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布常在跪地请辞,得到允许才带着婢女走了,宜妃才睨了康熙一眼。
  “一个常在,能有多少东西?瞧万岁爷说的,多让人下不来台啊。”
  宜妃说完顿了顿,给康熙倒了杯热茶,递给康熙,看康熙喝了之后,才继续道。
  “端敬公主开府,臣妾还想着送端敬公主一些摆件呢。”
  “不必麻烦了,梁九功。”康熙喊来梁九功。指了指宜妃:“去库里挑个摆件,以你宜主子的名义送到端敬公主府。”
  宜妃笑了笑,福了福身子:“那臣妾就多谢万岁爷了。”
  “万岁爷,要不,将布常在挪到翊坤宫吧,臣妾这也能热闹一些。”
  …………
  石静娴看着桌子对面的雅布,已故和硕简纯亲王的庶子,现在的简亲王…
  “按辈分,孤还要称您一声叔父呢。”石静娴笑着给雅布倒了杯酒。
  想到自己查到的资料,简纯亲王一脉,如今只剩下这么一根独苗苗。
  “太子言重了,臣不敢。”
  雅布将酒杯推开,并不接太子的话。
  “老夫人身体可还好?老夫人今年也古稀之年了吧?”
  石静娴看着被推远的酒杯淡淡一笑,自顾自的喝了一杯果酒。
  咂了咂嘴:“端敏姑姑的嫡幼子策旺多尔济,孤听端敏姑母的意思,好似要过继给已故的简惠亲王一脉…”
  雅布抬了抬眼,看向石静娴:“臣不懂太子的意思。藩邦异族,如何能过继?”
  “异族又如何?他身上流着的血,是简纯亲王嫡出的血脉。”
  “更何况,端敏公主可是在查当年的事,简纯亲王和亲王妃的薨逝,简惠亲王的暴毙,只要是人为,就一定会有线索。”
  石静娴慢慢悠悠的给自己夹了口菜,才看向一旁阴沉着脸喝酒的雅布。
  “你说对吗?叔父?”
  “皇阿玛可不会让人在眼皮子底下,耍这般手段。”
  石静娴说完便站起身,走到雅布身旁,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叔父啊,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第一百八十六章 相面之术
  石静娴出了酒楼,伸出手捂了捂耳朵。这天,可真冷啊。
  “人都安排好了?”
  “回太子爷,都安排妥当了,只要那头有动作,我们的人就能顺藤摸瓜找到线索。”
  石静娴点点头,简亲王府的事情太过久远。
  端敏公主的嫡额娘,是当今皇太后的嫡亲姐姐。
  也是从博尔济吉特嫁过来的,以至于身边连个心腹都没有。
  查起来是千难万难啊,没个领头的,真是找不到人。
  “走吧,剩下的,就交给年羹尧和索额图了。”
  回到毓庆宫,三个孩子在地上乱爬,石静娴找了一圈,没看见小十五和弘皙。
  “十五和弘皙呢?”
  胤礽正看着账册,闻言回头看了石静娴一眼:“弘晴给他俩带走了,带去诚郡王府了,说是有了弟弟,去小住两日。”
  胤礽手指拨弄着算盘,看向石静娴:“刘格格想要一支红缨枪,过几日你给她挑一根。”
  “还有唐佳庶福晋,想要书册,我都给送去了。”
  胤礽抬头看向石静娴:“翻了年若是她们依旧安分,你就同皇阿玛提一提她们的位份。”
  后院一共就那么几个人,胤礽将人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石静娴也不操心。
  两人分工明确,目的明确。
  “张明德那里…动一动吧,皇阿玛近日又对胤褆起了怀念之心。”
  石静娴看着放在桌子上的这双手,有时候她都会矫情的觉得自己变了。
  胤礽手一顿,抬起头看向石静娴:“现在?”
  “就当给皇阿玛送新年礼物了。”
  石静娴笑笑。
  没过两日,赵昌密报康熙,京城中有一半仙,号称相面一绝。
  “哦?相面?”
  康熙不屑一笑:“此等偏门小道,何需单独奏报?”
  赵昌乃康熙眼线,康熙让他检查百官。
  结果你和我说,京城有个人算命特准?
  “回皇上,奴才听闻此人原是大皇子府中幕僚,后被大皇子驱逐出府…”
  康熙一听与他儿子有关系,立刻正视起来,看向赵昌:“接着说。”
  “是,奴才还查到,此人曾被人追杀,后投奔八贝勒。”
  赵昌将袖中名单递给康熙,才接着说道:“顺郡王,北静王,多伦贝勒等朝中大臣,皆去往八贝勒府,找此人相面。”
  康熙看着手中的名单,多为朝中文臣和皇亲国戚。
  “还有什么?”
