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娘!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没日没夜做的!为什么不能收钱?”
年轻女子眼眶有些泛红,余光看着那几个男人手中拿着的荷包等物。
心里觉得一阵阵的恶心!
“呦呵,这小娘皮还问小爷为什么不给钱?”穿着绫罗绸缎的年轻男子放声大笑。
看的石静娴眉头紧皱,放眼望过去,这座城中,放眼望过去,只有这小少爷一人穿着绫罗绸缎。
其余人皆是粗布麻衣,更有意思的是。
石静娴和康熙几人到了城里后,众人看向他们的目光先是惊讶,后是了然。
“知道小爷阿玛是谁吗?得罪了小爷,小心拉你去修堤坝!”
一听这话,周围围观的老百姓们都有些不忍的开口:“算了算了,就几个荷包而已。”
“是啊,算了吧。”
康熙他不明白,为什么被朝廷征召去修堤坝能让大家闻之色变?
况且哪有让女子去修堤坝的道理?
“你这小哥说的毫无道理!”康熙没忍住从人群中站出来,指着小少爷指责道。
“朝廷明文规定,先八旗后征召,况且征召的百姓,每个人都有很好的月钱待遇,哪里像你说的这样,随随便便拉一个弱女子去修堤坝?”
石静娴不清楚康熙和当地巡抚沟通治理水患,修筑堤坝的月钱,但她想,康熙应该不至于强行征召百姓去做工。
“哟~”谁知道小少爷闻言丝毫不带怕的,反而是吊儿郎当的走到康熙和石静娴几人的面前。
用眼睛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看着穿着略有不凡,了然的点点头,有些见怪不怪的道。
“听说皇帝南巡了?看你们这架势?钦差大臣吧?”
“知道小爷是谁吗?盐城知府柴鹏春是我阿玛。小爷名字叫做柴朗!”
柴朗了然一笑,完全不将康熙和石静娴等人看在眼里。
康熙不言语,但他却记得当地知府奏章上,写的是八旗子弟人手不足,所以奏请他,让户部多给拨一些款项。
留作征召当地百姓去堤坝务工的月钱,康熙重视黄河两岸的居民情况,便钦点钦差大臣来此处查看。
回去汇报的消息,也是那拉氏柴鹏春为国为民,亲自去堤坝与民共同修补堤坝。
现在看来,所言不实啊!
瞧瞧这小少爷身后跟着的十几二十人的八旗兵,游手好闲!
哪里像是不够用?哪里像是从堤坝上下来,劳作一天的模样?
“是不是钦差如何?你当着钦差的面都敢如此胡作非为!可想而知平时该是什么德行!”
康熙指着柴朗怒骂道,脸色明显带着愠怒。
石静娴最看不上的,就是这样纨绔子弟的嘴脸,到时候却能凭借家里的权势。
萌荫入朝为官,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为老百姓做事?不去欺负老百姓,都算老百姓上香没白上!
但她却制止了康熙,开玩笑,就应该让康熙知道知道,现在的朝廷都是什么样的人,这样康熙才能下得了决心,将满人官员好好肃清肃清。
(我记得曾经在哪看过,清朝对满族的官员比较宽容,轻易不斩首什么的,但是我找不到了那个文献。)
“呵,钦差不钦差的,和我有何关系?”柴朗嗤笑道:“这样的钦差,我没见过一百,也见过八十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区别对待
听他话里的意思,好像之前的那些钦差,他都熟悉的很,态度更是不屑的很。
康熙气的手一个劲的哆嗦,要知道钦差是代表着皇帝,肩负着皇帝给的任务,下来查探。
此人非但不害怕钦差,就是连做做样子都不愿意,这如何能让康熙受得住?
柴朗看着康熙生气的样子,有些好笑。
哪个来之前都是义愤填膺,等走的时候不还是对着阿玛点头哈腰的?
“把她的摊子,给小爷砸了!”
还伴随着柴朗嚣张的大笑,这是对康熙的挑衅,对钦差的挑衅。
“钦差不钦差的!怎么还能管到小爷的私事?”
