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朕恕你无罪,说!”
“回皇上!八贝勒命格贵不可言,乃太子双星其中一颗…”
张明德话还没说完,八贝勒就知道,完了。
“太子爷!”
“太子!”
一声声惊呼,打断张明德的话,转头就见石静娴嘴里刚刚喷出来的鲜血。
“太子!”康熙猛的站起身,连声嚷嚷道:“太医!传太医!”
边说边慌忙往太子的方向走。
胤礽知道这场八皇子的戏,但真不知道石静娴吐血。
为什么会吐血?
他怎么没有事?
一时间胤礽手脚冰凉,看着石静娴吐了血,时不时的干呕。
眼眶通红的样子,胤礽心都要碎了。
“去催催太医!去催啊!”胤礽高声喊道。
康熙慌忙走到石静娴身边,扶着石静娴。
“保成,保成!”
众人先是经历八皇子相面之事,又是经历太子吐血。
一时间心里都不由得高高提起。
流年不利啊!今儿个出门怎么就没看黄历呢!
不对!看了也得来啊!
身后乳母抱着的几位小阿哥和格格早就哭了起来。
弘曥更是亲眼看见阿玛吐血,一时间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其余几位皇子,一个个都目露关心。
十五阿哥更是直接放声大哭。
皇太后手捂着胸口,差点上不来气,一旁的宫女赶紧给皇太后顺气。
“太医来了,太医来了!”
何柱高声喊道:“太医,快来给太子爷看看!”
李太医走过来,刚想给康熙行礼,便被康熙打断道:“不必多礼!赶紧给太子瞧瞧!”
康熙眼眸猩红,就像是一只正在潜伏暴怒中的野兽。
李太医把了把脉,又拿着太子桌案上的东西验了验。
“皇上,还请将太子移到床榻之上,臣需要为太子施针。”
还在干呕的石静娴闻言一顿,玩这么大?还得扎针?
“来人,将太子移到偏殿。”康熙带着太子妃等人赶紧走出乾清宫。
走到门口时,康熙看向站在乾清宫的侍卫长,吩咐道:“保护好里面的主子。”
说完才转往偏殿,去看石静娴的情况。
“皇上。”
偏殿里李太医从石静娴身上取下银针,才回禀道。
“太子只要喝上几服药,将养一阵身子。将药物排出并无大碍,容臣开两副药给太子。”
李太医说完,康熙便皱紧了眉头:“太子刚刚吐血…”
李太医看了看身旁伺候的人,有些踌躇。
“梁九功,带着人守在门外,没有朕的命令,不许进来。”
胤礽蹲坐在床边,拉着石静娴的手,陪着她,就当做没听见康熙的话。
“回皇上。臣在太子茶杯中检查出了大量的阿肌苏丸,一时饮用大量,又有酒气激发,所以太子才吐血。”
第二百零五章 出宫
李太医将头叩在地上,不让康熙看见他的表情。
“阿肌苏丸?”康熙先是一愣,后来便是恼怒,恨铁不成钢。
“荒唐!堂堂太子服用此等腌臜的药物!”
康熙气冲冲的怒斥道!他都不吃这个!太子居然这么早就吃上了!?
“皇阿玛!”胤礽转头看向康熙,一脸悲痛的说道:“皇阿玛!太子绝对没有吃过这样的东西!求皇阿玛明查!”
躺在榻上的石静娴知道考验自己的演技来了。
“皇阿玛。”石静娴挣扎的从床榻上爬下来,像是半身不遂的人一样。
手颤颤巍巍的拽着康熙的衣袍。
“皇阿玛,儿子…儿子没吃过那个东西。皇阿玛…”
石静娴的眼里流露着委屈,疑惑和愤慨。
“那你说!你的茶杯中怎么会有阿肌苏丸这样的东西!”
康熙痛心疾首,安亲王当初就是死于阿肌苏丸!
结果现在太子也沾染上这种东西!
“皇阿玛,此茶是何柱刚从内务府领来的,水也是乾清宫茶房的水。”
“皇阿玛,儿子怀疑,他们要对付的不是儿臣,是皇阿玛啊!”
“你先起来!太子妃,将太子扶起来!”
