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婚正配 第33节
这可着实好笑,谢琅想着便也笑了,握着她的手按在自己的胸膛上。
低沉的笑声震荡着,“我自然不会陷入那般境地,便不会有那等艰难。”
身居高位者,多么泰然自若。
他许是从未没过这般不得已。
她虽不知为何心情低落,却只觉意兴阑珊。手臂一支又重新躺了回去。
谢琅见她沉默,以为她困倦,便展臂将她揽入怀中。
“睡吧,明日不还要去田庄一趟?”
大手轻拍她的肩膀,“若需什么,便跟我说。”
柳清卿伏在他温热的胸膛上,手还搭在他的胸口上,他的心脏正在她掌心下跳动。
可明明身体近到无法更近,她为何觉得他们离得如此远。
他看不上唐掌柜的委曲求全,会否也觉得她在柳府那些年全是懦弱?全是自找的?
这样一想,心如刀搅一般。
合上眼命令自己莫要再想,不知过了多久才晕晕乎乎睡了过去。
待她呼吸平缓后,谢琅侧身,一手托住她的后颈,抽出手臂。将她安置回她的锦被中后回自己那边重新躺好。
唐掌柜的事便如空中尘粒,在他心头没留下半点痕迹。
翌日早早醒来,外头晨光熹微。
谢琅那却已空着,应是去练武了。
练武后他便去上衙,年年如一日,无论冬夏。
初初的甜蜜过去,她终意识到自己与谢琅之间的巨大差距。
他已是国之柱石,她却弱小如此,只能仰人鼻息。
成亲之前谢琅喜爱的应不是她这样的人吧?
原本只想着嫁给他获得庇护取回母亲留给她的嫁妆,如今倒有了新的愁绪。
她见了更大的天空,便也想飞得更高。
她想做个能配得上他的人。
这样一想,浅淡的沮丧便被冲散!
哪有空闲自怨自艾,她已损失许多念头,如今有了机会应更加努力才是。
给自己鼓劲后便去洗漱用了早食,让李嬷嬷吩咐门房那头准备好马车,也让管事提前做好准备。
今日要去医馆瞧瞧唐掌柜将事办得如何了。
还未踏入医馆便看到老大夫那头在给人把脉诊病,帘子落着只能瞧见病人正坐着。
柳清卿便收回目光,往门侧一瞧,唐掌柜正在里头坐着,听到动静抬起头,见是柳清卿眼睛先是一亮,而后挤眉弄眼开始演起戏来。
“你们又有何事?”
手上动作示意他们到后头去。
今日谢伍没跟着,扮成府卫的也是谢琅的人,得到信号便毫不客气推搡着唐掌柜到了后头院子。
不得不说唐掌柜这些年吃得是真好,这一推身上的肥肉便像水波一样晃动。哪还有他自己所说当年玉树临风的模样?
后院无人,也没小应氏的眼线。
唐掌柜面朝门口站着,若有人过来立刻能瞧见。
远远瞧着面色颇为凶狠不吝,若离得近才能听到他言语间颇为恭敬。
“昨日小应氏来人询问,让我给挡了回去。以小应氏谨慎的性子,许会再来。”
不得不说唐掌柜真乃八面玲珑。
如今倒成了两头的细作了。
小应氏来人询问,唐掌柜倒打一耙,直说自己额头磕出的血痕是被柳清卿逼的。
因着母亲被他们捏着,小应氏半点没想过唐掌柜敢反水。
还有一事有异。
浑浑噩噩混了这些年,这还是他将这些年的事想过一遍后猛然记起的。
每隔一月小应氏便命他备好一些药材,若时间紧,没得炮制都可。
药材量不大,但走去哪他却不知。每回小应氏只让他备好便可。
最初他也暗中跟过,结果跟丢了。
“那药材说起来也无甚特别,不知为何常年往外运。来往银钱也不入账目。”
柳清卿:“是什么药材?”
