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60节
  暴增的量里凭电影票领取的“发”的部分再次成为了的大头!
  什么情况?
  《轻狂》的票房不是崩了吗?
  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可以免费领取专辑的电影票?
  难道有人发现了平台系统某个的某个漏洞,并宣言了出去,让网友们靠着漏洞重复领取专辑?
  想到这种可能性,柳乘荫连忙一个电话给音乐平台打了过去。
  结果,对方告诉柳乘荫,并没有什么漏洞。
  那些领走专辑的人所出示的电影票的票根编号都是可以在院线的系统上查得到的,而且每一张领过专辑电影票都会备注下来,以防二次领取。
  由此,只能得出一个结果——真就有这么多人去看了电影!
  得知这个结果后,柳乘荫有些懵。
  怎么可能?
  不是说好了加钱都不去电影院看的吗?柳乘荫连忙打开售票软件,查看今天《轻狂》的票房增长情况。
  然后,他惊了。
  今天是周日。
  虽然今天是休息日,票房比工作日高一些很正常。
  可昨天是周六,也是休息日啊!
  结果,现在下午都没过去,《轻狂》的票房就已经超过了昨天一大截了!
  这不正常。
  柳乘荫连忙用手机登陆浏览器,试图找到那导致这样情况出现的原因。
  然而,还没等柳乘荫将想好的关键词输入到搜索框里,他只是点了一下搜索框,便从搜索框下方弹出了一些热搜标题中看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
  “《轻狂》的观影小技巧,你学会了吗?”
  “用最便宜的10元,看最畅快的《轻狂》!”
  “直奔《轻狂》精彩内容,免受无聊剧情打扰。”
  “靠着电影和专辑联动,《轻狂》卖疯了!柳导真是个营销鬼才!”
  …
  柳乘荫头上的问号更多了。
  《轻狂》还有观影小技巧?
  是什么观影小技巧能导致这部打中眼中“折磨观众的烂片”变成票房再度翻红的爆款?
  还有“直奔《轻狂》精彩内容,免受无聊剧情打扰”是怎么回事?
  难道院线想钱想疯了,没不经过柳乘荫的同意,直接把他片子给剪了,直接放精彩片段?
  还有,电影和专辑联动是什么鬼?
  他这么又成销售鬼才了?
  他自己这么不知道啊?
  还有,他现在一看到“鬼才”这俩字,他就感觉有点心梗!
  虽然票房涨了,柳乘荫也能赚到钱。
  但在他看来,这每卖出一张电影票的背后,所代价是少卖出一张专辑!
  一张电影票,入柳乘荫口袋的只有五块钱。
  而一张专辑却是九块多!
  如此一来,每卖出一张电影票,柳乘荫就相当于要亏掉五块钱!
  《电影》票房越好,柳乘荫亏的就越多。
  我都亏成这样了,你们还说我是“营销鬼才”?
  不是讽刺我的吧?
  这样想着,柳乘荫忍不住点开了那些标题。
  嗯,主要是想看看这些文章的作者是谁…
  这个仇,我柳某人,记下了!
  第75章 周经理:柳导,我要向您道歉!
  柳乘荫开始逐个点开那些热搜标题。
  按顺序,他先是搞清楚了票房翻红到底是怎么回事。
  票房之所以翻红,一半是因为那个“观影小技巧”。
  而另一半这是因为“25元买电影票还能免费领价值15元,等同于看电影只要10元”这个思路。
  二者缺一不可。
  毕竟“观影小技巧”要求电影开场半小时后再进去,也就是说,哪怕后半段的内容再精彩,观众也只能看到一半的内容,哪怕是“大半”那也是“一半”。
  买了一张票却只能看“一半”,绝大多数人都是不会乐意的,毕竟电影多么精彩,他们也都只是听途道说,没有亲眼见证过。
  可如果…电影票的价格也只是“一半”呢?
  而且不只是“一半”,甚至只是“一小半”!
  10除以25连一半都不到呢!
  “一小半张”电影票的价钱,看“一大半部”精彩的电影。
  加上这部电影本来就定价不高。
  四舍五入一下后,大多数人在心中得出一个结果——电影票,买到就是赚到!
