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本打算二月份的南巡,因着弘曌弘簪弘曥他们的抓周。(zhao\,zan-,lu/)
康熙便打算提前去巡视淮,黄河流两岸。
好能在三月赶回来参加三个孩子的抓周礼。
“太子,朕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照例监国。”
康熙看着下面站着的一溜皇子。
“诚郡王,慎郡王,老七…”说到这,康熙看向胤禩,顿了顿。
还是将老八带走,免得狗急跳墙,联合明朝余孽趁自己不在偷家就不好了。
“老八老十十三十四,都跟着朕去南巡。”
石静娴自然不会抢着去,如今宫里不太平,她不会冒进。
不会将胤礽和孩子们丢在后宅。
过了正月初五,康熙便带着人寒冬腊月的出发了。
“太子妃还在后院?”
最近胤礽不知道抽什么风,开始训练孩子们抓东西,尤其是各类的印章。
“是。”
石静娴点头,等到了后院。果然见碧云几个轮流守在房门外。
石静娴看着她们脸冻得通红,便想着等明年开春,让宫里的人,给房门弄一个门斗出来。
宫女太监守门也能暖和一点。
“给太子爷请安。”
碧云站在门口对着石静娴蹲了一礼。
石静娴点头,看她冻得脸有些发红,便对何柱说道:“你在这替碧云守会门,让碧云去暖暖。”
说完石静娴便推门进屋。
看胤礽正坐在地上,教三个孩子抓东西。
“看额娘,弘曌,弘曌,弘曌抓这个。”
三个孩子对胤礽的声音已经很熟悉,对自己的名字也熟悉的很。
但他们根本不理解胤礽说的话。
“教会了吗?”
“别和我提这个。”胤礽有些泄气。
“我让弘簪抓书,弘簪抓宝剑,弘曌…”
“弘曌就抓金元宝!”胤礽咬牙切齿:“那财迷的模样!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胤礽看着石静娴,明摆着就觉得弘曌定是随了石静娴。
“抓周就是要看孩子的本能,你都教会了,那就没有惊喜了。”
石静娴讪讪的摸了摸鼻子:“要不你换个金印章来?”
她看着地上铺着红布,里面什么好寓意的东西都有。
唯一一个不算好寓意的,也就是个算盘了。
“为了孩子,你还真是煞费苦心。”
石静娴看胤礽自从喝了药,又恢复了那个极有耐心的人。
突然说道:“你想没想过,这些东西他们都玩腻了,见过了,没什么新鲜感,等抓周那天,见到没见过的东西,就抓了…”
“胭脂盒,拨浪鼓之类的…”
话还没说完,石静娴就收获胤礽白眼一枚。
“阿哥和格格是分开抓的,皇家一向为了讨吉利,更何况,咱们孩子还是大清的吉兆,皇阿玛不会允许弘曌和弘曥抓错一点不吉利的东西。”
话虽如此,但辛辛苦苦教了弘曌一个月,弘曌还是什么金闪闪抓什么。
这多多少少让胤礽心里有些挫败。
教了一个多时辰,石静娴和胤礽嗓子都冒烟了,三个孩子都累的睡下了。
“别着急,孩子以后是什么样的,也不是抓周抓到什么能决定的。”
石静娴安慰道:“这就是讨个吉利。”
看着在地上睡得东倒西歪的三个孩子。
“我惟愿他们身体健康,平安长大就好。”
她理解胤礽的焦虑,嫡长子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不想出一点差错。
毕竟这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看着弘曥睡着了,石静娴才小声问道:“弘曌如果大了,不想…”
“那就谁想当谁当,弘皙也行,弘曥也行,就是弘簪,我也赞同。”
胤礽抬头看向石静娴:“你想效仿唐朝武皇?”
“我只是想说,你不要太焦虑,我们现在有条件让孩子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路,不要强求,要随缘。”
石静娴拉着胤礽的手安抚。
生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孩子周岁才刚刚一岁,胤礽就已经想到未来皇位的事情了。
康熙南巡河道二月末才回到京师。
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内务府准备毓庆宫三个孩子的抓周礼。
不知道是胤礽放弃了走捷径先透题,还是因为弘曌和弘簪,两个孩子。
一个是变数太大,每次都选新花样。
一个是亘古不变,只拿小宝剑不听劝。
抓周礼前一天,石静娴和胤礽躺在毓庆宫的床上,双双失眠。
“你不是说一切都随缘不要强求么?”胤礽看向身旁眼睛瞪得和铜铃似的石静娴揶揄道。
“我只是白天茶喝多了。”石静娴回道。
两人谁都没说话,但交握在一起的双手,却满是汗水。
“你说,要是弘曌抓到了不吉利的东西该怎么办?”胤礽有些杞人忧天。
“你不是说桌子上没有不吉利的么?”
