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所以,在你眼里,我什么都没做是么?胤礽!你特么记住你今天的话!劳资还不伺候了呢!”
“你要干嘛!”
石静娴转头看向胤礽:“劳资去请辞太子!让你和劳资装哔!”
第二十四章 都是假的!
石静娴真的是被气到了,她在外面装孙子缓和太子与康熙的关系。
希望就算将来有一天被废了,也不要将他们圈禁到死!
在外面对所有兄弟都照顾有加,尤其是老四。
得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着给老四和那些兄弟送一份。
努力扭转不好的印象!就算将来落难,是不是也有人能帮衬帮衬!
结果呢!全白费了!
因为今天的事,康熙都不找她吃饭了。
“瓜尔佳氏!你敢!”胤礽一把抓住石静娴的胳膊,眼里像是要喷出火。
“胤礽,我告诉你,我还真就敢了!就算有一天换回来!你特么也是一个光头阿哥!”
石静娴看着胤礽,什么时候她的想法变了?居然被胤礽牵着鼻子走。
“你别走!”胤礽紧紧的抱住石静娴,不让她出这个门。
“你松手!”
“我不松手!石静娴!你别犯傻!这时候你去请辞太子!我们就再也没有活路了!你明不明白!”
“我不明白!我就知道我做的再多!皇阿玛只要想到5年前的事!我做再多也没有用!竹篮打水一场空你懂不懂!”
眼看着石静娴就要拖着他走到门口了,胤礽再也顾不上其他,坐在地上一把抱住石静娴的大腿。
“我求你了,你别去,我和你说!我和你说还不成吗!!!”
石静娴一顿,低下头看着胤礽:“你现在说。”
胤礽叹了口气,对着石静娴缓缓道来:“五年前,皇阿玛西征期间生了病,我和老三去行宫侍疾。”
胤礽思绪渐渐回到五年前那天。
“父皇病重,大军出征在即,等我到行宫,军心已经开始动荡不安,就连那些将领都心思摇摆。”
“我从小便接受为君之道,懂得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只有自己稳住,才能稳住臣下。”
“如果连我都慌了,那军心不稳,大战如何能胜?”
“所以呢?”石静娴好像知道这爷俩的心结在哪了?
“父皇见我丝毫不为他病容所动。在行宫中训斥我…”
胤礽仿佛回到了那个让他难堪的午后,那个让他百口莫辩的午后。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在心中对康熙再无父子之情,只有君臣之义。
“训斥我…心中无忠君爱父之念,让我即刻启程返回京都。”
胤礽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抬头冲着石静娴嗤笑道:“你以为皇阿玛现在对你这么好!下朝找你吃饭!就是对你好!宠爱你吗?都是假的!!!你知不知道一旦这句话传出去,会动摇我的太子位?”
“是他教我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是他教会我不要让任何人揣摩出我的心思我的喜好!是他和我说将来会传位于我!”
“可是他知不知道!他的一句话就会让我成为兄弟们的笑柄!他的一句话就能毁了我!”
石静娴呆呆的看着胤礽发出绝望不甘的怒吼,即使泪流满面,也倔强的硬挺着脊梁,同她说出这些外人不曾得知的内幕。
“胤礽。你要知道一句话。”
石静娴静静地看着面带怒色的胤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说罢再也不理会他,大步走出门。
既然知道了症结所在,她就要去解开这个疙瘩。
不光是为了胤礽。更是为了以后的她。
走到乾清宫门前,石静娴便对着魏珠说道:“劳烦魏公公通报一声,孤求见皇阿玛。”
魏珠看着石静娴,面上带着一丝勉强:“太子爷,皇上下朝时就说了。谁都不见,就连午膳皇上今儿个都没用。”
石静娴转头看了眼紧闭的大殿门,再次央求道:“魏公公就帮帮忙,通报一声。”
魏珠刚要说话,就听身后乾清宫的门打开,梁九功走了出来。
“太子爷,您先回吧,皇上…说了谁都不见。”
石静娴看了眼门口,点点头,走下台阶后却并没有回到毓庆宫,而是一撩衣袍便对着乾清宫的大门跪了下来。
“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石静娴对着乾清宫的大门磕了个头,大声喊道。
她知道这次,如果不能彻底扭转康熙的印象,就再也没有机会解释了。
对着父亲的病容都没有任何关切之心,这样不孝顺的孩子,父亲怎么会喜欢?