柴朗挑衅的看着康熙,石静娴微微侧头,看着康熙越来越难看的神色,没好意思说,这才是冰山一角。
若是让那些权贵子弟继续萌荫入仕,将来这样的人,更多。百姓,更难。
古往今来,哪里没几个官员和地头蛇勾结的呢。
“住手!”康熙怒斥道,谁料柴朗根本就不拿康熙的话当一回事。
随从们几人上前将康熙和石静娴等人团团围住。
“来人!请这几位钦差大臣们去府里好好休息休息!”柴朗对着身后的随从们挥了挥手。
康熙侍卫长看到如此情况,就想要上前阻拦,比他更快的是石静娴。
“阿玛,不如先去看看,看看是知府就是如此,上梁不正下梁歪,还是说,知府真是个好的,只是儿子养歪了。”
石静娴拉着康熙的手,继续劝说道:“阿玛,还是先别打草惊蛇,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若是当地知府和明朝余孽勾结在一处,我们只有五个人,反倒危险。”
康熙点点头,挥了挥手,让侍卫长额华退下。
等几人在柴朗随从们的“护送”下,到了知府的府衙,康熙脸色阴沉的就像是谁绿了他似的难看。
知府柴大人早就听说了钦差大人来此的消息。
早早就等在门外一脸笑容的迎接康熙和石静娴等人。
他是康熙20年的进士,从来就没见过康熙,只是远远的见过一面,早就不记得康熙什么样了。
官场上摸爬滚打的,一路阿谀奉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行就用钱说话,才爬到了知府的位置上。
虽说这地方不太好,连年水患,但他已经不在乎什么政绩不政绩,有油水才是好差事,没油水做官干嘛?
“本官柴鹏春,不知道大人怎么称呼?”
石静娴笑着对柴知府拱了拱手:“这位是黄大人,是圣上派来的钦差大臣,主要还是先来查看一下高家堰等地的堤防情况。”
柴鹏春脸上闪过了然,热情的让几人进府。
“吩咐厨房,今日有贵客!上一桌硬菜!”
柴鹏春笑着让身旁的随从通知厨房,等人下去,才将康熙等人带到厅堂中。
…………
不知道是不是七贝勒胤佑有些想多了,最近他总觉得舒意有些不对劲。
要说哪里不对劲还说不上来,就是和往常那样关心他。
但就是不亲近,而且他受了伤,更加没办法在床上和舒意培养感情了。
胤佑叹气,等他伤好了,定要和太子取经,到底是如何待福晋的。
自从石静娴和康熙走了之后,胤礽就天天记挂着石静娴的安全。
小孩子忘性大,几个小的刚开始还粘着他,后来除了弘曥之外,也没人粘着他了。
弘曥每天都坐在胤礽的身边,不是给胤礽哼哼摇篮曲,就是对着他一顿吹。
希望额娘的伤能赶快好起来。
他让额娘看太医,额娘也不,还嘴硬说没有受伤。
原来大人也害怕吃药啊,弘嚧叹了口气。
康熙不在队伍中,队伍行驶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偶尔路经小镇,皇太后也有兴致带着几位阿哥福晋们上岸去逛一逛,采买一些物资。
几位福晋都听说了太子妃和太子后院的刘格格,英武不凡的事迹。
一个个都有些动心,不是来胤礽这里询问现在学武还来得及么?
就是询问若是以后女儿家学武,会不会伤身体。
十五阿哥胤禑和弘皙弘晴,自从亲眼目睹刘格格的枪法,最近都改成粘着刘格格。
希望能从她身上学到一些,只有慎郡王老四,整日里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知道在做什么。
只是听其他船夫说,慎郡王的船,总是左右摇摆,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在那艘船里在摔跟头呢。
到了晚间,康熙和石静娴坐在桌案前,等待柴鹏春的接风宴。
等了很久,也没见县令来,柴鹏春脸色有些难看。
“去催一催赵县令!”
柴鹏春转头笑着看向康熙和石静娴说道:“这个赵申乔啊,没有享受的命,都是县令了,还挽着袖子下堤坝。”
石静娴略微侧过头,看向康熙阴沉的面色,她不清楚康熙之前都是派谁来这边巡视。
但她却知道,康熙在朝堂上贬斥过赵申乔。
骂他为人刻薄,一方父母官都不知道体恤百姓之苦。
如今看来,反倒是动辄挽袖子下堤防的人,另有其人,而不是奏章中的柴知府。
又过了一阵,下人来报说赵县令不来。
柴鹏春脸色难看,却又不得不在康熙等人年前维持脸上的笑意。
“得得得,不来就不来,你去告诉赵县令,就算他下堤防,本官也不给他额外发月钱!”
