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若是有一天皇阿玛真的要废了孤这个太子之位,也定是孤哪里做的不够好。”
“皇阿玛虽然是孤的阿玛,但也是大清的主人,是江山之主,黎民之主,他要为大清江山负责,为百姓负责。”
石静娴对着索额图露出真诚的目光:“孤能做的只是尽力做一个好太子,好儿子的本分。索相,这样的话,以后还是不要说了。”
她害怕废太子么?
她怕的要死!废太子就像一把吊在她头上的铡刀,脚下的炸雷。
石静娴不清楚什么时候吊在头上的铡刀会落下,也不清楚脚下的雷,是个哑弹,还是随时可能将太子这一脉的人,炸的粉身碎骨。
她生怕她老老实实的做太子,本本分分的不去到后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她能和索额图说么?她不能。
她甚至都不能在索额图面前流露出一丝的破绽,因为一旦给了索额图她心中也是害怕,也是慌张的这个信号。
那么索额图就会察觉到,并且变本加厉撺掇她做更出格的事。
所以现在不管索额图怎么游说,石静娴都窥然不动,毫不动摇。
游说失败的索额图,在离开毓庆宫后心里再次骂石静娴天真,不光天真,还透露着清澈的愚蠢。
既然有些事太子不做。那就由他来做吧。
而另一边的乾清宫内,康熙正摆着慈父的谱和老十胤?谈心。
“胤?,老九现在喜欢研究火铳,所以朕让他去了工部,老三喜欢文学编撰,朕便让他去了翰林院。”
康熙看着这个出身尊贵的儿子:“你呢?就没有什么想要做的事吗?”
胤?不傻,相反,他很聪明,他立刻就理解了康熙的意思。
所以他摇摇头:“儿子倒是没什么想做的,若说有,儿子以后想成为铁帽子王。亦或者…”
说到这,康熙不禁好奇的看向胤?,胤?嘿嘿一笑:“或者像二哥似的,生个三胞胎。”
康熙嘴角抽了抽了,到底还是循循善诱道:“你母妃出自钮祜禄大族,就是你的出身和太子相比也不遑多让。”
说到这儿,康熙看了一眼胤?继续说道:“朕知道你并非表现出来的那般不堪,相反你很聪明。现在朕给你一次机会,朕一言九鼎。若你想要的更多,朕未尝不能给你。”
第二百七十七章 石静善生子
老十的母妃,温僖贵妃,出身镶黄旗钮祜禄氏,可以说钮祜禄氏一直都与爱新觉罗家维持着联姻的关系。
努尔哈赤的妹妹和女儿,都嫁给了温僖贵妃的祖父。
温僖贵妃的祖父,也投桃报李,将自己的女儿,分别嫁给了努尔哈赤的侄子,和儿子皇太极。
也就是说,皇太极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温僖贵妃的姑父。
而康熙一向也对钮祜禄氏恩宠有加,将赫舍里皇后的亲妹妹,嫁给了孝昭皇后和温僖贵妃一母同胞的三弟,作为继室。
(孝昭皇后:康熙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
要知道温僖贵妃和孝昭皇后可是侧福晋所生,庶子的继室尚且能娶到赫舍里皇后的亲妹妹。
不光如此,康熙甚至还将孝懿皇后的亲妹妹嫁给了他们家的老四。
(孝懿皇后:佟佳氏皇后,抚养胤禛的那个。)
老七,阿灵阿,乃温僖贵妃的继嫡母所生,娶了德贵人,乌雅氏的妹妹。
可见,钮祜禄氏一族,在清朝,那就是顶级豪门的存在。
而老十,就是钮祜禄一族和爱新觉罗一族联姻生出来的孩子。
所以康熙说,老十是有资格和太子比肩的。
康熙话音刚落,胤?心中一跳,立刻就要就要跪下。
康熙摆了摆手,制止胤?道:“先别忙着拒绝,你可以多考虑考虑,这就是咱们父子之间的谈话,无关朝堂。”
“老十啊,记住人这辈子就是要抓住机会。曾经先皇,朕的皇阿玛,你的皇玛法,也曾问过朕与裕亲王这个问题。”
康熙本以为四十多年前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
可那一幕,却又像在刻在了他的心中,就连那日乾清宫的摆设,先皇的表情,动作,还有说话的语气,都恍如昨日。
“那日先皇叫来裕亲王和朕到乾清宫,先皇问裕亲王日后想做什么?”
