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居然是兄长吗?
明行不愿忤逆他,眼部的异物感、干涩感,正不断地攀升。
徐载盈挥退一众人,泥炉炭火冒出苦味蒸汽,一柄金错刀置于案上。刀刃冰冷,削铁如泥。
他攥紧刀柄,指节泛白,行至王絮身前,颀长的影子覆在她闭上眼眸的脸颊上。
“行径恶劣,满心污秽。”
他浅笑一声,眸光深黑,“和素锦交好,亲密到依偎在一起喂酒。”
手中利刃寒气四溢,轻轻贴上她的脖颈,一寸一寸向上推移。像一条冰冷的蛇蜿蜒而上。
“与周煜,亦是早有勾结,狼狈为奸。”徐载盈忽地攥住她的手,杀机从指尖蔓延开:“与程雪衣之间也是纠缠不清。”
“——你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眼尾一抹暗红,几乎从齿缝间挤出这句话。
杀了她吧,杀了她吧……
徐载盈以匕首,将衣襟割开,凝视她的脖颈。
被刀刃割开的衣襟下,一颗红痣掩在锁骨之上,泛着淡粉色,在皙白肌肤上显得格外刺眼。
是半年前,他一剑刺向王絮。
那时留下的疤痕,竟还未淡化。
手中的匕首,像是一把淌血的刀锋,剜着他的心。
王絮是什么?
是痛苦与灾厄的存在,
这份苦痛深不见底,
如附骨之蛆,噬心浴火。
—— “当啷”一声。
徐载盈忽地将匕首掷在地上,金玉相碰的声音清脆入耳,“王絮,非得我割肉喂你,你才肯醒来吗?”
王絮睁开眼,坐起身道:“阿莺,我分明为了你好,若是真有文公遗物,你必不会烦乱至此。”
“可是你如今,恨不得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吧。”
青年衣衫狼狈,肌肤苍白,眸中水汽氤氲,像光影中被露水打湿的蝴蝶。
下一刻,雨滴落下,光影破碎。
徐载盈探头吻了过来,吻得用力而急促,一滴泪打在她的眼睑,音节短促地道:“你是为了我,还是为了你自己?”
今日这一遭,他众目睽睽之下,冲进火场救她,尽管他封了消息,且没露出她的脸。
只怕是这京城中,想吃她的肉,喝她血的人,再不会少了。
“是为了我,我自私自利,满是算计,若不是我,明行佛子不会因我一己私欲瞎了眼。”
王絮眼角流露出微笑:“你恨我也好,怨我也罢,你一直躲我,我只是想见你。”
她说是为了他,徐载盈听到,只想冷笑。
“反复无常。”
徐载盈手抚住她的脸颊,长束的乌发一瞬如水泻地,柔软地铺陈在她的脖颈上,喉咙中溢出了一声很轻的叹息,“我只希望——可以少恨你一些。”
永宁寺火光在他眸中烧尽,只余下灰烬一片。
徐载盈以手背揩去她脸上的水痕,柔软湿润的唇再次贴上来,这是个绵长的吻,呼吸逐渐变得深重,慢慢将空气磨碎。
事到如今,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们再无瓜葛,已是不可能了。
王絮凑到他膝上,贴近他耳畔,低声:“你分明是恨我的,为何不——”
徐载盈立刻截住了她的话,声音哑的不行,低下头再次吻她的脸颊:“这才是为了我好。”
第45章
佛像蒙尘,金身黯淡,往日的庄严宝相被岁月与冷落消磨了几分。钟鼓楼钟绳积满了灰尘。
供桌上,几支残烛歪斜地立着。烛芯焦黑,似垂暮老人黯淡无光的眼眸。
慧能止足于蒲团一侧,看向来人:“佛说因果循环,寺庙昌盛为果,信徒虔诚便是因。”
明行踩上庭院中层层堆积的落叶,发出干涩的脆响,“弟子谨遵教诲,布施、持戒、忍辱。”
慧能叹气,沉默许久。
“汝观此像,作何感想?”
