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53节
第一名是一部来自米国猴来坞的,名为《猩星3》的系列电影。
这部是前几天刚上映的,虽然从上映到现在,经过初期的爆发后,热度稍有下降,到现在已经开始有下滑迹象,但当天票房仍旧达到1.1亿!
第二名也是一部来自米国猴来坞的超级英雄,电影名称为《蜘蛛回家》,它比《猩星3》早了几天上映,热度下滑的程度也更多,但单日票房依旧有8000万!
我们再看看他们的排片量。
《猩星3》的排片量高达40%,是《年轻狂响曲》的近三倍!
《蜘蛛回家》排片量是25%,是《年轻狂响曲》的近两倍!
光是这两部电影便占据了华国电影当下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柳乘荫的电影能以15%的排片量拿下5600万的成绩,这让一些人忍不住去想象:15%的排片就是5600万,那如果《年轻狂响曲》有30%的排片量,那是不是就有可能冲击单日第一呢?
当然了,大多数人都知道虽然排片量和票房往往成“正相关“,但并非“正比例”关系,票房并不会根据排片的增长比例而按比例得到增长。
通常来说,随着排片的提升,观众会因此从空间、时间上获得更大的观影自由。
原本电影排片低的时候,一些观众因为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电影,精神的需求让他们压下身体的排斥,为了尽早看到电影,宁可去选择在某些“阴间时间”或一些位置偏僻或环境较差的电影院去看电影。
可如果排片量增加了,这些观众就选择对自己来说更舒服的时间,到位置更合适、环境更舒适电影院去观看电影。
反之,那些时间阴间和环境较差的电影院的上座率会下降,从而影响总的上座率。
然而网民们不管这些,华国电影圈苦西方大片已久,他们好不容易看到了一次超越西方大片,扬眉吐气的希望!
超超超!
另外一提,《年轻狂响曲》现在在网上被简称《轻狂》,是谁起的头已经说不清。
接着,网络上便开始有人呼吁院线给《年狂》增大排片量,以及呼吁更多人去看电影,为华国电影超越西方特效巨兽做贡献。
“助力《轻狂》反杀外国特效巨兽!”
“看《轻狂》,帮华国电影把华国的票房抢回来!”
“”
…
此时,真正看过柳乘荫电影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浪潮下。
当那些看过电影的人在网络上发出吐槽柳乘荫的电影的“无聊六十分”时,瞬间就会被各种支持柳乘荫电影的声音淹没,根本响不起来。
在网路的呼声下,越来越多人去订电影票。
当天,院线看到《轻狂》往后几天爆满订座后,他们十分懂事地削掉了一些成绩暴露出疲态的电影的排片给了《轻狂》。
甚至一些原本没有上映《轻狂》的院线也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上映《轻狂》。
这一系列操作《轻狂》的排片量当天直接提升到了20%!
在网友们的努力下。
《轻狂》的第二日票房成绩是——8000多万!
单日票房排行——第二!
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好的结果后,网友们根更加努力了。
同时,各院线在看到这个成绩后,觉得《轻狂》兴许还有余力,便又再次提高了《轻狂》排片量。
第三天,《轻狂》的票房提升到了——1亿零几百万!
全网沸腾了!
大家好像都很高兴。
除了柳乘荫……
柳乘荫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有点慌,感觉自己像犯了法的在逃罪犯…
第65章 看了柳导的电影,我决定买张专辑
先不说排名,就说看到那个代表在金钱的数字。
一亿零几百万!
对于这个数字。
柳乘荫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有点慌。
什么叫“天降横财心惊惊”?
柳乘荫现在就是了。
“什么鬼?票房不仅没跌,反而还几乎翻了一番!”其实在第二天票房涨了的时候,柳乘荫就发现有些不对。
但最终他还是将其当成是网友们的反应速度太慢的缘故,以为等他们反应过来自然就不会有人来看了。
因此,对于第二天票房的增长,柳乘荫甚至还有些窃取。
就好比,上学时学校3月1日开学,而今天是2月28日,正愁着的时候,突然发现今年是闰年一样。
可当第三天票房破亿后,他终于坐不住了。
这样一部有六十分钟是无聊内容电影,居然出了这么高的票房…
他本来只是想冲个奖,顺便回本加小赚啊!
这么高的票房,很不正常啊!
