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197节
  “探店环节”结束后,接着是柳乘荫的“做菜环节”。
  柳乘荫会从他在“探店环节”所吃到过的该菜品的最高“星级”开始做起,往上的每个“星级”都做一次,直到做出“五星级”来。
  比如在“探店环节”中,如果柳乘荫曾吃过达到了“三星级”的某样菜品,那么柳乘荫就会“出场即巅峰”,将那道吃过的“三星级”菜品给做出来。
  之后是“四星级”、“五星级”。
  观众可以通过柳乘荫的拍摄手法,从中明显对比出“星级”之间的明显差异,然后学会区分菜品背后所带代表的厨师的技艺水平。
  除此外,观众又能和柳乘荫在视频里所刻意地清楚展示出来的做菜流程,学会怎么做好这道菜。
  柳乘荫的目标是:只要认真看过几遍他的纪录片后,大多数人都能学会一些区分各“星级”菜品水平的眼力,成为一名美食家,并且还能看会三星以下的菜品制作方式,成为一名能够做出一手好菜的好厨师!
  为什么只是“三星级”以下呢?
  因为视频的时长有限,很多细节柳乘荫无法面面俱到,只能讲个“大概”,这个“大概”只够支持观众用普通人都能完成的手法做出“三星级”的菜品。
  至于想要达到“四星级”乃至“五星级”,这就必须得依靠一些特殊技巧,外加一些特制的调料。
  技巧方面,柳乘荫能够靠开挂瞬间直接用出来的动作,其他则需要长时间地勤加练习,甚至依靠到天赋才能真正掌握。
  如果柳乘荫要把这些手法的教程也拍出来的话,每个手法都得专门做一集的教程才行。
  这个作品的主题毕竟是“美食纪录片”,而不是真正的“教学片”,所以,柳乘荫没有加入在部分内容。
  调料方面,想要做出“四星级”、“五星级”的菜品,光依靠市面上的调料是不行的,这得柳乘荫自己去调制、腌制专门的调料。
  其中有涉及到大量信息,比如手法、加料步骤、配料比例等等。
  每一种的调料的制作都拍下来的话,又得单独拍一集“教学片”。
  在缺少特殊手法和特制调料的情况下,观众们依靠柳乘荫的“美食纪录片”最多也就能做出“三星级”的菜品。
  但这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重新提一下柳乘荫的“定级标准”。
  柳乘荫所定义“一星级”已经是“可口”,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普通民众的舌头,大多数普通餐馆的拿手菜也就这个级别。“二星级”是一些“高级(职业资格)”的厨师的水平,这已经是“美味”,一般人通常要肉疼一番,才能吃到一次。
  “三星级”已经是“高级技师”(最高级职业资格)的拿手好菜才有的水平,在价格上基本已经“脱离群众”,普通吃一顿心疼小半年,就算是较为富裕的人家也只是特殊的日子里偶尔吃吃。
  “四星级”是柳乘荫在外吃过的最高的水平,“职业资格”已经无法给予他们一个合适评级,如果非要给他们一个等级,那就是应该是“国宴级”。
  这个等级的菜品在价格上因为国家政策“价格限制”的缘故与“三星级”一个水平,因为无法通过价钱区分,所以想吃到除了有钱,还得有一定的运气。
  当然了,上面所提到的定价是不包括那种用“三流手艺烹饪一流食材卖出二流以上售价”或“包装贵过大于菜品本身”的情况,而是指同类型菜品通过不同级别手艺所能卖出的价格。
  当然了,也不排除有“明珠蒙尘”的情况,柳乘荫也时不时能从“低档”的餐馆、摊位上吃到“高星”的菜品。
  至于“五星级”则是柳乘荫开挂下的产物,属于“论外”,其有下限,没上限,其上限会随着柳乘荫的挂越来越多,且能力的开发而不断提升。
  而现如今,普通人只要认真看了柳乘荫的片子,就能做出“三星级”,即媲美最高级别职业资格的厨师所做出来的味道的菜品。
  想想看,你作为家里经济情况普通的客人,你在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咬牙花了小半个月工资为家人定了一桌子菜,结果吃完后,却发现——
  “好像还没我自己看视频学着做的好吃?”
  简直,血亏!
  不过,别担心,如果本来能做出“三星级”菜品的厨师认真看了柳乘荫的视频的话,他们也能从中获益,结合自己那些普通人所没有掌握的专业技能,他们甚至能挑战更高级的菜品…
  总之就是——你如果不看柳乘荫的视频,你就要out了!
  唉~就卷!
  使劲卷!
  这样一来,可想而知,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饮食界都会被柳乘荫所投进来的“食人鱼”搅得“腥风血雨”!
  但在“腥风血雨”后,柳乘荫会收割到一笔极大的影响力,蓝星的美食会在柳乘荫所放出来“食人鱼”的追逐下快速前进!
  第203章 难道菜还会发光不成?
