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崔莳也轻哼一声,浅浅的血线自脖颈溢出。
“你再动的话,血流的更多。” 黑衣人捏着刀柄的手一紧,刀刃在崔莳也脖颈上摩挲了两下,“你爱吃,酥酪还是蜜饵?有种花果的甜味。”
“像玫瑰露。”她笑了一下。
黑衣人的刀移开了他脖颈,向下移了寸许,抵住崔莳也的尾椎骨,一霎那,晚香玉的馥郁香味扑鼻而来。
王絮在看,崔莳也镇定了神色。
“你就是南王谋杀案的凶手?”
崔莳也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却坚韧有力。
“你恨周煜,恨南王,可我和她,清清白白两个人。”
黑衣人骤然一剑刺来,崔莳也睁大眼眸。
然而,那剑却仅仅插进他手心捏着的枝干,硬生生将那西府海棠挑了起来。
“清清白白?”黑衣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玩味,“要是南王还在世,她可是南王府的新妇。”
崔莳也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就这一句话落下,上端的王絮消失了。
脚步声猝然一顿,踩地的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远。
王絮毫不犹豫转身走了,她没说话,却给出了答案。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难怪她说得罪了周煜,难怪她身上的红衣这般奢贵,若是南王没死,她就与周煜成婚了。
如今她这般尽心尽力的调查这一案,只是为了周煜……
难怪周煜揶揄道,他亦有个心上人。二人之间,横亘着亲人的生离死别,无缘相守。
王絮为周煜一直身着嫁衣,而周煜那般高傲的性子,竟还愿意追来这里,却不见她。
崔莳也失神地去看那剑。
脖颈处像是经由冰水洗濯伤口,泛起一片细密的痛。
剑上断裂的枝干,切口处渗出了点点汁液。
黑衣人挟起剑,苦恼一样撑着下颌,盯着花枝:“我读书时曾见过它。读的是这样一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夫子问我,怎么看待西府海棠。”
“我说,我不喜欢西府海棠,生在官府,有个好命,可无论是味道,还是颜色,都太淡。”
“那时候阴雨绵绵,一个毛头小子,偏生要教育我,说我性子太冲,迟早要吃大亏。”
“你可听过,孟光荆钗,未输中馈?”
“安于贫困、相互敬爱、同甘共苦。如此,便可以与夫君举案齐眉,夫妻同进同出。”
“你猜我怎么着?”
女人松了挟持他的手,直了剑身,仔细地端详起来。
剑刃插着根纤细的树杈,峭立点缀着红粉相见的花朵,与寻常海棠不同,它既香又艳。
崔莳也的恐惧稍息下,抓准时机,背身逃跑,一柄剑擦过肋骨,捅进他后背,剑身上插的西府海棠也直直地被顶到了末端。
一时间,他被连捅数下,血雾织成了网,如云似霞,沁红了海棠枝叶。
他不愿跪下,却又疼痛,一下倒在地上。
枝干在剑身上断开,跌落在他身边,地上到处都是被折断、打碎的花枝和花瓣。
“我就让他凑过来听,他就乖乖地贴过来。”
崔莳也瞳孔倏尔放大,身体前倾抬手想去抓那花枝,却只是白费动作。
女人的语气照旧温柔怜惜: “我说,你没那么特别。”
崔莳也却在这时,想了许多。
前两天,王絮站在廊下,与他对上一眼,一时间,诗意绚烂,静寂荒芜,都在这人回首间。
可最终浮上心头的是,他不想死。
上端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崔莳也倒吸一口冷气,费劲地眨眼,水雾模糊了视线,攥着一片衣角来擦,反而令殷红的艳色污浊了视线。
莫名的一阵痛刺得他冷汗连连,视线模糊。到底是哪里在痛?是心脏还是后背?
崔莳也早已分不清了。
此刻,他同这花一般,无贵无贱,同为枯骨。
第20章
寅时刚至,黢黑夜色亦隔不断一线白光,密密匝匝的树叶轮廓渐渐清晰,疏风悄送,寒凉愈甚。
周煜记得十二年前,天也是这样的,只是彼时正值隆冬,寒风凛冽。
在陈国为质之时,年八岁,日夜皆非善辰,于此间,不见曙光,唯有压迫和迷茫。
天明,一众王孙公子,整日结党欺人。天黑,居住在畜生栏,与牛羊共处,冰天雪地,食毡饮雪。
“不止我想,你们也这么想。”
“这个叫‘周煜’的人,不可能不恨。”
“他的想法我再清楚不过。”
“为何是他?为何不能是别人?一个星点本事没有,怯懦软弱,自幼长于蜜罐中,何以成了质子?”
