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哦?那就是说我们皇家的公主就是铁打的不成?”
  康熙面色有些阴沉,别人的女儿就娇弱,自己的女儿难道就是石头不成?
  石静娴不赞同的看向户部尚书:“都是为了大清做贡献,破例封公主这样的荣耀,孤看,还是轮着来。这次户部尚书家出个女儿,下次就礼部尚书家,再下次就御史家…”
  “儿臣觉得此事可行。”九阿哥,十阿哥都站出来力挺石静娴。
  胤祉被几人抢先,也赶紧站出来表态。
  “皇上!太子…太子…”
  户部尚书真是怕了,他能说什么?他就知道要是让嫡幼女真的抚蒙了。
  他再也不用回家了!
  就因为一个自己女儿以后也能受益的学堂,结果自己脑子一轴,非得拦着。
  结果让自己的老来女去代替端敬公主抚蒙?
  自己孩子难道是捡来的不成?非要送到喀喇沁让别人揍?
  真将女儿送去抚蒙,他额娘怎么看他?夫人怎么看他?儿子和孙子们怎么看他?
  “怎么了?各位大臣不愿意为大清肝脑涂地?不愿意为大清奉献吗?”
  石静娴厉声呵斥道:“难道诸位大臣心中并无大清?难道一个个当官都是为了高官厚禄?”
  “皇阿玛。”石静娴看向康熙:“皇阿玛,大清稳定靠大家,羊毛总不能可着一只薅。”
  “儿臣认为若是女子可以学习骑射蒙文,锻炼身体,也就算去抚蒙联姻, 也无不可,端敏公主与端敬公主,就是最好的例子。”
  康熙顺着石静娴的话语,想到端敏四十五了。还能骑马耍鞭子。
  在科尔沁听说了端敬的事,甚至就要不管不顾的骑马前去给端敬出气。
  而端敬…除了默默隐忍,就是掉眼泪,丝毫不像是金尊玉贵的满族女儿。
  “嗯,太子…”
  “皇上!”
  左御史跪在地上不起来,放眼望去,只有几个家中没有女儿家的大臣还跪在地上。
  家中亲属中有女儿未嫁的,都默默地站了起来,眼观鼻鼻观心。
  不说不做不馋和!
  一会太子再让他们的女儿去喀喇沁就完了,端敬公主有皇帝撑腰,被打了6年尚且才被接回。
  他们的女儿能不能挺6年?能不能被接回都是未知!
  “皇上!臣觉得此事不妥,自古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本就应该在后宅相夫教子,不得抛头露面!”
  左御史说话铿锵有力,毫无顾忌。
  石静娴静静听着左御史所说,从资料上来看,他是最硬的一块骨头!
  难啃的很!
  家里没有女儿,家族更是没有几人。
  可他有个最大的软肋,就是儿子!
  “皇阿玛!”石静娴看向身后的左御史,对他微微一笑。
  “皇阿玛,尤记得一年前,还有部落公主要等待与我朝联姻,不如…儿臣看左御史的嫡幼子或者嫡长孙就不错。”
  石静娴此时就像是热衷于拉郎配的媒婆,儿子也没事,蒙古郡主难道还配不上你的儿子?
  儿子不行就孙子,子子辈辈总有一个能和蒙古联姻的。
  石静娴说完这话,当初木兰秋狝的大臣们都想到了蒙古宝裹吉特部落的娜仁…
  那个女子!那等在宴会抛头露面舞蹈的女子!!!
  左御史手一抖,一口气上不来差点厥过去。
  杀人诛心啊!!!
  “皇上…”
  “朕看也不错,众爱卿都是国之栋梁,倒是可以为朕,为大清分忧!”
  康熙看这个左御史不顺眼很久了!
  想去南巡也谏言,官员献美纳入畅春园,他也谏言。
  康熙话一出口,下面几个仗着家中无女还跪在地上的大臣们也默默地站了起来。
  算了算了,太子心忒狠。
  专往嫡子嫡长孙上面卯。
  “皇上!”左御史颤颤巍巍的将手放在头上的顶戴花翎上。
  将官帽放在地上。
  额头紧紧的贴着地砖:“皇上!不能如此啊!若是开设女子学堂,男女大防应当如何?”
  “女儿家的名节有多重要,想必诸位都清楚,让女子抛头露面,这与失了名节有何分别!”
  “皇上!为国鞠躬尽瘁,臣从无二话,愿为大清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但女子学堂之事需要三思啊!”