康熙开口,目光有些发散,仿佛他又回到了那个站在父皇面前的孩子模样。也就是这一问,彻底改变了两人的一生。
当时他怎么想的?哦,对,裕亲王年长他,父皇定是要先考虑裕亲王的。
“裕亲王回答道…”
就在胤?觉得皇阿玛不会同他继续讲下去时,康熙缓缓开了口。
将这段不与外人道的往事缓缓道来。
“裕亲王回答道,愿为贤王。”康熙目光深邃的看着胤?。
“先皇又问朕,日后想要做什么?朕回答说,愿效仿皇阿玛。”
胤?心中一突,抬头看向康熙,与康熙的目光碰了个正着。
“你的出身不比太子差,你母妃是个聪明的,朕想着,你也不能差到哪里去,如今朕也问问你的想法,你日后想做什么?”
胤?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冰凉的地砖顺着他的膝盖直冲心头。
他郑重的看向康熙,一字一顿道:“儿臣愿为铁帽子王。”
“贤王?”
胤?摇摇头:“儿子性子惫懒,所求无非是安安稳稳的,悠哉的过自己的生活。”
说到这,胤?笑道:“闲王倒也行,不过是悠闲的闲,儿子最好不用上朝就能领俸禄。”
康熙无奈的摇了摇头:“行了,你回去吧。今日之事,莫要再同他人言。”
等老十走了后,康熙边看奏章边吩咐道:“去和荣贵妃还有宜妃说一声,让她们看看老九的福晋就行了,十阿哥那边,朕自有安排。”
时间一晃而过,石静娴这位太子坐冷板凳已经坐了七十多天了。
这么多天里,康熙甚至私下连石静娴一面都没有见过,就是偶尔想念孩子们,也只是让人将孩子带到乾清宫。
石静娴连门槛都没摸到过,别说索额图和她身后的大臣,就连胤礽都有些坐不住了。
最近一段时间跑后宫都跑的勤快了些,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
若不是冬至时,康熙没有取消百官对太子的朝拜,恐怕胤礽真的会发疯。
就在朝堂中的气氛渐渐开始剑拔弩张时,宫里传来消息,大皇子侧福晋石静善终于诞下了大皇子成婚十几年后的第一个儿子。
“太子爷,大皇子府传来消息,今儿个一早,大皇子给皇上呈了奏章。”何柱站在石静娴身边小声说道。
“我们的人不清楚大皇子说了什么,大皇子一个人在书房里写的,写完了直接交给了外面的侍卫。”
石静娴点点头,说了什么很快就能知道了。
等晚上回到后院,胤礽便同石静娴说起了今天后宫的事。
“荣母妃今天同我说了个事。”胤礽顿了顿:“惠妃想将大皇子的儿子接进宫抚养,还请荣母妃求求情。荣母妃说皇阿玛拒绝了惠妃这个提议。”
“何柱今天也说了大皇子上奏章的事。”
石静娴说道:“但我觉得应该不会是这个事,小孩子太过脆弱,尤其现在还没满月,大皇子怎么会放心让这么多年才得来的儿子离开自己眼前,送进宫来抚养?”
第二天上朝时,就是大皇子的大阿哥洗三的日子。
石静娴让胤礽别忘记送东西到大皇子府,现在这时候,更是要谨慎,切记兄友弟恭,友爱兄弟。
大皇子府中,石静善看着在奶娘怀里嘴巴一拱一拱的小人儿,心里满足的很。
今天是儿子的洗三,虽说现在大皇子被圈禁,不能像别的阿哥那般举办隆重的洗三宴。
但太子和太子妃已经承诺过,只要她生下了大皇子的儿子,那就会想办法让他们母子两个出去。
洗三没关系,还有周岁宴,还有抓周。
未来还会有很多的场合,来弥补她。
“侧福晋,宫里来传旨了,皇上特许您在内室听旨,是给您的旨意。”
第二百七十八章 玉碟
石静善心中激动,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刚想开口问询,就见胤褆从门外走了进来。
她赶忙收敛起笑容,装作不解问道:“爷,宫里来人宣旨,是什么事?”
胤褆摇了摇头:“先接旨吧,传旨官很快便到了。爷在这陪你接旨。”
“爷真是的,让人家都看了笑话。”
没过多久,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也走到了侧殿门前的院子里。
香案都已经准备好了,胤褆特意给石静善准备了厚厚的蒲团,又将她抱到蒲团前,扶着她下跪后,才走到院中跪下接旨。
大福晋冷眼看着胤褆对石静善呵护备至的模样,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可她的心里还是钝钝的疼。
“皇阿玛虽然是孤的阿玛,但也是大清的主人,是江山之主,黎民之主,他要为大清江山负责,为百姓负责。”
石静娴对着索额图露出真诚的目光:“孤能做的只是尽力做一个好太子,好儿子的本分。索相,这样的话,以后还是不要说了。”
她害怕废太子么?