这样的太子,皇帝怎么可能让他继位?
虽然石静娴的目标不是继承大统,而是和平被罢黜,但留下不孝的骂名和印象,保不齐哪天就又让喜怒不定的康熙再次想起。
届时她哪里会有好果子吃?
“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再次叩首。
如果石静娴不曾见过外面的风景,不曾体验过骑马出游的乐趣,而是穿过来便被困在后院那一方小天地里,可能她会觉得,有吃有喝的圈禁也无所谓。
可她现在尝到了自由玩耍的乐趣,她便愿意为了自由而努力一把。
“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再次叩首,三声过后,不知道是因为乾清宫的隔音太好了,还是因为她离的太远了,康熙好像没听见啊!
电视剧里这时候不是应该出来个太监告诉她:别跪了,快回去吧?
怎么没人出来呢?
想到这石静娴跪着往前蹭了两米,跪在到台阶上。
重新对着乾清宫的大门继续叩首:“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再次喊了三声,里面还是没人出来。
石静娴皱了皱眉,看了看距离乾清宫的大门还有个五六米的距离,古代隔音做的这么好吗?
想着,又往上用膝盖爬了爬。
真疼啊,早知道要用到苦肉计,就应该做一个跪的容易!
魏珠站在乾清宫门口,嘴角抽搐的看着石静娴从台阶下面,跪到了台阶上面。
等石静娴跪着爬到了乾清宫大门口,她才重新叩首扬声道:“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这次刚刚喊了两声,梁九功就出来了。
石静娴眼睛一亮,目光熠熠的看着梁九功。
就见梁九功叹了口气,微微的摇了摇头:“太子爷,您回去吧,皇上他谁也不见。”
石静娴眼里的希冀之光泯灭,她摇了摇头。
继续叩首:“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福晋,您来的正好,好好劝劝太子爷,回去吧。”
梁九功的声音在石静娴叩首的时候响起,石静娴转过头,看见胤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
第二十五章 破冰
石静娴看不清胤礽的表情,胤礽就静静的站在台阶下望着她。
石静娴重新叩首:“皇阿玛!您不要保成了嘛!父皇!保成求见!”
胤礽静静的走到石静娴身边,扑通一声跪在了石静娴的身边。
梁九功看着太子夫妻俩,摇摇头叹了口气,转身进入乾清宫。
“你来干什么?”石静娴小声道:“这里不用你,你回去。”
“我还不至于靠你。”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孤还不至于靠一个女人。
“嗤,就你?”石静娴没搭理胤礽。
她继续叩首,一声声的父皇,一声声的问康熙是不是不要保成了。
终于梁九功再次出来带来了好消息。
“太子爷,皇上让您进去。”说完看向胤礽:“太子福晋,您先回去吧。”
石静娴颤颤巍巍地站起身,这么一会,腿疼,脑袋也疼。
这次梁九功没有同石静娴一起进入大殿,而是在她进去后,就将门带上。
石静娴听着身后的关门声,心里一突,咬了咬牙,走到御案前跪了下来。
“儿臣参见皇阿玛。”
久到石静娴都怀疑这屋里是不是就她一个人的时候,她才听见康熙的声音。
不是叫起,而是冷冰冰的询问。
“你来见朕是要说什么?堂堂太子,居然学那等小儿作态,你太子的风仪都学到狗肚子里了?”
石静娴抬头看向康熙,目光坚定:“儿臣有一事不明,百思不得其解,求皇阿玛的指点。”
康熙淡淡的开口:“哦?说来听听。”
好似对石静娴的话来了兴趣,丢掉手中的奏折,坐在龙椅上目光淡然的看着她。
“儿臣自小便受到皇阿玛指导,是否皇阿玛教导过儿臣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没错。”
“儿臣再请问皇阿玛,是否是您教导儿臣万事藏于心而不表于情。”
这次康熙不再说话,反而眼神锐利的看向石静娴。
“你要干嘛!”
