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37节
  好,就这么办!
  很快,柳乘荫打通了工作人员给的电话:“你好,我是明天过去的客人,我要点菜。”
  对面传来一个年轻的男声:“请问您要点什么菜?”
  “我要吃三不沾。”
  “三不沾?什么东西?”
  “就是蛋黄混淀粉和白糖,你跟雷老师说,他应该懂的。”
  “蛋黄、淀粉、白糖?
  听起来挺简单的,而且都是些便宜的材料……
  这样我们几乎不用干什么活就能换到!
  呀!您可真是个好人!”
  …
  第二天,节目组来接送他们去拍摄地点。
  但这一路可不好走。
  车子弯弯绕绕几个小时后一头驶进了泥土路中。
  而且正赶上这几天下雨。
  路上都是烂泥。
  车不仅开不快,还颠得厉害。
  经历了几个小时的折磨后,柳乘荫终于在中午前被送到了一个小山村村口。
  往后都是山间小路,柳乘荫连坐车的机会都没了…
  还好柳乘荫平日里生活比较洒脱,提前得知了拍摄地点,并且今天来,过一夜,第二天就得走后,他也懒得准备太多东西,就带了个单肩包。
  里面除了塞手机充电器外,就是牙刷毛巾之类的洗漱用品,里头唯一的布料就是一块毛巾。
  至于衣服…一天不换也没什么的,反正明天吃完早餐又得出发了,对吧?
  如果柳乘荫一个人轻装前进的话,那么根据工作人员所描述的大概路程,按照柳乘荫速度,他应该能在十几分钟这样抵达目的地。
  然而,柳乘荫忘了一件事情。
  木头原理飘过…
  柳乘荫一个人轻装没用,他还带了三个人。
  柳乘荫是导演,他不在意形象,但艺人不行啊!
  作为艺人,就算是准备做实力派演员,在能够仅凭演技就在圈子里站稳前,形象依旧是一块十分重要的招牌!哪怕拥有了仅凭演技就能在圈子站稳的实力,外表也依旧是一项重要的加分项!
  所以,没有几个演员会愿意放弃自己的好形象。
  而树立这好的形象的代价是,无论去哪,他们都得带上各种打扮用的东西,比如衣服、首饰、化妆品、保养品、清洁用品…
  两个男演员还好,也就一个行李箱。
  女演员维持形象所要用到的东西就比较多一些。
  沈倾除了要拉着一个行李箱外,还多出一个手提包。
  好吧,其实柳乘荫也不清楚那个手提包算行李,还是算装饰品,又或者二者皆有。
  行李箱在平地上对行动速度影响不大。
  但这里是山路!
  很难找到一处平整地。
  行李箱在上面滑动时,动不动就会被带跑偏,时不时轮子还会被卡到小坑里,很多地方都得靠提过去。
  这时柳乘荫就犯难了。
  女生又提箱子又提包的,而自己却只提着一个瓶大阔落都放不下的单肩包,这画面出现在镜头里,会不会中拳呢?
  想到这里,柳乘荫想去帮沈倾拿箱子。
  但沈倾却不肯。
  按她的话说,如果让导演帮忙提箱子,很容易让人以为她是个戏霸。
  柳乘荫觉得沈倾说的有道理。
  但总得帮点什么吧?
  然后柳乘荫盯上了沈倾的手提包…
  随后,柳乘荫提着两个包,男左女右。
  嗯,沈倾那个包的外形摆明了倾向是女性喜好的。
  但无所谓了,反正他不靠脸吃饭。
  另外,他此行来这里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劝退网上那些整天喊着让他偶像出道的家伙!
  有些这么一群整天盯着他的脸、宣传他的脸的人在,他以后还怎么过他理想中的“幕后人员的平静生活”?
  为达到目的,柳乘荫决定,在节目拍摄期间,他要坚持用平日的打扮,按照生活习惯来。
  吃饭时大块吃肉、大口吃饭、还剔牙。
  干活时故意搞乱头发。
  休息时,要跷二郎腿、葛式瘫、挠痒。
  总之,要把生活习惯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把自己的一些不端庄的生活小习惯暴露出来。
  然后,还要宣传“我在宣传里那么上镜都是打扮的效果啦,只要会打扮,谁打扮起来都能这么好看”这样的说法。
  然后再将打扮能力在其他人身上展现一番…
  到时候,观众就会产生“柳乘荫远是靠打扮,不打扮就是个普通人”的想法。
  如此一来,“偶像”设定崩坏的柳乘荫就再也不用担心总是有人盯着他的脸不放,继续回归那“没人看脸的幕后人员上街不用担心被围观”的平静生活了!
