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老太在军属大院杀疯了 第8节
  大栓和英子对视一眼,两人连连摇头,“我们没拿!”
  夏美玲淡定极了,“我拿了。”
  林建军瞪着她,“夏美玲,你想做什么!”
  夏美玲昨晚上就找到了林建军放在抽屉里的存单,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几十张存单加起来,竟有三千多块钱。这个真让她意外,林建军竟然会有存款,她以为这个时候的林建军就已经把所有钱都花在隔壁母子身上了。
  夏美玲朝他微微一笑,“林建军,你进城这么多年,不会不知道根据我国婚姻法,这属于我们夫妻共同财产,我有权利支配。”
  林建军瞪大眼,他真不知道,夏美玲这个土生土长的村妇,什么时候竟然知道婚姻法了?
  不过很快他就平静下来了,夏美玲拿了他的存单又怎么样,没有他的私人印章,她一样不能取钱。
  林建军想到这里,连忙回去找印章,但很快又黑着脸出来了,“我的印章呢?”
  这回,夏美玲表现得格外无辜,“什么印章?没看到。”
  大栓夫妻俩也连连摇头,“我们也没有看到,我们没动。”
  林建军简直要气死了,存单夏美玲收起来了不给他,人也赶不走,只能烦躁地去上班。
  下楼梯的时候,恰好碰到胡浩兄妹俩上楼来,现在是暑假,孩子们不上学。
  胡浩已经十四了,上初二了,成绩非常优秀,胡洁也很乖巧,看到这兄妹俩,林建军心里的燥意去了一大半,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浩浩,小洁。”
  “林叔叔!”胡洁跑上来,亲昵地拉住他的手,“林叔叔,你去上班吗?”
  胡浩背著书包,丁艳梅对他的学习抓得很紧,找了老师给他补课,胡洁也顺带跟着过去上课。
  林建军摸摸胡洁脑袋,“是啊,叔叔去上班。”
  胡洁笑着问:“林叔叔,晚上我和哥哥来你家写作业可不可以?”
  丁艳梅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是套一的,非常拥挤,兄妹俩平时只能坐在餐桌上写作业,林建军有单独的书房,书桌宽敞,台灯也很亮,兄妹俩就喜欢到林建军这里写作业。
  林建军露出为难的神色,“叔叔家里有客人,书房被他们占用了,等他们走了,你们再过来,好吗?”
  胡洁小眼里闪过失落,她问道:“他们是叔叔的妻子和孩子吗?”
  昨晚上她听她妈说了,可她内心不相信,当面问林建军。
  当着丁艳梅的面,林建军会觉得承认有些尴尬,但是面对两个孩子就没这样的顾虑了,林建军点点头,“是啊,他们从乡下来的。”
  胡洁扭头和胡浩对视一眼,兄妹跟林建军道了别,上楼去了。
  林建军看着兄妹俩的背影,心里忍不住拿小栓和香桃跟他们做对比,确实差得太远了,林建军心里更松动了,小栓和香桃毕竟是他的亲生孩子,留在城里上学也许不是一件坏事。
  下午,夏美玲带着小栓和香桃出门了。
  昨晚上她跟李萍打听了一下做产检的地方,没想到连李萍也不知道哪个医院能做,甚至不知道产检是什么,夏美玲这才知道,原来这个时候,产检也并不流行。
  英子一直吃着老中医给她配的药丸子,也没再见红,再加上他们刚到城里还没安顿好,去找医院的事情暂时就搁置下来了。
  夏美玲带着两个孩子,找到了林建军存钱的银行,办事情的人很多,办事窗口排起了长队。
  夏美玲没贸然去排队,而是找到一个空闲的办事窗口,拿出一张林建军的存单,问那柜台人员,“同志,我请问一下,这个存单是我爱人存的,我现在要取钱,需要办什么手续呢?”
  那柜员掀起眼皮子飞快看她一眼,语气懒洋洋的,“不是本人来取的话,你要带上他的私人印章,结婚证,你的单位介绍信。”
  “我没有单位。”夏美玲说道。
  “那就带上你们村委开的介绍信!”
  对方态度很冷淡,夏美玲也不生气,她美滋滋地拉着孩子们排在了队伍最后面。
  香桃胆怯地低声问,“娘,你要取爹的钱吗?”