  而且,这种“猎奇”的观影方式还会引起一些“乐子人”喜欢新鲜的心理,导致原本对电影不感兴趣的人,会因为得知了这种特殊的观影方式而忍不住去尝试。
  甚至,一些人在使用这种观影方式看完电影后,出于某种“完璧情节”,他们最后又会忍不住再买一张票,特意去补一下前面没看过的三十分钟剧情,哪怕他们早就知道那部分剧情很无聊…
  除此外,那些原本只是冲着专辑来,本打不算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他们在看过专辑里的mv后,又忍不住对电影的内容产生好奇,又或者只是打算把电影当mv看,通过电影院的巨幕和音响更进一步享受mv里的内容…
  重重因素结合起来,柳乘荫的专辑与某个网友的“观影小技巧”,这两样事物相互间产生了某种化学作用,产生了各种可以催动观众们的观影欲望的物质,让无数人忍不住想要走进了电影院,一睹《轻狂》这部电影,甚至二刷、三刷…
  就这样,《轻狂》这部电影在经过初始的大起,接着再大落后,它现在又行了!
  柳乘荫在搞清楚票房突然翻红是怎么回事的同时,他也通过一路溯源,知道了“观影小技巧”的最早出处。
  看着那栋熟悉的“留言楼”,看了看留言楼下那条“观影小技巧”的发布时间,他又回忆了一下他当初翻看评论时的时间…
  淦!
  我是前脚刚走,你后脚就给我埋雷啊!
  柳乘荫十分后悔,他当初就该狠心点,让平台把这层楼给删了!
  然而,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电影翻红的原因理清楚了,现在柳乘荫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可是,他们为什么说我是‘营销鬼才’?”柳乘荫十分疑惑。
  按理说,虽然专辑是柳乘荫发的,凭电影票免费领专辑也是柳乘荫决定的,没错。
  但他根本不知道有人会发出这种“观影小技巧”啊!
  一切都是巧合罢了。
  是“观影小技巧”把将这一切都给“点石成金”了!
  如果没有“观影小技巧”的话,《轻狂》不过是一部网友口中“倒贴钱才有人看”的东西罢了。
  怀着疑惑,柳乘荫点开那个把他标榜为“营销鬼才”的热搜标题。
  柳乘荫很快看完了这篇文章。
  文章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这片文章的作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最初是为了通过反驳了网上主流的“柳乘荫运气好”的说法,以此博取关注。
  原来,网上有很多网友也抱着跟柳乘荫差不多的想法,觉得柳乘荫的电影能翻红纯粹是因为被偶然出现的“观影小技巧”给“点石成金”了。
  然而,作者却通过这篇文章反驳了这个说法。
  而作者反驳的理由中,重点提到了一个词——历史必然性。
  据他所说,就好像只要为细菌提供了温床,滋生的细菌必然会滋生一般。
  “观影小技巧”看似是偶然出现的。
  实际上却是因为柳乘荫所提供的环境非常适宜这种“偶然”出现,使得这种“偶然”出现的本身就存在很大的概率,随着时间变化,用不了多久“偶然”注定衍变成“必然”。
  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
  为了贪图“10元观看30分钟精彩”这种“小便宜”,总会喜欢为了“节约”而开动脑筋的人很快就能想出这些“小技巧”,然后在炫耀欲望或名利的驱使下将其公布出来。
  哪怕今天不出现,也会在不远的未来出现,而且这个时间不会长。
  当然,其中柳乘荫的确也有运气好的成分在里边,因为他的专辑上架的当天就将“偶然”变成了“必然”,立刻就有人提出了这个“观影小技巧”,省去了大量的衍变时间,让“观影小技巧”能更快一步进入传播、发酵的阶段…
  接着,作者开始分析柳乘荫为什么要发布专辑。
  是单纯不想背负“碾压猴来坞”的压力吗?
  分析来分析去,中间一大堆,看得柳乘荫眼都晕了。
  最终,在柳乘荫完全没看懂其逻辑的情况下,文章的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
  看似冥冥之中的巧合,其实一切都是柳乘荫的安排!
  作者甚至怀疑那个发布“观影小技巧”的人可能就是柳乘荫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