  不过,也不用担心饮食行业会被破坏,导致厨师大规模失业什么的。
  这场“腥风血雨”下利益受损的都是那些没本事还想卖高价的餐馆。
  这种餐馆里,赚钱的根本不是厨师。
  那些价格亲民的“平民餐馆”并不会受什么影响。
  毕竟,去那里吃饭的人通常都是没时间做饭、“厨房杀手”或干脆只是懒得做饭的,只要餐馆的饭菜不是太过于糟糕,对这些人来说,并不会因为味道不够美味而选择不去那里吃饭,毕竟吃饭对他们来说大多数时候只是为了维持生存,而不是享受。
  甚至,兴许在柳乘荫放出的“食人鱼”的驱赶下,那些受天赋和所能接受的教学资源所限而一直只能处于行业底层,但心里有怀着“野望”的普通厨师也能靠着柳乘荫的所提供的视频向上发起冲击。
  如此一来,更大的可能性就是,那些积极进取、反应快的厨师也可以凭努力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借机扯旗上位,哪怕未来还会被刷下来,但靠着“借东风”短期所能达到的不错的成就,也算是看到了自己的厨师生涯原本看不到的风景,并从中获取到一定的福利,也算是给“上进者”的一波福利了。
  同时,那些原本只是想“花钱维持生存”的客人们从今以后也能从食物中享受到“美味”。
  双赢!
  …
  柳乘荫作品发布后,大量的观众涌入了柳乘荫发布视频的各平台中。
  然而在看到了柳乘荫新作品的题材后和名字后。
  说实话。
  他们都觉得柳乘荫要玩砸了。
  什么情况?
  你柳乘荫一个会做音乐擅长做特效画面的导演居然不拍特效片,改行当美食家、当厨子了?
  柳乘荫的粉丝们感到有些失望,他们觉得他们要见证“天才殒落”。
  而柳乘荫不认识的那些“对手”们则感到一阵“惊喜”,觉得他们机会来了!
  “完了,柳导飘了。”
  “柳导的传奇要在这里终结了吗?”
  “做事全凭意气,不过脑子,超级大脑不过如此,”
  不过出于对柳乘荫的“意外性”的信任,绝大多数点进来的观众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怀着些期望纷纷点开了《食-人-娱——第一季》的第一集。
  视频开始播放。
  观众先是听到了一阵的开场音乐。
  虽然前面没有写,但这几个月来,柳乘荫的【从心之乐】这个技能在此期间其实已经触发过很多次。毕竟柳乘荫这几个月来心情不可能毫无波动,相反,柳乘荫这几个月经历可谓是“丰富”而且“精彩”,一般人一百个人里他们一辈子都未必能遇上一次柳乘荫这段时间里所遇到过的事情中的一件…
  这使得柳乘荫的情绪时不时就会大起大落,在触发概率不变的情况下,多变的情绪大大地提升了柳乘荫触发【从心之乐】的“灵感”效果的频率。
  在这样大起大落的情绪中,柳乘荫在上月的时候便成功地将【从心之乐】所有的“灵感”层数给清空了。
  而清空“灵感”层数换来的结果就是柳乘荫的曲库里又多了足足六首曲子!
  六首曲子中,有四首是柳乘荫在寻访美食、下厨研究美食期间情绪到了所领悟的,另外两首则是柳乘荫在探案期间,受“黑暗”与“正义”的冲击下所得。
  刚好可以用来分别充当《食-人-娱》和另一部名字还没想好的“探案片”的配乐。
  果然,出门“采风”还是有用的。
  《食-人-娱》的开场配乐就是那四首曲子中的其中一首。
  这首开场曲的名字叫《晴朗》。
  曲风轻快、爽朗中又带着些难以抑制的迫不及待。
  这首曲子是柳乘荫刚踏上“美食之旅”,在路上时,因为对即将可能吃到的各种美食的期待而触发了“灵感”,然后在脑海中听到的。
  蹬~蹬等蹬凳…灯
  蹬~蹬等蹬凳…灯灯
  …略)…
  片头曲播放过程中的画面并非固定,而是柳乘荫在探访该集中的四个菜和亲手做菜期间探店和买菜期间随手拍下的旅行片段。
  虽然只是“随手拍下”,但在【完美观感】的运镜以及后期制作的修改中,这些画面每一帧截下来都能当壁纸。
  画面中的旅行美景绚丽得让人着迷;
  人们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的温馨日常令人会心一笑;
  拍摄下来的食材,哪怕还没有进行过烹饪就已经让人感到眼馋;
  当菜品在片头出现时,观众们顿时能感到腹中一阵“空虚”,嘴巴里像刚舔了柠檬…
  一些视频平台具有弹幕功能。
  画面中大量弹幕刷过。
  “这音乐可以的,是柳导的新曲子吗?新专辑什么时候出?”
  “这音乐配上这画面,宅了一个月的我突然有点想太阳了。”
  “这个地方是哪里?我想去那里买房住。”
  “已经饿了。”
  “我也饿了,富婆,饿饿。”
  “小婊砸滚粗!”
  “哇哦~刚才那只兔兔这么可爱…一定不能放过它!我想看柳导吃超级变态辣麻辣兔头!”
  “上面的,你想辣shi柳导吗?而且麻辣兔头是川菜,简介里说这一季没有川菜。”
  “猪猪好可爱,我可以的…三口一只!”
  …
  片头并不长,一分钟左右就结束了。
  进入“正戏”。
  柳乘荫不整那么多虚的,直接开门见山。
  画面一开始就是柳乘荫介绍他即将要去品尝的第一个菜品,然后用字幕介绍一下该菜品的一些特点以及这道菜后面的人文信息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