“……算了,睡觉吧,要不明天精神就不好了。”
“……”
“你睡了么?”
“还没呢…”
就这样,两人睁着眼睛到天明,恨不得夫妻双双撸起袖子,代替儿子女儿在文武百官面前抓周。
第二百零八章 抓周礼
到了抓周礼这一天,所有王公贵族大臣都到了乾清宫。
天气已经回暖了不少,但这样的天气,让大臣们和王公贵族还有后妃们都在外面饮宴,也着实是冷的不行。
石静娴严重怀疑在这样的天气下,吃两口东西,回去能窜稀一整天。
抓周台周围摆着桌案,大臣们和王公贵族加上后宫嫔妃等,都坐在抓周台周围的桌案前饮宴。
往往是热菜刚上来,不到一刻钟,就已经变冷,上面还凝着油花,着实让人不知道该怎么下筷。
“想当初保成在这张台子上,抓了书籍和朕的印信。”康熙目光骄傲的看向石静娴。
给她讲述当初众多皇子,只有太子才抓了他的印信。
身旁的几个妃子听见康熙的话,都低下头,暗暗瘪嘴。
可不是只有太子抓到了,别的皇子抓周,您也没放印信在上面啊?
“当初大皇子抓周,臣妾还记得抓了弓箭,那时候皇上还夸赞大皇子来着。”
惠妃见到自己的孙女们,自从除夕,便一直住在延禧宫,解除了圈禁。
便对释放大皇子,也抱了希望。
每次康熙说点什么,都要提一提她的大皇子,给大皇子刷一刷存在感。
康熙一听惠妃提起大皇子,再一想到张明德就是从大皇子府出来投奔到老八府上的。
刚刚怀念高兴的神色,顿时消散个无影无踪。
“当初老三老四抓周,一个抓了书籍,一个抓了毛笔。”
平时都不说话的荣妃拉着弘晴,淡淡的开口,目光也透露着怀念。
“就是不知道今儿个太子的小阿哥小格格,能抓到什么,臣妾就怕这两个阿哥,再拿到一样东西打起来了。”
宜妃也跟着凑趣:“毕竟当初臣妾的老九和温僖贵妃的十阿哥,可是在一起抓周的,那时候还因为抢一个金算盘打了起来。”
说到这宜妃笑了笑,想到两个孩子相差没几天,康熙便让两个皇子一起抓周,结果谁想到因为抓周的东西还能打起来。
“最后还是老十松了手,自己去拿了个金碗。”荣妃笑着补充道。
康熙听了荣妃的话,哈哈大笑,显然也是想到了两个孩子当初的闹剧。
“皇上。”梁九功苦着脸,有些对八阿哥无语。
你说皇上虽然生你的气,褫夺你的贝勒爵,但不是没撤掉你内务府总管的名头么?
哪能破罐子破摔呢?
“皇上,内务府来人禀报,小格格的抓周物品有些被损坏了,可能抓周礼东西不全了。”
石静娴和胤礽对视一眼,眼中除了担忧,更多的是恼怒。
阿哥和格格的抓周礼,都是要分开进行的,男女抓周礼所用到的东西也不相同。
皇家更是为了讨吉利,不会让阿哥桌子上出现胭脂水粉,针线玩具等物,落得个玩物丧志的名头。
格格的桌子上,也不会出现印章等物,避免讨了个牝鸡司晨的骂名。
可现在弘簪的抓周物品不齐全,现在置办,也定会误了吉时。
“内务府是怎么办事的!老八呢!”康熙脸上的笑意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跟在惠妃身旁的良妃顿时脸色煞白,摇摇欲坠的。
“你给我撑住了!你要是倒下,八阿哥就真的完了!”
