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狂跑偏 第15节
  很显然,联盟官方也意识到了柳乘荫是个“非ban必选”的存在,绝对不能放出来。
  那相当于一半冠军奖金的所谓“表演赛出场费”其实只是相当于变相的把奖金预支给了柳乘荫罢了。
  一旦柳乘荫参加比赛的话,许多商业活动都会因此损失惨重!
  试想一下阿尔法狗参加围棋比赛、
  深蓝参加象棋比赛的结果。
  柳乘荫一旦参赛,那冠军基本确定了,各种可以通过竞猜来完成的引流手段和商业活动都没法做。
  而柳乘荫对面的选手,他们在面对一场注定会输的比赛时,很难提起斗志,没有斗志,怎么打出亮眼的操作?
  一场单调且没有悬念的比赛注定是没有太多吸引性可言的。
  如果比赛没有吸引性,他们还怎么卖票?
  怎么进行衍生的商业活动?
  怎么变现流量?
  就算是nba,世界杯,奥运乒乓球,赛事举办方为了让比赛更加精彩,也会想办法通过修改规则,尽可能不让一支独大的队伍或选手出现,至少要让第二名看到逆袭的可能……
  比赛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队伍的事,旗鼓相当的对手才能打出精彩的比赛!
  而对联盟来说,各种打补丁也是为了平衡,如果有某个英雄超模了,要么削,要么ban。
  而像柳乘荫这样“mage-超极巨-超模英雄”,肯定是要被ban掉的!
  谁敢放出来谁傻子!
  除非职业圈中能出现至少一名可以稍微制衡柳乘荫的选手,这样才有放出来可能,一边选一个,还有得打。
  在无法制衡的情况下,柳乘荫一旦参加比赛,很可能会让联盟电竞圈目前的大好情势就此崩盘!
  虽然柳乘荫曾说过他“志不在此”,并不打算打职业,但空口白话,又没签合同,谁能保证以后呢?
  还是走合同,定死了比较好。
  现如今,只是需要花费相当于一半的冠军奖金的钱就能把柳乘荫给ban掉,那实在太划算!
  哪怕是全额的奖金,比起比赛衍生的各种商业活动所产生的利益那都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当然,如果柳乘荫选择打职业的话,他所得到好处远比这一半的冠军奖金更多。
  然而,那需要柳乘荫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转化,不像现在,只要每年参加一次闭幕表演赛就能拿到这么多。
  选择打职业的话,其中很容易出现变故,然后导致禁赛啊、禁赛啊、禁赛什么的…
  总之,必须把柳乘荫给ban了!
  不能放出来!
  对于联盟官方的要求,柳乘荫答应地很爽快:“放心,我是个搞创作的,对打职业没什么兴趣,至于你对我实力可能变弱的担心…
  你也不看看我直播时打游戏用的是什么设备?!
  给我个好点的键盘,我还能变得更强!”
  柳乘荫刚说完话。
  “嘭”的一声,他面前的电脑屏幕就黑了,还冒出了一股黑烟。
  “什么声音?”
  “哦…我电脑炸了……啊啊啊!我的电脑!!!!”
  ……
  在经历【键神】技能长达近一个月的“临界值摧残”后。
  这台柳乘荫在大一上学期四千块钱买来,原先已经跟了他近四年的普普通通的笔记本电脑终于再也扛不住,就此一命呜呼…
  第18章 答辩结束,要毕业了
  联盟官方在得到柳乘荫的答复后,为了尽早点把事情坐实,好用法律把柳乘荫锁死在ban位上,免得柳乘荫又有了反复的念头。
  他们第一时间通过官方的公证平台向柳乘荫发来了一份《合作协议》,通过网络的电子签约模式,快速完成了一切。
  柳乘荫只知道等十一月初,联盟世界赛的总决赛结束后去参加一场用不了多长时间的表演赛,他就能收获一笔相当于五个《纵横星海梦》收益的出场费。
  可惜,现在距离第二周期结算只剩八十多天,根本等不到十一月,否则他就能将这笔出场费当做电影的创作经费,有了充足经费就能创作出更满意的作品。
  电影品质提升,就能造成更大的影响力,作品影响力高就能得到强大的技能,提升创作能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可惜,这笔创作经费估计要等下个周期,甚至下下周期才能“领”到。
  柳乘荫的下一部作品能用的只有那靠《纵横星海梦》赚到的150万。
  150万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对于电影制作来说,只能算是“小成本”。
  要不要找投资?