唐掌柜:“是生草乌,不是什么少见药材,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效。”
那是奇怪。
不是什么名贵药材,却常年往外运送。
一时之间没甚头绪,便压在心中。
“我本每旬便去田庄铺子查看,过几日说是提前去,没甚大不了。待我去摸清情况,再回来向夫人禀告。”
说完正事,唐掌柜咬牙犹豫片刻,还是问了,“那我母亲……”
柳清卿了然,递给他一枚纸包,“这药你且回去试上一试,若不信,便寻几个医师先询问便是。”
上回谢琅归家便将荷包还与她,还眸色深深嘱咐了她一句话,“与人要留些心眼。”
她知他说得有理,但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她并无权势,若想行走,唯有以诚待人。
今晨她将母亲留给她仅剩一半的药丸又细细切成三十份,变成一粒一粒的药丸。
她想着既然这药能救谢琅一命,那许能给唐母喘息之机。
唐掌柜接过,双眼猩红,手直颤抖,若不是怕眼线瞧见,恨不得立时连磕头。
待绕出去,陆老大夫正好诊完,见她来了连忙起身迎来。
话都来不及说便急急拽过她的手腕诊脉,眉心急促足见他的庄重担忧,静默感受脉搏后,陆老大夫却松口气,脸上的褶皱也跟着舒展开。
又仔细打量柳清卿的气色,捋着花白的胡须甚是满足地颔首,“小姐寻的夫婿甚好。”
柳清卿还记得当初老大夫嘱咐她让她带着谢琅一同来诊脉,便问了。
陆老大夫却摇头:“不急了。”
话音微顿又说,“若小姐信得过,得空来一趟即可。”
说话间唐掌柜过来,冷眼相待,额头上那结的痂可是刺目。
陆老大夫还不知唐掌柜已成了她的人,瞥一眼跟她低声叹息,“别看唐掌柜凶悍跋扈,实则外强中干,也是个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平日如浑人一般骂人,喝酒后却撅个屁股跪在后院中大哭,好似受了什么大委屈。
暗中也会多给他们发银钱,逢年过节多割了肉扔给他们。若有病患无力付钱,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了。
这兴许也是除却托付,这些年虽看不过眼却未离去的原因。
从医馆离去上了马车,直往田庄而去。
田庄一般有庄头管事,由主母提点。因着新朝颇看重佃农生计,若苛待佃农出了人命那可是大事,轻则被言官弹劾,重则主家官家断了仕途。
所以即便小应氏惯有小动作,却没作大恶。
她此番没提前知会前去便是为了瞧瞧如今这田庄到底如何。
出城不久便是土路,马车颠簸。
远离人声后李嬷嬷才小心附耳过去担忧道:“小姐怎能将那药赠与出去?”
“嬷嬷”,
柳清卿拍了拍她粗糙的手背,“如今既要用人,便要以诚待之。”
看向她的眼底,“也许,我们仅这一次机会。”
李嬷嬷沉默片刻,凹陷的眼窝里掬出了泪,嘴唇也止不住颤抖,反手握住柳清卿的手,“……我的小姐,长大了。”
又照着她刚刚摸样拍着感叹,“小姐长大了。”
柳清卿颇为羞赧地抿唇笑笑,撩起车帘望向外头。
入了夏,山峦青翠,暖风轻拂,丛林中鸟鸣阵阵。
“嬷嬷,从前哪敢想会过上这般日子呢。”
她低声喃喃,想到谢琅不由提起精神,“还需加把劲才是!”
虽念着盼着拿回嫁妆,但忽然将这众多家资交予她,欢畅过去便是无法掌控的恐惧。虽谢琅派来侯府最得力的管事相助,但需在主母身旁侵染的那些不可言明的东西她都不知,只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谢琅帮她至此,总不好再丢了他的脸面。
此行之前,管事教她许多。
要看庄稼种得好不好,主家顾得好,不苛待,田产好,看佃农神色与衣着便知。
一路过去全是属于各个官眷的良田。
她将细纱放下,虽未下马车,但看得清楚。
刚过午后,日头正烈时,佃农们都在田埂歇息用些吃食。
果然如管事说得那般,每户佃农都不同。
有些神色安稳,吃得也是实打实的干粮。
有些麻木沉默,喝的稀粥。
有些面色愁苦,只能喝些井水充饥。
低沉的笑声震荡着,“我自然不会陷入那般境地,便不会有那等艰难。”
身居高位者,多么泰然自若。
他许是从未没过这般不得已。
她虽不知为何心情低落,却只觉意兴阑珊。手臂一支又重新躺了回去。
谢琅见她沉默,以为她困倦,便展臂将她揽入怀中。
“睡吧,明日不还要去田庄一趟?”