周煜面色带有几分阴鸷:“我和他说,谁叫你无所依凭,爹不疼,娘不爱,活该啊。”
岑安终于呵道:“周煜,当初的事,并非全是你想的那样。”
陆系舟叩了叩扇柄,语中带讽:“世子,您这讲故事的能力,陆某拜服。”
周煜意味不明地道:“这谁不火大,可是心里啊,总是胆小的,不敢反抗。直到听到他说‘谁稀罕逗你?怎么是你!分明谈好的要你家那个长得像女孩的太子殿下’——”
对上进门的徐载盈的视线,周煜似笑非笑,揶揄道:“便是这句话,让我坚持到今天。”
徐载盈神色自若:“讲够了?”
周煜阖上双眸,半天才睁开,对上徐载盈的眼,懒懒地展身:“没讲够,还要出书讲。”
真是无趣的故事,可他必须要留住这几个人。
“在南王府,一待就是四年,真是不可思议。”
四年前的一天,雨声洒豆一样,周煜在打铁铺里坐着。
轰的一声,铁匠举起的铁锤落下,一阵耳鸣,火星扑到身上,火急火燎。
一听到蹄声,那匹棕红的马就到跟前了,满地灰沙飞扬,铁蹄溅雪,中年男人一勒缰绳,大呵一声:“谁是周煜?”
“这时候,铁匠就把我锻造好的剑送来,‘周世子’,你的剑。”
马上人的眼皮撩起,眸间是肃杀的千山风雪,与那金銮玉座上仁慈的陛下截然不同。
这个眼神,在他血肉里生成荆棘。
前朝帝王施行暴政,仅传二代便亡,天下分裂为陈、徐两国。
徐国尊崇佛教,庙宇林立,梵音袅袅;陈国重视发展,善用刀笔之吏,推行严刑峻法。
周煜不信神佛,唯信手中刀,怀中剑。
他一心要锻造一柄杀人利器,杀尽折辱他的冷眼与施舍。可见到南王,方才明白,自己大错特错。
他们这种人单凭剑是杀不死的。
“他一听,勒转马头……就像你这样看着我。”
周煜直视岑安,他的面上尽是一片复杂,抬起手腕上的红绳,仔细地看了数次,“他说‘煜儿——”
“冬天很冷,雪也多……”
漫天风雪肆意飞舞,南王端坐于马上,身影在风雪中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他的声音浑厚而有力,四处人奔逃飞走,他领的一队官兵大开杀戒,大地原本一片白雪皑皑,转瞬落红满地。
一夹马腹,骏马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南王一跃下马:“煜儿,爹来接你回家了。”
回家。
周煜不断琢磨着这两个字。
徐国,从那以后,就是他的家了。
士大夫所秉持之道,人生之义、生死之谛,当为“舍生取义”“君子不惧生死”。
崔莳也嘴角溢出了鲜血,伸手去捏一枚花瓣,攥在手心。
地上破碎的花枝,像被揉碎的心事,不成形状,紧贴于地。
父母亲老来得子,有了崔莳也。
常言此般孩童多愚钝,然他自幼聪慧,诸事精通,有神童之誉。
他的自信,藏于心间,不肯言说。
他的世界太嘈杂,太多熏心利欲,此刻,终于能归于平静,为何不愿,为何恐惧?
原他是怕死的。
他不超脱,与凡俗无异。
崔莳也费劲睁开眼,尽力去看那花枝。
眼前浓郁的黑暗如汹涌的波浪咆哮着,又掀起高耸入云的海浪,似乎要将一切吞噬。
一人攥住了崔莳也的腰,一只清瘦的手,手背血管绷紧青绿凸了出来,从身后绕来,将他揽在怀里。
“王絮?”
崔莳也躺在她腿上,抬起手,血痂凝固在指尖,面颊一热,血珠成线坠在睫羽上。
一步之遥,黑衣人持剑而立。
剑锋顶在王絮下颌,剑锋上的他的血珠顺势滑下她脖颈,滴回崔莳也面颊,绽开妖冶的血花。
崔莳也的声音不住颤抖:“为什么……还要回来……”
“是我。”
王絮语调轻得像羽毛,却又掷地有声。
王絮跪坐在地,循着剑锋看去。
持剑人身子修长,穿身漆黑的衣裳,长发以面巾绑在脖颈后,只露出一双眼。
“你再动的话,血流的更多。” 黑衣人捏着刀柄的手一紧,刀刃在崔莳也脖颈上摩挲了两下,“你爱吃,酥酪还是蜜饵?有种花果的甜味。”
“像玫瑰露。”她笑了一下。
黑衣人的刀移开了他脖颈,向下移了寸许,抵住崔莳也的尾椎骨,一霎那,晚香玉的馥郁香味扑鼻而来。
王絮在看,崔莳也镇定了神色。
“你就是南王谋杀案的凶手?”