惠妃一把拉住良妃,小声在她耳边提醒道。
她是不想让老八甩开她和老大,但不代表真的就想让老八废了。
若是大皇子真的出不来,那她还希望老八能够走的高一些,再高一些,将来没有子嗣,好过继她的亲孙子。
康熙便打算提前去巡视淮,黄河流两岸。
好能在三月赶回来参加三个孩子的抓周礼。
“太子,朕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你照例监国。”
康熙看着下面站着的一溜皇子。
“诚郡王,慎郡王,老七…”说到这,康熙看向胤禩,顿了顿。
还是将老八带走,免得狗急跳墙,联合明朝余孽趁自己不在偷家就不好了。
“老八老十十三十四,都跟着朕去南巡。”
石静娴自然不会抢着去,如今宫里不太平,她不会冒进。
不会将胤礽和孩子们丢在后宅。
过了正月初五,康熙便带着人寒冬腊月的出发了。
“太子妃还在后院?”
最近胤礽不知道抽什么风,开始训练孩子们抓东西,尤其是各类的印章。
“是。”
石静娴点头,等到了后院。果然见碧云几个轮流守在房门外。
石静娴看着她们脸冻得通红,便想着等明年开春,让宫里的人,给房门弄一个门斗出来。
宫女太监守门也能暖和一点。
“给太子爷请安。”
碧云站在门口对着石静娴蹲了一礼。
石静娴点头,看她冻得脸有些发红,便对何柱说道:“你在这替碧云守会门,让碧云去暖暖。”
说完石静娴便推门进屋。
看胤礽正坐在地上,教三个孩子抓东西。
“看额娘,弘曌,弘曌,弘曌抓这个。”
三个孩子对胤礽的声音已经很熟悉,对自己的名字也熟悉的很。
但他们根本不理解胤礽说的话。
“教会了吗?”
“别和我提这个。”胤礽有些泄气。
“我让弘簪抓书,弘簪抓宝剑,弘曌…”
“弘曌就抓金元宝!”胤礽咬牙切齿:“那财迷的模样!也不知道是随了谁!”
胤礽看着石静娴,明摆着就觉得弘曌定是随了石静娴。
“抓周就是要看孩子的本能,你都教会了,那就没有惊喜了。”
石静娴讪讪的摸了摸鼻子:“要不你换个金印章来?”
她看着地上铺着红布,里面什么好寓意的东西都有。
唯一一个不算好寓意的,也就是个算盘了。
“为了孩子,你还真是煞费苦心。”
石静娴看胤礽自从喝了药,又恢复了那个极有耐心的人。
突然说道:“你想没想过,这些东西他们都玩腻了,见过了,没什么新鲜感,等抓周那天,见到没见过的东西,就抓了…”
“胭脂盒,拨浪鼓之类的…”
话还没说完,石静娴就收获胤礽白眼一枚。
“阿哥和格格是分开抓的,皇家一向为了讨吉利,更何况,咱们孩子还是大清的吉兆,皇阿玛不会允许弘曌和弘曥抓错一点不吉利的东西。”
话虽如此,但辛辛苦苦教了弘曌一个月,弘曌还是什么金闪闪抓什么。
这多多少少让胤礽心里有些挫败。
教了一个多时辰,石静娴和胤礽嗓子都冒烟了,三个孩子都累的睡下了。
“别着急,孩子以后是什么样的,也不是抓周抓到什么能决定的。”
石静娴安慰道:“这就是讨个吉利。”
看着在地上睡得东倒西歪的三个孩子。
“我惟愿他们身体健康,平安长大就好。”
她理解胤礽的焦虑,嫡长子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不想出一点差错。
毕竟这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看着弘曥睡着了,石静娴才小声问道:“弘曌如果大了,不想…”
“那就谁想当谁当,弘皙也行,弘曥也行,就是弘簪,我也赞同。”
胤礽抬头看向石静娴:“你想效仿唐朝武皇?”
“我只是想说,你不要太焦虑,我们现在有条件让孩子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路,不要强求,要随缘。”
石静娴拉着胤礽的手安抚。
生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孩子周岁才刚刚一岁,胤礽就已经想到未来皇位的事情了。
康熙南巡河道二月末才回到京师。
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内务府准备毓庆宫三个孩子的抓周礼。
不知道是胤礽放弃了走捷径先透题,还是因为弘曌和弘簪,两个孩子。
一个是变数太大,每次都选新花样。
一个是亘古不变,只拿小宝剑不听劝。
抓周礼前一天,石静娴和胤礽躺在毓庆宫的床上,双双失眠。
“你不是说一切都随缘不要强求么?”胤礽看向身旁眼睛瞪得和铜铃似的石静娴揶揄道。
“我只是白天茶喝多了。”石静娴回道。
两人谁都没说话,但交握在一起的双手,却满是汗水。
“你说,要是弘曌抓到了不吉利的东西该怎么办?”胤礽有些杞人忧天。
“你不是说桌子上没有不吉利的么?”