她怕的要死!废太子就像一把吊在她头上的铡刀,脚下的炸雷。
石静娴不清楚什么时候吊在头上的铡刀会落下,也不清楚脚下的雷,是个哑弹,还是随时可能将太子这一脉的人,炸的粉身碎骨。
她生怕她老老实实的做太子,本本分分的不去到后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她能和索额图说么?她不能。
她甚至都不能在索额图面前流露出一丝的破绽,因为一旦给了索额图她心中也是害怕,也是慌张的这个信号。
那么索额图就会察觉到,并且变本加厉撺掇她做更出格的事。
所以现在不管索额图怎么游说,石静娴都窥然不动,毫不动摇。
游说失败的索额图,在离开毓庆宫后心里再次骂石静娴天真,不光天真,还透露着清澈的愚蠢。
既然有些事太子不做。那就由他来做吧。
而另一边的乾清宫内,康熙正摆着慈父的谱和老十胤?谈心。
“胤?,老九现在喜欢研究火铳,所以朕让他去了工部,老三喜欢文学编撰,朕便让他去了翰林院。”
康熙看着这个出身尊贵的儿子:“你呢?就没有什么想要做的事吗?”
胤?不傻,相反,他很聪明,他立刻就理解了康熙的意思。
所以他摇摇头:“儿子倒是没什么想做的,若说有,儿子以后想成为铁帽子王。亦或者…”
说到这,康熙不禁好奇的看向胤?,胤?嘿嘿一笑:“或者像二哥似的,生个三胞胎。”
康熙嘴角抽了抽了,到底还是循循善诱道:“你母妃出自钮祜禄大族,就是你的出身和太子相比也不遑多让。”
说到这儿,康熙看了一眼胤?继续说道:“朕知道你并非表现出来的那般不堪,相反你很聪明。现在朕给你一次机会,朕一言九鼎。若你想要的更多,朕未尝不能给你。”
第二百七十七章 石静善生子
老十的母妃,温僖贵妃,出身镶黄旗钮祜禄氏,可以说钮祜禄氏一直都与爱新觉罗家维持着联姻的关系。
努尔哈赤的妹妹和女儿,都嫁给了温僖贵妃的祖父。
温僖贵妃的祖父,也投桃报李,将自己的女儿,分别嫁给了努尔哈赤的侄子,和儿子皇太极。
也就是说,皇太极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温僖贵妃的姑父。
而康熙一向也对钮祜禄氏恩宠有加,将赫舍里皇后的亲妹妹,嫁给了孝昭皇后和温僖贵妃一母同胞的三弟,作为继室。
(孝昭皇后:康熙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
要知道温僖贵妃和孝昭皇后可是侧福晋所生,庶子的继室尚且能娶到赫舍里皇后的亲妹妹。
不光如此,康熙甚至还将孝懿皇后的亲妹妹嫁给了他们家的老四。
(孝懿皇后:佟佳氏皇后,抚养胤禛的那个。)
老七,阿灵阿,乃温僖贵妃的继嫡母所生,娶了德贵人,乌雅氏的妹妹。
可见,钮祜禄氏一族,在清朝,那就是顶级豪门的存在。
而老十,就是钮祜禄一族和爱新觉罗一族联姻生出来的孩子。
所以康熙说,老十是有资格和太子比肩的。
康熙话音刚落,胤?心中一跳,立刻就要就要跪下。
康熙摆了摆手,制止胤?道:“先别忙着拒绝,你可以多考虑考虑,这就是咱们父子之间的谈话,无关朝堂。”
“老十啊,记住人这辈子就是要抓住机会。曾经先皇,朕的皇阿玛,你的皇玛法,也曾问过朕与裕亲王这个问题。”
康熙本以为四十多年前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
可那一幕,却又像在刻在了他的心中,就连那日乾清宫的摆设,先皇的表情,动作,还有说话的语气,都恍如昨日。
“那日先皇叫来裕亲王和朕到乾清宫,先皇问裕亲王日后想做什么?”