  “这不是他的钱,这是我跟他的钱。”夏美玲纠正女儿,“马上要给你们转学,我们手里得多备点钱。”
  从银行出来的时候,夏美玲怀里多了十几张写着她名字的存单,她把林建军那些存单里的钱全取了出来,用自己的名字存了进去,她以后想取钱也方便,直接带着存单到柜台签上名字就能取出来。
  第11章 你们都不得好死
  一连几天,林建军都没回家,也没帮他们办手续,夏美玲知道,这是林建军在跟她较劲呢,想用这样的方式让她妥协。
  这天傍晚,夏美玲早早地收拾了晚饭,让小栓和香桃轮流在走廊上放风,差不多晚上七点过,总算等到那天有过一面之缘的何师长。
  虽然他们母子几个已经在家属楼住了几天,还是头一回守到何师长回家,夏美玲稍微等了等,就带着小栓和香桃上了楼去。
  何文光刚把茶泡上,敲门声就响了起来。
  何文光将茶杯放下,走过去打开了门,门外站着个女人,拉着两个半大孩子。
  虽然只匆匆会过一面,何师长还是认出了他们。
  “你是林建军的爱人,是吧,有什么事吗?”眼看对方带着孩子上门来,肯定是有事相求,何文光让到一边,“请进吧。”
  上次看到这位何师长,他坐在车上,没想到本人这样高大。夏美玲客气地说道:“真不好意思,何师长,这样晚了,还来打扰您。香桃,小栓,给伯伯问好。”
  两个孩子连声问好,何文光笑着应了,请他们进屋。
  何文光让他们在木沙发上坐下,又去准备茶,被夏美玲拦住了。
  “何师长,不瞒您说,我有事想求您。”夏美玲推了推两个孩子,小栓和香桃都站了起来,“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乡下,种的粮食只够吃,勉强供孩子读了些书,后面实在拿不出学费了,只能让孩子辍学。”
  “男孩是我的小儿子,他大名叫林隶栓,读到初二了,我实在拿不出学费,才让孩子辍了学...女孩叫林香桃,也只读到小学六年级。”
  夏美玲越说,何文光的眉头就皱得越紧,他听到两个孩子因为没钱交学费而辍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相信,怎么可能呢,林建军现在的级别,津贴也是可观的,不至于孩子连书都读不起。
  他看向夏美玲,这个女人面相朴素,典型的淳朴农村妇女模样,会是她在说谎吗?
  “这次进城,就是为了让孩子来城里读书。”夏美玲想林建军有可能会拿乡下的公婆做借口,先将这个可能堵死,“乡下的公婆有大伯一家照料,老人家很开明,他们也很支持孩子进城读书。”
  小栓惊讶地看向夏美玲,但很快他反应过来,娘这么说肯定有她的道理。
  “林建军只同意小栓和香桃留下来。但是我不放心,说了您可能不相信,两个孩子长这么大,吃穿用度,林建军没有给过一分钱。就他对孩子这种漠视态度,我不同意孩子们单独留下来。所以想请你跟林建军做做思想工作。”
  “如果他不同意我们一起留下来,那我们只能出去找地方住。”
  何文光越听眉头锁得越紧,这妇人越说越离谱了,他不相信林建军是这样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但他嘴上不说,反而安抚夏美玲,“你先安心地在这住着,孩子读书的事情你不要着急,肯定会让他们有书读的,现在离九月开学也还有一定的时间。我明天找林建军了解一下是什么情况。”
  听他这样说,夏美玲就站了起来,“何师长,那么就麻烦您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直到回到房子里,小栓才疑惑地问夏美玲,“爷奶都不知道我们进城,娘你怎么说他们支持我们进城读书?”
  夏美玲笑道:“他们就算不支持,你爹难道还能跟何师长说你爷奶不支持你们俩读书?我是怕你爹拿赡养你爷奶说事。”
  夏美玲拿到林建军的私房钱之后,心里安定多了,就算何师长也靠不住,这个军属大院不让他们待下去,他们娘几个出了这里,在外面也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了。
  只是孩子们读书的事情,夏美玲摸不着门路,所以才要求上何师长,她问了隔壁的李萍,他们的孩子都在部队子弟学校就读,免费的,对部队适龄孩子大开方便之门,就算林建军不去办,只要何师长肯帮忙,孩子们读书的事情,也没有问题。
  只是夏美玲的心依旧提着。
  林建军第二天就被何师长叫到办公室去了。
  听何文光说夏美玲昨晚上带着孩子去找他的事情,林建军听得心里闷火,“何师长,贱内不懂事,这么点小事还麻烦你。”
  “孩子读书的事情是小事吗?”何文光有些生气了,“我听你爱人说,他们在老家,学费都交不起,孩子才辍学,有这回事吗?”