大手轻拍她的肩膀,“若需什么,便跟我说。”
柳清卿伏在他温热的胸膛上,手还搭在他的胸口上,他的心脏正在她掌心下跳动。
可明明身体近到无法更近,她为何觉得他们离得如此远。
他看不上唐掌柜的委曲求全,会否也觉得她在柳府那些年全是懦弱?全是自找的?
这样一想,心如刀搅一般。
合上眼命令自己莫要再想,不知过了多久才晕晕乎乎睡了过去。
待她呼吸平缓后,谢琅侧身,一手托住她的后颈,抽出手臂。将她安置回她的锦被中后回自己那边重新躺好。
唐掌柜的事便如空中尘粒,在他心头没留下半点痕迹。
翌日早早醒来,外头晨光熹微。
谢琅那却已空着,应是去练武了。
练武后他便去上衙,年年如一日,无论冬夏。
初初的甜蜜过去,她终意识到自己与谢琅之间的巨大差距。
他已是国之柱石,她却弱小如此,只能仰人鼻息。
成亲之前谢琅喜爱的应不是她这样的人吧?
原本只想着嫁给他获得庇护取回母亲留给她的嫁妆,如今倒有了新的愁绪。
她见了更大的天空,便也想飞得更高。
她想做个能配得上他的人。
这样一想,浅淡的沮丧便被冲散!
哪有空闲自怨自艾,她已损失许多念头,如今有了机会应更加努力才是。
给自己鼓劲后便去洗漱用了早食,让李嬷嬷吩咐门房那头准备好马车,也让管事提前做好准备。
今日要去医馆瞧瞧唐掌柜将事办得如何了。
还未踏入医馆便看到老大夫那头在给人把脉诊病,帘子落着只能瞧见病人正坐着。
柳清卿便收回目光,往门侧一瞧,唐掌柜正在里头坐着,听到动静抬起头,见是柳清卿眼睛先是一亮,而后挤眉弄眼开始演起戏来。
“你们又有何事?”
手上动作示意他们到后头去。
今日谢伍没跟着,扮成府卫的也是谢琅的人,得到信号便毫不客气推搡着唐掌柜到了后头院子。
不得不说唐掌柜这些年吃得是真好,这一推身上的肥肉便像水波一样晃动。哪还有他自己所说当年玉树临风的模样?
后院无人,也没小应氏的眼线。
唐掌柜面朝门口站着,若有人过来立刻能瞧见。
远远瞧着面色颇为凶狠不吝,若离得近才能听到他言语间颇为恭敬。
“昨日小应氏来人询问,让我给挡了回去。以小应氏谨慎的性子,许会再来。”
不得不说唐掌柜真乃八面玲珑。
如今倒成了两头的细作了。
小应氏来人询问,唐掌柜倒打一耙,直说自己额头磕出的血痕是被柳清卿逼的。
因着母亲被他们捏着,小应氏半点没想过唐掌柜敢反水。
还有一事有异。
浑浑噩噩混了这些年,这还是他将这些年的事想过一遍后猛然记起的。
每隔一月小应氏便命他备好一些药材,若时间紧,没得炮制都可。
药材量不大,但走去哪他却不知。每回小应氏只让他备好便可。
最初他也暗中跟过,结果跟丢了。
“那药材说起来也无甚特别,不知为何常年往外运。来往银钱也不入账目。”
柳清卿:“是什么药材?”