康熙开口,目光有些发散,仿佛他又回到了那个站在父皇面前的孩子模样。也就是这一问,彻底改变了两人的一生。
当时他怎么想的?哦,对,裕亲王年长他,父皇定是要先考虑裕亲王的。
“裕亲王回答道…”
就在胤?觉得皇阿玛不会同他继续讲下去时,康熙缓缓开了口。
将这段不与外人道的往事缓缓道来。
“裕亲王回答道,愿为贤王。”康熙目光深邃的看着胤?。
“先皇又问朕,日后想要做什么?朕回答说,愿效仿皇阿玛。”
胤?心中一突,抬头看向康熙,与康熙的目光碰了个正着。
“你的出身不比太子差,你母妃是个聪明的,朕想着,你也不能差到哪里去,如今朕也问问你的想法,你日后想做什么?”
胤?规规矩矩的跪在地上,冰凉的地砖顺着他的膝盖直冲心头。
他郑重的看向康熙,一字一顿道:“儿臣愿为铁帽子王。”
“贤王?”
胤?摇摇头:“儿子性子惫懒,所求无非是安安稳稳的,悠哉的过自己的生活。”
说到这,胤?笑道:“闲王倒也行,不过是悠闲的闲,儿子最好不用上朝就能领俸禄。”
康熙无奈的摇了摇头:“行了,你回去吧。今日之事,莫要再同他人言。”
等老十走了后,康熙边看奏章边吩咐道:“去和荣贵妃还有宜妃说一声,让她们看看老九的福晋就行了,十阿哥那边,朕自有安排。”
时间一晃而过,石静娴这位太子坐冷板凳已经坐了七十多天了。
这么多天里,康熙甚至私下连石静娴一面都没有见过,就是偶尔想念孩子们,也只是让人将孩子带到乾清宫。
石静娴连门槛都没摸到过,别说索额图和她身后的大臣,就连胤礽都有些坐不住了。
最近一段时间跑后宫都跑的勤快了些,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
若不是冬至时,康熙没有取消百官对太子的朝拜,恐怕胤礽真的会发疯。
就在朝堂中的气氛渐渐开始剑拔弩张时,宫里传来消息,大皇子侧福晋石静善终于诞下了大皇子成婚十几年后的第一个儿子。
“太子爷,大皇子府传来消息,今儿个一早,大皇子给皇上呈了奏章。”何柱站在石静娴身边小声说道。
“我们的人不清楚大皇子说了什么,大皇子一个人在书房里写的,写完了直接交给了外面的侍卫。”
石静娴点点头,说了什么很快就能知道了。
等晚上回到后院,胤礽便同石静娴说起了今天后宫的事。
“荣母妃今天同我说了个事。”胤礽顿了顿:“惠妃想将大皇子的儿子接进宫抚养,还请荣母妃求求情。荣母妃说皇阿玛拒绝了惠妃这个提议。”
“何柱今天也说了大皇子上奏章的事。”
石静娴说道:“但我觉得应该不会是这个事,小孩子太过脆弱,尤其现在还没满月,大皇子怎么会放心让这么多年才得来的儿子离开自己眼前,送进宫来抚养?”
第二天上朝时,就是大皇子的大阿哥洗三的日子。
石静娴让胤礽别忘记送东西到大皇子府,现在这时候,更是要谨慎,切记兄友弟恭,友爱兄弟。
大皇子府中,石静善看着在奶娘怀里嘴巴一拱一拱的小人儿,心里满足的很。
今天是儿子的洗三,虽说现在大皇子被圈禁,不能像别的阿哥那般举办隆重的洗三宴。
但太子和太子妃已经承诺过,只要她生下了大皇子的儿子,那就会想办法让他们母子两个出去。
洗三没关系,还有周岁宴,还有抓周。
未来还会有很多的场合,来弥补她。
“侧福晋,宫里来传旨了,皇上特许您在内室听旨,是给您的旨意。”
第二百七十八章 玉碟
石静善心中激动,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刚想开口问询,就见胤褆从门外走了进来。
她赶忙收敛起笑容,装作不解问道:“爷,宫里来人宣旨,是什么事?”
胤褆摇了摇头:“先接旨吧,传旨官很快便到了。爷在这陪你接旨。”
“爷真是的,让人家都看了笑话。”
没过多久,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也走到了侧殿门前的院子里。
香案都已经准备好了,胤褆特意给石静善准备了厚厚的蒲团,又将她抱到蒲团前,扶着她下跪后,才走到院中跪下接旨。
大福晋冷眼看着胤褆对石静善呵护备至的模样,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可她的心里还是钝钝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