  林建军哪里能承认,“怎么可能,我每年都要寄好几次钱回去,怎么可能孩子连学都念不起!她就是故意这样说的,好带着孩子进城来,她以为进城是享福来了,也不想想庄户人,进城来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怎么生存?她在老家种地是把好手,还能照顾到老人,所以我才不同意她留在城里。”
  “那你两个孩子呢,也不安排在城里读书?”听他这样说,何文光温和了些。
  “我怎么不安排,我跟她商量,两个孩子留在城里读书,她还回家种地去,她不同意,想留在城里享福,老家还有父母呢,做人怎么能这样自私?”林建军振振有词。
  何文光说道:“你大哥一家不是在老家吗?”
  林建军愣了一下才说道:“是,但是我父母一直是跟着我的。”
  何文光中肯地说道:“你父母生了你们,赡养责任怎么光落到你爱人身上?你大哥一家既然在乡下,有他们照顾你父母。你爱人跟你分居也这么多年了,她想随军也情有可原,你也要替她考虑考虑,本身作为军属就很辛苦,这么多年带大了三个孩子,也是时候享享你的福了。”
  林建军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才说道:“可是我那房子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
  “克服克服嘛!现在房子也紧张,你没看到老刘家一家八口人,都挤在两个房间里,人家也照样过来了,你那房子比他家总归要宽敞一点。”
  林建军没有理由拒绝了。
  “你孩子读书的事情,要赶快安排好,很快就要开学了。你的家事,你安排妥当,先家后国,自己的家事都处理不妥当,还怎么管理你手底下的兵?”何文光说到后面,语气有些严厉了。
  林建军从何文光的办公室退出来,长长地叹了口气,认命地去办随军手续了。
  林建军的档案是齐全的,包括他家属的档案,审核一过,随军手续办得很快,当天下午,就办完了。
  .......
  “为了两个孩子读书,我同意你留在这了,但是大栓和他媳妇,还是回家去。随军手续我也没有办他们的。”这是林建军最终考虑的结果。
  “就算把大栓的户口迁过来,英子的户口也迁不了,而且大栓文化程度有限,在城里也找不到正式工作,他们夫妻还年轻,两地分居也不好。”
  大栓和英子对视一眼,两人倒没有感觉到多失望,回乡也没什么不好,留在城里他们也不知道能做什么。
  夏美玲盯着林建军,“你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大栓你完全可以想办法给他安排到军工厂去,他是部队子弟,有这个资格。”
  林建军不肯承认,“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大家都不讲规矩走后门,能行吗?”
  夏美玲知道林建军绝不可能再出这个力气了,他被按着头给她和小栓他们办了手续都已经非常窝火,林建军是故意的,反正大栓都这么大了,他不办,谁也说不了他什么。
  “娘,没事的,我跟英子还是回家去吧,本来这也小,住不下这么多人。”大栓不愿意夏美玲为他们的去留再费神,反正小栓和香桃能留下来读书,他们就已经很高兴了。
  可夏美玲不愿意,她也知道大栓内心里是想留在城里的,如果有机会改天换命,谁愿意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呢?
  她看向林建军,他面上隐隐流露出丝丝痛快得意。
  林建军心里也确实舒坦了一些,她夏美玲以为能这么轻易地拿捏他,林建军不想让她这样痛快地如愿。
  他看向大栓,摇摇头,大栓资历愚笨,他一辈子生活在乡下也没什么不好,城里对他来说,压力太大,他过得也不会好的。林建军对自己说,他是帮大栓做出了正确选择,免得他们跟着什么也不懂的夏美玲胡闹。
  小栓不愿意,他眼睛微红,“我们一家人就要在一块,大哥大嫂也不回去,我们都留在城里。”
  英子温柔地劝他,“我们回去也好,家里总需要人看家,逢年过节,你们回去,也有瓜果蔬菜吃呀。我跟你大哥没文化,只适合种地。”
  小栓倔强地摇头,“都留在城里。”
  香桃也要哭了,她去求林建军,“爹,你想想办法,让大哥大嫂也留下来吧,种地那么累。”
  “留在城里吃什么喝什么?你们也不考虑这个现实问题,在乡下,只要勤快点,起码饿不着。”林建军说道,不知是出于愧疚还是什么,“等大栓回去的时候,我拿点钱给你们带回去。”
  提到钱,他想起自己的存单还在夏美玲那,万一她弄丢了,去银行补办还挺麻烦,“美玲,把我的存单还给我。”
  夏美玲看着林建军,故意问,“你打算给大栓他们多少钱?”
  林建军噎住,夏美玲拿了他的存单,也就知道他有多少钱了,粗声粗气道:“这个你不用管。”