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觉得有意思,还有就是赚钱。”袁满回答的漫不经心。
为什么要做制片人?袁满喜欢沉浸在各种作品里做挑选,他需要通过好的作品完成对不同人的理解,就像在吃保健品不能治他的病但是有益。
袁满又补充了句,“就和你做摄影差不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这样说南流景似乎更好理解。
南流景不假思索的问:“那你选好下一部作品,我能做摄影指导吗?”
“这部还没拍完,就想着下一部电影了?”袁满说,“主要还得看剧本,合适的话就让你上。”
南流景笑了下,“提前推销一下自己,跟着你拍摄有什么想法都能提,合适就能被用,不会被压榨比较自由,我很喜欢。”
“我之前给别人拍过音乐mv,就跟个人形机器一样,所有东西都要听导演的,太难受了不喜欢。”
南流景束着低马尾,喝了酒的耳朵染上红晕,说话时眼睫毛跟着一眨一眨,袁满收回视线。
是喝多了吗?
在口袋里摸索出几颗硬糖,包装纸粘腻的触感,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买的被遗忘在口袋里,看着还有一天的保质日期,袁满有些神伤。
任何东西都有一个临界点,就像这些糖果,保质期就是它们的临界点,当初购买时它们是诱人可口的美味,可临界点一到,它们就是一堆过期食品。
人和人的关系也是这样。熟过了,就变味了。
南流景瞥见袁满手里的糖果,“哪变出来的?”
袁满拿起一颗硬糖晃了晃,“忘记什么时候放进口袋里的,可惜明天就过期了。”
“那也太幸运了吧,刚刚好,今天还能吃。”南流景说着朝袁满伸出手,直接明了地表示她想吃。
袁满没想到她会要,愣了一下才将糖果放在她手心。
南流景拨开糖果含进嘴里,“嗯?葡萄味的,还挺好吃。”
袁满跟着她吃了一颗,除了糖纸有些粘腻,味道和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明天保质期一过,这些糖果会是什么味道。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章 杀青的刹那间
广州今年是暖冬,换到新拍摄地点的原因,大家工作情绪都亢奋。
《迷踪》的拍摄迎来收尾阶段,不少角色陆续杀青,南流景有些不习惯。
太多人刚熟悉就要分开。
最后几天《迷踪》女主李春的戏份最多,多半是夜场的戏份。青苔覆盖的建筑,南流景抬头看去,玻璃棚上粘着些被雨水打湿的落叶,腐烂发黑的叶子给这里增添了几分颓废。
今晚的戏份是李春藏尸,拍摄的画面多少有些阴森,现场倒是欢乐多多。
最一开始道具组挖了个小土坑,结果老路躺进去整头都在外面,“不错还整了个枕头,这不容易落枕。”
“咔——”何隐站起来哭笑不得,“老路,你的腿穿帮了,刚才动了下。”
“还条挺有喜剧色彩,留着当个小花絮不错。”文一飞笑道。
南流景暂停摄像看向老路,他饰演的是遇害者,刚才镜头带到了他被埋的腿上。
“不好意思,一铲土下来有些条件反射。”老路不好意思地扒拉开身上的土,“麻烦大家重新来一条。”
南流景拿着相机呈现仰拍镜头,通过镜头她跟着李春的呼吸节奏,追踪着微小细节动作,每个画面的呈现都像是在彼此雕琢。
大家稍作调整后,这次一条过。
南流景还要补拍李春的几个镜头,忙完收工又到了半夜。
白天穿短袖热的出汗,晚上又冻得发抖,南流景收起设备,冻得牙打哆嗦。
大家忙着收拾东西,袁满站在绿荫前,黑色短袖搭配灰色工装裤垂着头看手机,与这一片颓废的绿色融合出别样的美感。
南流景下意识想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幕,却被杨寻意打断。听着杨寻意的催促,快速收拾好东西,再回头时袁满已经不知所踪,好遗憾,相机不收这么早就好了。
第二天下午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气温随着降了下来,青草混合树木散发的味道很清新。
雨下的不大,现场拍摄却增加了不少难度,既要保护好设备,演员又要频繁地补妆,拍了几条后,何隐叫停,意思是等雨停了再继续。
等到晚上,雨也没有要停的意思,无奈下何隐让大家提前收工,南流景留下跟着讨论后面拍摄的分镜。
袁满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静静坐在一旁看着几人讨论。
南流景低扎丸子头,看着十分干练,讲述观点时从容自信,感觉整个人成熟了不少。袁满的视线定格在她身上,像在仔细窥探一件艺术品。
在何隐叫了他一声后,袁满才收回视线,自然地起身走向几人,“看你们讨论的激烈,就没打扰。”
南流景脑海里梳理着剧情,站起身往外走,“我出去串一遍场景,你们先聊。”
“不用串了,就这几个地点,前两天差不多都用到了。”何隐说。
“反正现在也没事,去看一眼,拍的时候也比较顺。”南流景说着拿起外套往外走。
何隐也没再阻拦,南流景走到外面拉好外套拉链,小雨还在下。
小路上稀稀拉拉设置着几展路灯,南流景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眼前的路才亮了些,按照剧情场景走了一遍,每个画面在脑海里逐渐清晰。
转悠一圈回到片场的小棚里,南流景有些惊讶,居然还亮着灯。
“小满哥。”南流景环视一圈,何隐跟文一飞都回去了,“你怎么还没走?”