他会不会因此被人当成诈骗、洗钱啥的给举报了啊?
就算他什么也没做过,最后警察叔叔也能证明他的清白。
可是拿这么高的票房,说实话,柳乘荫内心有些不安。
他心虚啊!
他不配啊!
柳乘荫隐约觉得,他那样的一部电影,居然拿到了这样的票房,就算最后给他赚到了一大笔钱,他也会觉得自己可能会丢失一些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柳乘荫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虽然那些来自看过电影的人的声音一时间被盖住了,但在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人看过电影,这些人的声音会越来越大,终究会用盖不住的时候。
试想,等未来某一天,网民中开始有人反应过来后,然后他们会发现他们这么多人居然被以“爱国”之名煽动着去花钱看了一部他们眼中的“烂片”,他们会不会把责任算到“最终得利者”——柳乘荫头上?
哪怕柳乘荫什么都没做。
绝对会!
理由就是“柳乘荫什么都没做”!
到时候被人人喊打是他柳乘荫啊!
而且,“单日票房碾压猴来坞特效大片”这个名头虽然看起来唬人,但也不是什么好事!
一来,柳乘荫很可能会被搭上“商业片导演”的标签,很影响评奖时评委们的态度。
二来,虽然很多电影人总是表示出一副“咱是艺术家,咱鄙视商业片”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暗地里也是羡慕商业片的收益的。
那些人看到柳乘荫这么张扬的成绩,他们之中难免有会眼红,柳乘荫也会因为他们的眼红而“得罪”这些人,接而“得罪”他们背后的势力。
至于那些被柳乘荫电影“碾压”了的外国电影背后势力就更不必说了,他们敌视柳乘荫那是比国内电影人敌视柳乘荫更加“合情合理”。
总之,柳乘荫会因此平白树敌无数!
虽然眼前的票房所带来的“利”很诱人,“单日票房碾压猴来坞特效大片”的所带来的“名”也很诱人。
但为了一时的得意而舍弃无限的未来,这是鼠目寸光的做法。
“不行,我必须做点什么。”柳乘荫心里这样告诉自己。
柳乘荫一边想着,一边打开电脑,登陆影评网站。
首先,他要确定一件事情。
确定观众对自己电影的观感。
别到时候,事后发现自己跟观众对电影的感观其实是相反。
万一自己觉得很无聊地方,其实在观众眼里很有意思呢?
毕竟他大学四年来看了这么多有趣的作品,欣赏阈值比一般人高些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柳乘荫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票房。
真是他的荣耀,他绝不推辞!
哪怕这份荣耀会令他被放到火架上煎烤,他也要拼尽全力捍卫自己的荣耀!
可如果,这部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感官和他预料中的一样的话。
那就说明,这部电影的现有的票房全是被所谓的“爱国热情”给炒出来的,那这种虚假的荣耀他宁可不要!
像这种虚假的荣耀,就仿佛一个气球,现在吹得越是膨胀,以后气球炸掉的时候,柳乘荫被炸得就越是惨痛!
与其受伤,不如在气球真正膨胀到具有杀伤力之前及早把气给放掉。
虽然瘪了的气球不太好看,但至少它的大小是真实的,状态是安全的。
等上影评网站后,柳乘荫在艰难地从评论区中充斥着的那些内容毫无营养的“恶意好评”中找到了他要找的信息:
“高朝部分特效很好,曲子很炸,十分附和我对柳导电影的期待,但其他地方实在没什么意思,我看得差点睡着,差点错过高燃的斗琴。”
“和朋友一起去看的,因为太无聊,我看到一半就忍不住离开了,然而刚出电影院,朋友发信息告诉我,后面燃爆!淦,血亏”
“我很想二刷支持一下柳导,再看一遍里面的精彩部分,但电影这样节奏我是在没有耐心看第二遍,等什么时候出网络版了,我再付费支持一遍吧,网络视频可以快进,这点很好。”
“看了柳导的电影,我决定买张专辑。柳导什么时候把电影里的曲子放到音乐平台上了,看到这条信息的人记得踢我一下。”
…
果不其然,柳乘荫并没有什么很高的欣赏阈值,他的欣赏能力并没有脱离普罗大众。那些文字间充满感情的真情评价里,网友们虽然夸了柳乘荫的特效和音效很好,但更多是吐槽“无聊六十分”。
虽然有句话叫:“好饭不怕晚。”
这部是前几天刚上映的,虽然从上映到现在,经过初期的爆发后,热度稍有下降,到现在已经开始有下滑迹象,但当天票房仍旧达到1.1亿!