明行依言仰首视之。
子夜乌啼,秋露冷寒。秋风裹挟冷意,横冲直撞,阶下花枝冷艳,堂前佛火微茫。
千人看佛,佛有千面。
明行垂眸俯首,一如昔年言语:“佛具千般法相,而心只存一善,慈悲自然之心而己。”
半边泥塑佛面,经火光侵蚀,色彩剥落,只余下凝固的微笑。
王絮放下长帘,将目光自残像上收回,抬眸看向他,轻声道:“我曾在寺庙修行,庙中师太与我说。”
“如今正值五浊恶世,众生被贪嗔痴念蒙蔽本心,故而引得菩萨降下天罚,以此警醒世人 。”
南王暴毙,凶犯在逃。粮种遭人暗害,百姓生计维艰。永宁寺被雷电击中,火尽人去。
昨日,胡不归为明行看眼,称需一味昆仑山顶的药材。
王絮看向明行,扯下欺人之谈:“你的眼睛,若不是为了救我,也不会这样。”
明行湿润的脸上有一点微笑,布条覆载他的眼上,“此身天地一虚舟,何处江山不自由。”
“人间诸般营求,不过是为空舟装载货物,一场徒劳而已。”他端坐蒲团,侧身道,“身是外物,不必挂怀。”
王絮恳切道:“可佛子种下善因,我亦想偿还善果……”
昆仑雪菊与蛇目菊极像,寻常采药人难登高峰,即便登顶也易采错。
两人互相揽责,最终决定同行。
一路颠簸,日夜兼程,赶到第二月抵达昆仑山。
春寒料峭,积雪常年不化,山脉蜿蜒无尽,山尖直插云霄,山脚下的村落,罕见有人。
窗户里漏出几个人影,沉默地望过来。
“这是玉奴,也叫采玉人,因祖上犯事入了奴籍,世代都是采玉人。”
明行覆上白布的眼微垂,向山上细细凝望许久,只看出几个在矿坑中劳作的浊茫的轮廓。
山路蜿蜒,雪意正浓。
王絮与明行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山顶上行,途中有一人在雪溪中行走。
明行突如其来地道:“蓝溪上游灵气渐稀,玉石几近绝迹,不如前往下游,或许能寻得一线机缘。”
采玉人目光由警惕转为怀疑。
明行俯身蹲下,双手探入水中摸索。指尖触到一块冰冷刺骨的石头。
用力一掀,藏在土里的玉石露了出来。
明行语气平静:“这是最后一块。”
“多谢二位。”
待听闻二人来意后,采玉人关切地目光探向王絮:“现下这雪下得正紧,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你们进山洞来休息一下吧。”
明行双手合十,冲人表示感谢,回身寻找王絮。
王絮静立原地,将一切尽收眼底。脚下的土地历经岁月磨砺,碎石与泥沙混杂。
她弓下身子,捡起脚边一块碎玉,在指尖把玩着,声线平淡道:“这漫山遍野的玉石,看着倒也漂亮,可又有谁知晓它们内里是好是坏。”
你满心满眼为他寻找,他却未必领情。
“你帮他找一块玉,可这寒江里还有那样多,你能分担多少……何苦呢?”
你又何苦装腔作势,自欺欺人呢?
明行但笑不语。
身后采玉人打量玉石的眼神愈发炽热,这一切悄无声息,或许明行未能发觉。
王絮与明行并肩踏入山洞。
昏暗中,有人正闭目养神。
察觉到有人进来,那人睁眼,目光触及王絮的一瞬,明显一怔,“你们是外乡人吧?怎么会到此处?”
这人默不作声地让出一大块空地,“我叫二喜,他是阿福,我们就是这里的采玉人。”
王絮耐寒,按说不必挨近篝火。
可明行浑身衣物被江水浸透。
王絮略一思忖,朝那让出空地的人点头示意,移步坐到了篝火旁。
聊天的差事落不到王絮身上。
明行开口:“正是,我们是要前往山间采药。”
“这鬼天气采什么药,一个眼瞎一个体弱……”
话一出口,二喜自知失言,忙顿住,目光在两人身上打转,又补了句,“我是说,这里危险。”
王絮若有所思地拨弄火堆。
“你们这个村子,怎会没有女人和小孩?”