袁满晃了晃手里的钥匙,“你好像没有带它。”
南流景摸着空荡荡的口袋,“哎?我记得在口袋里的,他们都回去了,你怎么不打电话找我?早知道我就快点回来。”
“不着急,正好看了一遍你们画的这些分镜。”
南流景脱掉淋湿的外套,里面的半袖也湿了一片,凉风一吹,冻得打了个哆嗦。
“你先看,我去把外面的灯收一下。”南流景将外搭在凳子上,抽了几张纸巾擦脸上的雨水。
“给你穿这个,别感冒。”袁满将身上的外套脱下,又添了句,“我身上是长袖,不冷。”
南流景看着胳膊上冻起来的鸡皮疙瘩,实在是难以拒绝,“谢谢,那我穿了。”
她麻溜穿上外套,救大命了,“活过来了,还能感受到留下的温度耶。”
袁满不知道怎么接话,南流景不自觉得嗅了下,衣服散发的味道很香。
观察到南流景的小动作,袁满感觉脸上燥热,扭过头不再看她,“先去把灯收了吧。”
“好,收完我们也回去。”
袁满拔掉插销将电线收好。
“小满哥,你过来。”
袁满还没反应过来,手腕被南流景拉了过去,大功率的钨丝灯正对他的后背。
“是不是超级暖和。”南流景眉眼弯弯,炫耀这一重大发现。
袁满本来瑟瑟发抖,就在这一瞬间整个人都热了起来,被抓着的手腕想要反扣住她,看向南流景的眼神中又隐隐夹杂着委屈。
见袁满没反应,南流景伸手往后探,“很暖和呀。”
“很暖和。”袁满缓缓吐出三个字。
“那照一会。”南流景站到袁满身边和他一起背对着钨丝灯。
袁满被松开的手有些不知所措,在衣摆上胡乱抓了两下,差一点,差一点就想要抱住她。
手指攥到发白,痛感让袁满头脑清醒了些,可能是太冷了。
直到收起钨丝灯时,南流景还在感叹真是太暖和了。
没有伞,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两人顶着她淋湿的外套,一人一手撑着,用极其怪异的姿势走了一路。
南流景没觉得奇怪,看向头顶的衣服,这不是太聪明了,聪明绝顶。
看着她上楼后,袁满将外套穿在身上,真的会有残留的温度。
袁满摇头转身,不是这样的,南流景做不了支配者,她性格太稚嫩了。
引领,支配,操控,主导,不管是那个词放在南流景身上都太违和了,袁满垂下眸子,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接下来的几天袁满都没有去片场,南流景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发现的。
最后一天的拍摄,何隐紧盯着监视器,不停和演员沟通着细节,势必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南流景回想起近两个月的拍摄,除了开始和文一飞之间有些不愉快,团队氛围一直都很融洽,没想这么快就要结束了。
这一段的拍摄经历,难,一个难字难以概括,应该是难上加难,为此南流景佩服何隐这个人,不仅是专业技能上,他能细致温柔的应对各中突发问题,很少发火也是厉害。
人很难不被温柔的人吸引。
南流景想,这大概就是最初自己被吸引的原因。
不少演员因为今天杀青过来探班,南流景带了自己的小相机打算记录一下。
为什么要做制片人?袁满喜欢沉浸在各种作品里做挑选,他需要通过好的作品完成对不同人的理解,就像在吃保健品不能治他的病但是有益。
袁满又补充了句,“就和你做摄影差不多,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这样说南流景似乎更好理解。
南流景不假思索的问:“那你选好下一部作品,我能做摄影指导吗?”