崔莳也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却坚韧有力。
“你恨周煜,恨南王,可我和她,清清白白两个人。”
黑衣人骤然一剑刺来,崔莳也睁大眼眸。
然而,那剑却仅仅插进他手心捏着的枝干,硬生生将那西府海棠挑了起来。
“清清白白?”黑衣人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玩味,“要是南王还在世,她可是南王府的新妇。”
崔莳也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就这一句话落下,上端的王絮消失了。
脚步声猝然一顿,踩地的声音越来越轻,越来越远。
王絮毫不犹豫转身走了,她没说话,却给出了答案。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难怪她说得罪了周煜,难怪她身上的红衣这般奢贵,若是南王没死,她就与周煜成婚了。
如今她这般尽心尽力的调查这一案,只是为了周煜……
难怪周煜揶揄道,他亦有个心上人。二人之间,横亘着亲人的生离死别,无缘相守。
王絮为周煜一直身着嫁衣,而周煜那般高傲的性子,竟还愿意追来这里,却不见她。
崔莳也失神地去看那剑。
脖颈处像是经由冰水洗濯伤口,泛起一片细密的痛。
剑上断裂的枝干,切口处渗出了点点汁液。
黑衣人挟起剑,苦恼一样撑着下颌,盯着花枝:“我读书时曾见过它。读的是这样一句——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夫子问我,怎么看待西府海棠。”
“我说,我不喜欢西府海棠,生在官府,有个好命,可无论是味道,还是颜色,都太淡。”
“那时候阴雨绵绵,一个毛头小子,偏生要教育我,说我性子太冲,迟早要吃大亏。”
“你可听过,孟光荆钗,未输中馈?”
“安于贫困、相互敬爱、同甘共苦。如此,便可以与夫君举案齐眉,夫妻同进同出。”
“你猜我怎么着?”
女人松了挟持他的手,直了剑身,仔细地端详起来。
剑刃插着根纤细的树杈,峭立点缀着红粉相见的花朵,与寻常海棠不同,它既香又艳。
崔莳也的恐惧稍息下,抓准时机,背身逃跑,一柄剑擦过肋骨,捅进他后背,剑身上插的西府海棠也直直地被顶到了末端。
一时间,他被连捅数下,血雾织成了网,如云似霞,沁红了海棠枝叶。
他不愿跪下,却又疼痛,一下倒在地上。
枝干在剑身上断开,跌落在他身边,地上到处都是被折断、打碎的花枝和花瓣。
“我就让他凑过来听,他就乖乖地贴过来。”
崔莳也瞳孔倏尔放大,身体前倾抬手想去抓那花枝,却只是白费动作。
女人的语气照旧温柔怜惜: “我说,你没那么特别。”
崔莳也却在这时,想了许多。
前两天,王絮站在廊下,与他对上一眼,一时间,诗意绚烂,静寂荒芜,都在这人回首间。
可最终浮上心头的是,他不想死。
上端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崔莳也倒吸一口冷气,费劲地眨眼,水雾模糊了视线,攥着一片衣角来擦,反而令殷红的艳色污浊了视线。
莫名的一阵痛刺得他冷汗连连,视线模糊。到底是哪里在痛?是心脏还是后背?
崔莳也早已分不清了。
此刻,他同这花一般,无贵无贱,同为枯骨。
第20章
寅时刚至,黢黑夜色亦隔不断一线白光,密密匝匝的树叶轮廓渐渐清晰,疏风悄送,寒凉愈甚。
周煜记得十二年前,天也是这样的,只是彼时正值隆冬,寒风凛冽。
在陈国为质之时,年八岁,日夜皆非善辰,于此间,不见曙光,唯有压迫和迷茫。
天明,一众王孙公子,整日结党欺人。天黑,居住在畜生栏,与牛羊共处,冰天雪地,食毡饮雪。
“不止我想,你们也这么想。”
“这个叫‘周煜’的人,不可能不恨。”
“他的想法我再清楚不过。”
“为何是他?为何不能是别人?一个星点本事没有,怯懦软弱,自幼长于蜜罐中,何以成了质子?”