  左御史乃汉臣,思想更加封建,坚定的认为女子不应该抛头露面。
  更是觉得女子名节比生命还重要。
  可他预料错了,满人根本不在乎这个。
  康熙宫中的郭络罗贵人是宜妃的亲姐姐,24岁以寡妇的身份入宫。
  满族的女儿家更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怎么可能学习那些个汉族小姐一样。
  这话仿佛就在当着和尚骂秃驴,石静娴都懒得反驳了。
  康熙脸色也比之前还要黑,这话什么意思?
  第一百七十八章 变了味道
  要知道,康熙最初和的表姐孝懿皇后,就是和一起打马游街联络感情的。
  咳咳,想到那段青葱岁月,康熙突然觉得女子学堂也不错。
  “左御史大人多虑了!满族的女儿家没有那这个小家子气的传统!满族是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男女皆英豪!”
  康熙看着群臣一字一句的道:“满人家的儿女,更不会觉得出门打马游玩有何不妥!勿要让朕再听见此等言论!”
  “太子!”
  “儿臣在!”石静娴对着康熙拱了拱手。
  “女子学堂之事,由你负责督办,将详细事由写封奏章呈上,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康熙拍板定了下来,大家也就不劝了。
  虽说文死谏,武死战。
  但他们能走到现在,都是家族的顶梁柱,没有谁真的能舍弃家族的荣光,舍弃寒窗苦读十数载,又从底层一点点爬上来。
  放眼望去,朝堂之上鲜少有年轻人的面庞。
  他们不敢,他们也不愿去因为这些小破事死谏。
  难道他们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就为了一头碰死在金銮殿?
  剩下就没什么事了,有了这件事刺激,就连康熙说要南巡,大家都不说话了。
  最爱谏言的左御史此时嘴闭的和蚌壳似的。
  下定决心,下了朝第一件事,就是要赶快给他嫡长孙挑选个嫡妻!
  石静娴首战告捷,等下了朝,就见康熙颠颠的直奔后宫。
  “最近皇阿玛对后宫挺上心啊…”
  石静娴对着胤祉说道。
  “弟弟昨日听母妃说了一嘴,好似皇阿玛近期颇为宠爱和嫔。”
  石静娴点点头,现在皇阿玛宠爱谁都和她没有太大的干系。
  就算现在生出来个天降祥瑞,也年岁尚小,早就失了和这些哥哥们比拼的资格。
  “走吧,去二哥那,咱们兄弟姐妹都好好聚一聚!”
  石静娴笑着招呼着众位阿哥们。
  “弟弟就不去了,今日弟弟还有些事。”
  八阿哥胤禩拒绝道。
  石静娴微微一愣,老八虽暗地里和她争夺储位,但却始终没有撕破脸。
  “八弟也一起吧,找人将你福晋叫进宫,咱们好好聚聚…”
  说到福晋,老八表情更加微妙:“还是不了,这次弟弟失陪了,下次弟弟做东,请各位兄弟姐妹过府一聚。”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石静娴又不能硬拉着老八去。
  只能点头:“二哥可记得了,你可别忘了请客!可不是哥哥们欺负你。咱们喜酒还没喝呢!”
  胤禩笑笑,对着几人拱了拱手,便大步离去。
  实在不是胤禩不合群,而是最近一段时间,和他福晋日夜相处过后,才发现他福晋真的有些太过强势。
  刚过门不久,便将他之前的那些侧福晋和格格们打发到偏远的小院去。
  将府中事物都一手抓的牢牢的。
  胤禩叹了口气,虽说安亲王一脉对他多有关照,但这还不够。
  福晋到现在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他听说太子妃堂妹,石侧福晋刚刚成婚一个多月,就有了身孕。
  他偶尔也在想,若是当初…
  …………
  “大福晋,爷说今儿个就不过来用午膳了,石侧福晋身子有些不舒服,爷在那边陪着呢。”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手微微一顿,强迫自己扯起一丝大度的微笑。
  “我知道了,你们下去吧。”
  等伺候的宫人都下去后,伊尔根觉罗氏嘴角的微笑才渐渐落下。
  什么两情相悦不相负,什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在现实面前都是要低头的,她理解,理解她的夫君不能在此时冷落皇上赐进来的侧福晋。
  她的夫君…现在更是不能行差踏错。
  她懂的…她理解的。
  可是为什么她的心里这么痛呢?
  鸡翅木的桌面上,落下一滴又一滴的眼泪,伊尔根觉罗氏从没觉得什么时候这么心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