第二名也是一部来自米国猴来坞的超级英雄,电影名称为《蜘蛛回家》,它比《猩星3》早了几天上映,热度下滑的程度也更多,但单日票房依旧有8000万!
我们再看看他们的排片量。
《猩星3》的排片量高达40%,是《年轻狂响曲》的近三倍!
《蜘蛛回家》排片量是25%,是《年轻狂响曲》的近两倍!
光是这两部电影便占据了华国电影当下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柳乘荫的电影能以15%的排片量拿下5600万的成绩,这让一些人忍不住去想象:15%的排片就是5600万,那如果《年轻狂响曲》有30%的排片量,那是不是就有可能冲击单日第一呢?
当然了,大多数人都知道虽然排片量和票房往往成“正相关“,但并非“正比例”关系,票房并不会根据排片的增长比例而按比例得到增长。
通常来说,随着排片的提升,观众会因此从空间、时间上获得更大的观影自由。
原本电影排片低的时候,一些观众因为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电影,精神的需求让他们压下身体的排斥,为了尽早看到电影,宁可去选择在某些“阴间时间”或一些位置偏僻或环境较差的电影院去看电影。
可如果排片量增加了,这些观众就选择对自己来说更舒服的时间,到位置更合适、环境更舒适电影院去观看电影。
反之,那些时间阴间和环境较差的电影院的上座率会下降,从而影响总的上座率。
然而网民们不管这些,华国电影圈苦西方大片已久,他们好不容易看到了一次超越西方大片,扬眉吐气的希望!
超超超!
另外一提,《年轻狂响曲》现在在网上被简称《轻狂》,是谁起的头已经说不清。
接着,网络上便开始有人呼吁院线给《年狂》增大排片量,以及呼吁更多人去看电影,为华国电影超越西方特效巨兽做贡献。
“助力《轻狂》反杀外国特效巨兽!”
“看《轻狂》,帮华国电影把华国的票房抢回来!”
“”
…
此时,真正看过柳乘荫电影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浪潮下。
当那些看过电影的人在网络上发出吐槽柳乘荫的电影的“无聊六十分”时,瞬间就会被各种支持柳乘荫电影的声音淹没,根本响不起来。
在网路的呼声下,越来越多人去订电影票。
当天,院线看到《轻狂》往后几天爆满订座后,他们十分懂事地削掉了一些成绩暴露出疲态的电影的排片给了《轻狂》。
甚至一些原本没有上映《轻狂》的院线也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上映《轻狂》。
这一系列操作《轻狂》的排片量当天直接提升到了20%!
在网友们的努力下。
《轻狂》的第二日票房成绩是——8000多万!
单日票房排行——第二!
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好的结果后,网友们根更加努力了。
同时,各院线在看到这个成绩后,觉得《轻狂》兴许还有余力,便又再次提高了《轻狂》排片量。
第三天,《轻狂》的票房提升到了——1亿零几百万!
全网沸腾了!
大家好像都很高兴。
除了柳乘荫……
柳乘荫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有点慌,感觉自己像犯了法的在逃罪犯…
第65章 看了柳导的电影,我决定买张专辑
先不说排名,就说看到那个代表在金钱的数字。
一亿零几百万!
对于这个数字。
柳乘荫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有点慌。
什么叫“天降横财心惊惊”?
柳乘荫现在就是了。
“什么鬼?票房不仅没跌,反而还几乎翻了一番!”其实在第二天票房涨了的时候,柳乘荫就发现有些不对。
但最终他还是将其当成是网友们的反应速度太慢的缘故,以为等他们反应过来自然就不会有人来看了。
因此,对于第二天票房的增长,柳乘荫甚至还有些窃取。
就好比,上学时学校3月1日开学,而今天是2月28日,正愁着的时候,突然发现今年是闰年一样。
可当第三天票房破亿后,他终于坐不住了。
这样一部有六十分钟是无聊内容电影,居然出了这么高的票房…
他本来只是想冲个奖,顺便回本加小赚啊!
这么高的票房,很不正常啊!
他会不会因此被人当成诈骗、洗钱啥的给举报了啊?