等石静娴躺在床上后,胤礽再看不出来这场戏,他就不用活了。
气的他使劲拧了下石静娴的胳膊。
“嘶。”
“嘶。”
石静娴无辜的眨巴着眼睛看向胤礽,用口型无声说道:“好疼啊。”
胤礽没好气的揉了揉自己的胳膊。
“梁九功!”康熙对着外面喊道:“把太子桌案上的茶叶拿过来!”
梁九功刚要走,康熙又说道:“将桌子一并找人抬过来!”
李太医就跪在地上,等梁九功带着人把桌子抬过来。
李太医才从桌子上取来茶罐,用嘴品了品,走了一套流程后,才对康熙回禀。
“回皇上,正是此茶掺了阿肌苏丸。”
石静娴躺在床榻上闭着眼。
这次阿肌苏丸的事,如果不是康熙下的,那内务府也好,老八也好,乃至简亲王,都讨不了好。
就算是康熙命人给太子下的,康熙也不会承认,为了大局也必定会舍弃身为内务府总管的老八。
不管怎么样,老八是起不来了。
康熙拿起茶罐子,看向上面的封。
是刚从内务府拿来的。
内务府,内府府!
“啪!”
康熙猛的将罐子掼在地上摔碎,看向床榻上虚弱的石静娴。
“梁九功,去将内务府的贡茶都给朕拿来!”
众人等在乾清宫,一个个心急不已,不知道太子究竟是怎么了?
想出去看看,又被守在门口处的御前侍卫长拦下。
简直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能做的除了等待,便只剩下在心中祷告。
祈求祖宗保佑。
就是不知道这些人的祖宗都同宗同源,甚至是同一个人,能不能忙过来。
康熙年间,贡茶最多的便是这“吓煞人香”。
后来康熙觉得此名不雅,才赐下这“碧螺春”的名。
(真实历史)
皇上开口要茶,且和内务府的人脱不开干系。
那事情就要办的漂漂亮亮的。
茶,一个茶叶沫都不能落下,要拿到圣上眼前。
内务府围起来,一个人都不能放出去,一只苍蝇都不能放出去。
等梁九功带着人捧着茶叶罐和茶叶包出现在偏殿时,已经过去了两刻钟。
康熙的怒火已经下去了不少,开始动脑筋想,到底这件事是谁做的?
太子不太可能以身犯险,刚刚李太医说了,这东西,只要服用了,若是发现的晚了,太子可能就废了。
太子没必要拿着大好的前程去赌这个,更何况太子的手也伸不进内务府。
那能是谁呢?
管着内务府的老八?还是…前朝余孽?
还是他的那些儿子?
“皇上,茶取来了。”
梁九功挥了挥手,让身后的小太监一个个的走进来。
每个罐子上都贴着封,标注何时何地送过来的贡茶。
每个罐子都记录在案,只有一个罐子,引起了康熙的注意。
从太子喝茶开始,便喝的就是康熙的贡茶,碧螺春。
所以知道太子喜欢,康熙对这个心爱的儿子也从来都没有吝啬过。
贡茶更是直接大手一挥,让内务府按照月例拨给毓庆宫。
别看康熙对别人抠门,送茶都是一两,二两的。
但对于太子,那可算的上是真大方。
可内务府却多用一个罐子装着太子的茶。
“为什么多出来一个罐子装茶?”
“回皇上,据下面的奴才们说,这罐子里的茶,是分给太子的,是比御前的茶,稍次一等。”
梁九功回话道。
康熙打开茶罐,果然和他平时的不太一样,他用的茶,每个茶叶,都是完整的,这个罐子里的品相却是稍差了一些。
这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李太医,你瞧瞧。”
太医查验的功夫,石静娴躺的有些难受了,本来她也没喝多少茶,血也都不是她的血。
现在演了一出戏,又躺了半天,之前在宴会上还喝了不少酒,她十分想上厕所。
“皇阿玛…”石静娴看向康熙。
康熙快步走过来:“保成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儿臣…儿臣想出恭…”
“胡闹!你出宫要去哪!你哪都不用去!朕倒是要看看!谁敢害你!”
康熙眼睛一厉,君王一怒,浮尸百里。
“如今手都伸进了内务府,那下一个岂不是要害朕!”
第二百零六章 褫夺封号
石静娴有些尴尬,不是那个出宫,她是傻了,才出宫!
