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181节
除了这三个阶段外,还有个“论外”,叫做“犯罪中止”。
就是:罪犯在犯罪前或犯罪过程中,在还没有达成犯罪事实,或造成更严重的犯罪事实前,主动停止犯罪,并投案自首。
现如今,如果柳乘荫所发现的那个罪犯便是正处于“犯罪预备”阶段。
不过,“犯罪预备”阶段的罪犯很难坐实罪名。
万一他在犯罪前已经将犯罪计划什么的处理掉了,仅凭他的穿着和身上带的东西,警察也不好给他定罪。
毕竟,法律没规定公民不允许携带麻绳、水果刀、锤子上街吧?
法律没规定公民夏天不许穿风衣吧?
这样一来,这个危险的家伙转头又会隐藏起来一阵子,找到机会后,依旧会有无辜者因此遭难。
更何况,哪怕柳乘荫能成功找到证据证明那个家伙是“犯罪预备”。
但这样似乎太便宜他了…
要知道了,“犯罪预备”的量刑标准是三个犯罪阶段中最轻的…
太便宜他的!
所以说,即使有“犯罪预备”这个量刑标准在,但在大多时候,还是“捉贼捉脏,捉奸捉双
”比较来的方便。
随后,柳乘荫靠着【鬼才-小地图】一路跟踪着那个男人。
柳乘荫不怕跟丢,也不怕被发现。
凭着“解析-靠近”那一点模糊的感知,一定范围内,在不需要看到对方情况下,柳乘荫也能知道对方的大概位置。
甚至,他还能拿着在路边买的小吃,边吃边跟。
很快,柳乘荫发现对方走到一条小巷里停了下来。
随后,柳乘荫也坐在小巷外一处小吃摊位上,又点了碗粉,嗦了起来。
桂省的“粉”的特点在于和面时加入的水分比较多。
不过即使这样,在特殊的制作手法下,这些粉却没有因此而变成一团面糊。
虽然因为加水多的缘故,导致这些“粉”比较软,缺少韧性,没有劲道,但依旧拥有一些弹性,仿佛果冻一般。
这份弹性能保证,“粉”不会在筷子的夹起中被扯断,在“粉”进入嘴巴后,不需要用,只是牙齿轻轻一合,就能将其弄断,甚至用舌头和口腔的肉配合也能将其夹断。
更有甚者,你根本不需要咬,直接端起碗,将“粉”连带汤汁就这“喝”下去。
因为水分多,所以,“粉”消化得很快。
先前才刚吃得好像肚子里有点东西了,这会儿工夫又空了。
柳乘荫一边嗦粉,一边等待罪犯的行动。
等了半个多小时后,柳乘荫发现小巷里来人了…
通过隐约间感应到的大致轮廓,柳乘荫觉得对方应该是个女性。
毕竟有两处明显凸起…
柳乘荫三两下像喝汤一样嗦完了一碗“粉”。
让马全去付钱,让张刚准备报警。
而柳乘荫则向小巷走去。
在距离目标还有十几米的时候,柳乘荫跑了起来。
在他感应中,罪犯已经准备要上手了。
好了。
犯罪阶段已经从“犯罪预备”过度到“犯罪未遂”。
在受害者的身心即将遭遇实质性的伤害前,柳乘荫突入犯罪现场。
加速奔跑后,一个飞踢呼脸,然后一套擒拿。
解决战斗!
歹徒失去反抗和逃跑能力。
受害者也还没来得及受害。
随后赶到的张刚看到这一幕后,十分熟练地在三秒内打响了报警电话。
就这样结束了吗?
不,如果只是那么简单的话,这根本对柳乘荫构不成“事”。
给柳乘荫带来“事”的并非是歹徒,反而是接到报警后,随之赶来的警察…
柳乘荫的在粤省闹得动静挺大。
毕竟柳乘荫几天里所破获的案子不仅多达一百多件,而且每一个都是被放了很久的难案。
而粤省警方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要藏着掖着的意思,反而大肆宣传起来。
毕竟,宣传“战绩”、炫耀“战力”,也是一种维护社会安定的手段。
不过,这个“大肆宣传”中,为了保护柳乘荫的安全,在对外宣传时关于柳乘荫个人信息部分的内容都被“打码”处理了,只有警察内部以及警方上级部门中到达一定等级以上才能知道。
经过这几天的发酵后,民众中的宣传效果如何先不说,至少华国警界基本上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这使得在柳乘荫去警局为这个案件做笔录时,他被一名“等级足够”的警官认出来了。
然后,警局局长也知道了。
警局局长不知从哪听说了柳乘荫“喜欢破案”的事情,便当即决定把他们近些年积攒下来的一堆不涉及机密的陈年难案“送”给了柳乘荫…
第191章 改变行程,出国的打算
柳乘荫“喜欢破案”?