石静娴转头看向胤礽:“劳资去请辞太子!让你和劳资装哔!”
第二十四章 都是假的!
石静娴真的是被气到了,她在外面装孙子缓和太子与康熙的关系。
希望就算将来有一天被废了,也不要将他们圈禁到死!
在外面对所有兄弟都照顾有加,尤其是老四。
得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着给老四和那些兄弟送一份。
努力扭转不好的印象!就算将来落难,是不是也有人能帮衬帮衬!
结果呢!全白费了!
因为今天的事,康熙都不找她吃饭了。
“瓜尔佳氏!你敢!”胤礽一把抓住石静娴的胳膊,眼里像是要喷出火。
“胤礽,我告诉你,我还真就敢了!就算有一天换回来!你特么也是一个光头阿哥!”
石静娴看着胤礽,什么时候她的想法变了?居然被胤礽牵着鼻子走。
“你别走!”胤礽紧紧的抱住石静娴,不让她出这个门。
“你松手!”
“我不松手!石静娴!你别犯傻!这时候你去请辞太子!我们就再也没有活路了!你明不明白!”
“我不明白!我就知道我做的再多!皇阿玛只要想到5年前的事!我做再多也没有用!竹篮打水一场空你懂不懂!”
眼看着石静娴就要拖着他走到门口了,胤礽再也顾不上其他,坐在地上一把抱住石静娴的大腿。
“我求你了,你别去,我和你说!我和你说还不成吗!!!”
石静娴一顿,低下头看着胤礽:“你现在说。”
胤礽叹了口气,对着石静娴缓缓道来:“五年前,皇阿玛西征期间生了病,我和老三去行宫侍疾。”
胤礽思绪渐渐回到五年前那天。
“父皇病重,大军出征在即,等我到行宫,军心已经开始动荡不安,就连那些将领都心思摇摆。”
“我从小便接受为君之道,懂得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只有自己稳住,才能稳住臣下。”
“如果连我都慌了,那军心不稳,大战如何能胜?”
“所以呢?”石静娴好像知道这爷俩的心结在哪了?
“父皇见我丝毫不为他病容所动。在行宫中训斥我…”
胤礽仿佛回到了那个让他难堪的午后,那个让他百口莫辩的午后。
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在心中对康熙再无父子之情,只有君臣之义。
“训斥我…心中无忠君爱父之念,让我即刻启程返回京都。”
胤礽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抬头冲着石静娴嗤笑道:“你以为皇阿玛现在对你这么好!下朝找你吃饭!就是对你好!宠爱你吗?都是假的!!!你知不知道一旦这句话传出去,会动摇我的太子位?”
“是他教我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是他教会我不要让任何人揣摩出我的心思我的喜好!是他和我说将来会传位于我!”
“可是他知不知道!他的一句话就会让我成为兄弟们的笑柄!他的一句话就能毁了我!”
石静娴呆呆的看着胤礽发出绝望不甘的怒吼,即使泪流满面,也倔强的硬挺着脊梁,同她说出这些外人不曾得知的内幕。
“胤礽。你要知道一句话。”
石静娴静静地看着面带怒色的胤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说罢再也不理会他,大步走出门。
既然知道了症结所在,她就要去解开这个疙瘩。
不光是为了胤礽。更是为了以后的她。
走到乾清宫门前,石静娴便对着魏珠说道:“劳烦魏公公通报一声,孤求见皇阿玛。”
魏珠看着石静娴,面上带着一丝勉强:“太子爷,皇上下朝时就说了。谁都不见,就连午膳皇上今儿个都没用。”
石静娴转头看了眼紧闭的大殿门,再次央求道:“魏公公就帮帮忙,通报一声。”
魏珠刚要说话,就听身后乾清宫的门打开,梁九功走了出来。
“太子爷,您先回吧,皇上…说了谁都不见。”
石静娴看了眼门口,点点头,走下台阶后却并没有回到毓庆宫,而是一撩衣袍便对着乾清宫的大门跪了下来。
“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石静娴对着乾清宫的大门磕了个头,大声喊道。
她知道这次,如果不能彻底扭转康熙的印象,就再也没有机会解释了。
对着父亲的病容都没有任何关切之心,这样不孝顺的孩子,父亲怎么会喜欢?