  赵昌撩起衣摆缓缓跪了下来,梁九功看到赵昌这个动作,心里就暗暗喊糟。
  这老贼,他一来就没好事!
  “回皇上,听闻此术士断言,紫薇星旁,太子双星,一明一暗…”
  (紫薇星代表皇帝,紫薇星旁边最近的,就是太子星,然后是庶子星,后宫星…这个不是我杜撰的,北极星排列,就这么写的…)
  梁九功腿一软,他也想跪下来了好吗?!
  太子双星…两个太子…
  “太子双星…一明一暗…”
  康熙嗤笑道:“保成是明的那个?还是暗的那个?”
  “妖言惑众!造谣生事!”康熙将奏折都扔到大殿上。
  梁九功埋怨的悄悄看了赵昌一眼,真是的,给皇上惹生气,你拍拍屁股走了,他还得收拾烂摊子。
  “此事是怎么流传出来的?”康熙紧紧盯着赵昌。
  心里有些怀疑,这事真就那么凑巧?
  “这么机密的事情,不捂起来,怎么还被你察觉,捅到了朕这里?”
  康熙的小眼睛眯起,暗暗猜想,这事是谁做的?
  是太子给老大和老八下的套?
  还是其他人?还是老八真有不臣之心?
  “这事奴才原也不知晓,还是顺郡王和顺郡王世子两人喝多了,才透了些许的口风。”
  “去打听打听,还说什么了。”
  康熙闭了闭眼:“不准将此事流传出去。将张明德看住了。”
  “奴才遵旨。”
  等赵昌退了出去,康熙看向撅着老腰捡奏折的梁九功。
  “太子最近在忙什么?”
  梁九功手微微一顿:“回皇上,奴才只是听说,太子好像在忙着给端敬公主择婿。”
  梁九功一言难尽的表情,惹得康熙哈哈大笑。
  刚才烦闷的心情也一扫而空:“太子呀,不重权,重情啊,爱护弟妹之心,比其余人多矣。”
  “让魏珠将太子叫来。”
  康熙捏着手中的名单,上面这些人,虽没有太多重臣,但无论是六部二十四司,还是宗人府等地,都有涉猎…
  “端敬身子太医怎么说?”
  “李太医说,其余伤都无甚大碍,只是子嗣方面…”
  梁九功叹了口气:“子嗣方面可能会略有些艰难,端敬公主的伤,多在腰腹部…留下了不少陈年旧疾。”
  “皇上,太子到了。”
  “朕听说你最近在给端敬公主找寻驸马?”
  “回皇阿玛,三妹妹年岁不小了,又被噶尔臧伤了心伤了身。儿臣便想着照着三妹妹的喜好,给三妹妹找一良人。”
  石静娴抱了抱拳对康熙说道。
  “哦?你三妹妹想要什么样的?说出来,朕同你一起参谋参谋。”
  康熙本以为太子只是随便选一些人,没想到居然是照着端敬的想法去找。
  “那可太好了,皇阿玛,儿臣这一阵可累坏了,早知道早点来求皇阿玛帮忙了。”
  康熙笑着踱步走到书架旁,上面有一些奏章。
  都是各个皇亲国戚上表求赐婚的奏章。
  例如,我儿子要结婚了,到岁数了,求皇帝给指一门亲吧。
  这些都是没相看到合适的人家,或是像简亲王这类重要的皇亲国戚家。
  不能随意做主子女婚事的。
  还有一种就是两家有了默契,让皇帝给指婚。
  皇上的回复也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懒的指婚,你们家自己相看,朕给你们赐婚。
  还有一种,就是从殿选落选的秀女中,指一个配给他们。
  康熙手中的册子,都是最近一段时间,求他指婚的奏章。
  正好,可以给端敬找一找,有没有适合的。
  石静娴走到康熙身侧,笑着对康熙说道:“端敬想找个不打人,长相端正一些的,有责任感,最好出身别太高。”
  “最好是和她相配,年纪别太小,端敬不想做后母,所以最好做元配,别做继室。”
  “端敬不喜欢油嘴滑舌的,希望找一个能关心她,爱护她的,不要文人,要学武的。”
  康熙正准备大刀阔斧给这个女儿好好找一个,弥补弥补对她的亏欠。
  结果就听到太子口中那一长串的要求。
  这可比他选秀要求都多,就出身不要好的这一条,手中的奏章就都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