噼啪一声,火堆里炸起一个星子。
山洞里一时安静下来。
火苗舔舐柴薪,噼里啪啦地响,暖意渐渐裹住两人,驱散了周身的湿寒。
洞口萧条枝影,飞雪不停。明行看了许久,方才道:“玉石隔水吸收月华,月与女皆属阴,赤身入河采玉,以求灵犀相吸。”
覆上眼睛的锦布,不知何时融了一片白,晕染成一小片颜色更深的水渍。
“玉石之得,自有其道,我虽目不能视,却天生对色彩敏感,来助你们便是。”
明行眉头微促,神情平静,掷地有声:“民间旧俗,损人利己,绝非善道。”
火光跳跃,忽明忽暗。
寒光冷不丁映在王絮脸上,勾勒出一闪而过的冷峻轮廓,愈发清晰。
明行不愿忤逆他,眼部的异物感、干涩感,正不断地攀升。
徐载盈挥退一众人,泥炉炭火冒出苦味蒸汽,一柄金错刀置于案上。刀刃冰冷,削铁如泥。
他攥紧刀柄,指节泛白,行至王絮身前,颀长的影子覆在她闭上眼眸的脸颊上。
“行径恶劣,满心污秽。”
他浅笑一声,眸光深黑,“和素锦交好,亲密到依偎在一起喂酒。”
手中利刃寒气四溢,轻轻贴上她的脖颈,一寸一寸向上推移。像一条冰冷的蛇蜿蜒而上。
“与周煜,亦是早有勾结,狼狈为奸。”徐载盈忽地攥住她的手,杀机从指尖蔓延开:“与程雪衣之间也是纠缠不清。”
“——你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眼尾一抹暗红,几乎从齿缝间挤出这句话。
杀了她吧,杀了她吧……
徐载盈以匕首,将衣襟割开,凝视她的脖颈。
被刀刃割开的衣襟下,一颗红痣掩在锁骨之上,泛着淡粉色,在皙白肌肤上显得格外刺眼。
是半年前,他一剑刺向王絮。
那时留下的疤痕,竟还未淡化。
手中的匕首,像是一把淌血的刀锋,剜着他的心。
王絮是什么?
是痛苦与灾厄的存在,
这份苦痛深不见底,
如附骨之蛆,噬心浴火。
—— “当啷”一声。
徐载盈忽地将匕首掷在地上,金玉相碰的声音清脆入耳,“王絮,非得我割肉喂你,你才肯醒来吗?”
王絮睁开眼,坐起身道:“阿莺,我分明为了你好,若是真有文公遗物,你必不会烦乱至此。”
“可是你如今,恨不得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吧。”
青年衣衫狼狈,肌肤苍白,眸中水汽氤氲,像光影中被露水打湿的蝴蝶。
下一刻,雨滴落下,光影破碎。
徐载盈探头吻了过来,吻得用力而急促,一滴泪打在她的眼睑,音节短促地道:“你是为了我,还是为了你自己?”
今日这一遭,他众目睽睽之下,冲进火场救她,尽管他封了消息,且没露出她的脸。
只怕是这京城中,想吃她的肉,喝她血的人,再不会少了。
“是为了我,我自私自利,满是算计,若不是我,明行佛子不会因我一己私欲瞎了眼。”
王絮眼角流露出微笑:“你恨我也好,怨我也罢,你一直躲我,我只是想见你。”
她说是为了他,徐载盈听到,只想冷笑。
“反复无常。”
徐载盈手抚住她的脸颊,长束的乌发一瞬如水泻地,柔软地铺陈在她的脖颈上,喉咙中溢出了一声很轻的叹息,“我只希望——可以少恨你一些。”
永宁寺火光在他眸中烧尽,只余下灰烬一片。
徐载盈以手背揩去她脸上的水痕,柔软湿润的唇再次贴上来,这是个绵长的吻,呼吸逐渐变得深重,慢慢将空气磨碎。
事到如今,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们再无瓜葛,已是不可能了。
王絮凑到他膝上,贴近他耳畔,低声:“你分明是恨我的,为何不——”
徐载盈立刻截住了她的话,声音哑的不行,低下头再次吻她的脸颊:“这才是为了我好。”
第45章
佛像蒙尘,金身黯淡,往日的庄严宝相被岁月与冷落消磨了几分。钟鼓楼钟绳积满了灰尘。
供桌上,几支残烛歪斜地立着。烛芯焦黑,似垂暮老人黯淡无光的眼眸。
慧能止足于蒲团一侧,看向来人:“佛说因果循环,寺庙昌盛为果,信徒虔诚便是因。”
明行踩上庭院中层层堆积的落叶,发出干涩的脆响,“弟子谨遵教诲,布施、持戒、忍辱。”
慧能叹气,沉默许久。
“汝观此像,作何感想?”