“回皇上!八贝勒命格贵不可言,乃太子双星其中一颗…”
张明德话还没说完,八贝勒就知道,完了。
“太子爷!”
“太子!”
一声声惊呼,打断张明德的话,转头就见石静娴嘴里刚刚喷出来的鲜血。
“太子!”康熙猛的站起身,连声嚷嚷道:“太医!传太医!”
边说边慌忙往太子的方向走。
胤礽知道这场八皇子的戏,但真不知道石静娴吐血。
为什么会吐血?
他怎么没有事?
一时间胤礽手脚冰凉,看着石静娴吐了血,时不时的干呕。
眼眶通红的样子,胤礽心都要碎了。
“去催催太医!去催啊!”胤礽高声喊道。
康熙慌忙走到石静娴身边,扶着石静娴。
“保成,保成!”
众人先是经历八皇子相面之事,又是经历太子吐血。
一时间心里都不由得高高提起。
流年不利啊!今儿个出门怎么就没看黄历呢!
不对!看了也得来啊!
身后乳母抱着的几位小阿哥和格格早就哭了起来。
弘曥更是亲眼看见阿玛吐血,一时间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其余几位皇子,一个个都目露关心。
十五阿哥更是直接放声大哭。
皇太后手捂着胸口,差点上不来气,一旁的宫女赶紧给皇太后顺气。
“太医来了,太医来了!”
何柱高声喊道:“太医,快来给太子爷看看!”
李太医走过来,刚想给康熙行礼,便被康熙打断道:“不必多礼!赶紧给太子瞧瞧!”
康熙眼眸猩红,就像是一只正在潜伏暴怒中的野兽。
李太医把了把脉,又拿着太子桌案上的东西验了验。
“皇上,还请将太子移到床榻之上,臣需要为太子施针。”
还在干呕的石静娴闻言一顿,玩这么大?还得扎针?
“来人,将太子移到偏殿。”康熙带着太子妃等人赶紧走出乾清宫。
走到门口时,康熙看向站在乾清宫的侍卫长,吩咐道:“保护好里面的主子。”
说完才转往偏殿,去看石静娴的情况。
“皇上。”
偏殿里李太医从石静娴身上取下银针,才回禀道。
“太子只要喝上几服药,将养一阵身子。将药物排出并无大碍,容臣开两副药给太子。”
李太医说完,康熙便皱紧了眉头:“太子刚刚吐血…”
李太医看了看身旁伺候的人,有些踌躇。
“梁九功,带着人守在门外,没有朕的命令,不许进来。”
胤礽蹲坐在床边,拉着石静娴的手,陪着她,就当做没听见康熙的话。
“回皇上。臣在太子茶杯中检查出了大量的阿肌苏丸,一时饮用大量,又有酒气激发,所以太子才吐血。”
第二百零五章 出宫
李太医将头叩在地上,不让康熙看见他的表情。
“阿肌苏丸?”康熙先是一愣,后来便是恼怒,恨铁不成钢。
“荒唐!堂堂太子服用此等腌臜的药物!”
康熙气冲冲的怒斥道!他都不吃这个!太子居然这么早就吃上了!?
“皇阿玛!”胤礽转头看向康熙,一脸悲痛的说道:“皇阿玛!太子绝对没有吃过这样的东西!求皇阿玛明查!”
躺在榻上的石静娴知道考验自己的演技来了。
“皇阿玛。”石静娴挣扎的从床榻上爬下来,像是半身不遂的人一样。
手颤颤巍巍的拽着康熙的衣袍。
“皇阿玛,儿子…儿子没吃过那个东西。皇阿玛…”
石静娴的眼里流露着委屈,疑惑和愤慨。
“那你说!你的茶杯中怎么会有阿肌苏丸这样的东西!”
康熙痛心疾首,安亲王当初就是死于阿肌苏丸!
结果现在太子也沾染上这种东西!
“皇阿玛,此茶是何柱刚从内务府领来的,水也是乾清宫茶房的水。”
“皇阿玛,儿子怀疑,他们要对付的不是儿臣,是皇阿玛啊!”
“你先起来!太子妃,将太子扶起来!”