这样的太子,皇帝怎么可能让他继位?
虽然石静娴的目标不是继承大统,而是和平被罢黜,但留下不孝的骂名和印象,保不齐哪天就又让喜怒不定的康熙再次想起。
届时她哪里会有好果子吃?
“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再次叩首。
如果石静娴不曾见过外面的风景,不曾体验过骑马出游的乐趣,而是穿过来便被困在后院那一方小天地里,可能她会觉得,有吃有喝的圈禁也无所谓。
可她现在尝到了自由玩耍的乐趣,她便愿意为了自由而努力一把。
“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再次叩首,三声过后,不知道是因为乾清宫的隔音太好了,还是因为她离的太远了,康熙好像没听见啊!
电视剧里这时候不是应该出来个太监告诉她:别跪了,快回去吧?
怎么没人出来呢?
想到这石静娴跪着往前蹭了两米,跪在到台阶上。
重新对着乾清宫的大门继续叩首:“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再次喊了三声,里面还是没人出来。
石静娴皱了皱眉,看了看距离乾清宫的大门还有个五六米的距离,古代隔音做的这么好吗?
想着,又往上用膝盖爬了爬。
真疼啊,早知道要用到苦肉计,就应该做一个跪的容易!
魏珠站在乾清宫门口,嘴角抽搐的看着石静娴从台阶下面,跪到了台阶上面。
等石静娴跪着爬到了乾清宫大门口,她才重新叩首扬声道:“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这次刚刚喊了两声,梁九功就出来了。
石静娴眼睛一亮,目光熠熠的看着梁九功。
就见梁九功叹了口气,微微的摇了摇头:“太子爷,您回去吧,皇上他谁也不见。”
石静娴眼里的希冀之光泯灭,她摇了摇头。
继续叩首:“儿臣爱新觉罗胤礽,求见皇阿玛!”
“福晋,您来的正好,好好劝劝太子爷,回去吧。”
梁九功的声音在石静娴叩首的时候响起,石静娴转过头,看见胤礽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
第二十五章 破冰
石静娴看不清胤礽的表情,胤礽就静静的站在台阶下望着她。
石静娴重新叩首:“皇阿玛!您不要保成了嘛!父皇!保成求见!”
胤礽静静的走到石静娴身边,扑通一声跪在了石静娴的身边。
梁九功看着太子夫妻俩,摇摇头叹了口气,转身进入乾清宫。
“你来干什么?”石静娴小声道:“这里不用你,你回去。”
“我还不至于靠你。”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孤还不至于靠一个女人。
“嗤,就你?”石静娴没搭理胤礽。
她继续叩首,一声声的父皇,一声声的问康熙是不是不要保成了。
终于梁九功再次出来带来了好消息。
“太子爷,皇上让您进去。”说完看向胤礽:“太子福晋,您先回去吧。”
石静娴颤颤巍巍地站起身,这么一会,腿疼,脑袋也疼。
这次梁九功没有同石静娴一起进入大殿,而是在她进去后,就将门带上。
石静娴听着身后的关门声,心里一突,咬了咬牙,走到御案前跪了下来。
“儿臣参见皇阿玛。”
久到石静娴都怀疑这屋里是不是就她一个人的时候,她才听见康熙的声音。
不是叫起,而是冷冰冰的询问。
“你来见朕是要说什么?堂堂太子,居然学那等小儿作态,你太子的风仪都学到狗肚子里了?”
石静娴抬头看向康熙,目光坚定:“儿臣有一事不明,百思不得其解,求皇阿玛的指点。”
康熙淡淡的开口:“哦?说来听听。”
好似对石静娴的话来了兴趣,丢掉手中的奏折,坐在龙椅上目光淡然的看着她。
“儿臣自小便受到皇阿玛指导,是否皇阿玛教导过儿臣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没错。”
“儿臣再请问皇阿玛,是否是您教导儿臣万事藏于心而不表于情。”
这次康熙不再说话,反而眼神锐利的看向石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