“这部还没拍完,就想着下一部电影了?”袁满说,“主要还得看剧本,合适的话就让你上。”
南流景笑了下,“提前推销一下自己,跟着你拍摄有什么想法都能提,合适就能被用,不会被压榨比较自由,我很喜欢。”
“我之前给别人拍过音乐mv,就跟个人形机器一样,所有东西都要听导演的,太难受了不喜欢。”
南流景束着低马尾,喝了酒的耳朵染上红晕,说话时眼睫毛跟着一眨一眨,袁满收回视线。
是喝多了吗?
在口袋里摸索出几颗硬糖,包装纸粘腻的触感,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买的被遗忘在口袋里,看着还有一天的保质日期,袁满有些神伤。
任何东西都有一个临界点,就像这些糖果,保质期就是它们的临界点,当初购买时它们是诱人可口的美味,可临界点一到,它们就是一堆过期食品。
人和人的关系也是这样。熟过了,就变味了。
南流景瞥见袁满手里的糖果,“哪变出来的?”
袁满拿起一颗硬糖晃了晃,“忘记什么时候放进口袋里的,可惜明天就过期了。”
“那也太幸运了吧,刚刚好,今天还能吃。”南流景说着朝袁满伸出手,直接明了地表示她想吃。
袁满没想到她会要,愣了一下才将糖果放在她手心。
南流景拨开糖果含进嘴里,“嗯?葡萄味的,还挺好吃。”
袁满跟着她吃了一颗,除了糖纸有些粘腻,味道和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明天保质期一过,这些糖果会是什么味道。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章 杀青的刹那间
广州今年是暖冬,换到新拍摄地点的原因,大家工作情绪都亢奋。
《迷踪》的拍摄迎来收尾阶段,不少角色陆续杀青,南流景有些不习惯。
太多人刚熟悉就要分开。
最后几天《迷踪》女主李春的戏份最多,多半是夜场的戏份。青苔覆盖的建筑,南流景抬头看去,玻璃棚上粘着些被雨水打湿的落叶,腐烂发黑的叶子给这里增添了几分颓废。
今晚的戏份是李春藏尸,拍摄的画面多少有些阴森,现场倒是欢乐多多。
最一开始道具组挖了个小土坑,结果老路躺进去整头都在外面,“不错还整了个枕头,这不容易落枕。”
“咔——”何隐站起来哭笑不得,“老路,你的腿穿帮了,刚才动了下。”
“还条挺有喜剧色彩,留着当个小花絮不错。”文一飞笑道。
南流景暂停摄像看向老路,他饰演的是遇害者,刚才镜头带到了他被埋的腿上。
“不好意思,一铲土下来有些条件反射。”老路不好意思地扒拉开身上的土,“麻烦大家重新来一条。”
南流景拿着相机呈现仰拍镜头,通过镜头她跟着李春的呼吸节奏,追踪着微小细节动作,每个画面的呈现都像是在彼此雕琢。
大家稍作调整后,这次一条过。
南流景还要补拍李春的几个镜头,忙完收工又到了半夜。
白天穿短袖热的出汗,晚上又冻得发抖,南流景收起设备,冻得牙打哆嗦。
大家忙着收拾东西,袁满站在绿荫前,黑色短袖搭配灰色工装裤垂着头看手机,与这一片颓废的绿色融合出别样的美感。
南流景下意识想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幕,却被杨寻意打断。听着杨寻意的催促,快速收拾好东西,再回头时袁满已经不知所踪,好遗憾,相机不收这么早就好了。
第二天下午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气温随着降了下来,青草混合树木散发的味道很清新。
雨下的不大,现场拍摄却增加了不少难度,既要保护好设备,演员又要频繁地补妆,拍了几条后,何隐叫停,意思是等雨停了再继续。
等到晚上,雨也没有要停的意思,无奈下何隐让大家提前收工,南流景留下跟着讨论后面拍摄的分镜。
袁满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静静坐在一旁看着几人讨论。
南流景低扎丸子头,看着十分干练,讲述观点时从容自信,感觉整个人成熟了不少。袁满的视线定格在她身上,像在仔细窥探一件艺术品。
在何隐叫了他一声后,袁满才收回视线,自然地起身走向几人,“看你们讨论的激烈,就没打扰。”
南流景脑海里梳理着剧情,站起身往外走,“我出去串一遍场景,你们先聊。”
“不用串了,就这几个地点,前两天差不多都用到了。”何隐说。
“反正现在也没事,去看一眼,拍的时候也比较顺。”南流景说着拿起外套往外走。
何隐也没再阻拦,南流景走到外面拉好外套拉链,小雨还在下。
小路上稀稀拉拉设置着几展路灯,南流景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眼前的路才亮了些,按照剧情场景走了一遍,每个画面在脑海里逐渐清晰。
转悠一圈回到片场的小棚里,南流景有些惊讶,居然还亮着灯。
“小满哥。”南流景环视一圈,何隐跟文一飞都回去了,“你怎么还没走?”