唐掌柜:“是生草乌,不是什么少见药材,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效。”
那是奇怪。
不是什么名贵药材,却常年往外运送。
一时之间没甚头绪,便压在心中。
“我本每旬便去田庄铺子查看,过几日说是提前去,没甚大不了。待我去摸清情况,再回来向夫人禀告。”
说完正事,唐掌柜咬牙犹豫片刻,还是问了,“那我母亲……”
柳清卿了然,递给他一枚纸包,“这药你且回去试上一试,若不信,便寻几个医师先询问便是。”
上回谢琅归家便将荷包还与她,还眸色深深嘱咐了她一句话,“与人要留些心眼。”
她知他说得有理,但她也有自己的想法。
她并无权势,若想行走,唯有以诚待人。
今晨她将母亲留给她仅剩一半的药丸又细细切成三十份,变成一粒一粒的药丸。
她想着既然这药能救谢琅一命,那许能给唐母喘息之机。
唐掌柜接过,双眼猩红,手直颤抖,若不是怕眼线瞧见,恨不得立时连磕头。
待绕出去,陆老大夫正好诊完,见她来了连忙起身迎来。
话都来不及说便急急拽过她的手腕诊脉,眉心急促足见他的庄重担忧,静默感受脉搏后,陆老大夫却松口气,脸上的褶皱也跟着舒展开。
又仔细打量柳清卿的气色,捋着花白的胡须甚是满足地颔首,“小姐寻的夫婿甚好。”
柳清卿还记得当初老大夫嘱咐她让她带着谢琅一同来诊脉,便问了。
陆老大夫却摇头:“不急了。”
话音微顿又说,“若小姐信得过,得空来一趟即可。”
说话间唐掌柜过来,冷眼相待,额头上那结的痂可是刺目。
陆老大夫还不知唐掌柜已成了她的人,瞥一眼跟她低声叹息,“别看唐掌柜凶悍跋扈,实则外强中干,也是个身不由己的可怜人。”
平日如浑人一般骂人,喝酒后却撅个屁股跪在后院中大哭,好似受了什么大委屈。
暗中也会多给他们发银钱,逢年过节多割了肉扔给他们。若有病患无力付钱,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罢了。
这兴许也是除却托付,这些年虽看不过眼却未离去的原因。
从医馆离去上了马车,直往田庄而去。
田庄一般有庄头管事,由主母提点。因着新朝颇看重佃农生计,若苛待佃农出了人命那可是大事,轻则被言官弹劾,重则主家官家断了仕途。
所以即便小应氏惯有小动作,却没作大恶。
她此番没提前知会前去便是为了瞧瞧如今这田庄到底如何。
出城不久便是土路,马车颠簸。
远离人声后李嬷嬷才小心附耳过去担忧道:“小姐怎能将那药赠与出去?”
“嬷嬷”,
柳清卿拍了拍她粗糙的手背,“如今既要用人,便要以诚待之。”
看向她的眼底,“也许,我们仅这一次机会。”
李嬷嬷沉默片刻,凹陷的眼窝里掬出了泪,嘴唇也止不住颤抖,反手握住柳清卿的手,“……我的小姐,长大了。”
又照着她刚刚摸样拍着感叹,“小姐长大了。”
柳清卿颇为羞赧地抿唇笑笑,撩起车帘望向外头。
入了夏,山峦青翠,暖风轻拂,丛林中鸟鸣阵阵。
“嬷嬷,从前哪敢想会过上这般日子呢。”
她低声喃喃,想到谢琅不由提起精神,“还需加把劲才是!”
虽念着盼着拿回嫁妆,但忽然将这众多家资交予她,欢畅过去便是无法掌控的恐惧。虽谢琅派来侯府最得力的管事相助,但需在主母身旁侵染的那些不可言明的东西她都不知,只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谢琅帮她至此,总不好再丢了他的脸面。
此行之前,管事教她许多。
要看庄稼种得好不好,主家顾得好,不苛待,田产好,看佃农神色与衣着便知。
一路过去全是属于各个官眷的良田。
她将细纱放下,虽未下马车,但看得清楚。
刚过午后,日头正烈时,佃农们都在田埂歇息用些吃食。
果然如管事说得那般,每户佃农都不同。
有些神色安稳,吃得也是实打实的干粮。
有些麻木沉默,喝的稀粥。
有些面色愁苦,只能喝些井水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