  走了半个小时后,目标地点终于出现在了眼前。
  要到了…
  第45章 三不沾是谁点的?
  蘑菇屋有四名固定嘉宾,两大两小。
  此时,蘑菇屋里只剩两个年纪大老男人,以及两名名昨天来,今天准备走的嘉宾,而另外两个年轻人估计是去哪个山头干活赚取换食材的“工分”去了。
  两个老男人里,他们一个正在择菜,另一个正左手抱着个盆,右手握着根搅拌器,一副面目狰狞的样子挥舞着麒麟臂,不断搅和着盆里的粘稠物体。
  两名嘉宾,一男一女,女的帮忙择菜,男的在看热闹,边看还喊着:“雷老师!有劲!”
  就在这时,柳乘荫四人到了他们今晚吃住的地点——蘑菇屋。
  准确地说,他们实在蘑菇屋外的院子的围栏外。
  “来客了!有人在吗?”
  虽然眼前这个院子的围栏并不是很高,可能连鸡都拦不住,显然无法阻挡他们的进入,但柳乘荫还是十分礼貌站在装饰作用大于防盗作用的大门前叫了声门,等待主人来开门。
  当听到柳乘荫叫门的声后。
  择菜的男人停下了手中的话,下意识回忆其刚才的声音,试图在镜头前再度施展“听声认人”的绝技。
  炯老师是一个从业二十几年的主持人,参与过多个热门综艺,甚至电视塔的各种晚会都有他,是他们塔的大柱子,从业的二十几年迎来送往的生涯中,他与圈子里绝大多数人都有过接触,甚至能通过一个声音分别出对方的身份。
  在《向往》这个综艺中,嘉宾用假声打电话,让炯老师猜身份已经成为了一个看点。
  因为昨天柳乘荫来电话时,炯老师在洗澡,是两个年轻嘉宾中的一个接了柳乘荫的电话,这使得炯老师错失表现机会。
  现如今,炯老师试图拯救镜头。
  然而,他想了好几秒,发觉自己对这个声音毫无印象,很是陌生。
  难道这期节目组收钱了,请了个很偏僻的艺人?
  不过,客人还在等着开门了,无论如何不能让客人久等了,这会显得他们有失礼数。
  这样想着,炯老师放弃了施展“听声认人”的想法,放下手中的菜叶子,站起来,把手上的水抹在围裙上,准备出去。
  然而,他却发现有人比他更快一步,已经快冲出门口了。
  是最开始时还在厨房里搅拌东西,距离门口最远的雷老师。炯老师忍不住问道:“怪了,雷老师今天怎么这么热情?难道你听出来是谁了?”
  已经半个身子冲出门外的雷老师扒着门框,猛回头说道:“我不知道是谁,我就想知道是谁点的三不沾。”
  说起“三不沾”雷老师就气不打一处来。
  之前的嘉宾点佛跳墙时他都没这么气过。
  毕竟佛跳墙虽然制作麻烦点,食材高级点,但那制作麻烦主要是在与制作步骤的繁琐上。
  至于食材高级的问题。
  他在这里的定位就一个厨子,下地干活赚“工分”换食材那都是飞行嘉宾和年轻人他们干的活,累不着他。
  现如今,居然有人点“三不沾”!
  所谓“三不沾”就是指不沾牙、不沾筷、不沾盘。
  “三不沾”用料很普通,无非就是蛋黄、绿豆淀粉、砂糖、油,如果讲究点,还可以加点别的薯粉什么的。
  不需要干太多活就能换到。
  步骤也简单,就是把所有材料按比列混合在一起,然后放锅里加热搅拌,搅拌过程逐渐加油,一直搅拌到食物充分混合油脂,变得不沾锅,也不沾锅铲为止。
  但混合食材和入锅后的搅拌过程特别麻烦,很费时间,也很费力气,哪怕只做一个巴掌大一块也得搅合上半个多小时,中间歇会就是近一个小时。
  一次还不能搅太多,搅和的量越多,阻力越大,反而比分次做更费时间。
  而且如果一次做的量太大的话,下锅后不能及时把火候搅均匀,容易导致焦糊、烧干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