等石静娴躺在床上后,胤礽再看不出来这场戏,他就不用活了。
气的他使劲拧了下石静娴的胳膊。
“嘶。”
“嘶。”
石静娴无辜的眨巴着眼睛看向胤礽,用口型无声说道:“好疼啊。”
胤礽没好气的揉了揉自己的胳膊。
“梁九功!”康熙对着外面喊道:“把太子桌案上的茶叶拿过来!”
梁九功刚要走,康熙又说道:“将桌子一并找人抬过来!”
李太医就跪在地上,等梁九功带着人把桌子抬过来。
李太医才从桌子上取来茶罐,用嘴品了品,走了一套流程后,才对康熙回禀。
“回皇上,正是此茶掺了阿肌苏丸。”
石静娴躺在床榻上闭着眼。
这次阿肌苏丸的事,如果不是康熙下的,那内务府也好,老八也好,乃至简亲王,都讨不了好。
就算是康熙命人给太子下的,康熙也不会承认,为了大局也必定会舍弃身为内务府总管的老八。
不管怎么样,老八是起不来了。
康熙拿起茶罐子,看向上面的封。
是刚从内务府拿来的。
内务府,内府府!
“啪!”
康熙猛的将罐子掼在地上摔碎,看向床榻上虚弱的石静娴。
“梁九功,去将内务府的贡茶都给朕拿来!”
众人等在乾清宫,一个个心急不已,不知道太子究竟是怎么了?
想出去看看,又被守在门口处的御前侍卫长拦下。
简直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能做的除了等待,便只剩下在心中祷告。
祈求祖宗保佑。
就是不知道这些人的祖宗都同宗同源,甚至是同一个人,能不能忙过来。
康熙年间,贡茶最多的便是这“吓煞人香”。
后来康熙觉得此名不雅,才赐下这“碧螺春”的名。
(真实历史)
皇上开口要茶,且和内务府的人脱不开干系。
那事情就要办的漂漂亮亮的。
茶,一个茶叶沫都不能落下,要拿到圣上眼前。
内务府围起来,一个人都不能放出去,一只苍蝇都不能放出去。
等梁九功带着人捧着茶叶罐和茶叶包出现在偏殿时,已经过去了两刻钟。
康熙的怒火已经下去了不少,开始动脑筋想,到底这件事是谁做的?
太子不太可能以身犯险,刚刚李太医说了,这东西,只要服用了,若是发现的晚了,太子可能就废了。
太子没必要拿着大好的前程去赌这个,更何况太子的手也伸不进内务府。
那能是谁呢?
管着内务府的老八?还是…前朝余孽?
还是他的那些儿子?
“皇上,茶取来了。”
梁九功挥了挥手,让身后的小太监一个个的走进来。
每个罐子上都贴着封,标注何时何地送过来的贡茶。
每个罐子都记录在案,只有一个罐子,引起了康熙的注意。
从太子喝茶开始,便喝的就是康熙的贡茶,碧螺春。
所以知道太子喜欢,康熙对这个心爱的儿子也从来都没有吝啬过。
贡茶更是直接大手一挥,让内务府按照月例拨给毓庆宫。
别看康熙对别人抠门,送茶都是一两,二两的。
但对于太子,那可算的上是真大方。
可内务府却多用一个罐子装着太子的茶。
“为什么多出来一个罐子装茶?”
“回皇上,据下面的奴才们说,这罐子里的茶,是分给太子的,是比御前的茶,稍次一等。”
梁九功回话道。
康熙打开茶罐,果然和他平时的不太一样,他用的茶,每个茶叶,都是完整的,这个罐子里的品相却是稍差了一些。
这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李太医,你瞧瞧。”
太医查验的功夫,石静娴躺的有些难受了,本来她也没喝多少茶,血也都不是她的血。
现在演了一出戏,又躺了半天,之前在宴会上还喝了不少酒,她十分想上厕所。
“皇阿玛…”石静娴看向康熙。
康熙快步走过来:“保成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儿臣…儿臣想出恭…”
“胡闹!你出宫要去哪!你哪都不用去!朕倒是要看看!谁敢害你!”
康熙眼睛一厉,君王一怒,浮尸百里。
“如今手都伸进了内务府,那下一个岂不是要害朕!”
第二百零六章 褫夺封号
石静娴有些尴尬,不是那个出宫,她是傻了,才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