他们是怎么判断出来这个结果的?
柳乘荫想了想,回忆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
嗯,好吧,他这段时间确实是经常喜欢自己给自己“揽活”。
在旅途中,柳乘荫主动去“寻找”案件。
别人提了一下案件,柳乘荫就会热心帮忙破案。
看到有一堆没解决的案件便主动揽下来,通宵熬夜去破案…
这些行为, 在外人看来,就是一副“喜欢破案”的表现。
然而,事实上,柳乘荫其实不是“喜欢破案”。
他之所以这样做…
一方面是为了“探案片”的素材。
好吧,所谓“积累素材”其实只是柳乘荫安抚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如果可以的话, 柳乘荫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与案件扯上关系。
破案的过程是很难受的。
这种难受, 并不是说柳乘荫需要耗费脑细胞什么的,他有挂, 不用思考,只要开挂“解析”一下就能得到结果。
探案的痛苦在与“直视黑暗”!
要知道,每一个案件的发生,通常都代表着世界上某一个人或一群人正在遭遇悲剧!
柳乘荫可是连影视剧里的悲剧都不想看的,自然也就不会喜欢见证现实中悲剧…
在探案期间,柳乘荫在“解析”案件档案的信息时,经常会在档案的文字中看到各种比“鬼故事”还要恐怖的文字,在案发现场的所拍摄到的照片中看到很多比“恐怖片”里还要可怕的画面…
一般人多看几眼都有可能会做噩梦!
好在柳乘荫有【完美观感】和【自在】这个两个技能存在。
【完美观感】可以帮柳乘荫对一些会恐怖画面进行“打码”。
而且,【完美观感】的打码方式并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马赛克,那样的话,“解析”会受到影响的。
【完美观感】“打码”的方式是通过改变画面中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亮度之类的,使得原本恐怖的、极具冲击性、引人联想的画面瞬间变得“普通”起来。
不过,变得“普通”的画面并不是失去用于破案的重要信息, 这使得柳乘荫能够顺利利用档案内的信息进行破案。
至于【自在】。
之前说过,但柳乘荫遭遇“威胁”的时候,【自在】会让柳乘荫进入“代打”状态,在“代打”状态下,自保本能会令身体立即解放身体潜能, 自主控制肢体或生理反应,瞬间选择最合适的手段作出应对威胁,自动消除“威胁”。
是的,“代打意识”不仅能操控柳乘荫本身自己就能操控的“肢体动作”,甚至还能操控柳乘荫自己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
要知道,“恐惧”、“恶心”等类似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种“生理反应”!
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生理反应”大多是因为大脑受刺激,释放了某些激素分泌的缘故。
正常情况,但柳乘荫遭遇一些轻微的“恐惧”、“恶心”等负面状态时,并不会让“代打意识”上线。
知道身体感觉到这些负面状态严重到会对柳乘荫的身心造成“威胁”的时候,“代打意识”才会上线,帮助柳乘荫抵抗他们。
可以自由控制柳乘荫身体的“生理反应”的“代打意识”可以控制大脑停止下达释放这些激素的指令,并命令身体快速清理掉已经分泌出来的激素。
这样一来,“恐惧”、“恶心”这些生理反应都会被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至于“全部清除”?
那不行,适当的“危险反馈”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这些“危险反馈”能时刻让柳乘荫意识到他所面对的东西的危险性。
危险不能忽视!