“……算了,睡觉吧,要不明天精神就不好了。”
“……”
“你睡了么?”
“还没呢…”
就这样,两人睁着眼睛到天明,恨不得夫妻双双撸起袖子,代替儿子女儿在文武百官面前抓周。
第二百零八章 抓周礼
到了抓周礼这一天,所有王公贵族大臣都到了乾清宫。
天气已经回暖了不少,但这样的天气,让大臣们和王公贵族还有后妃们都在外面饮宴,也着实是冷的不行。
石静娴严重怀疑在这样的天气下,吃两口东西,回去能窜稀一整天。
抓周台周围摆着桌案,大臣们和王公贵族加上后宫嫔妃等,都坐在抓周台周围的桌案前饮宴。
往往是热菜刚上来,不到一刻钟,就已经变冷,上面还凝着油花,着实让人不知道该怎么下筷。
“想当初保成在这张台子上,抓了书籍和朕的印信。”康熙目光骄傲的看向石静娴。
给她讲述当初众多皇子,只有太子才抓了他的印信。
身旁的几个妃子听见康熙的话,都低下头,暗暗瘪嘴。
可不是只有太子抓到了,别的皇子抓周,您也没放印信在上面啊?
“当初大皇子抓周,臣妾还记得抓了弓箭,那时候皇上还夸赞大皇子来着。”
惠妃见到自己的孙女们,自从除夕,便一直住在延禧宫,解除了圈禁。
便对释放大皇子,也抱了希望。
每次康熙说点什么,都要提一提她的大皇子,给大皇子刷一刷存在感。
康熙一听惠妃提起大皇子,再一想到张明德就是从大皇子府出来投奔到老八府上的。
刚刚怀念高兴的神色,顿时消散个无影无踪。
“当初老三老四抓周,一个抓了书籍,一个抓了毛笔。”
平时都不说话的荣妃拉着弘晴,淡淡的开口,目光也透露着怀念。
“就是不知道今儿个太子的小阿哥小格格,能抓到什么,臣妾就怕这两个阿哥,再拿到一样东西打起来了。”
宜妃也跟着凑趣:“毕竟当初臣妾的老九和温僖贵妃的十阿哥,可是在一起抓周的,那时候还因为抢一个金算盘打了起来。”
说到这宜妃笑了笑,想到两个孩子相差没几天,康熙便让两个皇子一起抓周,结果谁想到因为抓周的东西还能打起来。
“最后还是老十松了手,自己去拿了个金碗。”荣妃笑着补充道。
康熙听了荣妃的话,哈哈大笑,显然也是想到了两个孩子当初的闹剧。
“皇上。”梁九功苦着脸,有些对八阿哥无语。
你说皇上虽然生你的气,褫夺你的贝勒爵,但不是没撤掉你内务府总管的名头么?
哪能破罐子破摔呢?
“皇上,内务府来人禀报,小格格的抓周物品有些被损坏了,可能抓周礼东西不全了。”
石静娴和胤礽对视一眼,眼中除了担忧,更多的是恼怒。
阿哥和格格的抓周礼,都是要分开进行的,男女抓周礼所用到的东西也不相同。
皇家更是为了讨吉利,不会让阿哥桌子上出现胭脂水粉,针线玩具等物,落得个玩物丧志的名头。
格格的桌子上,也不会出现印章等物,避免讨了个牝鸡司晨的骂名。
可现在弘簪的抓周物品不齐全,现在置办,也定会误了吉时。
“内务府是怎么办事的!老八呢!”康熙脸上的笑意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跟在惠妃身旁的良妃顿时脸色煞白,摇摇欲坠的。
“你给我撑住了!你要是倒下,八阿哥就真的完了!”
惠妃一把拉住良妃,小声在她耳边提醒道。
她是不想让老八甩开她和老大,但不代表真的就想让老八废了。
若是大皇子真的出不来,那她还希望老八能够走的高一些,再高一些,将来没有子嗣,好过继她的亲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