袁满晃了晃手里的钥匙,“你好像没有带它。”
南流景摸着空荡荡的口袋,“哎?我记得在口袋里的,他们都回去了,你怎么不打电话找我?早知道我就快点回来。”
“不着急,正好看了一遍你们画的这些分镜。”
南流景脱掉淋湿的外套,里面的半袖也湿了一片,凉风一吹,冻得打了个哆嗦。
“你先看,我去把外面的灯收一下。”南流景将外搭在凳子上,抽了几张纸巾擦脸上的雨水。
“给你穿这个,别感冒。”袁满将身上的外套脱下,又添了句,“我身上是长袖,不冷。”
南流景看着胳膊上冻起来的鸡皮疙瘩,实在是难以拒绝,“谢谢,那我穿了。”
她麻溜穿上外套,救大命了,“活过来了,还能感受到留下的温度耶。”
袁满不知道怎么接话,南流景不自觉得嗅了下,衣服散发的味道很香。
观察到南流景的小动作,袁满感觉脸上燥热,扭过头不再看她,“先去把灯收了吧。”
“好,收完我们也回去。”
袁满拔掉插销将电线收好。
“小满哥,你过来。”
袁满还没反应过来,手腕被南流景拉了过去,大功率的钨丝灯正对他的后背。
“是不是超级暖和。”南流景眉眼弯弯,炫耀这一重大发现。
袁满本来瑟瑟发抖,就在这一瞬间整个人都热了起来,被抓着的手腕想要反扣住她,看向南流景的眼神中又隐隐夹杂着委屈。
见袁满没反应,南流景伸手往后探,“很暖和呀。”
“很暖和。”袁满缓缓吐出三个字。
“那照一会。”南流景站到袁满身边和他一起背对着钨丝灯。
袁满被松开的手有些不知所措,在衣摆上胡乱抓了两下,差一点,差一点就想要抱住她。
手指攥到发白,痛感让袁满头脑清醒了些,可能是太冷了。
直到收起钨丝灯时,南流景还在感叹真是太暖和了。
没有伞,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两人顶着她淋湿的外套,一人一手撑着,用极其怪异的姿势走了一路。
南流景没觉得奇怪,看向头顶的衣服,这不是太聪明了,聪明绝顶。
看着她上楼后,袁满将外套穿在身上,真的会有残留的温度。
袁满摇头转身,不是这样的,南流景做不了支配者,她性格太稚嫩了。
引领,支配,操控,主导,不管是那个词放在南流景身上都太违和了,袁满垂下眸子,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接下来的几天袁满都没有去片场,南流景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发现的。
最后一天的拍摄,何隐紧盯着监视器,不停和演员沟通着细节,势必要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南流景回想起近两个月的拍摄,除了开始和文一飞之间有些不愉快,团队氛围一直都很融洽,没想这么快就要结束了。
这一段的拍摄经历,难,一个难字难以概括,应该是难上加难,为此南流景佩服何隐这个人,不仅是专业技能上,他能细致温柔的应对各中突发问题,很少发火也是厉害。
人很难不被温柔的人吸引。
南流景想,这大概就是最初自己被吸引的原因。
不少演员因为今天杀青过来探班,南流景带了自己的小相机打算记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