虽然“恐惧”、“恶心”的感觉被“代打意识”控制在“可以承受”的安全范围内。
但“可以承受”不等于“愿意承受”。
到头来,柳乘荫还是觉得自己很讨厌看这些东西。
毕竟,柳乘荫不喜欢悲剧。
就是:罪犯在犯罪前或犯罪过程中,在还没有达成犯罪事实,或造成更严重的犯罪事实前,主动停止犯罪,并投案自首。
现如今,如果柳乘荫所发现的那个罪犯便是正处于“犯罪预备”阶段。
不过,“犯罪预备”阶段的罪犯很难坐实罪名。
万一他在犯罪前已经将犯罪计划什么的处理掉了,仅凭他的穿着和身上带的东西,警察也不好给他定罪。
毕竟,法律没规定公民不允许携带麻绳、水果刀、锤子上街吧?
法律没规定公民夏天不许穿风衣吧?
这样一来,这个危险的家伙转头又会隐藏起来一阵子,找到机会后,依旧会有无辜者因此遭难。
更何况,哪怕柳乘荫能成功找到证据证明那个家伙是“犯罪预备”。
但这样似乎太便宜他了…
要知道了,“犯罪预备”的量刑标准是三个犯罪阶段中最轻的…
太便宜他的!
所以说,即使有“犯罪预备”这个量刑标准在,但在大多时候,还是“捉贼捉脏,捉奸捉双
”比较来的方便。
随后,柳乘荫靠着【鬼才-小地图】一路跟踪着那个男人。
柳乘荫不怕跟丢,也不怕被发现。
凭着“解析-靠近”那一点模糊的感知,一定范围内,在不需要看到对方情况下,柳乘荫也能知道对方的大概位置。
甚至,他还能拿着在路边买的小吃,边吃边跟。
很快,柳乘荫发现对方走到一条小巷里停了下来。
随后,柳乘荫也坐在小巷外一处小吃摊位上,又点了碗粉,嗦了起来。
桂省的“粉”的特点在于和面时加入的水分比较多。
不过即使这样,在特殊的制作手法下,这些粉却没有因此而变成一团面糊。
虽然因为加水多的缘故,导致这些“粉”比较软,缺少韧性,没有劲道,但依旧拥有一些弹性,仿佛果冻一般。
这份弹性能保证,“粉”不会在筷子的夹起中被扯断,在“粉”进入嘴巴后,不需要用,只是牙齿轻轻一合,就能将其弄断,甚至用舌头和口腔的肉配合也能将其夹断。
更有甚者,你根本不需要咬,直接端起碗,将“粉”连带汤汁就这“喝”下去。
因为水分多,所以,“粉”消化得很快。
先前才刚吃得好像肚子里有点东西了,这会儿工夫又空了。
柳乘荫一边嗦粉,一边等待罪犯的行动。
等了半个多小时后,柳乘荫发现小巷里来人了…
通过隐约间感应到的大致轮廓,柳乘荫觉得对方应该是个女性。
毕竟有两处明显凸起…
柳乘荫三两下像喝汤一样嗦完了一碗“粉”。
让马全去付钱,让张刚准备报警。
而柳乘荫则向小巷走去。
在距离目标还有十几米的时候,柳乘荫跑了起来。
在他感应中,罪犯已经准备要上手了。
好了。
犯罪阶段已经从“犯罪预备”过度到“犯罪未遂”。
在受害者的身心即将遭遇实质性的伤害前,柳乘荫突入犯罪现场。
加速奔跑后,一个飞踢呼脸,然后一套擒拿。
解决战斗!
歹徒失去反抗和逃跑能力。
受害者也还没来得及受害。
随后赶到的张刚看到这一幕后,十分熟练地在三秒内打响了报警电话。
就这样结束了吗?
不,如果只是那么简单的话,这根本对柳乘荫构不成“事”。
给柳乘荫带来“事”的并非是歹徒,反而是接到报警后,随之赶来的警察…
柳乘荫的在粤省闹得动静挺大。
毕竟柳乘荫几天里所破获的案子不仅多达一百多件,而且每一个都是被放了很久的难案。
而粤省警方对于这件事情并没有要藏着掖着的意思,反而大肆宣传起来。
毕竟,宣传“战绩”、炫耀“战力”,也是一种维护社会安定的手段。
不过,这个“大肆宣传”中,为了保护柳乘荫的安全,在对外宣传时关于柳乘荫个人信息部分的内容都被“打码”处理了,只有警察内部以及警方上级部门中到达一定等级以上才能知道。
经过这几天的发酵后,民众中的宣传效果如何先不说,至少华国警界基本上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这使得在柳乘荫去警局为这个案件做笔录时,他被一名“等级足够”的警官认出来了。
然后,警局局长也知道了。
警局局长不知从哪听说了柳乘荫“喜欢破案”的事情,便当即决定把他们近些年积攒下来的一堆不涉及机密的陈年难案“送”给了柳乘荫…
第191章 改变行程,出国的打算
柳乘荫“喜欢破案”?