  据说大多数导演都是靠拉投资拍电影的…
  …
  时间一晃,柳乘荫他们答辩的日子到了。
  所谓“答辩”,就是几名评委老师根据论文的题目和内容中的某些点对学生提出质疑,然后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所学和理解对于这些质疑进行辩解。
  随后,评委老师根据论文的内容以及学生的临场表现进行评分。
  柳乘荫的论文毕竟是得到过李严这位严师的认证的,一切都还算顺利。
  就是答辩过程中,柳乘荫明显觉得这些评委老师们问的问题有点多。
  能负责广告专业的答辩,这些评委老师就算不是传媒系的老师,他们所从事的研究、教学工作也多少是跟广告行业“沾亲带故”,最少也算是作为广告业的半个行内人。
  作为行内人,这些评委老师自然是知道《纵横星海梦》(游戏宣传片)这一在不久前引起过不小轰动的“热门广告”。
  在得知这一宣传片居然是出自自己学校的一名学生之手后,他们自然忍不住惊讶和好奇。
  随后的答辩过程了,这些评委老师所问的问题中关于课题的根本没几个,大多问的是:柳乘荫制作画面的过程中的构图思路?
  其中引用了那些美术理论?
  是“xxx的美学方程”?
  还是“ooo的完美三角公式”?
  柳乘荫那懂这么多高深的东西?
  他只是来考学士学位的,不是博士!
  对此,柳乘荫只能一脸“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的表情,试图编几句,但脑子里缺乏素材,最后只好愣愣回道:“脑子里想到了,动手画几下…就做出来了…”
  说完后,柳乘荫感觉自己好傻,觉得自己下一秒会被骂。
  结果…
  “嗯,直白!不虚伪!有个性!不做作!搞艺术就该这样。”
  “不需要高级的美学理论辅助就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可惜不是我们美术系的,否则我肯定给‘优秀’!”
  “可惜了…”
  柳乘荫被说得脸都红了。
  虽然他觉得老师们夸的都对…
  评委老师随后发现时间有点久了,赶紧问了柳乘荫几个问题,就让他过了。
  反正柳乘荫这篇论文的卷面分加实践分要拿‘良好’基本是稳稳的,就算答辩发挥不好,也不至于被扣到“中”,就算答好了,也够不到“优秀”。
  很多时候,答辩更多是走过场,只要论文真是你自己写的,并且根据指导老师建议认真做了,回答问题时态度端正些,几乎不会有倒在这关的可能性。
  连答辩都过不了的,问题通常比较大。
  答辩结束后,柳乘荫在门外等着,等待其他室友答辩结束。
  柳乘荫的寝室一共四个人。
  另外三个人,分别叫林海、程山、仇全。
  男生舍友之间为了表示亲近,经常会相互取些只有室友间专用的昵称。
  有的宿舍喜欢按年龄会入住宿舍的次序排老大、老二,有的使用籍贯所在地指代…
  不过柳乘荫他们不这样。
  某天他们发现寝室四个人名字都能跟数字搭点边。
  比如:
  柳乘荫的“柳”谐音是“六”。
  程山的“山”谐音是“三”。
  林海的“林”谐音是“零”。
  仇全的“仇”里面有“九”。
  然后,他们是个人就有了零号、三号、六号、九号的代号。
  每当他们在宿舍外相互叫对方代号时,明明只是一个只有四人的小破宿舍,却让别人以为他们有一个班的兵力。
  答辩并没有出什么意外,大家都过了。
  接着,大家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打出了“go-home”。
  洗个澡,换身舒服的衣服,然后宿舍全体成员,一个不落,奔赴附近的一家火锅城。
  从晚上七点开始,叫一大桌子菜,推杯换盏,死命塞。
  当然不能光是吃喝。
  临近毕业,大家免不了谈起毕业后,诉说各自的出路。
  零号考研成功了。
  三号在“校院招聘会”上成功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