明行依言仰首视之。
子夜乌啼,秋露冷寒。秋风裹挟冷意,横冲直撞,阶下花枝冷艳,堂前佛火微茫。
千人看佛,佛有千面。
明行垂眸俯首,一如昔年言语:“佛具千般法相,而心只存一善,慈悲自然之心而己。”
半边泥塑佛面,经火光侵蚀,色彩剥落,只余下凝固的微笑。
王絮放下长帘,将目光自残像上收回,抬眸看向他,轻声道:“我曾在寺庙修行,庙中师太与我说。”
“如今正值五浊恶世,众生被贪嗔痴念蒙蔽本心,故而引得菩萨降下天罚,以此警醒世人 。”
南王暴毙,凶犯在逃。粮种遭人暗害,百姓生计维艰。永宁寺被雷电击中,火尽人去。
昨日,胡不归为明行看眼,称需一味昆仑山顶的药材。
王絮看向明行,扯下欺人之谈:“你的眼睛,若不是为了救我,也不会这样。”
明行湿润的脸上有一点微笑,布条覆载他的眼上,“此身天地一虚舟,何处江山不自由。”
“人间诸般营求,不过是为空舟装载货物,一场徒劳而已。”他端坐蒲团,侧身道,“身是外物,不必挂怀。”
王絮恳切道:“可佛子种下善因,我亦想偿还善果……”
昆仑雪菊与蛇目菊极像,寻常采药人难登高峰,即便登顶也易采错。
两人互相揽责,最终决定同行。
一路颠簸,日夜兼程,赶到第二月抵达昆仑山。
春寒料峭,积雪常年不化,山脉蜿蜒无尽,山尖直插云霄,山脚下的村落,罕见有人。
窗户里漏出几个人影,沉默地望过来。
“这是玉奴,也叫采玉人,因祖上犯事入了奴籍,世代都是采玉人。”
明行覆上白布的眼微垂,向山上细细凝望许久,只看出几个在矿坑中劳作的浊茫的轮廓。
山路蜿蜒,雪意正浓。
王絮与明行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山顶上行,途中有一人在雪溪中行走。
明行突如其来地道:“蓝溪上游灵气渐稀,玉石几近绝迹,不如前往下游,或许能寻得一线机缘。”
采玉人目光由警惕转为怀疑。
明行俯身蹲下,双手探入水中摸索。指尖触到一块冰冷刺骨的石头。
用力一掀,藏在土里的玉石露了出来。
明行语气平静:“这是最后一块。”
“多谢二位。”
待听闻二人来意后,采玉人关切地目光探向王絮:“现下这雪下得正紧,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你们进山洞来休息一下吧。”
明行双手合十,冲人表示感谢,回身寻找王絮。
王絮静立原地,将一切尽收眼底。脚下的土地历经岁月磨砺,碎石与泥沙混杂。
她弓下身子,捡起脚边一块碎玉,在指尖把玩着,声线平淡道:“这漫山遍野的玉石,看着倒也漂亮,可又有谁知晓它们内里是好是坏。”
你满心满眼为他寻找,他却未必领情。
“你帮他找一块玉,可这寒江里还有那样多,你能分担多少……何苦呢?”
你又何苦装腔作势,自欺欺人呢?
明行但笑不语。
身后采玉人打量玉石的眼神愈发炽热,这一切悄无声息,或许明行未能发觉。
王絮与明行并肩踏入山洞。
昏暗中,有人正闭目养神。
察觉到有人进来,那人睁眼,目光触及王絮的一瞬,明显一怔,“你们是外乡人吧?怎么会到此处?”
这人默不作声地让出一大块空地,“我叫二喜,他是阿福,我们就是这里的采玉人。”
王絮耐寒,按说不必挨近篝火。
可明行浑身衣物被江水浸透。
王絮略一思忖,朝那让出空地的人点头示意,移步坐到了篝火旁。
聊天的差事落不到王絮身上。
明行开口:“正是,我们是要前往山间采药。”
“这鬼天气采什么药,一个眼瞎一个体弱……”
话一出口,二喜自知失言,忙顿住,目光在两人身上打转,又补了句,“我是说,这里危险。”
王絮若有所思地拨弄火堆。
“你们这个村子,怎会没有女人和小孩?”
噼啪一声,火堆里炸起一个星子。
山洞里一时安静下来。
火苗舔舐柴薪,噼里啪啦地响,暖意渐渐裹住两人,驱散了周身的湿寒。
洞口萧条枝影,飞雪不停。明行看了许久,方才道:“玉石隔水吸收月华,月与女皆属阴,赤身入河采玉,以求灵犀相吸。”
覆上眼睛的锦布,不知何时融了一片白,晕染成一小片颜色更深的水渍。
“玉石之得,自有其道,我虽目不能视,却天生对色彩敏感,来助你们便是。”
明行眉头微促,神情平静,掷地有声:“民间旧俗,损人利己,绝非善道。”
火光跳跃,忽明忽暗。
寒光冷不丁映在王絮脸上,勾勒出一闪而过的冷峻轮廓,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