他们是怎么判断出来这个结果的?
柳乘荫想了想,回忆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
嗯,好吧,他这段时间确实是经常喜欢自己给自己“揽活”。
在旅途中,柳乘荫主动去“寻找”案件。
别人提了一下案件,柳乘荫就会热心帮忙破案。
看到有一堆没解决的案件便主动揽下来,通宵熬夜去破案…
这些行为, 在外人看来,就是一副“喜欢破案”的表现。
然而,事实上,柳乘荫其实不是“喜欢破案”。
他之所以这样做…
一方面是为了“探案片”的素材。
好吧,所谓“积累素材”其实只是柳乘荫安抚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如果可以的话, 柳乘荫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与案件扯上关系。
破案的过程是很难受的。
这种难受, 并不是说柳乘荫需要耗费脑细胞什么的,他有挂, 不用思考,只要开挂“解析”一下就能得到结果。
探案的痛苦在与“直视黑暗”!
要知道,每一个案件的发生,通常都代表着世界上某一个人或一群人正在遭遇悲剧!
柳乘荫可是连影视剧里的悲剧都不想看的,自然也就不会喜欢见证现实中悲剧…
在探案期间,柳乘荫在“解析”案件档案的信息时,经常会在档案的文字中看到各种比“鬼故事”还要恐怖的文字,在案发现场的所拍摄到的照片中看到很多比“恐怖片”里还要可怕的画面…
一般人多看几眼都有可能会做噩梦!
好在柳乘荫有【完美观感】和【自在】这个两个技能存在。
【完美观感】可以帮柳乘荫对一些会恐怖画面进行“打码”。
而且,【完美观感】的打码方式并不是那种简单粗暴的马赛克,那样的话,“解析”会受到影响的。
【完美观感】“打码”的方式是通过改变画面中的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亮度之类的,使得原本恐怖的、极具冲击性、引人联想的画面瞬间变得“普通”起来。
不过,变得“普通”的画面并不是失去用于破案的重要信息, 这使得柳乘荫能够顺利利用档案内的信息进行破案。
至于【自在】。
之前说过,但柳乘荫遭遇“威胁”的时候,【自在】会让柳乘荫进入“代打”状态,在“代打”状态下,自保本能会令身体立即解放身体潜能, 自主控制肢体或生理反应,瞬间选择最合适的手段作出应对威胁,自动消除“威胁”。
是的,“代打意识”不仅能操控柳乘荫本身自己就能操控的“肢体动作”,甚至还能操控柳乘荫自己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
要知道,“恐惧”、“恶心”等类似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种“生理反应”!
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生理反应”大多是因为大脑受刺激,释放了某些激素分泌的缘故。
正常情况,但柳乘荫遭遇一些轻微的“恐惧”、“恶心”等负面状态时,并不会让“代打意识”上线。
知道身体感觉到这些负面状态严重到会对柳乘荫的身心造成“威胁”的时候,“代打意识”才会上线,帮助柳乘荫抵抗他们。
可以自由控制柳乘荫身体的“生理反应”的“代打意识”可以控制大脑停止下达释放这些激素的指令,并命令身体快速清理掉已经分泌出来的激素。
这样一来,“恐惧”、“恶心”这些生理反应都会被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至于“全部清除”?
那不行,适当的“危险反馈”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这些“危险反馈”能时刻让柳乘荫意识到他所面对的东西的危险性。
危险不能忽视!
虽然“恐惧”、“恶心”的感觉被“代打意识”控制在“可以承受”的安全范围内。
但“可以承受”不等于“愿意承受”。
到头来,柳乘荫还是觉得自己很讨厌看这些东西。
毕竟,柳乘荫不喜欢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