就算他什么也没做过,最后警察叔叔也能证明他的清白。
可是拿这么高的票房,说实话,柳乘荫内心有些不安。
他心虚啊!
他不配啊!
柳乘荫隐约觉得,他那样的一部电影,居然拿到了这样的票房,就算最后给他赚到了一大笔钱,他也会觉得自己可能会丢失一些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柳乘荫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
虽然那些来自看过电影的人的声音一时间被盖住了,但在未来,随着越来越多人看过电影,这些人的声音会越来越大,终究会用盖不住的时候。
试想,等未来某一天,网民中开始有人反应过来后,然后他们会发现他们这么多人居然被以“爱国”之名煽动着去花钱看了一部他们眼中的“烂片”,他们会不会把责任算到“最终得利者”——柳乘荫头上?
哪怕柳乘荫什么都没做。
绝对会!
理由就是“柳乘荫什么都没做”!
到时候被人人喊打是他柳乘荫啊!
而且,“单日票房碾压猴来坞特效大片”这个名头虽然看起来唬人,但也不是什么好事!
一来,柳乘荫很可能会被搭上“商业片导演”的标签,很影响评奖时评委们的态度。
二来,虽然很多电影人总是表示出一副“咱是艺术家,咱鄙视商业片”的样子,但实际上,他们暗地里也是羡慕商业片的收益的。
那些人看到柳乘荫这么张扬的成绩,他们之中难免有会眼红,柳乘荫也会因为他们的眼红而“得罪”这些人,接而“得罪”他们背后的势力。
至于那些被柳乘荫电影“碾压”了的外国电影背后势力就更不必说了,他们敌视柳乘荫那是比国内电影人敌视柳乘荫更加“合情合理”。
总之,柳乘荫会因此平白树敌无数!
虽然眼前的票房所带来的“利”很诱人,“单日票房碾压猴来坞特效大片”的所带来的“名”也很诱人。
但为了一时的得意而舍弃无限的未来,这是鼠目寸光的做法。
“不行,我必须做点什么。”柳乘荫心里这样告诉自己。
柳乘荫一边想着,一边打开电脑,登陆影评网站。
首先,他要确定一件事情。
确定观众对自己电影的观感。
别到时候,事后发现自己跟观众对电影的感观其实是相反。
万一自己觉得很无聊地方,其实在观众眼里很有意思呢?
毕竟他大学四年来看了这么多有趣的作品,欣赏阈值比一般人高些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柳乘荫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些票房。
真是他的荣耀,他绝不推辞!
哪怕这份荣耀会令他被放到火架上煎烤,他也要拼尽全力捍卫自己的荣耀!
可如果,这部观众们对这部电影的感官和他预料中的一样的话。
那就说明,这部电影的现有的票房全是被所谓的“爱国热情”给炒出来的,那这种虚假的荣耀他宁可不要!
像这种虚假的荣耀,就仿佛一个气球,现在吹得越是膨胀,以后气球炸掉的时候,柳乘荫被炸得就越是惨痛!
与其受伤,不如在气球真正膨胀到具有杀伤力之前及早把气给放掉。
虽然瘪了的气球不太好看,但至少它的大小是真实的,状态是安全的。
等上影评网站后,柳乘荫在艰难地从评论区中充斥着的那些内容毫无营养的“恶意好评”中找到了他要找的信息:
“高朝部分特效很好,曲子很炸,十分附和我对柳导电影的期待,但其他地方实在没什么意思,我看得差点睡着,差点错过高燃的斗琴。”
“和朋友一起去看的,因为太无聊,我看到一半就忍不住离开了,然而刚出电影院,朋友发信息告诉我,后面燃爆!淦,血亏”
“我很想二刷支持一下柳导,再看一遍里面的精彩部分,但电影这样节奏我是在没有耐心看第二遍,等什么时候出网络版了,我再付费支持一遍吧,网络视频可以快进,这点很好。”
“看了柳导的电影,我决定买张专辑。柳导什么时候把电影里的曲子放到音乐平台上了,看到这条信息的人记得踢我一下。”
…
果不其然,柳乘荫并没有什么很高的欣赏阈值,他的欣赏能力并没有脱离普罗大众。那些文字间充满感情的真情评价里,网友们虽然夸了柳乘荫的特效和音效很好,但更多是吐槽“无聊六十分”。
虽然有句话叫:“好饭不怕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