柴鹏春笑着开玩笑,之后便招呼康熙等人吃饭。
年轻女子眼眶有些泛红,余光看着那几个男人手中拿着的荷包等物。
心里觉得一阵阵的恶心!
“呦呵,这小娘皮还问小爷为什么不给钱?”穿着绫罗绸缎的年轻男子放声大笑。
看的石静娴眉头紧皱,放眼望过去,这座城中,放眼望过去,只有这小少爷一人穿着绫罗绸缎。
其余人皆是粗布麻衣,更有意思的是。
石静娴和康熙几人到了城里后,众人看向他们的目光先是惊讶,后是了然。
“知道小爷阿玛是谁吗?得罪了小爷,小心拉你去修堤坝!”
一听这话,周围围观的老百姓们都有些不忍的开口:“算了算了,就几个荷包而已。”
“是啊,算了吧。”
康熙他不明白,为什么被朝廷征召去修堤坝能让大家闻之色变?
况且哪有让女子去修堤坝的道理?
“你这小哥说的毫无道理!”康熙没忍住从人群中站出来,指着小少爷指责道。
“朝廷明文规定,先八旗后征召,况且征召的百姓,每个人都有很好的月钱待遇,哪里像你说的这样,随随便便拉一个弱女子去修堤坝?”
石静娴不清楚康熙和当地巡抚沟通治理水患,修筑堤坝的月钱,但她想,康熙应该不至于强行征召百姓去做工。
“哟~”谁知道小少爷闻言丝毫不带怕的,反而是吊儿郎当的走到康熙和石静娴几人的面前。
用眼睛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看着穿着略有不凡,了然的点点头,有些见怪不怪的道。
“听说皇帝南巡了?看你们这架势?钦差大臣吧?”
“知道小爷是谁吗?盐城知府柴鹏春是我阿玛。小爷名字叫做柴朗!”
柴朗了然一笑,完全不将康熙和石静娴等人看在眼里。
康熙不言语,但他却记得当地知府奏章上,写的是八旗子弟人手不足,所以奏请他,让户部多给拨一些款项。
留作征召当地百姓去堤坝务工的月钱,康熙重视黄河两岸的居民情况,便钦点钦差大臣来此处查看。
回去汇报的消息,也是那拉氏柴鹏春为国为民,亲自去堤坝与民共同修补堤坝。
现在看来,所言不实啊!
瞧瞧这小少爷身后跟着的十几二十人的八旗兵,游手好闲!
哪里像是不够用?哪里像是从堤坝上下来,劳作一天的模样?
“是不是钦差如何?你当着钦差的面都敢如此胡作非为!可想而知平时该是什么德行!”
康熙指着柴朗怒骂道,脸色明显带着愠怒。
石静娴最看不上的,就是这样纨绔子弟的嘴脸,到时候却能凭借家里的权势。
萌荫入朝为官,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为老百姓做事?不去欺负老百姓,都算老百姓上香没白上!
但她却制止了康熙,开玩笑,就应该让康熙知道知道,现在的朝廷都是什么样的人,这样康熙才能下得了决心,将满人官员好好肃清肃清。
(我记得曾经在哪看过,清朝对满族的官员比较宽容,轻易不斩首什么的,但是我找不到了那个文献。)
“呵,钦差不钦差的,和我有何关系?”柴朗嗤笑道:“这样的钦差,我没见过一百,也见过八十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区别对待
听他话里的意思,好像之前的那些钦差,他都熟悉的很,态度更是不屑的很。
康熙气的手一个劲的哆嗦,要知道钦差是代表着皇帝,肩负着皇帝给的任务,下来查探。
此人非但不害怕钦差,就是连做做样子都不愿意,这如何能让康熙受得住?
柴朗看着康熙生气的样子,有些好笑。
哪个来之前都是义愤填膺,等走的时候不还是对着阿玛点头哈腰的?
“把她的摊子,给小爷砸了!”
还伴随着柴朗嚣张的大笑,这是对康熙的挑衅,对钦差的挑衅。
“钦差不钦差的!怎么还能管到小爷的私事?”
