚步一顿:“让她回去吧,这几个月不用安排人跪佛堂了。”
  他要之后的几个月里,日日拉着福晋操练。
  第329章 抱养子嗣
  胤禩走到后院正房,心中又开始升腾起了一丝希望。
  若是抱来一个孩子,是不是真就有可能带来他们的孩子?
  那些大臣们也不是傻子,看八贝勒这么久都没有消息,也旁敲侧击的和八贝勒提过。
  不管八福晋怎么嫉妒,也要生几个孩子。
  他为了自己的面子,只能咬着牙认下了是福晋善妒才让他到现在还没有子嗣。
  但这种借口用一次两次可以,之后再没有子嗣,真的不行了。
  毕竟没有皇帝会将皇位传给一个无嗣的皇子做皇帝。
  更不会有大臣愿意追随一个没有子嗣的皇子。
  这就是必输的结局。
  “锦玉…”胤禩看着桌子上的素斋,挥了挥手,让人撤下去,换正常的饭菜上来。
  “锦玉,过几个月,我们先抱一个孩子回来养吧?”
  胤禩看着锦玉,生怕她又像前两年那样,不同意,闹得天翻地覆的。
  郭络罗锦玉看着胤禩的神情,心里有些酸涩。
  已经两年了…
  这么多年她一直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
  大夫也看了,从不愿意纳妾,到现在一院子妾室。
  甚至怕是风水问题,她还买了好多只母鸡。
  看看母鸡来了八贝勒府,还能不能下蛋。
  “好,贝勒爷想从哪个旁支抱孩子?”
  胤禩有些意外,想当初锦玉满眼的抗拒。
  在延禧宫闹得天翻地覆的,觉得自己也没问题,他也没问题,凭什么不能自己生。
  到现在的妥协,满眼的疲惫。
  “大哥侧福晋还有三四个月生了,到时候我们把孩子抱回来养。”
  胤禩顿了顿:“若是能将我们自己的孩子带来,我们就趁着孩子小不记事,把孩子还给大哥。”
  “若是还没有孩子,那我们就将这个孩子过继过来,当做自己的孩子。”
  郭络罗锦玉心里有些发苦:“这孩子若是将贝勒爷的子嗣带来了。妾身给他立个长生牌位。”
  “可贝勒爷,若是几年后…我们才有孩子。那这孩子,不就变成了我们的嫡长子…”
  锦玉低下头,她不愿意让别人顶了她儿子嫡出的位置,更何况,还是个嫡长子。
  胤禩也皱着眉:“那我们就定一个期限,若是在几年间,我们都没有孩子。便让这个孩子做我们的嫡长子。若是…”
  郭络罗锦玉眼眶微红,重新抬起头:“好,不管这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只要到了3岁,就记作我们的嫡长子或嫡长女。”
  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让步,也是最为无奈的一次。
  她一向相信人定胜天,可这子嗣的方面,她真的无能为力。
  胤禩看着锦玉显露出来的柔弱之色,不同往常那般强势,心中一动。
  “别哭,你知道,爷最爱的便是你那般热烈又张扬的性子。”
  胤禩握紧了八福晋的手。
  “咱们努努力,趁着大哥侧福晋还没生,也许咱们就怀上了。”
  胤禩拉着锦玉走到桌旁:“吃点饭,这几个月爷都陪着你,咱们养好身子。努努力。”
  康熙准备去畅春园避暑,老人只带了个惠妃和德嫔。
  本想着带着荣贵妃,可刚送走荣宪公主,荣贵妃不想去。
  康熙才作罢,其余的都是一些年轻得宠的妃嫔。
  惠妃自从听闻要去畅春园,便想到了还没见过面的孙儿弘曜。
  “去看看那日哈下学了没有。”惠妃对着宫女说道:“再上几盘她们爱吃的糕点。”
  以往看不上的孙女儿,现在儿子被圈禁了,惠妃也将孙女儿看的和眼珠子似的。
  那日哈也十三岁了,明年便出嫁了,现在还在宫中的漱芳斋上学。
  等下了学,那日哈便回到延禧宫给惠妃请安。
  那日琅和那日珠都是小孩子,比较好哄,惠妃对几个孩子好几天,就同惠妃亲近的不得了。
  只有那日哈见到过惠妃对她和她额娘的嫌弃。
  尽管现在惠妃将她们姐妹接出来,那日哈也始终都对惠妃恭敬有余,亲近不足。
  “那日哈,明年你也要出嫁了。”
  惠妃拉过那日哈,看着那日哈的小脸叹了口气。
  “你阿玛最疼爱你,若是他没有被圈禁,也不会让你才这么小就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