周煜面色带有几分阴鸷:“我和他说,谁叫你无所依凭,爹不疼,娘不爱,活该啊。”
岑安终于呵道:“周煜,当初的事,并非全是你想的那样。”
陆系舟叩了叩扇柄,语中带讽:“世子,您这讲故事的能力,陆某拜服。”
周煜意味不明地道:“这谁不火大,可是心里啊,总是胆小的,不敢反抗。直到听到他说‘谁稀罕逗你?怎么是你!分明谈好的要你家那个长得像女孩的太子殿下’——”
对上进门的徐载盈的视线,周煜似笑非笑,揶揄道:“便是这句话,让我坚持到今天。”
徐载盈神色自若:“讲够了?”
周煜阖上双眸,半天才睁开,对上徐载盈的眼,懒懒地展身:“没讲够,还要出书讲。”
真是无趣的故事,可他必须要留住这几个人。
“在南王府,一待就是四年,真是不可思议。”
四年前的一天,雨声洒豆一样,周煜在打铁铺里坐着。
轰的一声,铁匠举起的铁锤落下,一阵耳鸣,火星扑到身上,火急火燎。
一听到蹄声,那匹棕红的马就到跟前了,满地灰沙飞扬,铁蹄溅雪,中年男人一勒缰绳,大呵一声:“谁是周煜?”
“这时候,铁匠就把我锻造好的剑送来,‘周世子’,你的剑。”
马上人的眼皮撩起,眸间是肃杀的千山风雪,与那金銮玉座上仁慈的陛下截然不同。
这个眼神,在他血肉里生成荆棘。
前朝帝王施行暴政,仅传二代便亡,天下分裂为陈、徐两国。
徐国尊崇佛教,庙宇林立,梵音袅袅;陈国重视发展,善用刀笔之吏,推行严刑峻法。
周煜不信神佛,唯信手中刀,怀中剑。
他一心要锻造一柄杀人利器,杀尽折辱他的冷眼与施舍。可见到南王,方才明白,自己大错特错。
他们这种人单凭剑是杀不死的。
“他一听,勒转马头……就像你这样看着我。”
周煜直视岑安,他的面上尽是一片复杂,抬起手腕上的红绳,仔细地看了数次,“他说‘煜儿——”
“冬天很冷,雪也多……”
漫天风雪肆意飞舞,南王端坐于马上,身影在风雪中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他的声音浑厚而有力,四处人奔逃飞走,他领的一队官兵大开杀戒,大地原本一片白雪皑皑,转瞬落红满地。
一夹马腹,骏马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南王一跃下马:“煜儿,爹来接你回家了。”
回家。
周煜不断琢磨着这两个字。
徐国,从那以后,就是他的家了。
士大夫所秉持之道,人生之义、生死之谛,当为“舍生取义”“君子不惧生死”。
崔莳也嘴角溢出了鲜血,伸手去捏一枚花瓣,攥在手心。
地上破碎的花枝,像被揉碎的心事,不成形状,紧贴于地。
父母亲老来得子,有了崔莳也。
常言此般孩童多愚钝,然他自幼聪慧,诸事精通,有神童之誉。
他的自信,藏于心间,不肯言说。
他的世界太嘈杂,太多熏心利欲,此刻,终于能归于平静,为何不愿,为何恐惧?
原他是怕死的。
他不超脱,与凡俗无异。
崔莳也费劲睁开眼,尽力去看那花枝。
眼前浓郁的黑暗如汹涌的波浪咆哮着,又掀起高耸入云的海浪,似乎要将一切吞噬。
一人攥住了崔莳也的腰,一只清瘦的手,手背血管绷紧青绿凸了出来,从身后绕来,将他揽在怀里。
“王絮?”
崔莳也躺在她腿上,抬起手,血痂凝固在指尖,面颊一热,血珠成线坠在睫羽上。
一步之遥,黑衣人持剑而立。
剑锋顶在王絮下颌,剑锋上的他的血珠顺势滑下她脖颈,滴回崔莳也面颊,绽开妖冶的血花。
崔莳也的声音不住颤抖:“为什么……还要回来……”
“是我。”
王絮语调轻得像羽毛,却又掷地有声。
王絮跪坐在地,循着剑锋看去。
持剑人身子修长,穿身漆黑的衣裳,长发以面巾绑在脖颈后,只露出一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