柴朗挑衅的看着康熙,石静娴微微侧头,看着康熙越来越难看的神色,没好意思说,这才是冰山一角。
若是让那些权贵子弟继续萌荫入仕,将来这样的人,更多。百姓,更难。
古往今来,哪里没几个官员和地头蛇勾结的呢。
“住手!”康熙怒斥道,谁料柴朗根本就不拿康熙的话当一回事。
随从们几人上前将康熙和石静娴等人团团围住。
“来人!请这几位钦差大臣们去府里好好休息休息!”柴朗对着身后的随从们挥了挥手。
康熙侍卫长看到如此情况,就想要上前阻拦,比他更快的是石静娴。
“阿玛,不如先去看看,看看是知府就是如此,上梁不正下梁歪,还是说,知府真是个好的,只是儿子养歪了。”
石静娴拉着康熙的手,继续劝说道:“阿玛,还是先别打草惊蛇,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若是当地知府和明朝余孽勾结在一处,我们只有五个人,反倒危险。”
康熙点点头,挥了挥手,让侍卫长额华退下。
等几人在柴朗随从们的“护送”下,到了知府的府衙,康熙脸色阴沉的就像是谁绿了他似的难看。
知府柴大人早就听说了钦差大人来此的消息。
早早就等在门外一脸笑容的迎接康熙和石静娴等人。
他是康熙20年的进士,从来就没见过康熙,只是远远的见过一面,早就不记得康熙什么样了。
官场上摸爬滚打的,一路阿谀奉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行就用钱说话,才爬到了知府的位置上。
虽说这地方不太好,连年水患,但他已经不在乎什么政绩不政绩,有油水才是好差事,没油水做官干嘛?
“本官柴鹏春,不知道大人怎么称呼?”
石静娴笑着对柴知府拱了拱手:“这位是黄大人,是圣上派来的钦差大臣,主要还是先来查看一下高家堰等地的堤防情况。”
柴鹏春脸上闪过了然,热情的让几人进府。
“吩咐厨房,今日有贵客!上一桌硬菜!”
柴鹏春笑着让身旁的随从通知厨房,等人下去,才将康熙等人带到厅堂中。
…………
不知道是不是七贝勒胤佑有些想多了,最近他总觉得舒意有些不对劲。
要说哪里不对劲还说不上来,就是和往常那样关心他。
但就是不亲近,而且他受了伤,更加没办法在床上和舒意培养感情了。
胤佑叹气,等他伤好了,定要和太子取经,到底是如何待福晋的。
自从石静娴和康熙走了之后,胤礽就天天记挂着石静娴的安全。
小孩子忘性大,几个小的刚开始还粘着他,后来除了弘曥之外,也没人粘着他了。
弘曥每天都坐在胤礽的身边,不是给胤礽哼哼摇篮曲,就是对着他一顿吹。
希望额娘的伤能赶快好起来。
他让额娘看太医,额娘也不,还嘴硬说没有受伤。
原来大人也害怕吃药啊,弘嚧叹了口气。
康熙不在队伍中,队伍行驶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偶尔路经小镇,皇太后也有兴致带着几位阿哥福晋们上岸去逛一逛,采买一些物资。
几位福晋都听说了太子妃和太子后院的刘格格,英武不凡的事迹。
一个个都有些动心,不是来胤礽这里询问现在学武还来得及么?
就是询问若是以后女儿家学武,会不会伤身体。
十五阿哥胤禑和弘皙弘晴,自从亲眼目睹刘格格的枪法,最近都改成粘着刘格格。
希望能从她身上学到一些,只有慎郡王老四,整日里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知道在做什么。
只是听其他船夫说,慎郡王的船,总是左右摇摆,不知道的,还以为谁在那艘船里在摔跟头呢。
到了晚间,康熙和石静娴坐在桌案前,等待柴鹏春的接风宴。
等了很久,也没见县令来,柴鹏春脸色有些难看。
“去催一催赵县令!”
柴鹏春转头笑着看向康熙和石静娴说道:“这个赵申乔啊,没有享受的命,都是县令了,还挽着袖子下堤坝。”
石静娴略微侧过头,看向康熙阴沉的面色,她不清楚康熙之前都是派谁来这边巡视。
但她却知道,康熙在朝堂上贬斥过赵申乔。
骂他为人刻薄,一方父母官都不知道体恤百姓之苦。
如今看来,反倒是动辄挽袖子下堤防的人,另有其人,而不是奏章中的柴知府。
又过了一阵,下人来报说赵县令不来。
柴鹏春脸色难看,却又不得不在康熙等人年前维持脸上的笑意。
“得得得,不来就不来,你去告诉赵县令,就算他下堤防,本官也不给他额外发月钱!”
柴鹏春笑着开玩笑,之后便招呼康熙等人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